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压后的自救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25
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导语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发生快速震动的一种现象。
地震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大,极具破坏性。
地震的发生常导致桥梁断落、房屋坍塌、水坝开裂,严重的更会造成人员伤亡。
地震还会致使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
地震目前还是人类尚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使伤害降到最低的!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沉着冷静,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家庭避震秘籍冷静判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就近躲避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做好自我保护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学校避震秘籍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结实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头部;注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别提醒一切行动听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互相照顾大同学要照顾年小体弱的同学;要关心、照顾残疾同学。
地震中被埋在地下该怎么办地震中被埋在地下该怎么办当前,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中地震是“群灾之首”,给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地震中被埋在地下该怎么办,希望有所帮助!地震中被埋在地下的自救措施(1)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大地震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被埋压者所处的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被埋压人员要尽可能改善自己的处境,稳定情绪,设法脱险。
先设法把双手从埋压物中抽出来设法保持呼吸畅通——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造成新的危害;——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2)设法脱离险境设法与外界联系——仔细听听周围有没有其他人;——听到人声时用石块敲击铁管、墙壁,以发出呼救信号。
试着寻找通道——观察四周有没有通道或光亮;——分析自己所处的位置,判断从哪个方向有可能脱险;——试着排开障碍,开辟通道;——若开辟通道需费时过长、费力过大或不安全时,应立即停止,以保存体力。
(3)保护自己,等待救援如果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等待救援。
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尽量闭目休息;——不要勉强行动,待外面有人营救时,再按营救人员的要求行动。
维持生命——寻找身边的食物和水;——节约使用食物和水;——无饮用水时,可用尿液解渴。
如果受伤——想办法包扎、止血;防止伤口感染;——尽量少活动。
被救出后——按医生要求保护眼睛,长时间处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强光刺激;——进水进食要听医嘱,以免肠胃受到伤害。
地震后怎样援救被埋人员震后救人原则:先救近处的人,无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都要先救近处的人,以免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先救青壮年人,可使他们迅速在救灾中发挥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尽快扩大救人队伍。
《被埋压后的自救》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被埋压后的自救》。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是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生活。
生命与安全》五年级上册的第七课。
该课题属于中小学安全教育中“自然灾害模块”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5-6年级“能够积极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防灾、抗灾和自救能力”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而设置的。
地震等自然灾害常常导致人员被埋压。
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的人数就多达57万人。
有研究者对唐山地震中947位幸存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58人在被埋压后采取了应急避震等自救措施;其中,188人最终安全脱险,成功者占采取避震行为者的72%。
可见,被埋压后及时自救,是减轻伤害、维系生命,确保自己安全脱险与成功获救的重要保障。
因而本课内容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新课程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通过学习被埋压后自救知识,使学生懂得积极扑救的重要性,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被埋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
培养学生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自救意识行为目标:掌握被埋压后各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
