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法的8大流派归纳图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外语教学法八大流派语法翻译法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3、原则和技巧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3)教师的绝对权威(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2)阅读理解性问答(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4、评价:(1)使用方便(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三听说法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实用版)目录1.中国当代英语教学法流派概述2.语法翻译法3.口语法4.听说法5.情景教学法6.语法 - 功能法7.任务型教学法8.交际教学法9.语言输入假说10.语言输出假说11.总结正文1.中国当代英语教学法流派概述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法流派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这些教学法流派旨在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2.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一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讲解和练习语法规则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此方法强调对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运用,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句子构造。
3.口语法口语法主要关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通过模仿、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
4.听说法听说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这种方法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和模仿,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发音和语调,提高他们的听说水平。
5.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6.语法 - 功能法语法 - 功能法是一种结合了语法翻译法和功能翻译法的教学方法。
它既注重语法知识的传授,也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使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则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
7.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8.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交际活动,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9.语言输入假说语言输入假说认为,学生的语言习得主要通过接收和理解外部语言输入来实现。
因此,教师应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10.语言输出假说语言输出假说强调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输出来提高语言水平。
各语言教学法流派一览图一、认知派与经验派教学法流派项目产生时间代表人物理论基础教学原则优点语法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19世纪奥伦多夫【德】语言学:历史比较(所有语言都始于一种原始语)心理学:德国官能心理学(训练官能)1.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2.注重培养阅读、写作、智力,不重视口语和听力3.运用学习者母语进行课堂教学4.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文学名著1.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2.强调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能和翻译的能力,体现了理性点;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能力直接法(自然法、口语法)19世纪下半叶贝力子【德】帕默【英】语言学:语言是习惯;不同语言并不对等,反对翻译法心理学:联想主义心理学,刺激反应教学过程模仿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1.直接联系原则,排除母语,用直观手段,常用表演2.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先听说后读写3.以模仿为主原则,直接感知4.句本位原则,句子是基本教学单位5.归纳途径教语法原则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教材原则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为听说法、视听法等流派开译法变革,首开经验派教学2.制定了一整套练习体系,编泛推行的教材,在世界外语教当的地位情景法20世纪20—30年代帕默霍恩比帕默的语言观:学习语言有两种能力,有意识的和天赋的,两种要同时运用;并且教学方法要取各家之长1、教学目的是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掌握语言结构是前提2、从口语开始3、课堂使用目的语4、新的语言点在情境中介绍并操练5、先掌握词汇语法之后再叫阅读和写作1、继承了直接法的特点,但排上,特别是对词汇和语法的调运用情景方面,又有了进阅读法20世纪初韦斯特口语教学难以达到强调通过直接阅读来培养阅读能力,避免使用母语,要求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在上下文或者插图的帮助下直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语法项目和词汇都是在上下文。
1、首次提出以培养阅读技能技能训练方法,对阅读教学2、严格控制母语和翻译,强语材料,语法教学采用归纳的基本原则,而与语法翻译听说法20c40年代,盛于60年代弗里斯【美】拉多【美】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语言学:美国结构主义(对活的语言进行仔细的描写分析,不同语言间进行结构对比)心理学:行为主义,刺激反应1.听说领先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3.以句型为中心4.排斥或限制母语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7.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第一次建立在语言学和心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发展2.重视听说训练,强调实践言习惯的练习体系3.继承了直接法的主要原则核心,同时又有所发展,强4.母语的使用上也比较灵活母语的片面性视听法(情景法、圣卢克法)20世纪50年代古根汉【法】吉布里纳【南斯拉夫】语言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继承了直接法和听说法,又强调了情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以整体结构感知】1.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相结合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3.整体结构感知4.先口语教学后书面语教学5.