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53.88 KB
- 文档页数:6
园艺学报,2015,42 (4):623–632.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4-1050;http://www. ahs. ac. cn 623‘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类胡萝卜素代谢和基因表达分析朱运钦1,2,曾文芳1,鲁振华1,牛良1,崔国朝1,王志强1,*(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郑州 450009;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 451450)摘 要:以‘中油桃9号’(白肉)及其黄肉芽变的果肉为试材,采用HPLC法对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类胡萝卜素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的果肉颜色无明显差异,但在果实成熟时差别很大;幼果期时‘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的类胡萝卜素总量相近,以β–胡萝卜素、紫黄质和叶黄质为主;果实成熟期‘中油桃9号’的类胡萝卜素总量比突变体高很多,呈现出高含量的紫黄质、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实时定量表达分析表明,果实成熟期‘中油桃9号’的CCD4转录水平比突变体高得多。
果实成熟时CCD4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导致‘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类胡萝卜素积累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油桃;白肉;黄肉;芽变;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中图分类号:S 6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13-353X(2015)04-0623-10Carotenoid Metabolism and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CN9’Nectarine and Its Yellow Flesh Mutant‘CN9Y’ZHU Yun-qin1,2,ZENG Wen-fang1,LU Zhen-hua1,NIU Liang1,CUI Guo-chao1,and WANG Zhi-qiang1,*(1Zhengzhou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engzhou 450009,China;2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Zhongmu,Henan 451450,China)Abstract:Two nectarine cultivars,‘CN9’(white-fleshed)and its yellow-fleshed bud sport mutant ‘CN9Y’,were taken as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d carotenoids metabolism and genes expressi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levels of carotenoids were analzed by HPLC,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carotenoid biosynthetic genes were detected by real time qPCR method. The results included that no distinct difference in flesh color appeared between‘CN9’and its mutant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stage,while at the ripening stage,differences in flesh color became dramatic. At early development stage,the total carotenoid levels were similar in‘CN9’and‘CN9Y’fruits,dominated by the presence of β-carotene,violaxanthin,and lutein. The total carotenoid content was much higher in‘CN9Y’than in‘CN9’at the ripening stage,exhibiting higher quantities of violaxanthin,β-carotene,and zeaxanthin. Real-tim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CD4 transcript levels were dramatically higher at late ripening stages in‘CN9’with respect to‘CN9Y’.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收稿日期:2015–01–15;修回日期:2015–03–23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0206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82)* 通信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wang6399@)Zhu Yun-qin,Zeng Wen-fang,Lu Zhen-hua,Niu Liang,Cui Guo-chao,Wang Zhi-qiang.Carotenoid metabolism and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of‘CN9’nectarine and its yellow flesh mutant‘CN9Y’. 624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2015,42 (4):623–632. expression level of CCD4 between‘CN9’and its yellow-fleshed mutant is likely to be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carotenoid accumulation levels.Key words:nectarine;white-flesh;yellow-flesh;bud sport mutant;carotenoids;gene expression桃(Prunus persica)的果肉颜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孟德尔遗传性状,且白肉对黄肉为显性,与李属(Prunus)植物遗传图谱的第一连锁群的Y基因座有关(Bliss et al.,2002;Bassi & Monet,2008;Folta & Gardiner,2009;Falchi et al.,2013)。
龙源期刊网 介绍几个油桃新优品种作者:李静来源:《科学种养》2010年第12期中油5号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培育成功的油桃新品种。
该品种树姿较直立,萌发力及成枝力均强,各类果枝均能结果,幼树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
果实短椭圆形或近圆形,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80克,大果可达300克以上,两半对称,果皮底色绿白,大部分或全部果面着玫瑰红色,艳丽美观;果肉黏核,白色,甜脆,香气浓,含可溶性固形物11%~14%,品质优。
