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低倍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低倍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日期: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进厂钢材的低倍检验。
2、检验依据GB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GB/Tl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3、检验要求3.l 钢材的低倍组织检验:在进厂钢材中,只对合金结构钢做低倍检验,检验取样、酸蚀、组织缺陷分析判定,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认真填写低倍检测报告单,并对其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3.2 低倍酸蚀试样的制备:低倍试样可采用锯床切取,试样截取的部位、数量和试样状态应按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的规定进行,一般是取横向试样,试样检验面距切割面的参考尺寸为:不小于钢材(坯)直径或厚度的1.5倍,横向低倍试样的厚度一般为20毫米,试面应垂直钢材(坯)的延伸方向。
试样可采用车、铣、磨进行加工,试面的光洁度以能正确地反映酸浸后检验面的质量为准,一般不应低于Ra1.6,冷酸腐蚀法应不低于Ra0.8,腐蚀时试面不得有油污和伤痕。
试面距切割面的参考尺寸为:a.热切时不小于20mm;b.冷切时不小于10mm;c.烧割时不小于40mm。
3.3 低倍试样热酸浸蚀:对低倍试样进行热酸腐蚀时,显示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
酸蚀液的选择、酸浸时间长短以准确显示钢的低倍组织缺陷为准,一般可按下表进行选择。
3.4 低倍组织评级:依据GB/Tl979-2001进行组织评级。
3.5 试样的保存:为将试样保存一定的时间,建议采用下列方法:a.中和法:用10%氨水酒精溶液浸泡后,再以热水冲刷净,并吹干:b.钝化法:短时间地浸入浓硝酸(大约5s):钝化后的试样用热水冲刷净并干燥:c.涂层保护法:涂清漆、塑料膜等。
4、设备使用和安全要求操纵人员须熟知设备性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酸蚀液配制和使用时应做好防护,以防事故的发生。
铜合金低倍检验标准
铜合金低倍检验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铜合金的外观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如气泡、裂纹、崩裂等。
2. 尺寸检查:检查铜合金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检测铜合金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包括铜的含量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
4. 机械性能检验:检测铜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等机械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5. 耐蚀性检验:检测铜合金在特定环境下的耐蚀性能,如耐酸、耐碱、耐盐水等。
6. 焊接性能检验:对铜合金进行焊接试验,检测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7. 特殊性能检验:根据铜合金的具体用途,进行相应的特殊性能检验,如导电性能、磁性能、耐磨性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铜合金的低倍检验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合金类型、产品要求和行业标准进行调整和补充。
不同的铜合金产品可能具有不同的检验标准。
第十章低倍检验第一节概述本章主要叙述钢的热酸蚀试验、冷酸蚀试验、电解腐蚀试验、塔形车削发纹缺陷检验。
在金属材料的宏观检验工作中,酸蚀法是检验金属材料缺陷,评定金属质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酸蚀试验简单易行,一般不需要特殊设备,也不需要严格的试样制备工序。
在钢材生产和机器制造工业中,酸蚀试验常列为按顺序检验项目中的第一位。
如果一批钢材在酸蚀检验中显示出不允许有的缺陷或超过标准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则其它试验可不必再进行。
因此,它亦是控制材料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取样进行酸蚀试验,如发现材料或零件有严重宏观缺陷时,可停止该批材料的加工与生产,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酸蚀和断口检验,都属钢的低倍宏观检验,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同时并用,相互补充,但是各有其适用的范围。
例如钢中发裂(白点),在横截面酸蚀试样上能显示出发纹及其分布位置,而在纵截面进行断口检验时,则显示出清晰的白点形貌。
但显示枝晶、流线和疏松等,用酸蚀试验较为合适。
钢的过热和过烧则在断口检验上最易发现。
对于高碳工具钢一般要求进行断口检验。