三、说重点难点为了达到制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被埋压后五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面对困境时,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
四、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方法、图片、课件;(2)让学生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故事。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接下来谈一下我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
五、说教法学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实际,在教学本课中,我主要采用“案例说明法”和“观察分析法”,并辅之“情境激趣”、“课堂讨论”进行教学。
地震逃生自救的十个方法地震的可怕在于它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这要求我们要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地震逃生自救的十个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地震逃生自救方法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地震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地震时,关火、灭火是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火的机会有三次,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第二次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第三次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所以,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地震时,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镇静地采取行动。
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
必须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
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地震逃生真实案例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几个真实案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地震逃生真实案例:1. 学习知识智者有备贾师傅,唐山市某邮电局职工,震前住平房.1974年在部队时,贾师傅就是一个业余地震测报爱好者.唐山地震前,他发现了很多异常现象:7月25-26日,他埋设的简易土仪器,读数出现了大幅度的突跳,数字超过了以前六七倍之多;由他自己装配的电磁报警器,27日下午报警不停.此外,还有不少动物异常:27日,贾师傅挖坑饲养的兔子突然跑了,鸡也不进窝,哪里高就往哪里跑;鱼缸里养了四条鲤鱼,有两条往外蹦过四次.7月25-26日,马路灯下各种虫子特别多,其中蝼蛄多得更为突出.短时间内集中出现了这么多异常现象,贾师傅这个地震工作爱好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地震.他除了把这个想法告诉大家外,还在自己家里尽量作了一些预防性的准备工作:比如在床头上放椅子,房梁上顶柱子等.从发现异常后的那几天,贾师傅一直在11-12点以后睡觉.由于预防得当,在地震发生时贾师傅第一个跑出来,全家五人加上两名客人无一受伤.但是院里其他50多人,有20多人伤亡.通过这件事,使贾师傅深深体会到,地震业余观测工作,对己和对他人都是获益匪浅的.2.变异惊人采取措施李某,唐山某学院教师.地震前,李老师和九名干部教师在市郊乡里参加社教运动.27号这天,发现了不少令人惊异的情况.这天上午有人发现从深井泵抽出的水非常混浊,黑红黑红的,像染上了铁锈的颜色,并且还有臭鸡蛋一样的气味,非常难闻;他们住房后面有个直径约30米的大水坑,坑中突然出现了翻花冒泡现象,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晚上,大家在开会时,忽然看到民兵连长用小棍提了一串蝙幅进来.他一进门,就向大伙说:“你们看怪不怪,往常蝙幅都是往外飞,今天怎么都往屋里撞,墙根下边很多,我一会就逮了这么多!”更怪的是夜里1点多,广播喇叭响了,是队里饲养的牲口跑了,让大家去追.李老师也和大家一同出村追牲口,回来以后,他还特意查看了一下,缰绳是电机上用的三角皮带,不是没拴牢,而是被牲口咬断缰绳逃跑的.这一连串的异常现象,使李老师脑子里头充满了疑问,和同屋的人议论时,认为有可能是地震异常,所以当晚就有意识地虚掩了门窗,没有上锁.李老师躺下后,仍然感到心悸耳鸣,不能入眠,索性又起来打开灯看报,闹腾了半夜,实在累了,到3点40分左右,刚要关灯休息,突然看到外边一片明亮,大风呼呼作响,可是却又看不到枝叶摇动,接着就地动房摇起来,他一面急呼正在熟睡的同屋人,一面急速从窗户跳出.这时,屋内的人赶紧起床跌跌撞撞,爬到窗口,也先后跳了出来,最后房子倒塌了,但没有伤及人畜.3.多人埋压施救有序一位农民所住的三间平房是1944年盖的,墙是用石头和灰渣垒的,顶为煤焦和石灰.震前他和老伴住东屋,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住西屋,震时,房屋倒塌,但由于他跑得快,未被砸埋.大震过后,他立即找家里人,二儿子被檀子压着脖子,连出气都相当困难;侄子坐在炕上,房顶的东西压在他上面;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在西屋西头柜根下坐着被埋;另一个儿子爬压着;老伴压在东屋炕上,身上堆着房山墙碎砖及房顶的碎焦子.见全家五日人均被埋压,虽未砸死,但都有生命危险,由于埋压人较多,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他考虑了一下,认为在人单力薄的情况下,要想使全家众多人得救,只有靠方法得当.应该首先解除每个人生命的威胁,即先救命后救人.想好后他先将压在二儿子脖子上的檀搬开,使他呼吸畅通,不致于憋死;再去解决第二个人的呼吸问题.依次将三个儿子和一个侄子及老伴从险境中解脱出来后,再回过头去逐个救出.救出一个,便增加一份救援力量,扒救速度越来越快,终于使他们都得以幸存.否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在无工具的情况下,如不分轻重缓急,会拖延很长时间,另外几个人的性命也难保住.4.三角空间求生有望唐山某车辆厂配电工;震前在厂房内的配电室工作.工作之处是个十几米高的大厂房,配电室是厂房内的小房间,面积6平方米,房顶是洋灰预制件盖板.当时工作的他们,首先听到外面象刮大风似的呼呼响,不知道是咋回事.突然感到地摇晃,看见电灯也猛烈地摇摆,开始人勉强能站住,紧接着摇晃颠簸得相当强烈,门窗作响,玻璃破碎,人很难站稳.