在鲁中南地区成熟期为6月上旬,果实发育期为70天。
中油7号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的中晚熟甜油桃新品种。
树势强健,萌芽力、成枝力强,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但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
花为蔷薇型,花粉多。
果实近圆形,果个大,平均单果重175克,大果可达250克以上。
果顶圆,缝合线浅,两半对称。
果皮底色黄,果实全面着鲜红色,端正美观。
果肉橙黄色,离核,硬溶质,风味浓甜,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17%,品质优。
不裂果,耐储运,可在各个桃产区大量发展。
千年红也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选育的特早熟甜油桃新品种。
该品种生育期55天,成熟期在5月下旬,比曙光早7~10天,比五月火早2~3天。
果实圆形,全面着红色,果型较大,平均单果重106克,最大果重165克。
果肉黄,硬溶质,脆甜,风味浓,不裂果,黏核。
自花结果,头年栽苗,次年投产,早期丰产性强,适应性广,可在我国南、北方大力发展,也是大棚油桃栽培的首选品种之一。
早红2号为美国油桃品种。
果实近圆形,两半对称,平均单果重160克,最大可达300克。
果皮底色橙黄,全面着鲜红色,有光泽;果肉汁液丰富,风味浓厚芳香,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4%。
树势强健,管理上应注意长枝修剪。
在中早熟品种中该品种果实极大,风味佳,裂果现象极少,耐储运。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农科院山亭实验站邮编:277200)。
白肉甜味油桃:秦光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学》
【年(卷),期】1995(000)004
【摘要】<正> 秦光油桃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以京玉为母本、兴津油桃为父本杂交育成的。
由于该品种在品质、外观上表现突出,果实售价比一般桃高2~4倍,深受生产者欢迎,目前已被22个省(区)引种,栽植面积约330公顷。
1.特征特性 (1)生长结果习性树势强健,树姿较直立,萌芽力及成枝力均强,树冠形成快,4年植株冠径达480
【总页数】1页(P1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早熟甜油桃新品种‘秦光3号’ [J], 王安柱
2.晚熟白肉甜油桃新品种“秦光2号” [J], 韩明玉
3.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 [J], 朱运钦;李庆伟;曾文芳;牛良;潘磊;蔡祖国;鲁振华;崔国朝;王志强
4.早熟甜油桃新品种——秦光3号 [J], 王安柱;韩明玉
5.晚熟白肉甜油桃新品种——秦光2号 [J], 韩明玉;田玉命;于成哲;王淑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施栽培专用油桃新品种--‘中油桃9号’
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期刊名称】《果树学报》
【年(卷),期】2014(31)1
【摘要】‘中油桃9号’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早熟大果油桃新品种。
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0 g,大果300 g以上。
成熟时90%以上果面着玫瑰红色。
果肉白色,软溶质,风味浓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4%,总糖含量14.18%,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16.78 mg·100 g-1。
郑州地区3月底到4月初开花,6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约70 d。
花铃型,花粉多,能自花结实,产量中等。
黏核。
【总页数】3页(P157-158)
【关键词】油桃;新品种;'中油桃9号’;设施栽培
【作者】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桃、葡萄改良中心,郑州45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2.1
【相关文献】
1.设施专用油桃新品种鲁油2号 [J], 肖伟;刘立常
2.设施栽培专用桃新品种“中油桃9号”及促早栽培技术 [J], 牛良;王志强;鲁振华;
崔国朝
3.设施专用油桃新品种'鲁油2号'的选育 [J], 肖伟;陈修淼;李玲;陈修德;李冬梅;付喜玲;朱翠英;杨超;刘立常
4.设施栽培专用油桃新品种——‘中油桃9号’ [J], 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5.设施栽培专用油桃新品种——中油桃9号 [J], 牛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桃外部缺陷的高光谱成像检测黄锋华;张淑娟;杨一;满尊;张学豪;吴玉香【摘要】采用高光谱(420~1 000nm)成像技术对"中油9号"油桃的4种外部缺陷(裂纹果、锈病果、异形果和暗伤果)进行检测判别.对400个样本(4种外部缺陷样本和完好样本)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从全波段中分别提取了10条特征波长,分别为497、534、657、677、696、709、745、823、868、943 nm.缺陷样本的高光谱图像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对876 nm下的单波段图像通过掩膜、Sobel算子处理,并对主成分图像经过区域生长算法实现缺陷样本的缺陷区域分割.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前10个主成分值,并对图像数据采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得到6项图像纹理指标(均值、对比度、相关性、能量、同质性、熵值).将主成分值和纹理值融合建立极限学习机(ELM)模型对油桃外部缺陷进行检测判别.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缺陷样本的判别正确率为91.67%,完好样本的正确率为100%.【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5(046)011【总页数】8页(P252-259)【关键词】油桃;外部缺陷;高光谱成像;无损检测;极限学习机【作者】黄锋华;张淑娟;杨一;满尊;张学豪;吴玉香【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23;S665油桃既是营养丰富的水果,又是天然的保健品,以其果皮光滑无毛、色泽艳丽、风味浓甜,深受人们的喜爱[1]。
油桃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及收获前,常出现裂纹、锈病、异形、暗伤等多种类型的外部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油桃的产量和品质。
设施栽培条件下桃和油桃果肉香气成分的差异摘要:以设施栽培条件下的桃和油桃为试材,进行成熟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分析。
结果表明,春捷和春雪桃及五月阳光和曙光油桃中香气主要成分为醇类、醛类、酯类、内酯类、酮类以及链烷和萜烯类化合物。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桃果实的香味,但其种类与含量在4个品种间存在差异。
五月阳光油桃中内酯类等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比其余3个品种中含量高,表现出较为浓郁的香气。
关键词:桃果实;香气成分;设施栽培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果品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有关设施栽培桃的香气成分报道很少。
