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4-中国科技之光5
- 格式:doc
- 大小:529.50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成长历程及其主要贡献2、探讨科学家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所学相关学科内容,分析和比较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方面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主要科技成就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詹天佑、李四光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教学过程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从医之路1、李时珍的地位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名扬海内外。
”2、放弃科举,专心从医(1)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交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
那时候,民间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李家经常受官绅的欺侮,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幼小的李时珍在家庭的影响下早已对医药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还是放弃了科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把行医当做自己的终生职业。
(2)李时珍饱读医书,注重临床实践并亲试草药,加上父亲的悉心指导,他的医术提高得很快,不久便成为当地的名医,先是被楚王任命为楚王府“奉神祠正”,后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
李时珍觉得在朝廷无法实现自己专心从事医药工作的理想,便毅然托病辞职,回故乡行医。
(二)编撰巨典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李时珍深切地感到,作为一名医生,辨药、用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长期有医疗工作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李时珍获得不少医学资料,但他发现古代医书上存在着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新的完备的药书。
2、考察访问对于药物,李时珍深知“读万卷书”固然重要,“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和儿子的陪伴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士,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1、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朝人,世称“医中之圣”,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
他所著的《_________》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系统总结了中国____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______学、_______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被誉为“_____________”,名扬海内外。
它首创了按_____________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_____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905—19,他成功主持修建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
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_____________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2)从小就对机器构造感兴趣;1872年,他考取了清政府筹办的“__________________班”,成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
他17岁考入美国________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_______工程。
(3)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在三个关键问题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是______问题。
其次是发明了“________”。
第三是发明了________。
京张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不借助外国力量修建的铁路,它的成功建成,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给藐视中国的列强以猛烈的回击,詹天佑也因此名扬中外,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4)詹天佑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并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师之父”,周恩来赞誉他为“___________”。
3.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家庭。
19李四光因成绩优异,被派往_____留学,留学期间,他接受了_______思想,成为_____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
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一中国科技之光【课程标准】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李时珍(1)出身于医学世家,连续三次乡试落榜,专心行医。
(2)饱读医书,注重临床实践。
2.《本草纲目》(1)编写①原因: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存在错误、重复或遗漏。
②经历: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学士,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③成书:经过27年的努力,1578年完成此巨著。
(2)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有动物性药物445种,矿物性药物276种,药方11096个,附药物形态图1160幅。
(3)外传:1606年,传入________和朝鲜,又被译成多种文字。
3.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医学家,他的《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____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果,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詹天佑中国第一批官办留学生中的一员,回国后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
2.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英、俄插手中国铁路的修建;国内民众反对强烈;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________铁路的修筑。
(2)过程①1905年,詹天佑亲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苦勘测,确定路线。
②创造性地设计出“____”字形线路。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
(4)地位: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独立设计施工而建成的铁路。
3.评价詹天佑(1)1909年,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2)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3)周恩来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三、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李四光出身贫寒;留学日本、英国,学习采矿和地质;回国后长期从事地质学研究。
2.为中国地质学奠基(1)1921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成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
一中国科技之光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掌握《本草纲目》的编写,概括李时珍对人类医学的伟大贡献;剖析《本草纲目》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认识李时珍是优异的认识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中医药学家。