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1、是对直接法和听说法的进音和图像结合,充分调动感解和记忆2、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有效性3、教材建设:《新概念英语自觉对比法20世纪40年代前【与直接法对立,客观上成为语法翻译法的继续】教育学:前苏联的重视德育、把教育教养放在首位语言学:语言三要素心理学:两个信号系统1.用母语自觉进行翻译对比2.实践要有理论指导3.理解地模仿4.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5.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材料1.把语言对比引进第二语言部位,同时强调发挥学习者成既有翻译又有对比的现代法3、教学重大问题做了系统教学法的科学性认知法20世纪60年代卡鲁尔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理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1、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智力的作用,内化语言知识体系,反对刺激反映论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4、利用母语进行对比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1、最大的贡献是从心理学的言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思路使第上了更为科学的道路2、运用了听说法句型操练和段,又运用了语法翻译法的自的本质特点自觉实践法20世纪60年代别利亚耶夫继承直接法:大量言语实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继承语法翻译法:自觉掌握语法规则心理学:用目的语思维,直觉掌握1、自觉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功能、情景、题材相结合的原则4、口语领先原则5、以句法为基础的原则6、综合性原则7、考虑母语的原则基本属于直接法一派,但也吸的优点,成为更具综合性的二、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团体语言学习法20世纪60年代柯伦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心理疗法(学生向教师咨询,取得教师帮助)学习的六个基本要素1、安全感2、注意力和进取心3、记忆力和思考4、辨别1、最大特色是完全打破了以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因素和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关系默教法20世纪60年代初加特诺心理学:布鲁纳“发现学习”(学习第二语言要靠“人为的方法”,用沉默来激发意识)基本采用结构法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教服从于学2、教师的沉默是最大的特点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4、一般不改正学生的错误5、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6、口语领先,以句子为本位,先听说后读写7、把词汇看做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将词按功能进行分类,依照一定的顺序学习1、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动性积极性2、在课堂活动的组织方面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方面发现和检验都有很多创全身反映法60年代初期阿舍尔强调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肢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认为听力理解最重要,要像婴儿一样先听,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就会使用语言了)1、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先进行充分的听力训练然后再转入说的训练2、通过全身动作的反应来训练理解能力,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目的语3、在学习者准备好并有了说目的语的要求时,再让他们开始学习说话,说的训练也从让学习者像同伴发指令开始4、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在少焦虑的状态下学习,并且有成就感1、主张先理解后表达,通过言,这是一大特色,特2、重视语法结构和操练,3、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心,主动减轻学生的紧效率暗示法60年代罗扎诺夫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通过暗示,开发人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有效学习)1、布置舒适优雅的环境,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是学生身心都得到放松,使左右脑都能参与学习活动2、不仅要调动学习者有意识的活动,而且要通过暗示手段形成愉快轻松的心情,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力3、通过教师和教学教材的威信以及学习者的稚化,建立高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者大胆运用目的语4、在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情况下,扩大语言材料的输入量1、该方法特别强调在第二心理学、生理学规律和对教学过程进行心理组自然法70年代后期特雷尔语言交际理论克拉申输入假说(在非自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扩大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培养理解能力并且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在崇尚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则上与直接法相同。
种形式:1、听释;2、快速听写;3、听写大意;4、完型听写;5、纠错听写;6、线索听写。
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基本形式。
培养良好的语感、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是口语技能的高级层次。
口语具有及时性,表现在口语中充满重复、不完整的句子、短语、套语、语块等。
综上所诉,口语是一种产出性口头技能,它涉及多种技能和知识,口语技能具有层次性,它涉及一系列的交际过程、模式和规范,并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口语教学原则:1、听说结合原则;2、培养学生掌握交际策略的原则;3、通过小组活动进行互动的原则;4、事务会话和人际关系会话相结合原则;
5、口语活动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原则;
6、注意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原则;
7、鼓
励学生大胆说英语的原则。
互动假说认为,当说话者有机会接收和参与会话调整时,
语言习得得到机会最大化。
英语阅读教学类型:可接受性/反思性/浏览性/扫描性阅读和精读。
按照图式理论模式,读者的阅读由三种图式来决定:1、语言图式;2、内容图式;3、形式图式。
阅读教学原则:1、注重输入和激活相关背景知识;2、培养阅读中的词汇处理及句法分析等下层技能;3、训练阅读元认识和认知策略;提高阅读速度;5、激发阅读动机,减少焦虑情绪。
几种可用于激活背景知识的活动:1、头脑风暴法;2、结构性写作;3、实地考察;4、角色扮演;5、内容映射或语义映射。
英语写作教学写作时作者用书面语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她设计多种技能和知识;它涉及意义的表达和信息加工;写作既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手段/目的.
