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件专利法
- 格式:ppt
- 大小:207.00 KB
- 文档页数:38
•专利法概述•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专利的申请与授权目录•专利权的保护与实施•专利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专利法实务问题探讨专利法的定义与作用专利法的体系结构01020304专利法的基本原则专利法的主体内容专利法的相关法规专利法的国际规范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专利法的起源01专利法的发展02专利法的国际化趋势03发明人或设计人单位合作或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实用新型发明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科学发现;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010203040506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专利申请条件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其他条件。
专利申请流程准备申请文件: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等;提交申请受理与缴费初步审查030201实质审查授权决定办理登记手续授予专利权01020304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主要审查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驳回理由驳回通知申请人应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与期限专利权保护范围专利权保护期限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要点一要点二专利权质押以专利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办理出质登记。
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认定标准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等行为。
课题九 工业产权法9.3 专 利 法专利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专利法仅指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专利法》。
广义的专利法除《专利法》外,还包括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关于专利的法律规范,如《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代理条例》、《专利管理机关查处冒充专利行为规定》、《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等。
我国参加缔结的有关专利权国际保护方面的条约、协定,经批准公布具有国内法效力的,也属于广义的专利法的范畴。
《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是我国专利法的主体部分。
9.3.1 专利权和专利法的概念1.专利权的概念专利是指经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符合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
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是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授予发明人或申请人生产经营其发明创造成果并禁止他人生产经营其发明创造的某种权利,是对发明创造的独占的排他权。
2.专利法的概念专利法是调整在确认和保护专利权及在专利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3.2 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1.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主体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即专利权人。
(1)发明人、设计人所属的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力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是指在从事本职工作中所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办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休、退职或调动工作1年以内作出的,与其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单位应对发明人、设计人给予适当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