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7我的老师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3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我的老师》导学案学习目标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
(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4)理解揣摩词句,感受深厚的师生情感。
【过程与方法】(1)默读、浏览,圈点勾画重点字词和概括内容。
(2)自主学习,概括事件内容。
合作探究,解决相关问题。
(3)品读,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
精读,感知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难忘,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
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了八路军。
此后,一直生活在部队里。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2、写作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正是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合格人才。
振兴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1956年底,魏巍应《教师报》之约,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蔡老师有关的几个生活片段,再现了蔡老师的形象,深切表达了对蔡老师的思念感激之情。
课前自习:1、初读(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重要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再读(默读)课文,梳理概括作者回忆的7件事情。
3、朗读课文,感知深厚真挚的师生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求学生涯中,教过我们的老师有很多。
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终身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我的老师》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导学目标:1. 了解文章主题《我的老师》以及写作背景2. 掌握本文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对比等3. 学习本文重难点词汇和词组,如格外、担心、甚至等4. 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并思考文本背后的寓意导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 在授课前,老师先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理想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和特点。
2. 老师呈现文章主题,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并谈论自己对老师的看法,激发学生思考和猜测能力。
二、阅读文章请学生们阅读一遍《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然后老师再谈一谈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描写老师的文章。
三、初步阅读1. 阅读第一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以及描写老师和学生的身世背景,启发学生关注人物信息。
2. 在阅读第二段时,指导学生注意老师与其他老师的对比描写,帮助理解作者写作的技法和手法。
3. 阅读第三段,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反应情况。
4. 阅读第四、五段,关注作者的感性表达,思考作者的感受和情感,理解文章背后所表达的意义。
四、深层次阅读1. 图示法:以词义、词性等为切入点,深化对重点词汇的理解。
2. 归纳发现: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和教育论点。
3. 分析归纳: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让学生就“好老师”的品质、特征、教育功效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思考,激发情感共鸣和认知共鸣。
五、综合性学习1. 探究更多的教育文化背景: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或社会文化实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教育文化背景知识,摆脱单纯文本阅读的局限。
2. 与其他学科对接:结合学生所学的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将《我的老师》与文言文、唐诗宋词、欧拉公式等进行深度对比和引申,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
3. 个人实践和应用:通过阅读和分析《我的老师》这篇文章,让学生思考自己作为学生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特征,如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完成。
7我的老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2、学习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烘托人物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体会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
【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
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2、读课文,圈画文中有关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语句。
3、自读课文及注释完成:1、本文选自《》的作者是,国家家。
文中的“老师”指的是。
2、3、(2)、“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运用的修辞,把起初的“我”比作“ ”,从而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巨大作用,同时,充满了作者对老师的、之情。
4、(3)注音:启蒙()预兆()无垠()琢磨()毛坯()绚丽()【我的疑问】:课题:7我的老师探究案【合作探究】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1、沙莉文老师给海伦教了什么?2、在和沙莉文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海伦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4、文章题目是《我的老师》应以写老师为主。
可文章并不如此,写自己的笔墨比写老师的笔墨多,为什么?【知识梳理】:【学习反思】:。
7:我的老师【学习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课文,针对问题能提取有关的正确信息。
2.学会在事件中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绘揭露人物性格特色。
3.能模仿课文第 12 段经过光景、场景描绘,写一段自已曾有过的感觉特别惧怕、特别孤单的心境经历。
【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
1. 本单元写人,写人一般写人爱心,爱儿女、爱学生、爱祖国等内容,意在指引我们懂得爱人和选样爱人或懂得爱国和如何爱国 2. 写人要放在必定的事件中(典型的事件),在事件中经过的的外动作、心理、语言等揭露人物的性格特色 3. 写人有时不直接写要写的人,而是经过作者或他人写要写的人,这样的写法叫侧面描绘。
侧面描绘的方法叫反衬手法或烘托手法二、写作指引。
本文的标题是《我的老师》就要找有关典型的案例来写老师,写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的可敬可爱之处(热爱学生,谆谆教导)以表达自已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自主学习】〔相信自已,必定能行!〕(一)用 3 分钟迅速阅读课文,给以下各题选出正确选项。