几个人立即蹲到了靠北墙的配电盘旮旯里,这时地晃得连蹲也蹲不稳,只好坐到地上.灯也灭了,眼前一片漆黑,周围乒乓乱响,随后厂房全部倒塌.这一切都非常快,总共不过十几秒钟,他们除听到房屋倒塌声外,还听到隆隆地声.配电室的南墙是向南倒的,洋灰盖板落下,北头被两米高的坚固的配电盘架住,形成一个三角空间,几个人都幸免砸埋.还有一个马同志,躲到一个斜放着的空钢包里没有被砸;郭同志躲到钢包旁边,也幸免被砸.5.保存体力击石传声唐山市一女职工,家住西山路楼房.27日晚,因感到天气闷热的女职工,睡得很晚,被剧烈的振动惊醒后,只见外面一片雪亮,墙己裂开,在亮光的照映下,参差不齐的砖缝一开一合,房屋摇摇欲坠,十分可怕.在意识到这是地震后,顺势向床下滚.这时楼倒屋塌,楼板掉下,她被压在里面,成半跪半趴的姿势,趴在床边,不能活动,黑暗中郁闷难忍.用手乱摸,发现屋顶紧挨着头,四周全是砖,衣服还在床上,但床己被砸穿.时间一分分地过去,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为了争取为自己创造生存的条件,便用手一块一块地从断壁上抽砖,当空气和光线从抽下的一块砖缝处进入时,给她带来了生的希望.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听见姐姐和邻居来救的声音,因地上的家具全堆在她的外面,拼命叫喊,也无效,结果反被弄得精疲力尽,连喊的力气也没有了.外面的人也不能确定该女职工的位置,无从下手.姐姐急得在外面喊话,教她拿东西敲打,人们听到敲击声,顺声挖了约两米深,终于把她救了出来.从救助的过程看,埋压较深的人,呼喊不起作用,用敲击的方法,声音可以传到外面,这也是压埋人员示意位置的一种方法.6.暴露头部便于呼吸某女士,居住房屋为平房;面是该女士的自述:震后我被埋在炕沿下,自己无能为力.由于受炕沿的保护,我未伤着,只是埋得太实了,不能呼吸,照此不需多长时间定会闷死.幸亏我爱人和我埋在一起,他压得轻些,手可以动.当他见我处境很危险时,急忙将我口鼻周围的尘土向边上推推,留出一个可供呼吸的小空间,使我得以喘气.我缓过气后,耐心地等待.很快有人找到了我们.确定了我的头埋压的位置后,先挖开头部周围的堆压物,我露出头后,消除了闷死的危险,延长了生存时间.然后大家继续向下挖,挖出一个洞后将我抬出来而得以幸存.震后我体会到:地震时床和炕沿下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埋压后应酌情而定,不要乱挣扎,首先应设法解决呼吸问题,这是自救的首要一步,否则即使没砸伤,也容易因窒息而死亡.7.积极自救扩大空间某男,马家沟矿工作.下面是他当时自救的情况:地震后我全身被废墟掩埋,开始因为不知自己的埋压情况,不敢盲目乱动,怕越动压得越实.我考虑,众多的人都被埋在等待扒救,短时间可能不会有人来救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应主动自救,起码要保护自己,不要只是等待.我开始小心地活动肩膀,抽出手臂,上肢可以活动了,我觉得没什么危险,胆子也大点了,试着将周围的石块向四周空隙推移,扩大了我的生存空间,呼吸也畅通多了,为延长生命创造了条件.待听到来人时,我就呼喊.由于开始没消耗太大的体力,喊声也较大,叫来了两个人,他们立即搬开废墟,我在下面积极配合,把石块向外传递,我的下肢逐渐可以活动了,终于从缝隙中爬出了废墟.我认为被埋压后,首先要积极自救,并协助扒救人员共同努力,这样不但可以延长生命,缩短扒救时间,还可多救其他埋压人员.8.小开间内渡过难关唐山某学院陈教师;原住学院楼房.那年夏天陈教师家住的楼房经常停水,必须每天后半夜起来接水.当夜3点半左右,陈教师起床去厨房,接水时发生了地震.地震一上来就很猛,人根本站不住.开始他还想到大屋叫人,还未跨出的门坎,楼房就开始往下塌.砖往头上砸,当时他用手捂着头往下蹲,以后只听噼里啪啦倒房的声音.人也随着房子一块往下降,降到不到二层楼高时,房顶一下子甩到一边,墙也都倒了,但脚底下的预制板只是随着下沉,最后落在废墟上蹲着,身子的四周堆满了碎砖.脸、后背、手均被砸伤,但未伤着骨头.震后天还未亮,到处是哭声、喊声,四周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见,陈教师扒开周围的碎砖、灰砂,爬到了空地上.但他的家人都被砸埋.这栋楼为砖墙预制板顶,无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差,又置十一度区,倒得很快,但也未全部倒光.靠南侧的大房间,四层楼全部倒塌,逐层向南滑落;靠北侧是厨房,厕所、小开间,一楼完好,二楼基本完好,三楼东西两侧塌下,四楼仍有个别残存.陈教师当时正在小开间内,因房子整体性相对较好,面积小,预制板顶只能向一边甩,不能直接坠落,才幸免砸埋.如何应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遇险时如何自救?有关专家总结了以下不同险情的正确自救方法。
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地震目前是我们人类尚无法避开或掌握的自然灾难,但只要把握一些技巧,是可以使损害降到最低的!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的内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常识1.家庭避震秘籍冷静推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糊涂的头脑。
只有冷静,才有可能运用平常学到的地震学问推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头,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就近躲避假如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头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搁时间。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平安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四周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做好自我爱护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坚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爱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爱护眼睛,闭眼以防异物损害;爱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2.学校避震秘籍正在上课时怎样避震无论教室是楼房还是平房,同学们都要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躲在各自牢固的课桌下;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去后,在老师带领下有组织地疏散;在操场或室外怎样避震若在开阔地方,可原地不动,蹲下,留意爱护头部;留意千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震时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乱跑、乱挤,待地震过去后,再按老师指挥行动。