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掌握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史实,认识其献。
对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贡献。
掌握李四光对于地质力学的主要理论和成就,理解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指导意义。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从医之路(1)出身世家:明朝蕲州的医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
(2)专心从医:三次乡试落选后,专心学医,把行医当成自己的平生职业。
(3)宫廷太医:成名后,曾被介绍到京师太医院。
2.《本草纲目》(1)编写原由: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中存在许多错误、重复或遗漏。
(2)主要经历:远涉深山荒野,遍访名医学士,搜求民间验方,察看和采集药物标本,对实在物进行比较查对,最后于1578 年达成此书。
(3)内容:系统总结了中国 16 世纪从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就。
(4) 地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难得遗产,推进了中国以致世界医药学的发展。
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后又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特别提示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著作,为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它改良了中国传统的分类方法,对动植物的分类学的发展拥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古人很多错误之处,并且加入了很多新的药物。
二、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赴美留学(1)背景: 1872 年,考中清政府筹备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到美国就读。
(2) 过程:留美时期,詹天佑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17 岁考入美国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专业。
1881 年,詹天佑获取耶鲁大学学士学位。
2.修建京张铁路(1)背景:清政府决定兴建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英、俄都想参与这条铁路的修建。
(2)过程① 1905 年,詹天佑亲率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辛勘察,确立路线;以后又创立性地设计出“之”字形线路。
中国科技之光历史课程标准: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学习要求:了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李四光创建地质力学理论,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的成长历程及其用全部心血著成的《本草纲目》在医药学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詹天佑的成长历程,认识他主持完成的京张铁路工程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了解李四光的成长历程及其主要贡献,探讨中国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及其在振兴国家的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
通过探讨科学家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手段自主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合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探讨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高中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比较和分析詹天佑、李四光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方面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主要事迹和贡献的学习,认识到怀疑和探索精神的可贵,认识到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性格坚毅,不断创新,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虽然是独立的领域,但它与其他社会领域有很强的关联,认识到科学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营造适合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重、难点】重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主要科技成就。
难点:认识和理解詹天佑、李四光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如果你生病了,你会选择西医还是中医?答:学生讨论:……看得出来,一旦生病了,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西医。
但是正如很多同学讲到的,不选择中医并不是因为怀疑中医的疗效,而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如:中医院数量少、中药熬制麻烦、良药苦口等。
实际上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的中医中药在现代面临的困境。
第1课中国科技之光1.李时珍被称为伟大的医学家,主要是因为他()A.医术高超,挽救了无数生命B.花费了近27年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C.不顾个人生命安危采集良药D.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答案 B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除D项外,A、B、C三项都与李时珍有关,但其最主要的成就是《本草纲目》。
2.下列与詹天佑无关的一项是()A.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B.主持设计建造京张铁路C.设计“之”字形铁路D.创立地质力学答案 D解析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
3.李四光以其独创的理论,不仅推翻了外国人的错误结论,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该理论是()A.生物进化理论B.地质力学理论C.冰川学理论D.大陆漂移理论答案 B解析李四光主张用力学研究地壳运动,创立了“构造体系”理论。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石油勘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作了一番地质调查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材料二1953年,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采。
”请回答:(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前景的背景是什么?(2)李四光认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4)填写下列表格,概括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答案(1)背景: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国民经济恢复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中国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一中国科技之光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为中华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纪念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在1984~1993年间发行了“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贵金属纪念币。
纪念币中的历史人物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农民起义领袖等等,都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上面一枚就是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纪念币。
思考:李时珍为中华文明所作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提示:撰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我国医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一、李时珍1.立志学医、从医(1)出身医学世家的李时珍,在三次乡试落第后,放弃科考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把行医当作自己的终生职业。
