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无
【期刊名称】《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6)11
【摘要】《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主编先生/女士:我们谨此郑重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贵刊《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陆军军医大学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除一般理论,教育与普及)类的核心期刊。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编委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Z88
【相关文献】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入编通知
5.《锻压技术》期刊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第10版)以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1.本刊为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面向全国征稿,现为双月刊,2010年1月起为中英文双语月刊。
主要登载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论著、病例报告、技术交流、述评、综述、科技简讯等。
综述要求是国家级或省部级(军队)基金项目。
欢迎全国医学领域的广大作者投稿。
投稿Email:jfjyxyxbqk@2.来稿需附单位介绍信。
介绍信应证明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未一稿两投等项。
如系基金资助课题或拟申报科技成果项目,请注明。
3.本刊实行盲法审稿,来稿请用word排版、小4号字、A4打印,文稿中不出现任何有关作者的信息(从第2页开始)。
首页信息如下:中英文文题(含综述);中英文作者姓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单位、城市、邮编、国名;“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如系基金资助附基金中英文名称和编号;第一作者“作者简介”:姓名,性别,最高学位,职称,行政职务,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通信作者信息:姓名、性别、学位、职称、行政职务,英文: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Yu-fang. Email:XXX 或The first author:HUANG Li.Email:XXX。
4.编辑部收到稿件后2个月内发出是否录用(修改)通知。
若超过3个月未收到通知,视为不采用,请自留底稿。
经审定同意刊用并交纳版面费者,编辑部开具收据。
文稿刊出后,酌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2本。
5.来稿切勿一稿两投。
若来稿已审定、排版或刊出,一经发现一稿两投,酌情给予处罚。
6.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
如不同意删改,请改投他刊。
7.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等。
第三军医大学科技论文发表管理规定1第三军医大学科技论文发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科技论文发表管理,明确论文作者责任和科室、部系院(所)管理职责,根据国家、军队有关规定和国内外论文发表惯例,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科技论文是指公开发表于中外科技期刊的论著、述评、综述、短篇、摘要等。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工作人员、各类学员、博士后人员以及其他到我校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
第二章论文的撰写、署名和投稿第四条论文内容应当真实。
不得捏造、篡改研究结果或实验数据,也不得投机取巧、断章取义,片面地得出与客观不符的研究结论。
第五条论文观点应当源于作者本人研究提出,论文文字应是作者本人原作,不得抄袭他人文字和剽窃他人成果。
引用他人观点、方法、资料、数据等,无论是否发表,均应标明来源。
2第六条论文作者和单位署名须实事求是,并按实际贡献大小排序。
严禁挂名、伪造作者或单位,不够署名条件但确有贡献者可在文末致谢。
第七条中文论文署名由校名部系院(所)名科室(研究所、实验室或专科中心)名组成,英文论文署名按上述原则倒序排列组成。
(署名中英文对照表见附件1)国家和军队的研究所、实验室和专科中心,其所属人员发表论文,一律以研究所、实验室和专科中心名称署名;由几个科室联合申报的研究所和实验室,除以研究所和实验室署名外,还应署上科室名称;重庆市研究所和实验室除以研究所和实验室署名外,还应署上科室名称。
第八条论文标注科技计划课题的资助号或项目编号应实事求是,严禁标注与论文内容不相关的课题资助号或项目编号。
第九条通讯作者应是论文相关课题的负责人、第一作者的指导教师或联合研究实验室的PI。
科室主任、协助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参加人员不能随意挂名为通讯作者。
未标注通讯作者的论文,第一作者视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是论文权责的首要承担人。
3第十条第一作者应是论文相关科学研究的主要完成者,负责实验的具体操作、实验结果的汇总分析和论文的初步撰写,对论文的实验数据和结果负责。
《海军军事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欢迎下列稿件1.1 急、慢性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经验和科研成果。
1.2 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和卫生保健等专业的科研论著及实验经验。
1.3 卫生化学与检验技术、卫生毒理、消毒杀虫和灭鼠、卫生统计和社会医学等方面的科研论著、实践经验、新理论、新方法。
1.4 有指导意义的述评和专论,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学术讲座、专题讨论、笔谈和书评。
1.5 临床医学以及与预防医学有关的边缘科学、软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文稿。
1.6 国内外学术交流信息、会议纪要、科研动态和产品信息、广告等。
2 对文稿的要求2.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
2.2 篇幅: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报道不超过1500字。
2.3 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
一般不超过20字。
以不设副标题为好。
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2.4 作者:论文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作者姓名排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更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得更动。
2.5 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相应的标题,不分段,使用第三人称撰写。
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2.6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
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2.7 图表:一般采用三横表,如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 值、P 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
图表有序号、题目及说明。
2.8 计量单位: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
2.9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主要文献,不要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投稿指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被国内各大检索系统和《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两度被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
主要刊载国内外医学领域(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题报道、论著、研究快报、疑难病例和学术之窗等。
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中高级科研、医疗、教学机构人员和高等医药院校师生。
1本刊栏目1.1论著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要求数据完整、可靠,结论明确,。
正文前要有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3~6条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1.2专家述评主要为编辑部约稿。
结合作者本人或研究组的长期工作成果,对某一专题进行系统、详尽的阐述,评论研究现状,着重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研究工作的思路。
其余同“1.1”。