构思。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翻译法是最古老的外语教学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到了18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H.G.Ollendoff)。
古老的翻译法、语法法和词汇翻译法都属于同一类方法。
语法翻译法在1840—1940年代间大行其道,之后便被许多学者群起围攻。
看来,当标的语只被用来执行其阅读功能时,语法翻译法确实有其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学习者对标的语的需求不仅限于阅读,而期待达到听无障、说无碍的境界时,语法翻译法这套祖传秘方就必然被打入冷宫,被时代潮流淘汰了。
反思国内的英语教学,大多还是采取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
一些大学的必修英文课继续沿用这样不敷时代所需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法——讲台上传来英语教授句型、词类变化和翻译的讲解声,台下则一片死寂,然后为提高听说能力的学生又再去社会上的语言学校上课练习会话。
究其原因,则为应试英语。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是19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
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
教师采取渐进式的问答法来引导学生开口说话。
此外,教学的初期不依赖课本进度,而依照教师自己设计的教案来搭配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则必须专心地“停、看、听”,善用老师所示范的标的语以及其他相关背景信息,然后学习用标的语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是标的语唯一的示范者,所以教学时一律不用学生的母语讲解,而必须使出十八般武艺,运用身体语言和辅助教具来传授语言知识,使学生能用极初级程度的标的语来了解新的标的物,并学会用口语来表达。
直接法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至20世纪20年代逐渐没落。
n g 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语法翻译法直接法(19世纪末40年代)情景法(50年代)听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认知法交际法(功能法20实际70年代初期)全身反应法(詹姆斯.阿谢尔7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7、80年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语言学习被视为智力活动(规则学习、规则记忆和以大量翻译方式与母语意义相联系的操作)口语第一性,学生应学习日常使用的目标语。
语言学习过程可用联想心理学解释口语是基础,结构是说话的核心。
学习语言的过程:接受语言输入,重复操练记住和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为个人技能语言是一个系统。
听说法以结构主义作其理论基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其依据。
语言技能获得过程:刺激-反应-强化语言不是一套习惯的结构,而是一套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四个原则:1、活的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2、语法规则有其心理的现实性;3、人类所特有的学习语言机制;4、活的语言是思维工具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不但要学会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结构,掌握语言功能。
特点强调交际中意义的传递、语言的使用阿谢尔把刺激-反应看做语言教学方法的学习理论。
我们认为全身反应法体现了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观和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以多种语言模式作其语言理论,语言学习观与交际法一样。
教师的教学目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实际全面运用外语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掌握初步听说能力使用外语交际和做事能A l lt h ia t i me a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教学活动的特点把课文逐句把外文翻译成母语的活动。
首先,教师会用母语把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课文进行逐句翻译。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教学法流派⏹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 Approach)⏹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语法翻译法⏹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的教学法,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语范文(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为达到此目的,教师系统传授、学生全盘接受外语语言知识。
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和结论,要求学生记忆和用规则解释课文。
⏹课堂管理采用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行为。
学生很少提问,学生之间交流更少。
⏹文学语言优于口语;在听、说、读、写四技能中,重视读写,轻视听说。
⏹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
通过翻译检查教学质量。
练习方式有单句填空、造句、背诵课文和作文等。
⏹语法翻译法的长处和弊端⏹学生语法概念清晰,词义理解比较确切,翻译能力得到培养。
一、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从中世纪开始,欧洲人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然沿用语法翻译法,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
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H.Ollendorff)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mechanical linguistics)、心理学(psychology)的影响下,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词汇、语法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二、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始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是古典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
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V.W.Vietor)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
十九世纪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直接法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教学过程是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
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广泛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绝对不使用本族语,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语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1898年,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现代语言教师大会上,直接法的一些做法得到了接受。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常见术语:Method, Approach, Design, Procedure, Technique一、语法翻译法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3、原则和技巧原则:(1)书面语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3)教师的绝对权威(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2)阅读理解性问答(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4、评价:(1)使用方便(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三、听说法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3、原则与技巧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