为此,笔者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桃品种的香气成分,以期为育种、品种识别、鲜食及提高加工品质量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果树试验站及江南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
试材为设施栽培的春捷(普通桃、黄肉、风味偏酸)、春雪(普通桃、白肉、风味偏甜)、五月阳光(油桃、白肉、风味偏甜)和曙光(油桃、黄肉、风味甜酸)。
树龄均为3年生。
2005年12月20日扣棚升温,正常管理,树体生长健壮,整齐一致。
取成熟的新鲜果实,用蒸馏水冲洗后切块,用榨汁机榨出汁液;迅速取8ml 样品溶液置于15ml顶空瓶中,至10ml刻度线,上部留有2cm左右的空间,加盖封口;将老化好的萃取头(应用手动SPME进样器,75μm Carboxen/PDMS手动萃取头。
用前将微萃取头在气相色谱进样口老化2小时,老化温度250℃)插入样品瓶顶空部分,在40℃磁力搅拌器上萃取40分钟,吸附后的萃取头取出插入气相色谱进样口,于250℃解吸3分钟,启动仪器采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由表1看出,醛类、酯类和醇类物质是桃成熟果实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在供试的桃和油桃果实中其含量之和所占的比例均达90%以上(五月阳光92.47%,曙光97.34%,春雪96.63%,春捷97.06%)。
三种红烧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刘莉丹;黄峰;周芳伊;张良;赵志磊;张春江;张泓【摘要】为比较不同种类红烧肉挥发性成分间的差异,利用固相微萃取-质谱联用(SPME-GC-MS)和电子鼻主成分分析技术对苏式红烧肉、毛氏红烧肉和东坡肉三种类型红烧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不同类型红烧肉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共同含有11种挥发性成分,苏氏红烧肉含有较多的醛类物质和酸类物质,毛氏红烧肉中烷烃类、醛类和酸类物质较丰富,而东坡肉中含有大量的醛类、酸类和酯类;电子鼻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红烧肉,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95.55%,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3.94%,足够收集全部传感器信息.三种红烧肉挥发性风味成分从物质种类和组成比例上差异较大,说明配料和制作工艺对其风味影响较大.【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9(040)013【总页数】7页(P141-147)【关键词】红烧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电子鼻【作者】刘莉丹;黄峰;周芳伊;张良;赵志磊;张春江;张泓【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农科合肥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合肥238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19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河北保定07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农科合肥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合肥238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1900;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河北保定071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农科合肥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合肥238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19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中农科合肥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安徽合肥238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1.5红烧肉是我国的传统菜肴,因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软烂适度、色泽红亮、鲜美可口的特点,深得人们的喜爱。
不同贮藏条件下猕猴桃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作者:陈义挺赖瑞联冯新程春振钟春水高敏霞吴如健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0年第06期摘要:以‘米良1號’猕猴桃果实为试验材料,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初步测定,并比较室温贮藏、4℃低温贮藏和脱落酸处理对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结果发现:‘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共检出香气成分38种,以醛类与醇类为主,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分别为己烯醛(39.25%~61.15%)、己醛(12.63%~18.15%)及正己醇(4.22%~11.60%)。
与对照组相比,室温贮藏后,香气成分中烃类、酯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增加,而醛类相对含量减少;4℃低温贮藏后,烃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增加,醛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脱落酸处理后,烃类、醛类与酯类的相对含量均增加,而醇类相对含量减少。
试验结果为猕猴桃果实贮藏保鲜和软化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猕猴桃;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低温;脱落酸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Change of Aroma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f KiwifruitCHEN Yiting1,3, LAI Ruilian1*, FENG Xin1,3, CHENG Chunzhen2, ZHONG Chunshui1, GAO Minxia1,3, WU Rujian1**1.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 Fujian 350013, China;2.