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天气报发报标准和编报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2.31 KB
- 文档页数:2
新修订后的重要天气报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科技信息0科教前沿O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0年第23期新修订后的重要天气报在使用中应注意事项刘杰'陈翔王正科.叶成明赵丽红s(1.淮安市气象局江苏淮安223000;2.洪泽县气象局江苏洪泽223100;3.淮安市淮阴区气象局江苏淮安223000;4.泗洪县气象局江苏泗洪223900;5.金湖县气象局江苏金湖211600)【摘要】新增的雷暴,霾,浮尘,沙尘暴,雾等视程障碍现象,以北京2O时为日界.雷暴和雷暴降水是两组不同的报文.雷暴和视程障碍现象在夜间出现时,如能判别出现时间一定要编发.积雪和雨凇是省局指令加密发报的,指示码wo应编报1.冰雹,龙卷,极大风,累积降水量,雾,沙尘暴等天气现象达到更高级别发报标准,可以直接编发这几组更高级别标准的重要报.【关键词】重要天气报;使用;注意;事项O引言2008年5月8El,中国气象局对重要报天气报(GD一11lI)进行了修订,并明确要求从当年5月31日20时起执行,作者通过学习并结合多年发报经验,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指过去六小时测站或测站附近有雨凇结成,但在08时过去六小时测站或测站附近虽无雨凇结成,但有结冰留成,在08时仍要编报本组.没有电线结冰观测项目的测站,出现雨凇时,可在开阔地带目测积冰厚度乘2加4后按编码标准编报.1关于日界.5关于视程障碍现象重要报修订后重要天气报共有三个日界.雷暴(94917)和霾,浮尘,沙尘暴,雾等视程障碍现象(95VVV957ww)重要报.以北京2O时为日界,前3小时降水量(96RRR)和前1小时降水量(97RRR)这两组预约重要天气报以北京时24时为日界.6小时降水量(6RRR1),24小时降水量(7R24R24R24R2)4,极大风速风向(91lfxfx915dd),龙卷(919btwDa),积雪(925SS),雨凇(934RR),冰雹(939nn)累积降水量(98RRR)等重要天气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电码皆以北京时早晨O5时或06时(10月16日至次年3月3lEt)为日界.2关于雷暴类编报雷暴(94917)和雷暴降水(9Ooo9)分别是国家气象中心和江苏省气象局要求发报的,两组报发报标准不一样,两组只要达到发报标准, 都要发报,不能发了94917组,就不发9OOO9组.雷暴(94917)是指测站或初区内出现雷暴就要编报本组.发报时间是2O一20时.雷暴降水(90009)最指一天05(06)时到20时最一次出现时雷暴降水应编报,雷暴和降水不一定要同时出现.可以先出现雷暴后出现降水,但编报时间GGgg以降水出现时间为准.也可以先出现降水,后出现雷暴,此时按雷暴出现时间编报.雷暴停止后,15分钟内(含15分钟)也要编报雷暴降水(90009)组.上述两组重要天气报出现时间时隔≤1O分钟内可同时发报,编报时间GGgg编后一份重要报出现时间.此时WO编0,第二段指示码555//不能省略.3关于过日界和夜间编报雷暴(94917),对白天守班台站,夜间(20时O1分——8时o0分),出现的雷暴如夜间不能判定具体出现时间可以不编报,当白天再出现,应编发一次94917组,包括夜间出现的雷暴(因具体出现时间不明而未编报),持续到白天守班时间,此时GGgg应编0801.白天出现的雷暴持续到日界后,守班人员也应主动及时编发,GGgg组编2001.笔者认为:我省白天守班台站是从O5时(O6时)开始的,为使用上级气象部门及时了解本地天气状况.更好地做好预报服务工作,O5 时(o6时)到O8时出现的雷暴和视程障碍现象白天守班台站也要主动编报.视程障碍现象(95VVV,957ww)在夜间出现的,如不能确定出现时间.可参照以上原则进行编发.非本站龙卷(95HHgng),非本站冰雹(995HA2)编发报当时时间,如发报时间离这两种重要天气出现时间超过24小时就不再编发报,但要书面公告省气象局.4关于积雪和雨凇加密发报修改后积雪(92555)~凇(934RR),增加了国家气象中心,省级气象局加密发报指令规定的时次发报.当是省级气象局加密发报指令规定的时次发报时.指示码WO应编报1,不能编报0,如编报0时则被误认为是国家气象中心加密发报指令规定发报的.雨凇(934RR)是视程障碍现象(95VVV,957ww)中雾,沙尘暴两种现象,都有三个等级12].在夜间出现,具体时间不明而没有编报,当该两种天气现象持续且加强达到更高级别发报标准,可以直接编发雾,沙尘暴这两组更高级别标准的重要报.由于能见度变化是持续的,不可能从一个能见度值瞬间转变为另一个数值.故一日中编发雾,沙尘暴某级别报时, VVV应编雾或沙尘暴这级别中最大码.例如一日出现雾重要天气, GGgg编雾出现时间,VVV为099,而不能编比此码小的码.霾的编报原则也同此.不过过日界的视程障碍现象视具体情况而论.视程障碍现象(95VVV,957ww)中霾的编报要特别注意,霾出现的标准是能风度(10.0km,而霾重要天气报编报标准是能风度(5.0kin,很容易忘记编报该重要天气报.6关于续报几点说明当极大风速风向(91IfrEx915dd),龙卷(919MwDa),冰雹(939nr1),累积降水量(98RRR),沙尘暴,雾(95VVV,957ww)达到始报(某一级)标准而重要报未发出,又达到续报(高一级)标准,且始,续报间隔时间≤1O分钟,只编报续报(高一级)标准)标准的重要天气报, 编报时间GGgg报续报(高一级)达到的时间.龙卷的续报应理解为另一系统带来的龙卷,同一龙卷往返不能算作续报龙卷.极大风速风向,龙卷一天中一般在最后一次续报,即极大风速达到29.0m?s和另一龙卷发出后就不再续报.同一天再次出现用书面报告省气象局.但能判别出是另一天气系统过程所带来的极大风速风向或龙卷,应重新进行始,续报编报.累积降水量(98RRR)始报标准是05(O6)时以来累积降水量≥25mm.续报标准是≥5O,100,200,300……mm,但累积降水量达到某一级标准就尽快编报,但因降水连续性,编报可以有一定滞后,但滞后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否则按缺报处理.夜间不值班的台站,夜间出现冰雹和龙卷,按非本站冰雹(995HA2)和本站龙卷(95HHgHg)编报.但已编发了龙卷(919MwDa)和冰雹(939nn),就不要再编发非本站龙卷(95HHgHg)和非本站冰雹(995HA2)重要天气报.l【参考文献】[1]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地面气象电码手册.北京:气象出版社,2067,1[2]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l1.作者简介:刘杰(1978一),男,江苏淮安人,硕士,从事气象业务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翟成梁]51。