对韧性较大的结构钢要求进行热酸蚀检验。
对于特殊用途或要求严格的钢材,如滚珠轴承钢及弹簧钢等则要求作酸蚀试验和断口检验。
对于在使用中经受高交变重载荷的机器零件来说,钢材内部的纯净度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获得满意的疲劳寿命,因此用塔形试验检查发纹缺陷成了重要手段。
第二节试样的制取一、取样酸蚀试样必须取自最易发生各种缺陷的部位。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锭模设计、冶炼及浇注条件、加工方法、成品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一般宏观缺陷有不同的种类、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钢锭的上部以及加工后相当于该部位的钢坯和钢材上,最容易有缩孔、疏松、气泡、偏析等缺馅。
一般在上小下大的钢锭轧制方坯中,发现小头部位的缺陷较为严重,中部次之,大头较轻。
因此国家标准(GB226-77)中钢的热蚀试验方法里规定,在接近于钢锭帽口部位取样。
对于新设计锭模,用新浇注方法及冶炼新钢种时,最好解剖钢锭进行酸蚀试验,以检验各种缺陷的分布情况,然后再确定取样部位。
岗位职责:确保检验及时、准确无误,并对报出的结果负责;对加工不合格和不合手续的试样有权拒收。
对试验条件的认可和试验设备正常运行负责。
1 适用范围:适用于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的岗位。
2术语与定义一般疏松:在酸浸试片上表现为组织不致密,呈分散在整个截面上的暗点和空隙。
暗点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空隙在放大镜下观察多为不规则的空洞或圆形针孔。
这些暗点和空隙一般出现在粗大的树枝状晶主轴和各次轴之间。
疏松区发暗而轴部发亮,当亮区和暗区的腐蚀程度差别不大时,则不产生凹坑。
斑点状偏析:在酸浸试片上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暗色斑点,不论暗色斑点与气泡是否同时存在,这种暗色斑点统称为斑点状偏析。
当斑点分散分布在整个截面上时称为一般斑点状偏析;当斑点存在于试片边缘时称为边缘斑点状偏析。
白亮带:在酸浸试片上呈现抗腐蚀能力较强、组织致密的亮白色或浅白色框带。
中心偏析:在酸浸试片的中心部位呈现腐蚀较深的暗斑。
有时暗斑周围有灰白色带及疏松。
皮下气泡:在酸浸试片上,于钢材(坯)的皮下呈分散或成簇分布的细长裂缝或椭圆形气孔,细长裂缝多数垂直于钢材(坯)的表面。
内部气泡:在酸浸试片上呈直线或弯曲状的长度不等的裂缝,其内壁较为光滑,有的伴有微小可见夹杂物。
非金属夹杂物及夹渣:在酸浸试片呈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颗粒。
白点:一般是在酸浸试片除边缘区域外的部分表现为锯齿形的细小发纹,呈放射状、同心圆形或不规则形态分布。
在纵向断口上依其位向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亮点或细小裂缝。
3 依据文件或标准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1 LGCL-212-2006《记录和档案控制程序》3.2 LGCL-223-2006《仪器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程序》3.3 GB/T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3.4 GB/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浸检验法3.5 GB/T1979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3.6 GB/T5216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3.7 GB/T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3.8 GB/T3077 合金结构钢3.9 GB/T18669 船用锚链圆钢3.10 GB/T700 碳素结构钢3.11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3.12 GB/T1222 弹簧钢3.13 JISG 4051 机械结构用碳素钢3.14 GB/T18254 高碳铬轴承钢4 工作程序:LME低倍组织电解腐蚀装置4.2 试验操作4.2.1试样验收核对炉号、钢号、编号、尺寸,制备试样时应避免由于受热及冷加工等对试样组织等造成影响。
文件编号 WLCS-QW-Q-019-2010 第 A 版﹐第 0 次第 6 頁,共 6 頁低倍检验作业标准版页号码品标准规定。
GB——按 GB/T 1979 进行。
ASTM——根据ADJE038101(PlateⅠ,ADJE038102(PlateⅡ, ADJE038102(PlateⅢ进行比较评定。
铸锭件采用PlateⅠ与 PlateⅡ,连铸件采用plateⅢ。
3.4.8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皮肤接触酸液,戴好防护用具。
3.4.9 试验后结果输入 QMS 系统相对应的检验项目栏,在需要报告单形式时,由系统自动出具。