1. 海伦学会第一个手指拼写的字是()A“ d_o_l_l ” ( 洋娃娃 ) B “ w_a_d_e_r ” ( 水 ) C“ love ” ( 爱 ) D “ think ” ( 思虑 )2. “唤醒了我心灵,我心灵获得自由”的这个词是()A“ d_o_l_l ” ( 洋娃娃 ) B “w_a_d_e_r ” ( 水 ) C“ love ” ( 爱 )D“ think ” ( 思虑 )3. 作者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的日子是()A 摔碎新洋娃娃的那一天B 学会“水”这个词的那一天C窜珠子的那一天D坐在大树上等候老师的那一天4. “我第一次感觉懊悔和悲伤,意识到做了错事”的时间是()A 摔碎新洋娃娃时B 摸着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集起来时C坐在河畔的草地上学习时D坐在大树上等候老师时2. 文中准时间次序写,正确的排序是()①教海伦学知识②培育海伦对生活的信心③教海伦热爱和认识自然,懂得生活的美好④向海伦爱灌注爱尽心教诲懂得什么是爱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二)把以下词语用正楷写抄录在横线上。
班级使用时间教师评价6.《我的老师》导学案【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学习本文线索的运用。
4.揣摩文章的语句。
【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本文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2.难点:理解、揣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记叙了七件小事,饱含深情。
学习中通过朗读、精读、默读等方法,培养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感悟真挚的师生之情。
【知识链接】1.走进作者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2月在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不久到达延安。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
解放战争中,在行军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教师寄语】有人说:“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老师是人梯,载着学生攀登科学的高峰。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这些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们给了你们哪些支持、鼓励和帮助呢?哪位老师使你终生难忘呢?你们也许也写过“我的老师”这类作文,写得好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魏巍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比较一下,有没有课文写得那么生动,有真情实感。
第一课时【自主预习】1、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kē()头tuì()色yú()钱焚香()3.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l)温柔:(2)心情如水:(3)依恋:(4)纠纷:争执的事情。
7《我的老师》导学案七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了解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一生的重大影响,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深深地感激和怀念之情3、理解文中侧面描写和运用反衬的作用。
4、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重点】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2、理解文中侧面描写和运用反衬的作用。
【难点】品味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第一课时【课文导入】开讲激趣——教师展示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邰丽华的有关图片,请学生介绍邰丽华的事迹,以及感动中国颁奖辞。
(播放《千手观音》片段)事迹:——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花开社”呢?他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
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过渡: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的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他们以其坚强的意志,使他们的生命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永远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我的老师》中的作者海伦•凯勒。
【自主学习】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 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人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XX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语文版七上二单元导学案:我的老师 7、我的老师(共1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具体事例,理清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中深沉的感情。
3.培养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
1.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
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伦.凯勒。
②了解安妮.沙利文。
2.抄写生字词,为生字注音,为生词释义。
3.细读课文,把握文章文章内容及情感。
①小组合作讨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在“创造奇迹”的初级阶段,文中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叙述这一过程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注意条理。
)
②小组合作讨论:沙利文老师给了“我”一切,在这篇回忆恩师的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请你结合具体加以分析。
4.小组讨论:
思考:课题为“我的老师”,可文中大量篇幅写自己,请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练一练:
1.仿写练习,具体叙述一件事,表现某一位老师或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教育和影响。
(300字小作)
石丹。
七年级上学期现代文导学案(编号:006)课题:《我的老师》课型:现代文教学主备人:陈大勇审核人:陈忠堂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预学(自主预学,感受新知)(一)知识准备: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二)预习指导1、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②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2、查工具书完成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3、完成自学笔记:(1)我从这篇课文中学会了等生字,学会了等词语。
(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3)我最喜欢的句段有理由是(4)我认为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5)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收获是疑问有(6)我向小组提交讨论的问题是。
二、互学(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检查预学,任务导向;合作互学,研读课文)(一)导入新课:(二)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读一读上述学习目标)(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榆.钱()黑痣.()模.仿()褪.色()卜.问()磕.头()纠.纷()当.屋()即.使()焚.烧()漫.长()劝慰.()依恋.()2.理解下列词语。
心清如水:援助:迷迷糊糊:纠纷:(四)合作互学,研读课文问题1: 本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试着给每件事情加一个小标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7《我的老师》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学会自主阅读课文,针对问题能提取相关的正确信息。
2.学会在事件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3.能仿照课文第12段通过景物、场景描写,写一段自已曾有过的感到非常害怕、非常孤独的心境经历。