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al Biotechn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 China;3. Research Centre fo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Fujian DeciduousFruits, Fuzhou, Fujian 350013, ChinaAbstract:The fruits of Actinidia deliciosa cv. Miliang-1 were used as the materials to identify the aroma components of kiwifruit, and the changes in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that treated at 25 ℃, 4 ℃ and ABA were studied using 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re were 38 aroma components in kiwifruit, with aldehyde and alcohol as the main aroma components. Hexenal, aldehyde and 1-hexanol accounted for 39.25%–61.15%, 12.63%–18.15% and 4.22%–11.60% of the aroma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the CK group,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hydrocarbons, esters and alcohols increased, whil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dehydes decreased after stored at 25℃.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hydrocarbons and esters increased, and aldehydes and alcohols decreased after treated at 4 ℃. When treated by ABA,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hydrocarbons, aldehydes and esters increased, whil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alcohols decreased. The results reflected in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torage and softening mechanism research of kiwifruit.Keywords:kiwifruit; aroma component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ow temperature; abscisic acidDOI:10.3969/j.issn.1000-2561.2020.06.025猕猴桃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落叶藤本果树,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多糖、氨基酸、有机酸和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和功效成分,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被认为是20世纪人工驯化栽培最成功的4种野生果树之一[1]。
[编辑本段]油桃简介油桃(Nectarine)在我国是跨世纪的新兴果品,是普通桃的变种,又名"李光桃",华光、曙光、艳光的育成,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
使我国的油桃品种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项理想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三个油桃品种已推广至全国除台湾、西藏、海南、广东以外的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发展面积约31.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
上海市生产的油桃品质优良,被命名为“中国油桃之乡”。
[编辑本段]油桃系列品种(瑞光)一、瑞光5号瑞光5号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所杂交育成,1989年命名,1997年通过审定。
1、品种特性:果实短椭圆形,纵径6.50厘米,横径6.40厘米,侧径6.40厘米。
平均单果重145克,大果重158克。
果顶圆,缝合线浅,两侧较对称,果形整齐。
果皮底色黄白,果面1?2着紫红或玫瑰红色点或晕,不易剥离。
果肉白色,肉质细,硬溶质,味甜,风味较浓,黏核,鲜核重82克。
含可溶性固形物7.4%~10.5%,可溶性糖7.0228%,可滴定酸0.3624%,维生素C7.682 8毫克100克。
北京地区7月8 ~15日成熟。
树势强健,树冠较大,发枝力强。
复花芽较多,占50%。
花芽起始节位1~2节。
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丰产性好,盛果期树亩产可达2000千克以上。
北京地区4月初萌芽,4月16~21日盛花,花期1周。
果实7月上中旬采收,果实发育期85天左右。
落叶期为10月下旬,年生育期210天左右。
树姿半开张,一年生枝绿色,阳面红褐色。
叶长椭圆披针形,叶面平展或略有皱,叶基楔形,叶尖渐尖,深绿色,具有光泽,蜜腺肾形,2~5个。
花为铃形,雌蕊高于雄蕊,花粉多。
该品种为优良的早熟油桃品种,果个大且圆整,风味甜,丰产。
多雨年份有少量裂果。
2、栽培要点:生产上要注意适时采收;由于树势较强,修剪时应控制旺长。
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 GC-MS 分析罗静;黄玉南;王超;乔成奎;庞涛;方金豹;谢汉忠【摘要】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mmon volatile compounds in peach fruits and study the effects of fruit hairiness and fruit flesh color on volatile compounds, using the four varieties of fruits with two pairs of different traits as materials, the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extracted by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method and were measured by using GC-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116 kinds of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our varieties, mainly including esters, aldehydes, alcohols, alkanes, and so on. Considering kinds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more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two white flesh peach ‘Okubo’ and ‘Huaguang’ than that the two yellow flesh peaches, and the volatile compounds reached 68 and 52, respectively. Considering amount of the volatile compounds, volatile compounds which showed differences between peach and nectarine were (2E,4E)-Hepta-2,4-dienal, Pentanoic acid-2,2, 4-trimethyl-3-carboxyisopropyl-isobutyl ester, and deoxyspergualin. But the differences of volatile compounds between white flesh and yellow flesh peach were up to 13 kinds. In addition, the two white flesh peach varieties contained more C6 compounds with green leaf flavor, and the yellow flesh peach contained more esters and lactones with fruity aromas. In summary, both fruit hairiness and fruit flesh color traits could affected amount and kinds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fruits, but the latter had more obvious effects.