新增重要天气报测试题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当出现雾(沙尘暴)天气现象时,若雾(沙尘暴)的强度变化较迅速,第一份雾(沙尘暴)重要天气报尚未发出,又出现强度更大的雾(沙尘暴),则可合并编发一份重要报;GGgg 编发现象最小出现的时间,VVV编发最小能见度。
()2、强降水影响视程,达到发报标准时,一定要发重要天气报。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哪些视程障碍现象要发重要天气报?其发报标准分别为多少?2、重要天气报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危险报、航空报、天气报和天气加密报重叠时的发报顺序?二、编码题(共80分,每漏一份报扣10分,每错一组扣2分)1、17 09:20-10:17;SW,15 09:23(风速:17.6米/秒、风向:NNE),09:31(风速:24.3米/秒、风向:WNW),89 09:37(2mm)2、17 15:31-17:26;SW-E, 89 15:33(1 mm),15:46(12 mm),15 15:44-16:02(15:44风速:17.3米/秒、风向:WSW,15:50风速:24.1米/秒、风向:ENE)3、17 07:35-08:23;N,15 07:38(风速:17.0米/秒、风向: NE)08:01(风速:24.6米/秒、风向:NNE),19 07:42-07:46(距测站2500 m,、方位:NW)4、17 18:17 -18:40;SW,19:20-21:08;NW (20点之后,20:05第一声闻雷),15 18:30(17.8米/秒;S),06 09:40-13:30(vv=4000米)5、42 07:30-09:40(07:30vv=700米;08:27vv=200米)6、17 07:15-09:18; W ,15 07:18(17.0米/秒;N)7、17 19:38,15 19:40(风速19m/s 风向SW),19:49(风速25m/s 风向SSW)89 19:45(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5mm),19:48(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15mm)8、≡1955(46) (持续到20时后,能见度无明显变化)9、17 19:04—20,15 19:15(风速17m/s 风向WNW),19:25(风速26m/s 风向NW),89 19:29(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1mm),19:35(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10mm),19 19:30—19:33(陆龙卷距测站3000米,所在方位东南方)10、42 07:19[525],08:20[360],10:50[46]。
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国家气象局一九九○年五月重要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办法(试行)(第一次修订)说明1.为使评出的天气预报质量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比较性,本办法采用了“技巧水平”的评分体系。
评出的技巧水平质量与过去评定办法评出的预报准确率(或百分率)是两种不同的含义。
技巧评分考虑了由于各地天气气候原因的差异而影响预报质量的气候因素,因此,评出的预报质量比过去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可比较性。
采用这种评定办法也便于同国外进行比较。
2.本办法适用于本地(县气象局)和区域分片(气象台)的短、中、长期天气预报质量的评定。
3.短、中、长期预报的时段含义,为了与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一致,便于今后同国外比较,作如下统一规定:短期指0~72小时(即三天以内);中期指第4天至第10天;长期指10天以上。
4.统一评定和上报的项目,短期有:一般性降水、暴雨(雪)、大风、极端最高(低)气温和寒潮五项。
中期有:旬报中的极端最高(低)气温、一般性降水和暴雨(雪)过程以及寒潮四项。
长期有:温度和降水趋势预两项(凡在年、季、月报中发布该项目预报的要上报)。
其他项目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增加,并可制订相应的技巧评分规定或别的评定规定。
5.本办法中所列各类项目的天气(例如各级别的降水、大风和寒潮等)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标准。
少数省(区)因天气气候差异较大,其所在省(区)气象局可根据本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并结合服务需要等,适当修订出本省统一对外服务使用的天气标准,向国家气象局备案。
但内部评定仍采用本办法所规定的统一天气标准和评定规定。
6.西北等某些地区的部分测站,有些月份降水的气候月平均值很小,例如不到1、2毫米,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可以只进行定性评定,或由省(区)气象局自行确定其他办法进行评定。