特殊提示一切行悦耳从老师的指挥;同学之间要相互照看;大同学要照看年小体弱的同学;要关怀、照看残疾同学。
3.户外避震秘籍在户外遇到地震时,应当就地选择开阔地,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任凭返回室内。
要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殊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被埋压后的自救》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引导学生体验,形成关于生活与生存的积极的生命态度与情感,获得有益的生命经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第二板块“安全生活”中的第3课,本课尊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阅读习惯,将需要表达的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用精彩的故事、案例、情节来承载,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生命的坚强与生命的伟大,正面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意识。
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被埋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采取什么措施,掌握危急情况下一定的应急措施和求生技能。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
学生学习兴趣广,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开始独立思考、追求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
但五年级学生意志力不坚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这就要求老师利用好教材,促进其健康的心理发展,提高自我生存和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懂得在突遭掩埋时,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
2.让学生知道自然灾害后被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与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培养学生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自救意识。
2.对学生展示伟大的抗震救灾之中国精神,进行“爱国爱党·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2.被埋压后五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与手段1.按照生活逻辑、心理逻辑而非学科逻辑的原则,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阅读故事、案例来引导学生知道被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与注意事项。
10种地震逃生自救方法地震逃生知识遇到地震如何逃生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地震了如何自救互救救互救意义重大。
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
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那么地震如何自救和互救呢?下面是整理的地震如何自救和互救,欢迎阅读。
地震学会自救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也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如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
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第四课:被压后的自救教学目标:1、2、教学重难点:预计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首先,请你们看一组图片。
(学生观看地震方面的短片,介绍汶川地震)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段数目惊心的视频是记录了那件重大的事件呢?师叙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八级地震突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死无数,汶川大地震让很多孩子失去了生命,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许多被抢救的生还者,都有精彩的生命故事,依次,被埋压后的自救是保存生命,确保自己安全脱险的重要保障,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新课,板书,七度课题(被压后的自救)二、新授:1、师:亮亮和爸爸在地震后被垮塌的水泥板埋在了楼道间,四周一片漆黑,找不到任何逃生的通道,他们已经被埋住了整整三天,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三天对于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漫长,现在请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亮亮和爸爸在被埋的三天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答:1.没水口渴。
2.饥饿。
3.恐惧,4.受伤。
5、生命垂危,没有氧气。
6、窒息,困难等师:那么,请你们想一想,他们已经坚持了三天,这三天他们是怎样坚持过来的?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呢?生:1、弄开障碍物,2、利用手机求救。
3、利用衣服包扎伤口。
4、用石头敲击发声引起别人注意。