4.相关文件 4.1《实验试验管理办法》 WLCS-QA-Q-002-2010 4.2《不锈钢连铸坯验收标准》 WLCS-QS-T01 4.3《产品取样及试样加工标准》 WLCS-QS-T02 4.4《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检验法》 GB/T 226-91 4.5《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 1979 4.6《钢棒,钢坯以及锻件的宏观浸蚀试验方法》 ASTM E381-01 4.7 钢制品低倍浸蚀评级图片(ASTM附件)ADJE038101 (Plate I ADJE038102 (Plate II ADJE038103 (Plate III 5.质量记录 5.1《检测委托单》 WLCSJC-JS-001 5.2《原料低倍﹑高倍试验原始记录》 WLCSJC-JS-009 6.修订记录序号制定修订日期 2010 年 04 月 08 日生效日期 2010 年 05 月 10 日
修订人杨晴 7.附件 7.1《原料低倍﹑高倍试验原始记录》 WLCSJC-JS-009 原料高.低倍檢測原始記錄.doc。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一)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
1. 引言
•金相检验是材料科学中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金相检验的一种常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对材料的宏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2. 检验前准备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检材料切割成适当尺寸的试样,通常使用金相切割机完成。
•打磨与腐蚀:将试样进行打磨,以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并且使样品表面光滑。
之后,可以使用适当的腐蚀剂对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突出组织结构。
3. 低倍金相显微镜观察
•准备显微镜:选择一台合适的低倍金相显微镜,并安装适当的目镜和物镜。
•调节光源:确保显微镜的光源调节合适,以获得清晰的样品观察效果。
•观察样品:将经过打磨和腐蚀处理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上,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方式,观察样品的宏观结构。
4. 结果分析
•观察样品:细致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粒分布、非金属夹杂物等特征。
•鉴定组织类型:根据观察到的组织特征,判断样品的组织类型,如奥氏体、铁素体等。
•记录和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样品的结论。
5. 结论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材料宏观结构的信息。
•正确执行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宝贵支持。
以上是对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简要介绍,包括检验前准备、
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通过遵守标准的操作程序,以
及准确记录和分析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可以获得可靠的金相检验结果。
第十章低倍检验第一节概述本章主要叙述钢的热酸蚀试验、冷酸蚀试验、电解腐蚀试验、塔形车削发纹缺陷检验。
在金属材料的宏观检验工作中,酸蚀法是检验金属材料缺陷,评定金属质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酸蚀试验简单易行,一般不需要特殊设备,也不需要严格的试样制备工序。
在钢材生产和机器制造工业中,酸蚀试验常列为按顺序检验项目中的第一位。
如果一批钢材在酸蚀检验中显示出不允许有的缺陷或超过标准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则其它试验可不必再进行。
因此,它亦是控制材料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取样进行酸蚀试验,如发现材料或零件有严重宏观缺陷时,可停止该批材料的加工与生产,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酸蚀和断口检验,都属钢的低倍宏观检验,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同时并用,相互补充,但是各有其适用的范围。
例如钢中发裂(白点),在横截面酸蚀试样上能显示出发纹及其分布位置,而在纵截面进行断口检验时,则显示出清晰的白点形貌。
但显示枝晶、流线和疏松等,用酸蚀试验较为合适。
钢的过热和过烧则在断口检验上最易发现。
对于高碳工具钢一般要求进行断口检验。
对韧性较大的结构钢要求进行热酸蚀检验。
对于特殊用途或要求严格的钢材,如滚珠轴承钢及弹簧钢等则要求作酸蚀试验和断口检验。
对于在使用中经受高交变重载荷的机器零件来说,钢材内部的纯净度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获得满意的疲劳寿命,因此用塔形试验检查发纹缺陷成了重要手段。
