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题材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0.41 KB
- 文档页数:2
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1.咏史诗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以叙述、描写历史的人或物为铺垫,抒发古今的盛衰沧桑变迁之感。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
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由物及情,由物及理。
分析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
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
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
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
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一、借景抒情诗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咏史怀古诗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借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杜甫诗《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抒发了对时事兴衰感慨和对三国时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三、闺怨诗(闺情诗:闺中女子生活情趣。
苏轼《初夏》)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分为闺怨诗、宫怨诗、征妇怨诗、商妇怨诗四类。
闺怨诗都以女性为描写对象,“怨”是这类诗的基调。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题材分类诗歌是一种富有诗意和形式美的文学表达方式,通过抒发情感、描绘景物和抒发对于世界的思考,以及颠覆常规的语言运用等方式,向读者传递情感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创作的诗歌题材也变得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诗歌题材分类。
1. 自然题材自然题材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
它以自然界的景色和自然环境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自然题材的诗歌常常通过描写四季变换、山水风景、植物生长等方式展现。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激发读者的情感和联想。
2. 爱情题材爱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因此在诗歌中常常成为主要的题材之一。
爱情题材的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痛苦、喜悦和忧伤等复杂情感。
它可以描写个人之间的爱情,也可以反映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爱情。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及杜牧的《秋夕》都是经典的爱情诗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情感和思考。
3. 社会题材社会题材是通过诗歌来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呼声。
从它所涉及的主题来看,社会题材诗歌可以分为时事社会和社会人生两类。
前者通过描写时事事件和社会问题,传递批判和呼吁。
后者则以生活琐事和社会观察为背景,从个体角度出发,展现现代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困惑和迷茫。
例如,鲁迅的《自序》通过对于时代和国家的痛苦叹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
4. 哲理题材哲理题材诗歌以思辨和启迪读者的思想为目的。
它主要通过对人生、人类价值、世界观和认知的探究来表达。
哲理题材的诗歌常常以宏大的景观和广阔的思想视野,让读者得以沉思和思考。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对权力、爱情和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以及情感存在的追问。
总结起来,诗歌的题材多样化,不仅包括自然题材、爱情题材、社会题材和哲理题材等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主题。
然而,在每个题材中,诗人都致力于通过形式美和情感表达来传递真实和深刻的思想。
无论是哪个题材,诗歌都是一种抒发内心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绝佳方式,也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歌题材分类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3、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4、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5、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
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7、现代诗:是一现代的文笔写出来的一种诗词。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自由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诗歌题材分类1.讽喻诗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咏物诗是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怀古咏史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咏写对象,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咏史左思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山水田园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边塞诗反映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哲理诗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
诗歌题材分类1. 爱情诗爱情诗是最古老且最常见的诗歌题材之一。
它表达了诗人对爱的热烈追求和情感体验。
爱情诗可以涵盖各种情感,如恋爱、失恋、渴望和亲密关系等。
这种诗歌常常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和意象来描绘爱情的美和痛苦。
2. 自然诗自然诗是一种表达对自然界之美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色、季节变化、动植物等元素来传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自然诗通常借助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创造出独特的诗意与感受。
3. 社会诗社会诗是一种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的诗歌。
诗人通过抒发对社会现象、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对社会的呼吁、批评和反思。
社会诗可以激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引起共鸣与思考。
4. 思乡诗思乡诗是一种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乡背井之情的诗歌。
诗人通过描写故乡的景色、人情风景以及与家人的情感联系,表达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思乡诗常常流露出对故土的热爱与渴望回归的心声。
5. 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探索人生和思考人类存在意义的诗歌。
它通过哲学思考和对生命、宇宙等抽象概念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人们存在意义的探求。
哲理诗常常给人以启迪和深思,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思考。
6. 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类型。
它可以包含各种情感,如忧伤、欢乐、孤独、欣喜等。
抒情诗通常使用直接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诠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和共鸣读者的情绪和情感。
7. 叙事诗叙事诗是以叙述故事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讲述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场景,以一种连贯的叙述方式来完成故事的表达。
叙事诗常常有较长的篇幅和完整的情节,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诗歌题材分类,每种题材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诗人根据自身情感和创作目的选择适合的题材,以呈现出令人动容和富有艺术感的诗歌作品。
古诗题材广泛,可以分为很多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诗题材分类:1. 山水田园:这类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为主题,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登鹳雀楼》、《春晓》等。
2. 思乡怀人:这类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重逢的期待。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等。