5、师:看来,经过了5.12大地震,看来我们的孩子们已掌握了一些自救的知识,正是采取了一些自救的措施,亮亮和爸爸才成功获救,孩子们,生命的奇迹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被埋压我们要设法脱险,那么,林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自救的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请看课件:出示。
(被埋压后的自救方法1、保持呼吸畅通。
2、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
3、保存体力。
4、维持生命。
5、如果受伤,止血,少活动。
)师:这就是林老师介绍给大家的自救方法,那么,这每一个方法具体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掌握这些技巧呢?那么请孩子们翻到书12页,请你们自学12页至13页安全小博士教给我们的一席具体的脱险技巧和方法。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地震逃生自救方法就近选择:来不及撤离的时候应该就近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震在家,应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处;在学校应保护头部躲在书桌下或选择墙角;在室外,应选择空旷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楼,也不要临近电线杆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体。
在平房中时,如果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坚固的家具旁,躲在当建筑物倒塌的时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厕所、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稳定性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筑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较大,地震发生后躲避在卫生间生还的几率很大。
灵活把握:应该灵活选择避震地点,视具体情境具体分析正在教室上课或者正在工作场所上班、公共场所活动,逃生者应该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室家具旁边能形成三角区的地方躲避。
正在闹市活动,逃生者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
同时尽可能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
正在野外活动,逃生者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切忌顺着滚石的方向跑。
正在驾车行驶,逃生者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不惊慌,不乱跑,待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在室内首先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
同时关闭电源、煤气开关,切断火源,预防次生灾害发生。
还要注意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使用电梯,不要慌张向户外跑,更不能跳楼。
地震发生后,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如果身体已遭地震伤害,如有可能,应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设法用砖头等支撑上方不稳定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为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呼救,尽量找到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
已脱险的逃生者,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1、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地震自救的措施地震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
被埋压时不要慌张,尽量改善所处环境,扩大生存空间。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地震自救的措施,供大家参阅。
地震自救的措施一、地震被埋压如何自救地震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树立生存信心,沉着冷静。
被埋压时不要慌张,尽量改善所处环境,扩大生存空间。
首先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
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被埋压时,尽量保存体力,不要哭喊,不要急躁和盲目行动,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也可以在节省体力的基础上,采用敲击水管或倒塌墙体的办法发出求救信号。
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
要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地震自救的措施二、室内怎样避震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安全角落,保护好头部,地震发生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枕头和坐垫保护头部,如果没有也可用双手抱住头部躲避。
一旦震动停止,就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警惕余震的再度袭击,防止更大损失发生,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挥疏散。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平房避震: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机转移。
——楼房避震:遵循就近躲避原则。
保护头部,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等“安全角”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不要跳楼,待强震过后有序撤离。
——高楼撤离: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千万不要坐电梯。
