人教语文必修1《中外短诗五首》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17.50 KB
- 文档页数:17
中外短诗五首(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2.培养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重难点1.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3.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设想结合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把握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最后布置作业,背诵诗歌,并把《错误》改写为如张晓风《不朽的失眠》一般风格的抒情散文。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过程:由吕本中词导入。
幻灯片显示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1、教师吟咏,饱满的感情感染了学生。
2、提问:请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词体知识确认这首词的词牌?明确:《采桑子》。
前面学习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时懂得《采桑子》是双调,44字。
上阕四句,7、4、4、7,三平韵;下阕亦四句,7、4、4、7,三平韵。
据此,我们推断此词的词牌为《采桑子》。
下面我们来齐读这首《采桑子》,感悟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众生齐读。
教师解读诗歌大意:月圆之夜,一位少妇孤枕难眠。
啊,原来是丈夫外出,没有和她厮守在一起,不能与她在这江畔高楼共赏这皎洁的明月了。
也许已半载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么还不回来呢?思夫不得,少妇便生哀怨之心。
“正说反说,俱是愁痕。
”(钱钟书语)读解词意,大略如此。
综上,我们把此词定位为一首闺怨题材的思妇词。
幻灯片显示“思妇词”三字。
解释:在吕本中《采桑子》词中我们感悟了一位独守幽闺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忧伤之情。
那么何为思妇词呢?在此“思妇”一词,不是动宾短语,而是偏正词组。
反映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词就是“思妇词”。
这种“闺怨”题材的思妇词,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也。
高一语文必修1中外短诗五首[背景材料]一、关于卞之琳卞之琳〔1910—2001〕,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评论家,教授。
某某海门人,长期在大学任教并搞文学研究工作。
有《鱼目集》、《汉园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
诗前期多表现忧郁的感情和哲理,诗风奇特。
后期诗风大变,开始歌唱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二、关于X愁予X愁予〔1933- 〕,原名X文韬,某某诗人。
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人坐着看花》〔1993〕。
三、关于保尔·福尔保尔·福尔生于一八七二年二月一日,比梵乐希小三个月,被称为“象征派的诗王〞。
他的诗集共有三十二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
他在从一九0五至一九一四这十年间主编《诗与散文》之前,主要地是一个剧场老板、剧作家、象征主义演剧运动者。
他很早就活跃于巴黎的戏剧界了。
一八九0年,他创办了一个“艺术剧场〞,上演梅特林克和马拉美等象征派的诗的戏曲,对抗当时的“自由剧场〞之自然主义,在一般人认为此类戏曲不可能上演的议论纷纷之下,他终于获得了可惊异的成功。
一九一二年,当莱昂·帝尔(LeonDierx)死后,他获得了“诗王〞这个光荣的称号。
四、关于庞德庞德〔1885~1972〕美国诗人、评论家。
1885年生于美国的爱达荷州。
1908年,他来到伦敦,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变当时文坛诗风的意象派运动,开创了美国现代派文学的先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庞德迁居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巴黎。
1924年庞德去意大利,并在政治上开始向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靠拢。
二次大战期间他公开支持法西斯主义,并在罗马电台的对美国广播中发表数百次亲法西斯、反犹太人的演说。
战争结束后,他被美军逮捕,押回本土等候受审。
后因医生证明他精神失常,再加某某明威和弗罗斯特等名人的奔走说项,他只被关入一家精神病院。
1958年,庞德结束了12年的精神病院监禁,重返意大利居住,直至去世。
高中语文中外短诗五首必修一高中语文中外短诗五首必修一高中语文中外短诗五首必修一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了解一些中国新诗不同的风格特点.3、感知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其联系。
1、鉴赏诗歌中新颖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2、体味诗歌中蕴涵的哲理。
3、感知中外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1、反复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尝试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2、就自己的理解展开充分的讨论,感悟诗歌中蕴涵的哲理和思想感情。
两课时一.朗读,展开想象和联想,初步体会诗歌中蕴涵的哲理和思想感情。
二.体味诗歌中的意象,讨论并归纳总结:1、你对《短章》的主旨如何理解?2、《风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错误》中的“你〞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为什么是一个“美丽的错误〞?4、《回旋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5、你怎样理解《在一个地铁车站》?三.认识作者和流派1、卞之琳☆☆☆个人简历: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
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现仍任中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任顾问;曾作客英国牛津(1947—1949)。
抗日战争初年曾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复员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解放后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
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
2、郑愁予(1933-),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山水风光。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