(2)李时珍饱读医书,注重________并常常亲试草药,医术提高很快,不久便成为当地的名医。
(3)李时珍曾被推荐到京师太医院,但他觉得在朝廷无法实现自己专心从事医学工作的理想,毅然辞职,回故乡行医。
2.编写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1)编写动因: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古代医书中存在不少错误、重复或遗漏,于是决心重新编著一部完备的医药学著作。
(2)巨著问世:经过27年的艰苦努力,1578年,《本草纲目》问世。
全书共载有药物1892种,分为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和矿物性药物三大类别,还收录了中国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药方11096个,并附有________图。
(3)深远影响①《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经验和成果,大大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品种,是中国古代医药学、________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②1606年,《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一中国科技之光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
2.生疏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对社会进展所做出的贡献。
1.重点:(1)了解《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价值与贡献。
(2)把握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基本史实,生疏其对中国铁路事业进展的贡献。
(3)把握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的主要理论和具体成就。
2.难点:理解科学理论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巨大指导意义。
教材整理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1.立志学医、从医,出身明朝蕲州名医世家,曾在京师做太医,后辞职回乡行医。
2.编写《本草纲目》(1)动因: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的过程中,发觉古医书中的错误、遗漏,决心重编医药学著作。
(2)问世:历经27年总结、发觉和争辩,1578年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3)内容:全书52卷,分为16部,62类,共190多万字,载有1 892种药物,11 096个药方及1 160幅药物形态图。
3.影响(1)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阅历和成果,是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贵重遗产。
(2)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进展。
(3)1606年传入日本、朝鲜,被译成多国文字。
教材整理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求学1878-1881年,在美国耶鲁高校主修铁路工程专业。
2.主持修建京张铁路(1)1904年,国内民众猛烈反对英、俄插手中国的京张铁路修建,詹天佑受命全权负责。
(2)1905年,詹天佑亲率技术人员勘测确定路线,在八达岭山区设计出“之”字形线路。
(3)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第一条由中国人独立设计施工建成的铁路。
3.评价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了不行磨灭的贡献,周恩来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深化拓展】京张铁路的建成令外国人折服的缘由第一,工程难,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的工程,却由中国工程师完成了。
其次,工期短,原方案六年,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成。
教材整理3李四光与地质力学1.求同学涯(1)少年时代:1889年诞生于湖北黄冈,后考入武昌高等学校堂学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六杰出的中外科学家中国科技之光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学习要求:了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李四光创建地质力学理论,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重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主要科技成就。
难点:认识和理解詹天佑、李四光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的成长历程及其用全部心血著成的《本草纲目》在医药学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詹天佑的成长历程,认识他主持完成的京张铁路工程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了解李四光的成长历程及其主要贡献,探讨中国科学家的高尚品质及其在振兴国家的历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
通过探讨科学家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手段自主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合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探讨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高中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比较和分析詹天佑、李四光在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方面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主要事迹和贡献的学习,认识到怀疑和探索精神的可贵,认识到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性格坚毅,不断创新,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精神,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通过学习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虽然是独立的领域,但它与其他社会领域有很强的关联,认识到科学和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努力营造适合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教学流程】问:如果你生病了,你会选择西医还是中医?答:……看得出来,一旦生病了,大部分同学还是会选择西医。
但是正如很多同学讲到的,不选择中医并不是因为怀疑中医的疗效,而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如:中医院数量少、中药熬制麻烦、良药苦口等。
实际上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的中医中药在现代面临的困境。
投影:中医存废之争以2006年2月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为标志,新一轮中医存废之争便开始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起来。
检视近代中国历史,百余年间,分别于北洋政府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中医存废之争,加上正在进行中的这一次,一共四次。
引发这场争论的张功耀教授认为,中医没有科学基础、安全性难以控制,办中医学院是一个错误,主张让中医退出国家现行医疗体制。
与张教授的观点针锋相对的一方为中国哲学界、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以及海内外中医从业者。
以中国哲学界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批评道,反对中医的观点,基本是处于无知状态,反对中医就意味着反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历史,是数典忘祖。
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像欧洲在中世纪出现过的一死就死几千万人的鼠疫传染病,这就证明了中医学这个学问是科学的。
主张废医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
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和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一样,都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之一种。