%为了分析桃果实中共有的挥发性成分及初步探讨果皮毛和果肉颜色性状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情况,以此2对性状均存在差异的4份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提取其成熟果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了测定。
七个油桃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作者:张顺平邱文华陈贵虎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5年第08期摘要对7个油桃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中油12号综合性状表现最为理想,果实成熟期极早、果实品质优、丰产性高,可作为渝西地区首推品种;中油11号果实成熟期最早,但果实偏小,可作为配套品种发展;中油9号果实最大,但丰产性需要进一步示范观察;其余品种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适当种植。
关键词油桃;品种比较试验;渝西地区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2-078-02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50908.1431.03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9/8 14:31:38油桃由于果面光滑无毛,果皮韧性度较差,在南方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易裂果和产生日灼。
通过引种筛选,在渝西地区主要种植中油5号、中油4号、南方早红、超红株等油桃品种。
为了扩大对油桃优良品种(系)的选择范围,适应生产发展需要,我们选择了中油9号、中油10号、中油11号、中油12号等7个品种(系)开展品种比较试验。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选择在重庆市铜梁区旧县镇高屋果树品种示范园,地处北纬29°31′、东经105°46′左右,海拔高度280 m,全年平均气温18℃,1月份平均气温7.1℃,8月份平均气温28℃,无霜期325 d,年均日照1334 h,年均降雨量106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5—6月出现连续降雨和阴雨天气的机率较大。
试验地为浅丘坝地,地势较为平坦。
土壤属紫色土,质地在重壤至轻粘之间,pH值6.7,保水保肥力中等。
1.2 供试材料供试材料系重庆果之王园艺公司从郑州果树所引入的中油9号、中油10号、中油11号、中油12号、曙光等,以中油5号为第1对照(CK1),中油4号为第2对照(CK2)。
中油桃9号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2013年第1期
审定编号豫S-SV-AP-019-2011
证书编号豫林审证字236号
申请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杂交品种;树体生长势中等偏旺,树姿较开张,枝条萌发力较强,成枝率高,以中短果枝和细弱枝结果为主;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5~180克;果皮光滑无毛,底色乳白,成熟时90%果面着玫瑰红色,果皮厚度中等,不易剥离;果肉白色,粗纤维中等,软溶质,风味浓甜,有香气,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果核长椭圆形,黏核;果实6月初成熟。
栽培要点在山区、丘陵或较瘠薄的土地上建园时,可采用4米×3米的株行距,按自然开心形整枝;在肥沃良田建园时,可采用1.5米×5.0米或2米×5米的株行距,按倒“人”字形整枝;希望早期丰产的,可按1米×2米或2米×3米的株行距适度密植,采用主干形整枝。
日常管理中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以硬熟期采收为宜。
适宜地区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中油桃9号在河北临漳的表现及栽培技术李建军【期刊名称】《果农之友》【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1页(P10)【作者】李建军【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林业局 05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油桃9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白肉、大果型油桃。
引入临漳县栽培后,该品种性状稳定,优点突出,尤其是在棚室栽培表现尤为明显。
栽后第2年单株产量2.6千克,第3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2250~2500千克。
现把该品种的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主要性状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凹,无果尖。
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156克,最大380克。
缝合线中深,两半部较对称。
果实底色白色,果皮光滑,果面80%着鲜红色。
果肉白色,肉质细脆,风味浓甜,微香,完熟后柔软多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
黏核,不裂核。
幼树树势强健,树姿较开张,枝条细长,叶片较一般油桃明显宽大。
花为铃形,花粉多,自花结实,花芽起始节位为第2~4节,复花芽多,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以细弱果枝结果为主。
在河北临漳,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上旬开花,6月5日成熟,果实发育期58~60天。
11月中旬开始落叶。
2 栽培技术要点2.1 建园南北行栽植,株行距采用1米×3米或1.5米×3米。
第1年秋季挖深、宽各50厘米的定植沟,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千克或生物有机肥500千克,加过磷酸钙20千克,将肥料与土混拌均匀后,回填到定植沟,填好后立即浇透水、沉实。
第2年春季萌芽前选用2年生优质壮苗定植,按50~60厘米定干。
定植后整畦、浇水,待水下渗后覆膜,苗木套塑料袋,防止金龟子危害。
该品种自花结实率较低,应配置授粉树。
适宜的品种有中油4号、中油5号,春雪,春蜜等。
2.2 肥水管理第1年待新梢长到10厘米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2千克,以后每隔20天追1次,直到7月下旬。
从第2年开始,每亩萌芽前追施尿素或生物氮素肥15千克,硫酸钾复合肥10千克,硬核后期追施生物二胺1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果实采收后,追施50千克三元复合肥,9月中旬施入5000千克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500千克。
中油桃9号品种果实特点及产地和亩产量介绍