7.短期天气预报,统一评定气象台、站每天下午对外发布的一次公众预报;若无该次预报时,可选择其它固定的主要一次预报进行评定,但确定后不得任意变动。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法规类别】气象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气发[2009]459号【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发布日期】2009.12.27【实施日期】2009.12.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气发〔2009〕45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进一步规范气象部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可操作性,中国气象局制定了《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试行)》(气发〔2005〕195号)同时废止。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做好气象应急响应服务和应急处置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修订的《突发事件信息处理办法》等,并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为各单位)向中国气象局报送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以及中国气象局值班室对重大突发事件信息的处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重大突发事件,包括重大气象灾害、与气象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气象部门内部突发事件。
第四条各单位在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同时,应及时向中国气象局报送本省(区、市)行政区域内的有关信息,并按行政管理权限和紧急、重要程度向本级人民政府及该项突发事件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有关信息。
第五条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以及后续处置和应对措施等要素。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 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定(2016 版)一 .观测业务要求1.1 观测时次1、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观测项目每天24 次定时观测。
(摘自气发〔 2008〕475 号)2、基准站、基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 5 次(08、11、14、17、20 时),一般站人工定时观测次数为每日 3 次(08、14、20 时)。
(摘自气测函〔 2013〕321 号)1.2 观测项目1、各台站均须观测的项目: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地温(含草温)、雪深。
2、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云、浅层和深层地温、蒸发、冻土、电线积冰、辐射、地面状态。
3、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指定台站观测的项目:雪压、根据服务需要增加的观测项目。
( 1-3 条摘自《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测函〔2013〕321 号)4、有两套自动站(包括便携式自动站)的观测站,撤除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风向、蒸发专用雨量筒、地温等人工观测设备 ;仅有一套自动站的观测站,仍保留现有人工观测设备。
(摘自气测函〔2013〕321 号)5、云高、能见度、雪深、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降水类天气现象等自动观测设备已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观测站,取消相应的人工观测。
6、为了保持观测方法和观测手段的延续性,张北、长春、寿县、电白、贵阳、格尔木、银川和阿勒泰 8 个长期保留人工观测任务的基准站,保留 08、14、20 时人工观测任务(含自记仪器记录整理)。
(摘自气测函〔 2012〕36 号、气测函〔 2013〕321 号)定时人工观测项目表站类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北京时真太阳时08 时11、14、20 时日落后17 时总云量总云量总云量低云量低云量低云量云高云高云高能见度能见度能见度日日照冻土日蒸发量时数雪深(结冰期)雪压降水量(结降水量(结冰期)冰期)能见度能见度能见度冻土降水量(结日日照雪深冰期)时数雪压降水量(结冰期)人工观测的天气现象白天需连续观测,夜间应尽量判断记录。
重要天气报编发规定及有关问题说明一、重要天气报电码型式0 段(WS) GGggW0 IIiii1段 6RRR1 7R24R24R24R24 911fxfx 915dd 919MwDa 925SS 934RR 939nn 94917 95VVV 957ww(一)0段为必报段。
(WS)—报类指示组。
GGgg—不定时报中,为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北京时),GG报时数,gg报分钟数;定时报中,GG报正点时数,gg固定报00,W0固定报0。
IIiii —区站号。
(二)1段为统一资料段。
当观测到降水(累积降水量除外)、积雪、雨凇、大风、龙卷、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等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应编报本段有关电码组,其他组省略不报。
二、编报主要总则(一)重要天气报告采用定时发报和不定时发报两种方式。
