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12.96 KB
- 文档页数:2
饮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1.目的:使生活饮用水检查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范围:生活饮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3.职责:生活饮用水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人员4.引用标准:GB5749-2006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5.内容5.1主要设备、仪器及用具5.1.1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0.45μm滤膜及薄膜过滤器、灭菌柜、乙醇灯等。
用前应洗涤干净。
吸管口上端距0.5cm处塞入约2cm适宜疏松的棉花,置不锈钢盒内。
锥形瓶、量筒、试管均应加硅胶塞,再用牛皮纸包扎。
玻璃器皿,均于高压蒸汽121℃灭菌30min,备用。
5.2操作步骤:5.2.1需氧菌总数: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
5.2.2用10ml无菌水,润湿滤膜,取供试液10ml2份,分别过滤;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R2A琼脂培养基上;5.2.3用10ml无菌水,照上述薄膜过滤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5.2.4将上述计数平板倒置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5天,逐日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菌落数并报告;标准规定:每1ml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cfu。
5.2.5菌数报告规则以1ml供试液的菌落数报告菌数;若滤膜上无菌落生长,以<1报告菌数(每张滤膜过滤1ml供试液)。
5.3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标准规定:不得检出。
5.3.1菌种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5.3.2菌液制备接种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中,30一35℃培养18一24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含菌数不大于100cfu的菌悬液。
菌悬液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2-8℃可在24小时内使用。
5.3.3操作步骤5.3.3.1供试液制备和预培养取供试品10ml3份,分别接种至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混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瓶装矿泉水作为日常生活中常饮用的水源之一,其微生物的质量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市售瓶装矿泉水进行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可以评估水质状况,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微生物检测是评估瓶装矿泉水卫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般而言,微生物检测主要包括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特定致病菌等指标的测试。
总菌落总数可以反映水中微生物的总体数量。
检测方法常采用平板计数法,即将水样平均分配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出可见的菌落。
总菌落总数的值过高可能意味着矿泉水受到外界污染,或者生产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
大肠菌群的存在可以预示矿泉水可能受到粪便来源的污染。
因为大肠菌群通常存在于大肠道中,其在水体中的存在通常与粪便等污染源有关。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多管发酵试验,即将水样接种到含有大肠菌群指示培养基的多个小型培养管中,育苗后观察其中是否产气,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等菌种。
除了上述常规指标外,特定致病菌的检测也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等都是能够引起水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其检测方法一般采用PCR技术或者传统培养法。
PCR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扩增目标DNA序列从而检测出特定致病菌的存在。
在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中,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以防止交叉污染或者菌落数量变化。
实验室的环境与设备需要保持洁净,以防止外界污染的引入。
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需要进行负对照实验,以排除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假阳性结果。
在矿泉水微生物检测分析结果方面,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评价。
国家标准GB 17324-2008《瓶装饮用天然水的卫生标准》规定了瓶装饮用天然水微生物限量要求,以及对特定致病菌的检测要求。
一些国际机构也发布了相关的标准和指南,供企业和机构参考。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是保证饮用水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有哪些?一般来说,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主要采用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培养法是将水样品加入适当的养分培养基中,再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生长的微生物菌落数量及类型,从而得到微生物的定量和鉴定信息。
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通过PCR、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直接从水样中提取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扩增和检测,从而得到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信息。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标准是怎样的?目前,我国对瓶装水微生物的限量标准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来执行的。
该标准规定了瓶装矿泉水中的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霉菌和酵母菌的限量要求。
一般来说,瓶装矿泉水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限量要求。
若超出国家标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要格外重视。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有哪些?在进行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处理和检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采取相应的质控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
在实验室内部,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人员、设备、试剂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如何进行分析?在得到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国家标准,判断是否符合限量要求。
还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不同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国家标准,就需要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找出问题的源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和控制。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市售瓶装矿泉水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用水之一,许多人选择饮用矿泉水是因为其清洁、方便、安全的特性。
矿泉水中微生物的存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
微生物污染可能会对矿泉水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对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一、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通常采用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PCR法和生化法。
1. 培养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
通过将水样在适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培养基的特性,检测并计数水样中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操作比较成熟。
由于特定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对不同微生物的选择性,可能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且某些微生物可能无法通过培养法检测出来。
2. PCR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检测微生物的DNA或RNA序列来确定水样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相比于培养法,PCR 法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且可以检测到一些无法通过培养法获得的微生物。
这种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所需设备和试剂成本较高。
