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倍组织检验68883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32
低倍检验报告模板
引言
低倍检验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的一种初步检查方法,在病理学和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提供一份低倍检验报告的模板,便于医学专业人士进行理解和使用。
病例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年龄:(患者年龄)
•性别:(患者性别)
•诊断日期:(确诊日期)
•检查日期:(检查日期)
•送检部位:(病灶位置)
•标本编号:(标本编号)
标本情况
•标本类型:(活检、切除或其他)
•标本数量:(标本数量)
•标本大小:(标本大小)
检查结果
组织学观察
在显微镜下,标本组织切片呈现出(结构、形态、颜色等特征)。
细胞核(有无畸形、变异、巨大、核仁数目等);细胞质(均匀、质地、色素沉积等)。
细胞学分级:(可选项)
•I级:正常细胞
•II级:可疑异常细胞数目少于25%
•III级:可疑异常细胞数目在25%至50%
•IV级:可疑异常细胞数目在50%至75%
•V级:可疑异常细胞数目超过75%
诊断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结合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出患者的疾病(病名)。
同时,根据细胞学分级的结果进行细分。
讨论与建议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趋势,同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
结论
低倍检验是一种初步且重要的病理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报告模板可作为医学专业人士进行标准化检查和公正报告的依据,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支持和参考。
第十章低倍检验第一节概述本章主要叙述钢的热酸蚀试验、冷酸蚀试验、电解腐蚀试验、塔形车削发纹缺陷检验。
在金属材料的宏观检验工作中,酸蚀法是检验金属材料缺陷,评定金属质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酸蚀试验简单易行,一般不需要特殊设备,也不需要严格的试样制备工序。
在钢材生产和机器制造工业中,酸蚀试验常列为按顺序检验项目中的第一位。
如果一批钢材在酸蚀检验中显示出不允许有的缺陷或超过标准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则其它试验可不必再进行。
因此,它亦是控制材料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取样进行酸蚀试验,如发现材料或零件有严重宏观缺陷时,可停止该批材料的加工与生产,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酸蚀和断口检验,都属钢的低倍宏观检验,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同时并用,相互补充,但是各有其适用的范围。
例如钢中发裂(白点),在横截面酸蚀试样上能显示出发纹及其分布位置,而在纵截面进行断口检验时,则显示出清晰的白点形貌。
但显示枝晶、流线和疏松等,用酸蚀试验较为合适。
钢的过热和过烧则在断口检验上最易发现。
对于高碳工具钢一般要求进行断口检验。
对韧性较大的结构钢要求进行热酸蚀检验。
对于特殊用途或要求严格的钢材,如滚珠轴承钢及弹簧钢等则要求作酸蚀试验和断口检验。
对于在使用中经受高交变重载荷的机器零件来说,钢材内部的纯净度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获得满意的疲劳寿命,因此用塔形试验检查发纹缺陷成了重要手段。
第二节试样的制取一、取样酸蚀试样必须取自最易发生各种缺陷的部位。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锭模设计、冶炼及浇注条件、加工方法、成品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一般宏观缺陷有不同的种类、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钢锭的上部以及加工后相当于该部位的钢坯和钢材上,最容易有缩孔、疏松、气泡、偏析等缺馅。
一般在上小下大的钢锭轧制方坯中,发现小头部位的缺陷较为严重,中部次之,大头较轻。
因此国家标准(GB226-77)中钢的热蚀试验方法里规定,在接近于钢锭帽口部位取样。
对于新设计锭模,用新浇注方法及冶炼新钢种时,最好解剖钢锭进行酸蚀试验,以检验各种缺陷的分布情况,然后再确定取样部位。
微观金相检测低倍组织检验
石敏1-7-7-1-5-8-2-8-7-0-7欢迎咨询
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机械系统、附件装置(包括摄影或其它如显微硬度等装置)组成。
根据金属样品表面上不同组织组成物的光反射特征,用显微镜在可见光范围内对这些组织组成物进行光学研究并定性和定量描述。
对钢(铁)水包、混铁车、行车、各种压力容器管道以及特种设备等的非破坏性的组织检测,检测结果精确,对所检设备无任何破坏。
1.常规金相检测
焊接金相检验、铸铁金相检验、热处理质量检验、各种金属制品及原材料显微组织检验及评定、铸铁、铸钢、有色金属、原材低倍缺陷检验、金属硬度(HV、HRC、HB、HL)测定、晶粒度评级、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测定、脱碳层/渗碳硬化层深度测定等。
2.现场复膜检测。
光谱低倍组织工作流程一、试样接收检查员送来的切片厚度为20mm~30mm,表面必须用车床或铣床加工成光洁的表面,仔细核对料单与切片的号、时间、个数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可接收。
二、试样检验1.处理试样前穿戴好劳保用品,尤其是佩戴好防酸碱的手套、口罩。
2侵蚀液的配制2.1取铜片100g加入600ml浓硝酸溶液中,搅拌使之反应充分溶解(必须在通风橱进行)2.2取一个2000ml的烧杯,加入600ml蒸馏水,再加入800ml浓盐酸。
2.3将配制号的硝酸铜溶液,加入盐酸溶液中,即为2000ml侵蚀液。
3.试样侵蚀3.1打开通风,去一定量的侵蚀液均匀的倒在试片表面,待反应1~2分钟后,迅速的转入流动的清水(自来水)中冲洗,除去黑色的腐蚀产物,若腐蚀效果无法满足检验要求可再次进行腐蚀,然后冲洗干净,即可进行检查。
全部完成后,关闭通风、水管等。