中油桃9号是中国农业科院郑州果树所培育的早熟大果型油桃,中油桃9号品种果实特点及产地和亩产量介绍,以下就一一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1、中油桃9号品种特点:中油桃9号是中国农业科院郑州果树所培育的早熟大果型油桃。
中油桃9号果实发育期63天左右,一般在5月中下旬成熟,10月下旬到11月初落叶。
中油桃9号树势健壮,树姿半开张。
结果枝粗壮,中庸枝座果较好,花芽分化良好,花铃型,雌蕊弯曲,高于雄蕊,有花粉,由于自花结实率稍低,露地应搭配一定量的授粉树或辅以人工授粉,保护地栽培座果率较好。
中油桃9号需冷量550小时,适合年均温18℃以下地区种植,花期温度需控制在18~20℃,以提高着果率。
2、中油桃9号果实特点:中油桃9号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170~210克,最大可达300克以上,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凹,无果尖,缝合线中深,两半边较对称,果皮底色绿白,成熟后80%以上果面着玫瑰红色,较美观。
中油桃9号果肉白色,8~9成熟时脆硬,完熟后稍软,肉质细脆,风味浓甜,微香,完熟后柔软多汁,果皮厚度中等,不易剥离,可溶性固形物10~12%,粘核,无裂核发生。
3、中油桃9号产地:中油桃9号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油桃适生区栽培。
4、中油桃9号产量:中油桃9号在栽后第二年单株产量2.6kg,
第三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2250-2500kg。
桃资源多样性、价值综合性与绿化应用的途径文杨姜卫兵魏家星张斌斌俞明亮摘要:总结了桃品种资源类型,阐述了桃生产、观赏、文化和生态等多重价值,指出了其在城乡绿化中的多样应用途径,并分析了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桃;资源;综合价值;绿化应用我国果树资源丰富,而且很多树种具有花朵艳丽、果实特异、叶色丰富的特点,观赏价值高。
桃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桃树主要是以生产为主,但也有丰富的观赏价值,观赏资源也很丰富,某些变种及品种的叶、花、果、枝等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如何高效地利用桃种质资源,以丰富园林内容、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已成为绿化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1 资源多样性桃为蔷薇科李属重要果树,原产于我国,种植和利用已有4 000年的历史[1]。
《尔雅·释草篇》记载有“旄(冬桃)、榹(山桃)”,是世界最早记载桃树品种的古籍。
随后《本草衍义》《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又对桃品种类型、树性、栽培、加工、医药等方面作了记载与阐述。
关于桃品种类型,《本草纲目》中指出,我国“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其实有红桃、绯桃、碧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皆以色名者也。
有绵桃、油桃、御桃、方桃、扁桃、偏核桃,皆以形名者也。
有五月早桃、十月冬桃、秋桃、霜桃,皆以时名者也”[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桃品种3 000多个,我国有1 000多个[3]。
江苏无锡“白花水蜜”、浙江奉化“奉化玉露”、山东肥城“肥城桃”和河北深州“深州蜜桃”被誉为中国四大传统桃。
2013年我国鲜桃种植面积约为71.8万hm2,产量已达1 150万t。
食用桃是我国桃产业发展的主体,类型丰富,品种繁多。
食用桃传统分类除普通桃外,还有蟠桃、油桃2大变种,按性状和成熟期分类[2]:(1)按果形分为普通圆桃、扁平形桃;(2)按有无果皮茸毛分为毛桃、油桃;(3)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肉桃、黄肉桃和红肉桃;(4)按果实生长时间分为特早熟(果实发育期小于60 d)、早熟(果实发育期61~90 d)、中熟(果实发育期91~120 d)、晚熟(果实发育期121~160 d)、特晚熟品种(161 d以上)[4];(5)按核与果肉的黏离度分为离核、半离核和黏核;⑥按果肉质地分为硬肉、溶质及不溶质。
朱运钦,李庆伟,曾文芳,等.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3):172-17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8.13.041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朱运钦1,2,李庆伟1,2,曾文芳1,牛 良1,潘 磊1,蔡祖国1,3,鲁振华1,崔国朝1,王志强1(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9;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中牟451450;3.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以不同发育期的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er,简称GC-MS)对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都以反-2-己烯醛、苯甲醛和正己醛为主。
在果实成熟时,中油桃9号以2-己烯醛(61.14%)和正己醛(23.57%)为主,突变体以反-2-己烯醛(70.96%)和正己醛(18.83%)为主。
随着果实的发育,2种材料各自特有的香气化合物差别越来越大。
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化合物以顺-2-己烯-1-醇(2.44%)为主,突变体以反-2-己烯-1-醇(2.07%)为主。
在果实成熟时,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物质以酚类和萜烯类为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物质以醇类为主。
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果实风味的差异主要是由萜烯类、酚类和醇类物质决定的,萜烯类和酚类物质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有关。
关键词: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突变体;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S662.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8)13-0172-06收稿日期:2018-01-23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4BAD16B04);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专项经费(编号:CAAS-ASTIP-2018-ZFRI);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编号:Z2014-11-01)。
作者简介:朱运钦(1969—),男,河南中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果树栽培与生理学研究。
E-mail:zhuyunqin69@126.com。
通信作者:王志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桃遗传育种及生理学研究。
E-mail:wangzhiqiang@caas.cn。