3. 爱情婚姻:这类诗歌主要描绘恋人之间或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如《长恨歌》、《卜算子·咏梅》等。
4. 送别赠言:这类诗歌在送别亲友或友人时表达情感,强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离别的不舍。
如《渡汉江》、《赠汪伦》等。
5. 悼亡忧国:这类诗歌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国家命运的哀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如《清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6. 历史传奇:这类诗歌以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为题材,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木兰辞》、《山海经》等。
7. 战争征战:这类诗歌描绘了战争场面、英勇将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壮志的赞美。
如《关山月》、《夜泊牛渚怀古》等。
8. 哲理感悟:这类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伦理等方面的认识和感悟。
如《行路难》、《将进酒》等。
这些古诗题材仅为概括性的分类,实际上古诗的主题和意境非常丰富多样,需要具体分析。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送别诗: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等。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如长亭、南浦、杨柳、美酒,此外又如:残阳、西风、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江水,细雨、秋蝉、兰舟等。
三、边塞诗(战争诗):边塞诗是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边塞诗: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边塞诗常见意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琵琶等。
四、咏物诗:咏物诗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
常用手法:象征,比拟等。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咏物诗有两大特点: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
诗歌的题材的分类诗歌的题材的分类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的题材的分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伤别离情类。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2、咏怀类。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
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如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等等,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3、讽喻类。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4、边塞类。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诗歌按内容(题材)划分的类型1、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主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3、隐逸诗,是指归隐田园生活或向往田园自然风光的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所作的诗,描写秀美的田园风光,抒写清闲安逸生活。
古代的一些文人,因对封建统治不满而进行归隐田园生活,活着一些向往田园自然风光的诗人做的,以自己生活为题材做的一类诗词,这些诗词中有秀美的风光描写,也有对时代的不满,或抑郁不得志的情怀4、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
5、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都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游览古迹时有感而发之作。
诗歌按内容分类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讽喻诗等。
一)怀古诗、咏史诗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例如:乌衣巷唐XXX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XXX,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XXX。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例如:XXX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XXX。
不知XXX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石灰吟明XXX千锤万凿出深山,猛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世。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XXX和晋代XXX,以唐代XXX、XXX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比方:过故交庄XXX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XXX。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绝句XXX迟日山河丽,东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XXX睡鸳鸯。
四)边塞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很多,加之盛唐那种积1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氛围,因而奇情绚丽的边塞诗便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派别,其代表人物是高适、XXX、XXX。
诗歌鉴赏八大题材
诗歌鉴赏的八大题材如下:
1.怀古诗题材:以凭吊古迹、缅怀古人、感慨昔盛今衰、抒发壮志等为主要内
容,多以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题材。
2.咏物诗题材:以托物言志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等
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或志向。
3.山水田园诗题材: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抒发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4.行旅诗题材:以抒发旅途感受、描绘旅途风光等为主要内容,表达诗人对旅
途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5.闺怨诗题材:以描写女性闺怨、表达女性情感为主要内容,反映古代女性在
特定社会下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
6.送别诗题材:以送别为主题,表达诗人对离别的伤感、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
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7.谈禅说理诗题材:以阐述哲理、表达禅意为主要内容,反映诗人对人生、世
界的思考和领悟。
8.爱情怨女诗题材:以描写爱情和女性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反映古代女性在感
情生活中的地位和遭遇,表达对爱情和生活的向往和不满。
1/ 1。
常见古诗题材分类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诗歌的题材的分类
诗歌的题材的分类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歌的题材的分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伤别离情类。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
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
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2、咏怀类。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
情感上多体现为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如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等等,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
发情怀抱负。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3、讽喻类。
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4、边塞类。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5、咏史类。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等,均为名篇。
6、咏物类。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
自己心志的名篇。
7、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8、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
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扩展资料
诗歌的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