4.低倍组织检查4.1根据产品的技术标准或技术协议规定的质量要求对试样进行检查,并随时变换光线照射方向,详细观察部位,遇到可疑之处,用目视有困难时,可用10倍以下放大镜检查。
4.2低倍组织缺陷分类:铸造裂纹(合金在结晶过程中或完全凝固后发生开裂称铸造裂纹,前者为热裂,后者为冷裂,多数不经侵蚀即可发现)、气孔(试样表面未经侵蚀即可显现的表面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孔洞称气孔,气孔在铸锭中分布没有规律,常与疏松相伴)、羽毛状晶(又称环状组织,时择优取向的孪晶,该低倍组织为许多平行的细条组成,类似羽毛)夹渣(分为金属夹渣和金属夹渣及白斑)、光亮晶粒(光亮晶粒在试片表面上为色泽光亮,对光线无选择性,并有树枝状结晶特征的组织)、疏松。
4.3晶粒度检查:一般按照规定的晶粒度照片或实物对比评定。
晶粒度分级标准进行评定(1060不判晶粒度,只判缺陷、气孔、夹渣、裂纹、羽毛状晶,6063晶粒度≤四级,疏松≤二级)。
三、数据处理1、报告签发打开电脑桌面,找到低倍组织报告文件夹→找到日期→打开一个工作表,将表中的内容清除掉,填入当班数据的内容,将文件另存为(修改文件名,几班就修改为几班)点击保存→找到合适的打印机,进行报告打印。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一)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
1. 引言
•金相检验是材料科学中的一种常用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金相检验的一种常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对材料的宏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2. 检验前准备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检材料切割成适当尺寸的试样,通常使用金相切割机完成。
•打磨与腐蚀:将试样进行打磨,以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并且使样品表面光滑。
之后,可以使用适当的腐蚀剂对试样进行腐蚀处理,以突出组织结构。
3. 低倍金相显微镜观察
•准备显微镜:选择一台合适的低倍金相显微镜,并安装适当的目镜和物镜。
•调节光源:确保显微镜的光源调节合适,以获得清晰的样品观察效果。
•观察样品:将经过打磨和腐蚀处理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上,通过调节焦距和聚焦方式,观察样品的宏观结构。
4. 结果分析
•观察样品:细致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晶粒分布、非金属夹杂物等特征。
•鉴定组织类型:根据观察到的组织特征,判断样品的组织类型,如奥氏体、铁素体等。
•记录和分析: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得出样品的结论。
5. 结论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分析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材料宏观结构的信息。
•正确执行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宝贵支持。
以上是对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简要介绍,包括检验前准备、
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通过遵守标准的操作程序,以
及准确记录和分析观察到的结构特征,可以获得可靠的金相检验结果。
铝合金低倍组织检验方法一、铸锭的低倍组织检验低倍组织检验是用肉眼或借用于放大镜(8~10倍以下)来观察铝及铝合金其浸蚀面和断口的宏观组织及缺陷的一种检测方法。
低倍检验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迅速,结果直观,易于掌握。
它是鉴定制品品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研究铝及铝合金铸造、加工工艺以及对制品进行品质分析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
铝合金铸锭的低倍组织检验可参考国家标准GB/T3246.2《变形铝及铝合金制品低倍组织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1.1试片的切取和加工生产检验中,低倍浸蚀试片要取自制品最容易产生各种缺陷的部位。
研究用的低倍浸蚀试片要选自需要研究的有代表性的部位。
试片的数量应根据检验目的及要求来确定。
检验半连续铸锭的试片,应从切去头尾后的铸锭的两端部位切取,试片切取的厚度一般为l5~30m m,试片通常采用锯切和剪切等方法切取。
试片检验面的光洁度应根据检验目的、技术以及浸蚀剂的浸蚀强烈程度而定。
铸锭的试片车光即可,必要时也可以用细砂纸磨光。
试片检验面的加工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 l.6μm,要保证试片检验面的清洁,不应有油污、脏物和机械划伤。
1.2试片浸蚀铝及铝合金中的组织不均匀和组织缺陷之所以能够用浸蚀方法来显示,是因为它们以不同的速度与浸蚀剂起作用而使试片观察面上呈现浮雕现象,从而显现了如粗晶区、光晶区、白斑、金属化合物等组织缺陷。
有些缺陷在浸蚀前如气孔、疏松等,容易和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有些缺陷尺寸非常小,它们很难用肉眼予以鉴别,需要借助浸蚀的方法使其在尺寸上相应的被扩大些,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将其清晰的显示出来。
试片检验面的组织及缺陷显示程度主要取决于:浸蚀剂的成分、温度、浸蚀时间及检验面的光洁度等。
低倍组织检验对浸蚀剂的要求是:能清晰正确的显示组织及缺陷;成分简单,配制方便;成本低;在使用过程中成分稳定;操作时所产生的气体少而无害。
铝及铝合金铸锭常用的浸蚀剂是8%~l2%的氢氧化钠溶液。