1、降水、积雪、雨凇采用定时发报;2、大风、龙卷、冰雹、雷暴、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采用不定时发报;3、观测到以上第2中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就应在10分钟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告;4、当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重要天气现象达到发报标准(包括前一种现象的报还没有发出,又有另一种或几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合并编发一份重要天气报告,各有关电码组按照电码型式顺序一一编发。
此时,0段中的GGgg编报最后一种现象达到发报标准的时间。
5、凡能在天气报和加密气象观测报中编报的,不再单独拍发重要天气报。
即降水、积雪、雨凇(6RRR1 7R24R24R24R24 925SS 934RR)不再单独拍发定时重要天气报。
6、在编发02、08、14、20时地面天气报或加密气象观测报的时次,整点前半小时内观测到大风、龙卷、冰雹现象达到发报标准时,可以并入天气报、加密气象观测报中编报。
7、重要天气报告的观测编报时间与危险报、航空报或地面天气报重叠时,应先发危险报、天气报、航空报;与加密气象观测报重叠时,应先发重要天气报告。
重要天气报发报标准一览表
1
视程障碍现象与重要天气报中ww编码对应关系
雾
编报规定:(1)95VVV、957ww两组必须同时编报。
(2)每天2001至2000 (北京时)时段内第一次出现霾且最小能见度小于5.0Km时发报,其后出现的不再发报;第一次出现浮尘且最小能见度小于1.0Km 时发报,其后出现的不再发报;第一次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时发报(始报),其后当出现更强级别的沙尘暴时发报(续报);第一次出现雾或浓雾或强浓雾时发报(始报),其后当出现更强级别的雾时发报(续报)。
(3)冰雹、雷暴、霾、浮尘、沙尘暴、雾由前一日持续至本日20时后的,拍发一次重要天气报,此时GGggW0中的GGgg报2001。
(4)不定时发报时注意勾选“不定时发报”,否则编报GGggW0组错
(5)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的能见度以10米为单位编报,不足10米时,米数舍去,高位不足补“0”。
例如:能见度26米,VVV编码为002;但输入时以米为单位.降水以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编报;积雪以cm为单位取整数编报;雨凇和冰雹直径以mm 为单位取整数编报。
暂定:如大风17m/s,1min后变为20m/s,以20m/s编报。
2。
天气预报预警与警报管理制度天气预报是现代社会对气象数据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以便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的一种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对我们的出行、安全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天气预报预警与警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则是保障社会安全、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抓手。
本文将探讨天气预报预警与警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天气预报预警制度天气预报预警制度是指通过科学严谨的气象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出各类天气预警信息,以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公众安全。
1. 气象监测和数据分析天气预报预警制度的基础是对气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准确分析。
各级气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确保获取全面、准确的气象数据。
通过先进的气象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天气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预警。
2. 预警信息发布当发现存在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的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应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需要包括天气现象的类型、预计强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等内容,以便公众和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和应对。
二、警报管理制度警报是指根据天气预报预警制度发布的预警信息,通过警报系统传递给公众和相关部门的一种方式。
警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社会传递预警信息,提高公众对灾害的应对能力。
1. 警报系统建设在城市和乡村地区,需要建设起覆盖整个地区的警报系统。
这些系统应当具备高信号传输效果、声音清晰、覆盖面广等特点,以确保警报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公众。
2. 警报信息传递一旦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广播相关信息。
警报信息的传递应当准确、清晰,以便公众和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3. 监测与维护警报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三、优化与完善为了更好地提供天气预报预警与警报管理服务,有必要对系统进行优化与完善。