3. 生化法:生化法是通过检测微生物对特定生化物质的代谢反应来确定水样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这种方法对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特定的微生物种类。
该方法检测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源包括原水源、生产过程和包装过程。
1. 原水源:瓶装矿泉水的原水源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
一些微生物可能源自于环境中的土壤、水体或空气,另一些可能源自于原水源的污染。
2. 生产过程:在矿泉水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设备、管道和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生产线的清洁不彻底、设备的不合格或操作人员的不洁净等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3. 包装过程:在矿泉水的装瓶和封口过程中,如果包装容器或密封材料存在污染,可能导致微生物的进入,从而造成矿泉水的微生物污染。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检测指标依据标准------国联质检水质检测中心提供瓶(桶)装饮用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纯净水在加工过程中除去水中的矿物质、有机物及微生物。
对饮用纯净水的卫生检测将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主要依据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具体测定方法及执行标准:
微生物指标:
按照G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执行。
感官指标:
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按照GB/T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质理理化指标:
Ph值、氯化物按照GB5750规定的方法测定;
高锰酸钾消耗量(耗氧量)按GB/T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污染理化指标:
铅、砷、铜、氰化物、挥发酚类、游离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亚硝酸盐按GB17324规定的方法测定。
纯净水微生物检验标准
纯净水微生物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1. 菌落总数: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得超过50 cfu/mL;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不得超过20 cfu/mL;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不得超过50 cfu/mL。
2. 大肠菌群: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得检出;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不得检出;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不得超过3 MPN/100mL。
3. 霉菌和酵母: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得超过10 cfu/mL;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不得超过10 cfu/mL;瓶(桶)高锰酸钾消耗量不得超过0.4 mg/L。
4.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等,均不得检出。
以上指标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地区和不同厂家而有所差异。
为了保证饮用水安全,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并注意饮水卫生和安全。
瓶(桶)包装饮用水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瓶(桶)包装饮用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生活饮用水或地下水)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硫酸锌和氯化钙),经净化、配比、杀菌、灌装等工艺制成的瓶(桶)包装饮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4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钙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GB/T5750.7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5750.1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5750.1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GB/T5750.1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放射性指标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53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13519聚乙烯热收缩薄膜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304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2557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GB255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GB292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QB2357无汽饮料(水)瓶QB2460聚碳酸脂(PC)桶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要求3.1原辅要求3.1.1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方法
熊文山
【期刊名称】《饮料工业》
【年(卷),期】2007(010)006
【摘要】通过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过程,指出对样品的取样、培养基的制备及其整个操作过程应注意事项,提高了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熊文山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福建龙岩,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5.1;TS207.4
【相关文献】
1.HACCP系统在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中的应用 [J], 陈淑林;张爱红
2.桶(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的控制 [J], 周金虎
3.桶(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中二次污染控制措施 [J], 段月德
4.嘉兴市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企业卫生现状与对策 [J], 王明龙;吴小龙;张春其;繆金华;李根桦
5.辽宁省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J], 周双桥;马玉欣;林颖;李从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一)引言概述: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是为了确保实验室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步骤和要点。
正文:一、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所需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包括培养基、平板计数器、显微镜等。
2. 清洗和消毒检测设备,确保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3. 确保实验室供水管道的安全和干净,避免水源污染。
二、水样采集和处理1. 选择合适的水样采集器具,如钢质水样容器或无菌采样瓶。
2. 在采集水样前进行必要的洗手和佩戴消毒手套,以避免污染水样。
3. 选取水源合适的位置采集水样,尽量避免水源受到外界污染。
4. 采集水样后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水样预处理1. 对水样进行过滤,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2. 进行稀释处理,确保微生物数量在检测范围内。
3. 根据需要进行pH调节或添加抑菌剂,以保证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微生物检测方法1. 采用培养法进行微生物定量分析,包括总菌落计数和特定菌群检测。
2.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等。
3. 加入样品到培养基中,进行平板计数或液体培养,并进行恰当的菌落计数。
4. 进行特定菌群的检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采用相应的培养基和检测方法。
5.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进行微生物形态和特征的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果分析和处理1.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微生物数量统计和分析,比较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情况。
2. 如发现微生物污染超过标准限值,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消毒。
3. 记录检测结果,并保留相关文件和数据,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查。