第二节试样的制取一、取样酸蚀试样必须取自最易发生各种缺陷的部位。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锭模设计、冶炼及浇注条件、加工方法、成品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一般宏观缺陷有不同的种类、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钢锭的上部以及加工后相当于该部位的钢坯和钢材上,最容易有缩孔、疏松、气泡、偏析等缺馅。
一般在上小下大的钢锭轧制方坯中,发现小头部位的缺陷较为严重,中部次之,大头较轻。
因此国家标准(GB226-77)中钢的热蚀试验方法里规定,在接近于钢锭帽口部位取样。
对于新设计锭模,用新浇注方法及冶炼新钢种时,最好解剖钢锭进行酸蚀试验,以检验各种缺陷的分布情况,然后再确定取样部位。
低倍金相试验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工作人员戴好口罩、乳胶手套,打开换气扇。
将配制好的浸蚀液(HCl:HNO3=3:1)倒入塑料盆中。
二、冷酸浸蚀在常温下将试样浸入浸蚀剂中浸蚀,在浸蚀过程中,要不断地用毛刷将试片表面生成的沉淀物刷掉,以使浸蚀继续进行直至组织、缺陷清晰显现为准。
浸蚀好的试样应及时用清水冲净,将其立即用吹风机吹干。
事先做好的标记若模糊不清应重新做好标记。
三、将浸蚀好的试样进行拍照正确使用照相机a.调整好所需要的光圈和快门速度。
b.对焦、调整被摄体的位置。
c.确认曝光、拍照。
暗室操作a. 将已拍照好的胶卷底片取出,避免划伤。
b. 胶片按显影→冲洗→定影顺序依次进行。
时间由曝光时间和胶片型号综合设定。
c. 将冲洗好的底片凉干。
d. 已凉干的底片放于放大机的底片夹内,调焦,经光源照射使底片经镜头放大后再投射到放大纸上。
再经显影、定影、水洗和凉干即可得到放大后的照片。
四、注意事项由于试验过程中与酸液接触,所以操作一定要小心,不得将酸液溅到身上及周围。
酸洗前,检验面上不得有油污和加工痕迹,必要时应预先清除。
3. 检验面必须向上,酸液面应高于试样面10mm左右。
如果检验面垂直放置,在两块试片检验面间和盆壁与检验面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以10mm左右为好。
4. 浸蚀时间没有严格规定,根据钢种不同而异,与试样的大小、酸液的新旧、温度高低等因素有关,最终以检验面的宏观组织能够清晰地显现为准。
5. 放置、取出、洗刷样品时,千万不要让橡皮手套触及检验面,否则极易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
6. 洗刷干净后吹干待评的样品检验面,应保持干净和干燥,勿用手去触及。
7. 如果发现有污痕,应放回酸液中略加浸蚀再洗刷。
8. 如果取出后,发现试样已腐蚀过度,这时必须将试样面重新加工,加工时至少将浸蚀过度的检验面去掉1mm以上,然后重新进行浸蚀。
9. 试验完毕,将用过的酸液小心倒入空瓶中保存,以备下次再用,直至酸液失效倒掉。
10. 工作人员应将原液和浸蚀过的酸液妥善保管,由专人保管锁入柜中。
低倍检验安全操作规程
1 酸洗操作必须戴手套、眼镜、口罩等劳保护具。
2 操作前检查劳保护具是否穿戴齐全,打开排风后再进行操作。
3 废酸要中和处理,酸槽要清理干净,严禁皮肤直接接触腐蚀剂。
4 往酸槽放取试样时精力集中,不能过急,拿稳试样。
5 塔型等大试样两人操作配合默契,精力集中。
6 使用吊车,注意轻起轻放;起重臂下禁止站人。
7 开盖观察废酸存储罐废水高度时戴好口罩、胶皮手套,开盖后释放五六分钟再观察。
8 打断口时,只准一人操作,精力集中。
9 打断口时,人要站在设备两侧。
低倍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进厂钢材的低倍检验。
2、检验依据
GB226-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
GB/Tl979-2001 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3、检验要求
3.l 钢材的低倍组织检验:在进厂钢材中,只对合金结构钢做低倍检验,检验取样、酸蚀、组织缺陷分析判定,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认真填写低倍检测报告单,并对其检验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3.2 低倍酸蚀试样的制备:低倍试样可采用锯床切取,试样截取的部位、数量和试样状态应按有关标准、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的规定进行,一般是取横向试样,试样检验面距切割面的参考尺寸为:不小于钢材(坯)直径或厚度的1.5倍,横向低倍试样的厚度一般为20毫米,试面应垂直钢材(坯)的延伸方向。
试样可采用车、铣、磨进行加工,试面的光洁度以能正确地反映酸浸后检验面的质量为准,一般不应低于Ra1.6,冷酸腐蚀法应不低于Ra0.8,腐蚀时试面不得有油污和伤痕。
试面距切割面的参考尺寸为:a.热切时不小于20mm;b.冷切时不小于10mm;c.烧割时不小于40mm。
3.3 低倍试样热酸浸蚀:对低倍试样进行热酸腐蚀时,显示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
酸蚀液的选择、酸浸时间长短以准确显示钢的低倍组织缺陷为准,一般可按下表进行选择。
3.4 低倍组织评级:依据GB/Tl979-2001进行组织评级。
3.5 试样的保存:为将试样保存一定的时间,建议采用下列方法:a.中和法:用10%氨水酒精溶液浸泡后,再以热水冲刷净,并吹干:b.钝化法:短时间地浸入浓硝酸(大约5s):钝化后的试样用热水冲刷净并干燥:c.涂层保护法:涂清漆、塑料膜等。
4、设备使用和安全要求
操纵人员须熟知设备性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酸蚀液配制和使用时应做好防护,以防事故的发生。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