1.3学术之窗报道我校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包括学术会议纪要、学术人物、项目研究重大进展、重要科技奖励、重大研究成果等。
2文章书写顺序2.1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
尽量不用缩略语2.2作者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核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凡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均应签名授权发表。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
作者不同单位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1、2、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跃上国际科技信息平台
本刊编辑部
【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30)2
【总页数】1页(P100-100)
【关键词】科技信息平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连续出版物;《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作者】本刊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以管理促效益,推动高校学报的良性发展——《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探索与实践 [J], 吴培红;郭建秀;冷怀明
2.以管理促效益,推动高校学报的良性发展——《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的探索与实践 [J], 吴培红;郭建秀;冷怀明;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再次荣获第三届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 [J],
4.《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跃上国际科技信息平台 [J], 本刊编辑部
5.《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跃上国际科技信息平台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军事医学》投稿须知(官方认证)《军事医学》投稿须知《军事医学》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月刊,曾用名《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9960,国内统一刊号CN11-5950/R,邮发代号82-757;规格为国际通用大16开本,单价12.00元,每月25日出版,单价10元,全年定价120.00元。
以刊登军事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性论著为主,选登部分研究简报、技术方法及有一定指导性的文献综述。
内容涉及放射医学、微生物学与流行病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化学、基础医学、卫生学与环境医学、卫生装备、临床医学及医学高新技术等。
军事医学现面向社会全面征稿,来稿请直接通过网站在线系统投稿或发我刊邮箱。
稿件题头下一行必须写清第一作者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包括手机号码;有通讯作者的请给予标注,并写明邮箱。
本期刊的审稿周期为1-3周,过期尚未收到投稿的作者可另投其他期刊。
全国统一投稿邮箱:jsyxqk@/doc/a318060024.html, 。
投稿须知:1投稿1.1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稿约。
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本稿约,并已理解和接受本稿约的内容和要求。
1.2本刊现已采用电子邮箱处理稿件,作者请通过电子邮箱进行投稿。
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查(注明材料真实可靠,无一稿多投和无机密资料泄密等),并附证明材料或书面声明。
作者可推荐2~3名审稿人,并附推荐审稿人的通讯地址或联系方式。
对于审稿认定有重要创新的论文将以最快的速度刊出;对于基金资助课题论文,审稿通过后将优先发表。
1.3编辑部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发出稿件处理意见。
超过2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的作者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
如欲另投他刊,请及时和本刊联系。
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将立即退稿;如果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该论文作者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投稿须知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系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除主要登载我校科技人员的论著(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技术方法、科研快报及经验与短篇等文稿外,也择优录用校外稿件。
稿件要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立题新颖,资料真实,方法科学,统计合理,结论推导合乎逻辑。
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处,使之具有权威性。
2 来稿须作者与推荐者对文稿的保密性与科学性、真实性负责,并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
请在来稿上注明联系电话和第一作者性别、出生日期(年、月)、籍贯、民族、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
来稿论著全文在5000字左右(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方法在3000字以内;经验与短篇在800~1000字左右。
来稿统一邮箱:dsjydxxb@ 。
3.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
在编排过程中如需改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XX市或县XX路XX号)、邮编。
4.摘要及关键词:文章必须有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要求以第三人称撰写,200 ~300字为宜。
关键词3~8个。
5.请将标题、作者、单位及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
6.文章内容层次:应按CY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左顶格书写,不同层次序号之间用下圆点相隔,如1、1.1、1.1.1,夹在段落内的序号用①②……书写。
7.文中图、表的标题、注释等要用中文清晰明了表示。
图稿请用白纸或硫酸纸单面墨绘,照片请用光面相纸印出,图中文字、数字应贴字或打印。
表格内容不与文字、插图重复,均采用三线表。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需注释处,用*、▲、#等表示。
8.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官方认证)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系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除主要登载我校科技人员的论著(军事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技术方法、科研快报及经验与短篇等文稿外,也择优录用校外稿件。
2 来稿须作者与推荐者对文稿的保密性与科学性、真实性负责,并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
请在来稿上注明联系电话和第一作者性别、出生日期(年、月)、籍贯、民族、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等信息。
3 来稿论著全文在5000字左右(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方法在3000字以内;经验与短篇在800~1000字左右。
来稿统一邮箱:dsjydxxb@。
5 论文撰写要求5.1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应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左右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
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
5.2 作者作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
(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
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
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3 摘要本刊一律采用四项式结构式摘要,具体层次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具体要求:(1)目的:需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