在显示软合金制品的晶粒度时,使用的浸蚀剂是成分为5m L氢。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摘要:一、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概述二、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三、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具体方法四、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重要性五、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应用领域六、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对金属材料的低倍组织进行金相检验,可以有效评估金属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具体方法及其在金属材料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金属材料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逐渐认识到金属材料的低倍组织对其性能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评估金属材料的质量,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和发展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技术。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低倍组织金相检验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金属材料质量控制方法。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宏观金相检验和微观金相检验。
宏观金相检验主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低倍组织形态、大小和分布;微观金相检验则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如晶粒、夹杂物等。
这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评估金属材料的低倍组织质量。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低倍组织金相检验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金属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为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其次,低倍组织金相检验可以有效控制金属材料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最后,低倍组织金相检验可以促进金属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金属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展。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广泛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生产和质量控制领域。
在钢铁行业,低倍组织金相检验被用于评估钢的宏观组织和微观组织,以确保钢的性能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在有色金属行业,低倍组织金相检验被用于研究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陶瓷等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在合金行业,低倍组织金相检验被用于评估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为合金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未来,随着金属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高速工具钢低倍组织检验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现代金属的切削加工广泛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和大进刀量的快速切削方法,这就要求刃具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红硬性及耐磨性。
另外,随着切削速度和进刀量的增大,刃具负荷增加,对于刃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碳素工具钢及低合金工具钢已经不能适应对刃具的高要求,而必须使用高碳高合金工具钢及特殊合金来制造刃具。
高速工具钢是含有W、Mo、Cr、V等合金元素的高碳高合金工具钢,因其具有较高的硬度、较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中、高速的切削刀具,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
而高速工具钢的锻造,对于刃具制造来说,又是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因为其锻造性能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刃具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到生产成本。
高速工具钢低倍组织的优劣,对其锻造性能又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高速工具钢低倍组织的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规试验高速工具钢低倍组织检验是根据国标GB226-77《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规定,采用热酸浸蚀法。
酸蚀检验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
钢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和缺陷之所以能用浸蚀来显示,是因为它们以不同的速度与浸蚀剂起反应。
表面缺陷、夹杂物、偏析区等被浸蚀剂有选择性的浸蚀,表现出可见的浸蚀特征。
对于高速工具钢而言,最常用的浸蚀剂成分是1∶1(溶剂比)的盐酸(相对密度1.19)水溶液,酸蚀温度为(75±5)℃,酸蚀时间为15~40min。