——教室内避震: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体育馆、影剧院避震: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书包等保护头部;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关于地震自救逃生攻略地震是一种特别可怕的自然灾难,它发生时会使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严峻的还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关于地震自救逃命攻略,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关于地震自救逃命攻略一、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室内,应如何自救和逃命?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室内,来不及前往室外,就应当选择相对平安的位置避震。
假如在家里,可以选择躲到卧房床底下、卫生间或者其他结实的家具下方;假如是在学校或办公室,可以躲到课桌或办公桌下。
在躲避的时候,可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的吸入。
假如地震时我们在高层建筑内(十几层或者几十层高的建筑物),来不及下楼,就要实行下列措施:第一,打开房门,便于地震后逃命,也便利接受救援;其次,关闭电源开关和燃气阀门,避开因地震导致的次生灾难,从而削减救援难度;第三,不要乘坐电梯逃命,也不要跳楼逃命,等待强震过后再快速有序撤离。
二、假如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户外,应当怎么做?假如在户外时发生地震,我们应当第一时间就近躲避,不要随便走动。
假如我们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就蹲在平安的地方,不要随便走动;假如我们在山下,就留意避开山边地带,由于地震后有可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假如在地震后遇到滑坡和泥石流,那就要想向垂直于滚石的运动方向快速逃离。
三、假如地震后我们被困在废墟中,应当如何逃命?假如地震后我们被困在废墟中,要留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条件。
争取尽快找到食物和水,节省使用;同时削减活动,保存体力;假如有受伤,要想方法进行包扎。
其次,应当争取与外界取得联系。
可以认真听听四周的声音,辨别是否有人。
听到人声时,可以通过敲打铁管、墙壁等物体发出声音,作为求救信号。
但留意不要长时间大声呼救,由于这样很简单消耗体力。
其次,在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状况下,可以尝试自己查找通道。
如可以向有光、通风的位置移动,清除一些简洁的障碍物来开拓通道。
但需要留意,假如开拓通道过于困难(比如耗时长、费劲大、担心全等),应当停止开拓,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7.被埋压后的自救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2)培养学生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自救意识;(3)让学生知道被埋压困境下常用的自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面对困境时,坚强乐观的态度和战胜恐惧的决心至关重要2)被埋压后五种自救方法的基本要领与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方法、图片、课件;(2)让学生收集被埋压后自救的故事。
教学过程♦安全小问号教材设计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坚强与伟大,正面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保护生命的意识;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自己被埋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采取什么措施,从而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在“安全小问号”中,首先呈现的是亮亮和爸爸在地震中被埋压三天后成功获救的故事。
但是,故事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呈现,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示进行补充。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纸、网络等途径查阅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员,了解地震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也可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知识,然后侧重于让学生去讨论被埋压后的困境,理解被埋压者的身心体验。
设身处地想一想,亮亮和爸爸在被埋的三天里,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或具体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可能采取了哪些行动?然后将上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补充故事情节这一环节,也可以放到整篇课文结束,学生具备了相关知识背景后再进行。
对于灾区学校,如果有被埋压经历的学生,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一环节,切不可再次唤醒他们被埋压的体验,以免造成学生的二次伤害。
♦安全小博士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被埋压后安全自救的常用方法。
被埋压后的安全自救包括生理自救和心理自救。
生理自救的内容安排在“安全小博士”中,心理自救的内容主要安排在“安全小卫士”中。
生理自救主要是教会学生在被埋压后,如何改善处境、减轻伤害、维系生命,确保自己安全脱险。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被埋压后的自救方法,或分小组讨论每一种方法的关键点;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讲解或演练,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和相关知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