桃是重要的温带落叶果树之一,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桃产业的发展,桃果实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愈来愈大,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桃果实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香气成分是桃果实重要的感官品质之一,能够影响人们对桃果实的喜好程度。
目前在桃果实中已发现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有190多种,主要是呈青草型香味的醇类、醛类和花、果香型香味的酯类和内酯类[1-3],研究这些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能够为培育适合人们口感的桃品种奠定理论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油桃9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的一个白肉型油桃优良品种,其突变体是一个自然的黄肉型芽变。
桃果肉的黄色与白色是由果肉中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决定的[4-7],黄肉桃中的类胡萝卜素剪接加双氧酶基因(CCD4)发生了突变而失去活性,不能降解类胡萝卜素,而白肉桃中的CCD4则随着果实的发育不断降解类胡萝卜素,从而使两者的果肉颜色发生巨大变化[8-9]。
CCD4酶能够催化多种类胡萝卜素裂解成为复杂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进一步形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6,10-12],因此,在桃果实由白肉突变为黄肉的同时,可能会引起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变化。
笔者所在课题组已经对中油桃9号及其突变体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积累和CCD4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证实了这2个材料在类胡萝卜素积累和CCD4的表达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13],为了进一步弄清中油桃9号由白肉桃突变为黄肉桃时,是否引起了其香气成分的变化,笔者对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桃育种圃,中油桃9号和黄肉突变体高接在同一株2个主枝的桃树上,共4株,取样前高接后时间已达5年,田间管理一致,2个主枝的生长势及结果量基本一致。
1.2 试验方法2015年于盛花后25、35、45、55和65d从树上选取有代表性的果实,立即带回实验室并去掉果皮,将果肉切成直径小于0.5cm的碎薄片,迅速用液氮速冻,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
称取10.0g果肉,切碎后迅速装入15mL样品瓶内,加入4.0g氯化钠,搅匀,上部留约2cm空间,加盖封口,40℃水浴预热15min,40℃恒温吸附30min,最后于250℃解析3min,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分析。
检测仪器为美国生产的Agilent7890A-5975CGC-MS联用分析仪,萃取头由美国Supelco公司生产[65μm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吸附剂]。
在检测前先进行萃取头老化处理,初次使用时将萃取头在气相色谱进样口于250℃老化2h,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mL/min,后续使用老化时间为5min。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参照罗静等的方—271—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6卷第13期法[14]。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挥发性化合物经过分离后形成的色谱峰经计算机图谱库(NIST和Wiley)检索,结合人工谱图解析定性,选择匹配度大于800的化合物予以定性确认,并按照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2 结果与分析2.1 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香气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分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仪,对不同时期中油桃9号和突变体果实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定性。
由表1可知,经人工解析分析,在5个时期的果实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香气化合物78种,其中醛类16种、醇类12种、酯类15种、酮类10种、内酯类10种、烷烃类6种、萜烯类6种、酚类3种,各时期样品被检出并定性的总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在91.94%~99.18%之间。
盛花后25d,在中油桃9号果实中共检测到27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52.56%)、苯甲醛(26.79%)和正己醛(12.21%);在突变体中共检测到30种香气物质,主要是苯甲醛(47.67%)、反-2-己烯醛(29.39%)和正己醛(12.68%)。
两者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7种。
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成分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顺-2-己烯-1-醇(2.44%);突变体的特有香气成分有13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反-2-己烯-1-醇(2.07%)。
此时期2个材料的主要香气成分相同,特有香气成分相近。
盛花后35d,在中油桃9号果实中共检测到28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35.57%)、正己醛(23.72%)和2-己烯醛(14.97%)。
在突变体果实中共检测到32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41.88%)、正己醛(24.90%)、2-己烯醛(6.21%)和苯甲醛(4.02%)。
两者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9种。
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成分有9种,依次是醇类、酮类、萜烯类、烷烃类、内酯类和酚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成分有13种,主要是酮类和醇类,其次是烷烃类、醛类、酯类、内酯类和酚类。
此时期2个材料的主要香气成分相近,特有的香气成分差别不大。
盛花后45d,在中油桃9号果实中共检测到19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90.48%),其次是苯甲醛(3.55%)。
在突变体果实中共检测到22种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74.59%)、正己醛(11.44%)和苯甲醛(6.11%)。
两者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3种。
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物质有6种,分别是醛类、酯类、烷烃类和酮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成分有9种,主要是醛类,其次是酯类、萜烯类和醇类。
此时期2个材料的主要香气成分近似,特有香气成分差别较大。