【知识链接】一、文体常识。
1.本单元写人,写人一般写人爱心,爱子女、爱学生、爱祖国等内容,意在引导我们懂得爱人和选样爱人或懂得爱国和怎样爱国 2.写人要放在一定的事件中(典型的事件),在事件中通过的的外动作、心理、语言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3.写人有时不直接写要写的人,而是通过作者或别人写要写的人,这样的写法叫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方法叫反衬手法或衬托手法二、写作引导。
本文的标题是《我的老师》就要找相关典型的事例来写老师,写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的可敬可爱之处(热爱学生,循循善诱)以表达自已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自主学习】〔相信自已,一定能行!〕(一)用3分钟快速浏览课文,给下列各题选出正确选项。
1.海伦学会第一个手指拼写的字是()A“d_o_l_l”(洋娃娃) B“w_a_d_e_r”(水) C“love”(爱) D“think”(思考)2.“唤醒了我心灵,我心灵得到自由”的这个词是()A“d_o_l_l”(洋娃娃) B“w_a_d_e_r”(水) C“love”(爱) D“think”(思考)3.作者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的日子是()A摔碎新洋娃娃的那天B学会“水”这个词的那天C窜珠子的那天D坐在大树上等待老师的那天4.“我第一次感到后悔和难过,意识到做了错事”的时间是()A摔碎新洋娃娃时B摸着洋娃娃的碎片想把它拼凑起来时C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学习时D坐在大树上等待老师时2.文中按时间顺序写,正确的排序是()①教海伦学知识②培养海伦对生活的信心③教海伦热爱和了解自然,懂得生活的美好④向海伦爱灌输爱悉心教诲懂得什么是爱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二)把下列词语用正楷写抄写在横线上。
《我的老师》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概括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3、理解关键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4、感受师生间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借助字典、课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以下各题)1、作者简介:魏巍2、给加点的字注音:榆.钱()黑痣.()模.仿()褪.色()卜.问()磕.头()纠.纷()当.屋()蔡芸.芝()劝慰.()魏巍.()焚.香()模.糊()时辰.()3、解释下列词语:温柔:心清如水:依恋:纠纷:莫大:狡猾:模模糊糊:迷迷糊糊:二展示交流1、展示交流以上自主学习的内容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先师友互读,后班内展示,师生共同纠错)三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展示,组间评议。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中回忆的七件往事。
(温馨提示:用“谁干了什么”的方式概括。
)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每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怎样的感情?四总结收获: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第四题的写作片段练习。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体会关键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交流展示课后练习题第四题的写作片段练习,组间评议。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最后班内展示)1、品味语言,细致揣摩课后练习第三题,体会关键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2、你觉得蔡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3、本文叙述的七件事中,哪几件详写?那几件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三拓展延伸(组内交流展示)1、本文语言质朴,充满感情。
找出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2、请你仿照下面的句子,给你的老师拟一条祝福的短信。
(温馨提示:句式、修辞、内容要与例句一致)您是高山,用伟岸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雨;您是海洋,用宽广的胸怀给予我温暖。
《我的老师》导学案(两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字词:课文P33上的“读一读,写一写”。
2、能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出文中七件事例,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关键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真挚的师生感情。
【知识链接】1、课题解说:“我的老师”是文中的叙事对象。
题目中“我的”修饰“”,表达了对老师的之情,同时也醒目地揭示了所写的。
2、走近作者: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
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先生。
3、关于记叙的要素: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这六要素便是:、、、事情的、、。
六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学习“课文导读”和“课文注释中词语”,并作好圈点勾画的笔记。
(班级交流)2、用心用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读后用1——2句话交流其最大..的感受。
3、在文中圈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其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做写话练习。
(班级交流)4、在文中勾画出你喜欢的美词佳句,并简要赏析。
(班级交流)我的疑点:5、学始于疑,请你探讨:(1)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的?“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2)蔡老师是温柔而美丽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6、自学达标检测:(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7我的老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经历
2、学习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烘托人物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朗读,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亲近自然的情感。
学习重点:体会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
【自主预习】
1、了解作者: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
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
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2、读课文,圈画文中有关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语句。
3、自读课文及注释完成:
1、本文选自《》的作者是,国家家。
文中的“老师”指的是。
2、(2)、“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运用的修辞,把起初的“我”比作“ ”,从而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巨大作用,同时,充满了作者对老师的、之情。
(3)注音:
启蒙()预兆()无垠()
琢磨()毛坯()绚丽()
【我的疑问】:
课题:7我的老师
探究案
【合作探究】
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1、沙莉文老师给海伦教了什么?
2、在和沙莉文老师相处的日子里,海伦的生活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4、文章题目是《我的老师》应以写老师为主。
可文章并不如此,写自己的笔墨比写老师的笔墨多,
为什么?
【知识梳理】:【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