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也明确表态,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不会让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
是否要废除中医,相信同学们学过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心中一定有了答案。
今天我们当然不是要在课堂上辩论这个问题,而是希望通过回顾历史,了解中医曾经有过的辉煌,从更高的角度审视中医存废之争。
投影:1518年某日,湖北蕲州,一个婴儿诞生到人世间。
父亲李言闻抱过哭不出声的新生儿,喂了几口草药汁,这小儿才‚哇‛的哭出声来。
父亲是位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见儿子初到人世就不容易,为他取了‚时珍‛这个名字。
医生李言闻又哪里料到,这个医家的儿子,后来竟成了一位享誉世界、名垂千苦的医药学家。
(板书)李时珍的人生之路⒈出身名医世家,从小酷爱医学;⒉三次乡试落榜,坚定从医之路;⒊深鉴医书遗误,辞官回乡重修;⒋二十七年努力,编成《本草纲目》。
明清时期,世俗观点崇尚的是‚金榜提名时‛‚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李时珍却放弃科举,专心学医,立志效仿古人‚以学术报亲‛。
请回答:⒈李时珍所处的时代,知识分子通过科举求取功名是深得社会认可得道路。
李时珍不走这条道路,主要原因有哪些?答:出身医学世家,从小对医学兴趣浓厚;科举落第,反思自己。
⒉结合李时珍先后在楚王府和太医院供职,很快便托病辞职的经历,评价李时珍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态度。
答:人生态度:淡泊功名;学术态度:全心投入医学研究。
李时珍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完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他为什么能完成这部巨著?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片段来找寻答案吧。
投影: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
陶弘景(南朝医学家)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
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
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shi舔)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
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李时珍对民间流传的药方也认真地做过搜集研究。
一次,路过一个驿站,遇到一群北上的驿卒在站外用锅煮着一把粉红色的旋花汤喝。
驿卒们告诉他说:‚我们官命在身,长年奔走,筋骨都受过伤。
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治筋骨痛。
‛李时珍听后高兴极了,觉得又增长了见识。
从此,他更大量地搜集民间药方。
他接触的人很多,种田的、捕鱼的、砍樵的、打猎的、放牧的、采矿的、做手工业的,都成了他的助手和老师。
李时珍还非常重视直接经验,曾亲自下过煤窑,去过炼铅、炼汞的作坊。
为了体验药的麻醉作用,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曼陀罗这种烈性药物。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
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他为了探明究竟,也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传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
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
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1578年,年逾花甲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
到这时,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已整整花去了二十七年的时光。
但是,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李时珍,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经过了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
但由于李时珍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此时李时珍已去世三年。
请思考: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体现了李时珍什么样的品质?答:……(板书)善于学习经验注重实践研究勇于开拓创新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投影:《本草纲目》大约从18世纪开始,《本草纲目》即传至欧洲,英国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国民图书馆等都收藏有《本草纲目》的多种明刻本或清刻本。
德国皇家图书馆收藏有金陵本。
此外,在俄国(前苏联)、意大利、丹麦等也都有收藏。
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收藏有金陵本和江西本等。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奠定进化论、论证人工选择原理的过程中,曾参阅了《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其内容即《本草纲目》之内容。
如达尔文在《变异》中谈到鸡的变种、金鱼家化史等,均吸取和引用了《本草纲目》的内容。
李约瑟博士在评价《本草纲目》时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里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中国博物学家中‘无冕之王’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投影:李时珍墓今天,在李时珍的墓碑上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对这位伟大人物作了如下总结性的品价:‚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本草纲目》问世已四百多年了,一代科学巨匠也谢世已久,但作为医药领域的一代伟人,李时珍的名字历久弥馨,他的煌煌巨著也越来越显价值。
在莫斯科大学科学大厦里,李时珍的大理石雕像和世界杰出科学的雕像排列在一起,证明了他在世界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请思考:如何评价李时珍?答:……(板书)⒈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医中之圣‛,世界文化名人。
⒉他编撰《本草纲目》,集中国古代医药学之大成;其伟大的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⒊他所体现的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也将永远绽放光芒。
投影:李时珍银币背面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7)组金银纪念币一套5枚,其中金币1枚,银币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涉及人物有朱元璋、李自成、郑和、李时珍、罗贯中。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卓越代表之一,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则是近代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板书)‚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一、赴美留学→刻苦学习,立志报国⒈出生:1861年⒉兴趣爱好:钻研机器内部构造⒊赴美留学:1872年,作为第一批留学儿童之一赴美留学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只有两人完成学业)⒋回国任职:被分配到福建水师学堂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投影: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30名儿童赴美国留学,内有詹天佑投影:詹天佑回国前,曾有美国同学劝他留下,对他说:‚贵国贫穷,既无筑铁路之器材,亦无筑铁路之人才,以君之学识,如应聘美、英,当可宏图大展,阁下之生活亦可丰裕。
‛詹天佑谢绝了,回答道:‚西方国家虽富,那是外国,我要学习其先进的科学知识,却不能眷恋其物质生活享受;中国虽贫虽弱,她却是生我养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回去贡献所学,把她建设得富强起来。
如不以所学报国,何以对祖国人民与家乡人民?‛⒈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派幼童出洋留学?答: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进洋务事业。
⒉回国后的詹天佑经历了一段所学非所用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答:清政府的腐败,人才不能受到重用。
詹天佑在美国专攻铁路工程,那么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状况又如何呢?投影:1876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