1. 加强科技支撑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天气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
国家气象局的重要天气报告电码(GD-11Ⅱ)和贵州省重要天气报发报标准,是贵州省各气象台站编发重要天气报的准则。
自从2008年6月1日新的贵州省重要天气报发报标准启用后,对重要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编报提出更高的要求,观测员对其中某些规定容易出现理解偏差,在编发重要天气报时,可能出现漏报、多报或错报等现象[1-2]。
现就独山县气象局本站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以供参考。
1瞬时大风在日常观测中,当自动气象站监控数据出现大风报警信息时(911fxfx 、915dd ),如极大瞬时风速≥17.0m/s 时,就应记录大风天气现象;若极大瞬时风速≥20.0m/s 时,就应编发1次大风的重要天气报(风速为19.9m/s 时不发,必须≥20.0m/s );若极大瞬时风速≥30.0m/s 时,则应再续发1次。
但容易产生以下2种偏差:一是在2:00、8:00、14:00、20:00整点前30min 达到发报标准的,应并入天气报或加密天气报中编发,该次重要天气报可省略。
而有些观测员发现瞬时大风整点前30min 内达到发报标准后,便直接发重要天气报,未进行必要的合并,造成多发报。
二是大风如果一开始就达到续报标准,则始报标准的大风重要天气报省略不报;或如果10min 内始报未发出,又达到续报标准时,可只发续报,而有些观测员发了始报,紧接着又发续报,造成多发报[3]。
2冰雹冰雹(939nn )分始报和续报,其中始报是当测站出现冰雹时,立即在10min 内编发出重要天气报;且在同次降雹过程中,冰雹直径增大10mm 或以上时,则应续报1次。
编报时应注意2个方面:一是nn 为冰雹的最大直径,以mm 为单位编报。
而有的观测员用冰雹平均直径进行编报,造成错报;二是当冰雹随降随化来不及测量时,可目测估计其直径编报;三是续报时,冰雹直径增大至10mm 时,应编发1次,而有的观测员在始报冰雹直径基础上增大了10mm 时才续报,因此造成漏报[4]。
民用航空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标准与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中国民用航空机场特殊天气报告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依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三一《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的相关标准、建议措施及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中的特殊天气报告,含以下两种情况:(一)SPECI电码格式报告:向本机场以外发布的特殊天气报告(简称SPECI报);主要用于飞行计划、VOLMET广播和D-VOLMET;(二)SPECIAL缩写明语格式报告:供本机场使用的特殊天气报告(简称SPECIAL报);主要用于航空器进场和离场。
第三条第三条本《规定》中,凡未指明SPECI或SPECIAL标准,而冠以”特殊标准”时,包含SPECI和SPECIAL两个标准;凡未指明SPECI或SPECIAL 报告,而冠以"特殊报告”时,包含SPECI和SPECIAL两个报告。
第四条本规定对航空器飞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民用航空机场均应遵守。
第五条本规定中下列用语含义为:(一)特殊观测:用于补充例行观测的观测。
指在两次例行观测之间,当地面风、能见度、跑道视程(RVR)、现在天气和/或云等出现特殊变化或某种气象要素达到气象部门与相应的空中交通服务部门、承运人及其他有关用户商定的标准时而进行的观测。
(二)特殊天气报告:当特殊观测完毕,按SPECIAL明语格式立即向本机场空中交通服务部门、承运人及其他有关用户发布的报告,或按SPECI电码格式向本场以外发布的报告,统称特殊天气报告。
(三)能见度:指主导能见度。
它表示观测点四周一半及其以上的视野内都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
(四)云高:指云底距机场跑道标高或地面的垂直距离。
(五)跑道视程:简称RVR。
指在跑道中线,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
(六) VOLMET广播:对空气象广播。
它是为飞行中的航空器提供的例行广播,视情况,包括当前机场天气报告、机场预报和重要气象情报。
重要天气报发报标准一览表
1
视程障碍现象与重要天气报中ww编码对应关系
编报规定:(1)95VVV、957WW两组必须同时编报。
(2)每天2001至2000(北京时)时段内第一次出现霾且最小能见度小于5.0Km时发报,其后出现的不再发报;第一次出现浮尘且最小能见度小于I.OKm 时发报,其后出现的不再发报;第一次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时发报(始报),其后当出现更强级别的沙尘暴时发报(续报);第一次出现雾或浓雾或强浓雾时发报(始报),其后当出现更强级别的雾时发报(续报)。
(3)冰雹、雷暴、霾、浮尘、沙尘暴、雾由前一日持续至本日20时后的,拍发一次重要天气报,此时GGggWo中的GGgg报2001。
(4)不定时发报时注意勾选“不定时发报”否则编报GGggW0组错
(5)视程障碍现象(霾、浮尘、沙尘暴、雾)的能见度以10米为单位编报,不足10米时,米数舍去,高位不足补“ 0”例如:能见度26米,VVV编码为002;但输入时以米为单位.降水以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编报;积雪以cm为单位取整数编报;雨淞和冰雹直径以mm为单位取整数编报。
暂定:如大风17m/s,1min后变为20m/s,以20m/s编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