(2)方法:需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病例(动物)数和必要的分组情况。
(3)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并与文内核实无误。
(4)结论:需与研究目的相呼应。
(5)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与之相对应。
英文摘要请译出文题,作者姓名(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作者应全部列出。
论著稿摘要请译成英文。
5.4 关键词和中图法分类号关键词尽量采用《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所列的词。
如表中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
(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
(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 sAg”应标引为“肝炎表面抗原,乙型”。
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中图法分类号请根据文章内容的学科分类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得。
5.5 图图(含照片)应一式两份,要精选并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并在正文中标示。
如系论著稿图题与图注(说明)应中、英文对照。
5.5.1 线条图务请在白纸上用黑色碳素墨水绘制或用激光打印,点线分明,粗细适当,墨色均匀,切忌浅淡。
图的大小通常以7.0 cm×4.5 cm为宜。
横纵坐标必须标注量、单位国际符号。
坐标上的量与单位的符号和缩略词应与正文一致。
5.5.2 照片请选用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良好的黑白照片或彩色照片。
显微照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组织切片照片,要选准所需显示的部位,并将其置于照片中央或用箭头标示为宜。
对可辨认的患者照片,作者应负责征得患者的同意。
在照片的背面,请用色笔或铅笔轻轻地注明文题、图号与上下方向。
为防折损,请放在硬纸袋内,勿粘贴在稿纸上。
5.6 表表应有自明性,并应遵照统计学要求绘制,并写出表序。
如系论著稿,表序、表题、表内容及表注应中、英文对照。
表内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上下行位数对齐;数据必须准确,表务请置于正文中,切勿集中放在文末。
5.7 致谢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接受委托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
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感谢。
致谢内容加括号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5.8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5年内为宜)主要文献为限,在文内用角码标注(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
内部刊物、未取得国内统一刊( 书)号的会议论文集及待发表资料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
投稿时,请作者附所引用文献的首页复印件。
5.8.1 期刊作者.篇(题)名.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不超过3位应全列出,姓名之间加逗号;4位以上作者应写出前3位作者,再加逗号及等(et al),例:[1]潘瑞芹,贾振庚,刘德辉.胰腺及壶腹周围癌100例诊治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87,8(5):404-407.[2]Hsu S W, Raine L, Fanger H. The use of anti avidin anti body and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 in immunoperoxidase[J]. Am J Clin Pa th,1981,75(6):816-819.[3]梁景东,高玉堂,郑苇,等.237例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J].肿瘤,1 988,2(1):56-61.[4]Zhao H X, Miller C, Reitz B A,et al. Surgical repa 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J].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85,39(2):204-206.5.8.2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5]翁恩琪.痛与镇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4-233.[6]Eissen H N.Immu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se[M]. 5th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 w,1974.406-409.5.8.3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著者.篇(题)名.见(In):编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例:[7]钟学礼.低血糖症[A].见:林兆耆,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45-949.[8]Risdon R A. Diseases of the kidney and lower urinary tra ct[A].In:Berry C L. Paediatric Pathology[M].Berlin:Sprilinger verlag,1981 .395-450.5.9 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6 缩写词除已被公认常用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A CTH、DNA、HBsAg)外,其余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后括号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7 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全面贯彻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pH用正体),例如:m(质量),t(时间),λ(波长)等;为表示不同的限定条件,量符号可设下角标,例如:物质B的量浓度C 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等。
单位符号一律以正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例如kg(千克),m(米)等。
文稿的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
例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等。
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
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1·d-1”不能写为“mg/kg/d”,也不能写为“mg/kg·d-1”。
带长度单位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
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3。
8 数字用法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看左数,左数奇进偶舍弃”。
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 )×109,不能写成3~5×109;60%至70%应为60%~70%,不能写成60~70%。
以百分数表示的均值和标准差应写作(50.2±0.6)%,而不写作50.2±0. 6%或50.2%±0.6%。
分数的分号用斜线表示,数学公式例外。
9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后1个月内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者,请按要求及时办理相关事项。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在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来稿请自留底稿,对不用稿件,本刊将退还作者。
审稿专家邀请函尊敬的各位专家:您们好!本刊以反映国内外中医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的学术交流为己任,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
我刊在各位同道的大力支持下,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权威期刊。
为进一步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发挥专家在办刊中的作用,我刊拟聘请符合以下条件的专家为我刊的审稿专家:①热爱中医药事业及期刊工作者,且具有高级职称;②国家级名老中医;③国家级科研课题及省部级科研课题负责人;④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学(专)科与实验室负责人;⑤国际合作项目的承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