试样经酸蚀实验后,规定不得有肉眼可见的缩孔、气泡、翻皮、内裂及夹杂物等缺陷存在,并且按照国标GB1979-80《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对照进行评定中心疏松、一般疏松和偏析的级别。
采用这种常规的试验方法对高速工具钢的低倍组织进行检验,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设备也比较简单,但是作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常规试验可能出现的问题酸蚀试验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浸蚀剂成分、酸蚀时间、酸蚀温度及试样浸蚀面的光洁度。
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标准金相检验是一种用于分析金属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金相检验,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晶粒结构、非金属夹杂物和金属相的含量等重要信息,为材料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介绍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一、金相检验概述金相检验是一种基于金相显微镜观察金属材料组织和结构的方法。
通过对材料进行切割、打磨、腐蚀等处理,然后使用金相显微镜对材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显微组织图像。
金相检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材料的晶粒大小、晶界分布、夹杂物类型和含量等信息。
二、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要求低倍组织金相检验主要关注材料的宏观组织特征,要求对组织图像的观察结果准确、清晰。
以下是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要求:1. 样品制备:样品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进行切割、打磨和腐蚀处理,确保样品表面光洁度和腐蚀均匀性。
2. 显微镜观察:使用低倍金相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要求图像清晰、亮度适中。
观察时应将金相显微镜调整至适当的放大倍数,以确保能够全面观察到样品的宏观组织特征。
3. 组织特征描述:对观察到的组织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
描述应包括晶粒大小、晶界分布、夹杂物类型和含量等信息。
4. 标记和记录:对每个样品的观察结果进行标记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三、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评定标准针对不同材料和不同应用领域,存在着一些通用的金相检验标准和评定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低倍组织金相检验的评定标准:1. 晶粒大小评定:通过对样品中晶粒的观察和测量,使用晶粒尺寸评级标准对晶粒大小进行评定。
2. 晶界评定:观察晶界的分布情况,评定晶界的清晰度和细腻程度。
3. 夹杂物评定:观察样品中的夹杂物类型和含量,使用夹杂物评级标准对夹杂物进行评定。
4. 金相图像评定:对金相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均匀性进行评定,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低倍组织金相检验是一种重要的金相检验方法,可以为材料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一、原理概述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检验也称为宏观检验。
它是用肉眼或不大于十倍的放大镜检查金属表面、断口或宏观组织及其缺陷的方法。
宏观检验在金属铸锭、铸造、锻打、焊接、轧制、热处理等工序中,是一种重要的常用检验方法。
这种检验方法操作简便、迅速,能反映金属宏观区域内组织和缺陷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情况。
使人们能正确和全面的判断金属材料的质量,以便指导科学生产、合理使用材料。
还能为进一步进行光学金相和电子金相分析作好基础工作。
宏观检验包括低倍组织及缺陷检验(包括酸蚀、硫印、塔形车削以及无损控伤等方法)和断口分析等。
1.较典型的宏观缺陷较典型的宏观缺陷有偏析、疏松、缩孔、气泡、裂纹、低倍夹杂、粗晶环等。
(1) 偏析合金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偏析。
根据偏析的范围大小和位置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即晶内偏析和晶间偏析、区域偏析、比重偏析。
晶内偏析和晶间偏析如固溶体合金浇注后冷凝过程中,由于固相与液相的成分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即使在同一个晶体内,先凝固的部分和后凝固的部分其化学成分是不相同的。
这种晶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
这种偏析常以树枝组织的形式出现,故又称为枝间偏析。
这种偏析一般通过均匀退火可以将其消除。
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固溶体合金中先后凝固的晶体间成分也不相同,这种晶体间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叫做晶间偏析。
区域偏析在铸锭结晶过程中,由于外层的柱状晶的成长把低熔点组元、气体及某些偏析元素推向未冷却凝固的中心液相区,在固、液相之间形成与锭型外形相似形状的偏析区。
这种形态的偏析多产生在钢锭结晶过程,由于钢锭模横断面多为方形,所以一般偏析区也是方框形,故常称为方框偏析。
在酸浸试片上呈腐蚀较深的,并由暗点和空隙组成的方形框带铸锭的外层是富集高熔点组元,而铸锭心部则富集了低熔点的组元和杂质。
与正偏析相反的是反偏析。
反偏析恰与正偏析相反。
当合金的铸锭发生反偏析时,铸锭表面溶质高于合金的平均成分,中心人溶质低于合金的平均成分;有时铸锭表面富集低熔点组元和杂质,严重时可在铸锭表面形成反偏析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