盛花后55d,在中油桃9号果实中共检测到17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93.31%),其次是苯甲醛(1.81%)。
在突变体果实中共检测到19种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69.17%),其次是正己醛(25.80%)。
两者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2种。
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物质有5种,分别是醇类、内酯类、醛类和酮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成分有7种,主要是醛类,其次是极少量的醇类和酯类。
此时期2个材料的香气成分都以反-2-己烯醛为主,但特有香气成分存在很大差异。
花后65d(果实成熟期),在中油桃9号果实中共检测到21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是2-己烯醛(61.14%)、正己醛(23.57%)和反-2-己烯醛(6.84%)。
在突变体果实中共检测到23种香气化合物,主要是反-2-己烯醛(70.96%)和正己醛(18.83%)。
两者共有的香气成分有14种,主要是正己醛和反-2-己烯醛。
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物质有7种,主要是酚类和萜烯类,其次是酯类、醇类和烷烃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物质有9种,主要是醇类,其次是醛类、酮类和内酯类。
此时期两者的主要香气成分相似,但是中油桃9号特有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酚类和萜烯类,而突变体则主要为醇类。
上述分析表明,自幼果期至果实成熟期,中油桃9号与其突变体之间主要的香气物质种类均相同或相似,但两者特有香气成分的差异随果实发育逐渐变大。
在各时期中,突变体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种类均比中油桃9号多,这可能与其类胡萝卜素种类比中油桃9号多有关[13]。
表1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中油桃9号突变体S1S2S3S4S5S1S2S3S4S5醛类 正己醛12.2123.72——23.5712.6824.9011.4425.8018.83 3-己烯醛0.35————————— 2-甲基-4-戊烯醛0.13————0.10—1.39—— 顺-2-庚烯醛0.27————0.24—0.230.280.29 反-2-己烯醛52.5635.5790.4893.316.8429.3941.8874.5969.1770.96 2-己烯醛—14.97——61.14—6.21—0.461.01 正辛醛——0.150.220.48———0.150.52 壬醛——0.560.531.43———0.400.91 癸醛——0.100.100.25—0.300.13—0.16 反-2-壬烯醛0.01————0.03———— 反-2-癸烯醛———————0.02—— 反-2-辛烯醛0.13—0.140.22—0.15—0.200.16— 反,反-2,4-己二烯醛0.321.600.270.220.940.450.861.880.140.02 反,反-2,4-庚二烯醛0.38—0.070.17—0.43—0.710.32——371—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6卷第13期 续表1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中油桃9号突变体S1S2S3S4S5S1S2S3S4S5醛类 苯甲醛26.794.203.551.810.6047.674.026.110.900.30 4-甲基-3-戊烯醛—————————0.11醇类 1-辛炔-3-醇————————0.08— 顺-2-甲基环己醇————0.07————— 顺-2-己烯-1-醇2.440.91———————0.47 反-2-己烯-1-醇—————2.072.01——— 2-己炔-1-醇—0.38———————0.93 2-乙基己醇0.050.220.080.200.27—0.560.050.100.35 芳樟醇——————0.40——— 4-乙基环己醇0.15————————— 四氢吡喃-2-甲醇———0.17—0.03—0.17—0.22 反-2-甲基环戊醇————————0.040.05 环葵醇————————0.05— 反-1,2-环戊二醇————0.11—————酯类 顺-2-己烯-1-醇乙酸酯1.190.98———2.370.46——— 反-2-己烯-1-醇乙酸酯———————0.18—— 顺-3-己烯-1-醇乙酸酯0.393.81———0.571.99——— 反-3-己烯-1-醇乙酸酯———0.300.240.01—0.110.050.40 乙酸己酯0.061.53———0.140.37——— 反-2-己烯异戊酸酯0.15————————— 反-2-己烯-丙酸酯—————0.02———— 反-2-己烯-丁酸酯0.16————0.35———— 戊酸叶醇酯—————0.20———— 顺式-3-乙烯醇-2-甲基-—————0.03———— 2-丁烯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0.401.680.830.400.161.370.420.171.14 邻苯二甲酸丁基异己酯0.32————————— 邻苯二甲酸正丁异辛酯0.050.080.03—0.110.040.030.080.04— 酞酸二丁酯——0.23———0.20——— 异戊酸香叶酯—————0.02————酮类 1-戊烯-3-酮0.20————0.20———— 6-甲基庚烯酮——0.06———0.30——0.13 1-辛烯-3-酮0.08—0.08——0.09———— 6-(羟-苯-甲基)-2,2-——————2.23——— 二甲基-环己酮 茉莉酮—————0.02———— β-二氢紫罗兰酮—0.44———————— 2,2二甲基环己基甲基酮——0.07————0.03—— 反式-香叶基丙酮——————0.15——0.09 顺式-香叶基丙酮———0.07—————— 4-异丙烯基环己酮—0.35————————内酯类 丁位(δ-)癸内酯—1.56————0.22——— 丙位(γ-)己内酯—0.48——0.24—0.71——0.35 丙位(γ-)辛内酯—0.11————0.08——— 丙位(γ-)癸内酯—3.230.080.110.23—0.650.040.080.19 丙位(γ-)十二内酯0.010.06———————— 丁位(δ-)十一内酯——————0.04——— γ-十一内酯(桃醛)——————0.09——— 5-乙基呋喃酮内酯——0.150.15———0.41—0.21 6-戊基-2H-吡喃-2-酮—0.49————0.04————471—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46卷第13期 续表1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中油桃9号突变体S1S2S3S4S5S1S2S3S4S5 顺-四氢-6-(2-戊烯基)-—0.29————0.12——— 2H-吡喃-2-酮烷烃类 十三烷——————0.48——— 十二烷0.05—————0.61——— 2,6,10-三甲基十二烷0.030.51——0.04————— 十四烷—0.20————0.13——— 2,6,10-三甲基十四烷0.020.070.06—0.140.050.190.02—0.08 萘——0.16——0.120.27———萜烯类— 2,6,10,10-四甲基-1-氧杂螺—0.14———————— [4.5]癸-6-烯 π-律草烯—————0.09———— 苯并环庚三烯—————0.03—0.03—— 1-亚甲基-1H-茚0.170.38—0.130.27——0.190.13— 7-十四碳烯————0.08————— 雪松烯—————0.02————酚类 2,4-二叔丁基苯酚——————0.07——— 3,5-二叔丁基苯酚—0.06————————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1.73—————总和98.6596.7498.0098.6699.1897.7491.9498.4498.5397.72 注:S1、S2、S3、S4、S5分别表示盛花后25、35、45、55、65d;“—”表示未检测到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