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物产分布
- 格式:docx
- 大小:11.09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七班级地理《东南亚》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奉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力量。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育同学的区域分析力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进展应当因地制宜的观点,培育同学喜爱祖国、喜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教学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教学方法】观看、比较、演示、商量、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1.课件展现: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同学回答,老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
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确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考点08 东南亚考点梳理考点1 东南亚位置和组成1. 东南亚主要有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
中南半岛的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2.. 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考点2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地形(1)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地形崎岖,山岭较多,平原少。
2. 河流中南半岛河流多自北向南流,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3. 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群岛大部、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全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利于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马来半岛北部、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考点3 东南亚的物产和经济1. 主要物产(1)经济作物:天然橡胶、棕榈油、剑麻、椰子等。
(2)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2.主要矿产资——锡矿和石油3.热带旅游胜地【重难突破】1.诀记忆东南亚概况“南洋”东南亚,北有中南跨;半岛山河间,分布呈纵列;南有马群岛,地小河短促;地壳不稳定,世界火山国。
2.中南半岛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及农业生产比较【易错易混】1. 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其中马来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马来群岛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气候之一)。
2.东南亚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但分布并不均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东南亚》教案设计《东南亚》教案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2。
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
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
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板书:㈣富饶的'物产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
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总结:1.矿产资源:石油、锡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
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四、小结与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目标检测和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练习。
五、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教学后记: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非洲。
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各国的物产资源亚洲日本 1、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面积的桑园﹑茶园和果园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
2、鱼类资源丰富,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
朝鲜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特产有高丽人参。
韩国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多产于平原和河谷地带。
东南亚 1、稻米是各国的主要食粮,是天然橡胶﹑椰子﹑油棕﹑蕉麻﹑金鸡纳﹑胡椒等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
还盛产柚木等珍贵木材。
2、石油和锡是重要的矿产。
锡砂矿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马来西亚锡产量和出泰国农﹑林﹑矿业是传统的经济部门,稻米﹑天然橡胶﹑柚木和锡砂矿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马来西亚种植业和采矿业是传统经济的两大支柱,天然橡胶﹑棕油﹑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也是马来西亚的重要出口物资。
粮食以稻米为主。
印尼 1、采矿业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增加较快,是东南亚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
2、农业以生产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木棉和金鸡纳霜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胶和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胡椒﹑棕油﹑咖啡等也很重要。
苏门答腊岛的东部山麓和沿海平原,是橡胶和石油的主要产区。
印度 1、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谷子。
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花生﹑棉花﹑黄麻和甘蔗,同时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资。
黄麻茶叶产量居世界首位。
恒河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小麦。
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是水稻种植区。
德干高原适宜种植棉花。
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加尔各答)。
茶叶分布在东北部的丘陵区。
2、煤﹑铁﹑锰﹑云母等矿产资源丰富。
西亚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一半以上,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
集中分布在以波斯湾为中心的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一条巨大的石油带上。
中亚 1、农业上主要种植小麦和棉花。
这里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
中亚还放牧细毛羊和羔皮羊。
2、中亚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
﹑色金属分布在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东南亚的知识点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东南亚(南洋)知识点1、位置:东南亚在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D—太平洋与E—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组成:A—中南半岛、B—马来群岛。
国家:共有11个,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惟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岛国有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菲律宾;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
3、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a----马来半岛和b----苏门答腊岛之间(ab之间)(2)重要性:hx—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把它称为“海上生命线”。
4、气候: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随时播种,四季有收获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雨季播种,旱季收获5、农业生产:(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因:一种高产的粮食作物,但它的生产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并且要求有高温多雨的条件,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因地制宜的必然选择。
)(2)、热带作物:东南亚是世界橡胶,油棕(“世界油王”的称号),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3)、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①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②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④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6、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
东南亚的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湄公河(澜沧江)、萨尔温江(怒江);河流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而土质肥沃的河口三角洲。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地理《东南亚》教案地理《东南亚》教案1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大的分布。
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2、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难点: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请学生说说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二、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
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板书:㈣富饶的物产三、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
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总结:1.矿产资源:石油、锡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总结南亚的物产,完成书上练习题。
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四、小结与练习: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目标检测和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练习。
五、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非洲。
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