总结:实验室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SOP的实施可以确保实验室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通过准备工作、水样采集和处理、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结果分析处理,可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实验室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安全。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市售瓶装矿泉水是人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饮用水之一,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
而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是评价矿泉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与分析的相关内容。
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的目的是了解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判断水质的卫生状况。
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法、PCR法、荧光染色法等。
培养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水样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并统计不同菌落的形成情况,从而判断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的标准有严格的要求。
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市售瓶装矿泉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标准为每毫升不得检出细菌、霉菌和酵母菌。
这意味着在水样中不应出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
如果水样中检出了微生物,可能说明水质存在问题,如污染或不符合卫生标准。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需要在实验室进行。
实验室需要配备相应的设备和试剂,如培养基、平板计数器、荧光染色试剂等。
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需要收集水样,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以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和荧光染色试剂,分别培养和染色不同的微生物,从而进行鉴定和分析。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和判定。
他们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水样是否合格,确保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
如果检测出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问题水源进行治理和整改,确保消费者的饮用水安全。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适的方法和严格的标准,可以了解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判断矿泉水的卫生状况,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桶装水检测标准桶装水是一种常见的饮用水,它通常以塑料桶或玻璃瓶包装,可以直接饮用或在家庭或办公室使用。
桶装水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方便携带,无需煮沸或净化即可直接饮用。
然而,对桶装水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管。
以下将介绍桶装水检测的标准和流程。
一、桶装水的常见检测项目桶装水的质量和安全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1.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检测。
这些微生物是判断水质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过多的微生物可能导致水质污染和食用中毒。
2.化学指标:包括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质、酸度、碱度、氨氮等化学成分的检测。
这些化学成分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3.理化指标:包括水质的透明度、色度、气味、味道、pH值、电导率等理化特性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水质的清洁度和适用性。
4.放射性指标:包括水中放射性元素的检测,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监控。
二、桶装水检测的标准桶装水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需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桶装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桶装纯净水》(GB 19298-2014)等。
这些标准明确了桶装水的微生物、化学、理化和放射性指标的要求,并对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
同时,饮用水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多项关于桶装水质量和安全性的标准,如《桶装饮用水企业技术规范》等。
三、桶装水检测的流程桶装水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通常需要进行抽样、送检、检测、评定、报告等流程。
具体流程包括:1.抽样:对桶装水产品进行合格抽样,保证抽样的公正、客观和全面。
2.送检:把抽样的桶装水样品送往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检测: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桶装水样品进行微生物、化学、理化和放射性指标的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s for drinking water一Microbioloical parameters1、菌落总数1.1平皿计数法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1.1.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2.1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 - count 加cteria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1.1.3培养基与试剂1.1.3.1营养琼脂1.1.3.1.1成分:A 蛋白陈10gB 牛肉膏3gC 氯化钠5gD 琼脂10g——20gE 蒸馏水1000ml1.3.1.2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一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03.43 kPa (121℃,15lb)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1.1.4仪器1.1.4.1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干热灭菌箱。
1.1.4.3培养箱36℃士2℃。
1.1.4.4电炉。
1.1.4.5天平。
1.1.4.6冰箱。
1.1.4.7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1.1.4.8 pH计或精密pH试纸。
1.1.4.9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1.1.5检验步骤1.1.5.1生活饮用水1.1.5.1.1门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人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1.1.5.1.2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士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 ml 中的菌落总数1.1.5.2水源水1.1.5.2.1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l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成1 : 10稀释液。
精心整理纯净水检验规程1 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纯净水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纯净水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5.3 肉眼可见物将水样摇匀,直接观察、记录。
5.4 PH值5.4.1 原理 PH值是测定物质水溶液氢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是各物质检查项下采用较多和重要的指标之一。
PH值是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通过电位法可以测定物质的PH值。
5.4.2 仪器 PHS-3型数显酸度计5.4.3 操作方法a 按公司制定的《PHS-3型数显酸度计操作规程》(QC-O-099)中酸度计操作法将仪器准备好。
b 按各物品项下规定配制供试品溶液。
c 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小烧杯中,依《PHS-3型数显酸度计操作规程》(QC-O-099)测试溶液酸度。
d 每种供试品至少应测量两次以上,取平均值。
5.5法。
5.65.75.7.15.7.250mlW=(25×0.500)/(V2-V1)式中:W—每毫升硝酸银相当于氯化物量,mg—空白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V1V—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量,ml2校正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使1.00ml相当于0.500mg氯化物。
c) 铬酸钾溶液:称取5g铬酸钾,溶于少量纯水中。
加入硝酸银溶液至红色不褪,混匀,放置过夜后过滤。
将滤液用纯水稀释至100ml。
d) 氢氧化铝悬浮液:称取125g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溶于1000ml纯水中。
加热至60℃,慢慢加入55ml浓氨水,使成氢氧化铝沉淀。
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去上清液。
反复用纯水洗涤沉淀,至倾出液无氯离子(用硝酸银检定)为止。
最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浮液。
使用前振荡均匀。
e) 酚酞指示剂f) 0.025mol/l硫酸溶液g) 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5.8a) 1+3硫酸溶液:将1份浓硫酸加入3份纯水中,煮沸。
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溶液保持微红色。
b) 0.1000N草酸钠溶液:称取6.701g草酸钠,溶于少量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置暗处保存。
瓶(桶)包装饮用水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瓶(桶)包装饮用水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生活饮用水或地下水)为原料,添加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硫酸镁),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硫酸锌和氯化钙),经净化、配比、杀菌、灌装等工艺制成的瓶(桶)包装饮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4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钙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4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5750.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GB/T5750.7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综合指标GB/T5750.1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5750.1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剂指标GB/T5750.1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放射性指标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53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13519聚乙烯热收缩薄膜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GB1929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304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2557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GB255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GB292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QB2357无汽饮料(水)瓶QB2460聚碳酸脂(PC)桶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要求3.1原辅要求3.1.1以来自公共供水系统的水为生产用源水,其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进行微生物的检测需要专业实验室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通常情况下,检测过程包括取样、菌落计数和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取样是微生物检测的第一步。
要求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工具取样。
通常情况下,每个样品需要取多个点,并使用无菌瓶收集水样。
取样后,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菌落计数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常用于检测瓶装矿泉水中的总菌落数。
其原理是将适量的样品加入固体培养基中,通过在恰当的条件下培养,使菌落能够生长并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
然后,用计数器进行计数,根据所得的结果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总菌落数。
通常情况下,高于一定数量的总菌落数被视为瓶装矿泉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除了菌落计数外,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是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并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基于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
通过PCR,可以扩增特定微生物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凝胶电泳分析确定它们的存在与否。
而测序则可以更进一步确认微生物的种类和亚型。
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的结果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总菌落数,二是特定微生物种类的存在情况。
从总菌落数的角度来看,瓶装矿泉水的卫生质量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合格,二级是可接受,三级是不合格。
一般来说,合格的瓶装矿泉水的菌落总数为100个/毫升以下,可接受的为100个/毫升至1000个/毫升,而不合格的为1000个/毫升以上。
从特定微生物种类的角度来看,瓶装矿泉水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有多种。
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等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
有些微生物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和食物中毒,因此对这些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保障消费者的饮用安全。
通过合理的取样和适当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市售瓶装矿泉水中的微生物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检测指标依据标准瓶(桶)装饮用纯净水检测指标依据标准------国联质检水质检测中心提供
瓶(桶)装饮用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纯净水在加工过程中除去水中的矿物质、有机物及微生物。
对饮用纯净水的卫生检测将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主要依据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
G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具体测定方法及执行标准:
微生物指标:
按照G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执行。
感官指标:
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按照GB/T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质理理化指标:
Ph值、氯化物按照GB5750规定的方法测定;
高锰酸钾消耗量(耗氧量)按GB/T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污染理化指标:
铅、砷、铜、氰化物、挥发酚类、游离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亚硝酸盐按GB17324规定的方法测定。
市售瓶装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分析瓶装矿泉水是一种方便、卫生和受欢迎的饮料,但其微生物质量对健康有重要影响。
因此,检测和分析瓶装矿泉水中的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瓶装矿泉水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存在于水中或瓶子表面,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一类是有害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感染或疾病。
对于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测:1. 培养法:将水样涂在培养基上,待细菌、霉菌和酵母等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然后通过计数方法得出微生物数量。
2. 荧光显微镜法:借助荧光染料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水样中的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酵母。
3. PCR法: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出水样中存在的特定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然而,对于有害微生物的检测则需要更为严格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1. 布氏杆菌检测法:可检测出水样中的布氏菌,这种微生物会在人体内引发伤寒、副伤寒等疾病。
2. 大肠杆菌检测法:可检测出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这种微生物会在水污染、卫生条件不好的环境下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三种微生物的检测方法都可以使用PCR技术实现。
此外,还可以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瓶装矿泉水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来了解其中包含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瓶装矿泉水微生物检测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 采样过程要保证无菌,并尽可能缩短时间,避免采样后延迟时间过长。
2. 使用合适的培养基和条件,以保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3. 为了避免误差,每个样品应该进行多次检测,并取平均值。
瓶装矿泉水的微生物检测和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保证瓶装矿泉水的质量和安全性。
依据检测结果制定合适的卫生标准和措施,有利于防止微生物风险,保障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