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1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锚杆拉拔力试验报告1.引言锚杆是一种常用于土木工程中的支撑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固定和稳定地下结构或地表结构。
为了确保锚杆的安全可靠性,需要进行拉拔力试验来评估锚杆的抗拉性能。
本报告将介绍一次锚杆拉拔力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2.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锚杆的抗拉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变形能力以及破坏形态等方面。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有关锚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参考信息。
3.实验方法3.1实验材料本次试验选用的锚杆材料为XX型号的高强度合金钢,直径为XX mm,长度为XX mm。
试验所需的其他材料包括锚固液、试验设备等。
3.2实验设备本次试验使用了一台电动液压拉拔试验机,能够提供连续的恒定速度拉拔力。
试验机的拉拔头能够与锚杆连接并施加拉拔力。
试验机还配备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可用于记录拉拔过程中的加载力和位移数据。
3.3实验步骤3.3.1准备工作根据试验设计,选择适当的试验锚杆和试验参数,并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洁试验材料、安装试验装置等。
3.3.2试验操作将试验锚杆安装到试验设备上,并进行调试,确保试验装置的正常运行。
根据试验设计,通过试验机施加拉拔力,并记录相应的拉拔力和位移数据。
3.3.3试验结束当锚杆发生破坏或实验达到设计要求时,停止拉拔试验。
记录并整理试验数据,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实验结果根据本次试验所得的数据,绘制拉拔力-位移曲线,并计算出相应的最大拉拔力、线性变形范围、抗拉强度等参数。
5.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5.1锚杆的抗拉强度符合设计要求;5.2锚杆在拉拔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形,但变形范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5.3锚杆的破坏形态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韧性。
6.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锚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本试验结果,合理选用和设计锚杆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7.建议鉴于本次试验的局限性,建议在进一步的工程实践中,继续开展更多锚杆拉拔力试验,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好的参考信息。
锚杆拉拔试验记录表.doc陕蒙高速公路锚杆拉拔试验记录表试验表61------------------------------------------------------------------------------------------装订线------------------------------------------------------------------------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表A.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2015年月日表A.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2015年月日表A.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7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1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5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5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
锚索(四索)拉拔试验记录表试验日期:天气:试验时间:试验人员:监理:试验记录(1)张拉载荷最大值取设计载荷的1.5倍(600KN)和0.8倍极限强度(833KN)中的较小值进行分级张拉;(2)张拉时,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10min,并纪录位移增量。
最后一级荷载应维持10min。
每级荷载内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纪录锚头位移增量;(3)加载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荷载的10%。
(4)理论弹性位移按未张拉自由段伸长计算基本设计参数锚索(四索)拉拔试验记录表试验日期:天气:试验时间:试验人员:监理:试验记录(1)张拉载荷最大值取设计载荷的1.5倍(600KN)和0.8倍极限强度(833KN)中的较小值进行分级张拉;(2)张拉时,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10min,并纪录位移增量。
最后一级荷载应维持10min。
每级荷载内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纪录锚头位移增量;(3)加载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荷载的10%。
(4)理论弹性位移按未张拉自由段伸长计算基本设计参数惠莞高速(惠州)监测项目部锚索(四索)拉拔试验记录表试验日期:天气:试验时间:试验人员:监理:试验记录(1)张拉载荷最大值取设计载荷的1.5倍(600KN)和0.8倍极限强度(833KN)中的较小值进行分级张拉;(2)张拉时,每级荷载均应稳定5~10min,并纪录位移增量。
最后一级荷载应维持10min。
每级荷载内如在1~10min内锚头位移量超过1.0mm,则该级荷载应再维持50min,并在15、20、25、30、45和60min时纪录锚头位移增量;(3)加载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荷载的10%。
(4)理论弹性位移按未张拉自由段伸长计算基本设计参数。
目录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里程桩号试验锚索编号锚索倾角(度)锚索长度(m)加筋体类型加筋数量(束)自由段(m)锚固段(m)K1+073 MS-1 30 30 φ15.2钢绞线 6 15 15 K1+097 MS-2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107 MS-3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53 MS-4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67 MS-5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里程桩号试验锚索编号锚索倾角(度)锚索长度(m)加筋体类型加筋数量(束)自由段(m)锚固段(m)K1+073 MS-1 30 30 φ15.2钢绞线 6 15 15 K1+097 MS-2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107 MS-3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53 MS-4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67 MS-5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锚索拉拔试验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锚索拉拔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锚索拉拔试验是为了测试锚索在混凝土或岩石中的牢固程度以及其承载力。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确定锚索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抗拉性能,分析其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为锚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锚索拉拔试验是通过施加拉拔荷载来测试锚索的抗拉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安装好锚索,然后通过拉拔装置施加不断增加的拉拔力,记录拉拔力值与位移的变化关系,最终确定锚索的抗拉能力和破坏模式。
三、实验装置及材料1. 实验装置:拉拔装置、测力仪、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等。
2. 实验材料:锚索、混凝土或岩石样品、连接件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试验样品,安装好锚索和连接件。
2. 施加拉拔荷载:通过拉拔装置施加不断增加的拉拔力,并记录拉拔力值与位移的变化。
3. 观察记录:同时观察拉拔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锚索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模式。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在不同荷载条件下,锚索的抗拉性能表现出明显差异,荷载越大,锚索的抗拉能力越强。
2. 锚索在承受荷载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破坏,破坏模式主要为材料拉断或连接件损坏。
3. 实验数据显示,锚索的应变与拉拔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通过拉拔力值来评估锚索在受力时的状态。
4. 在混凝土和岩石样品中进行拉拔试验时,锚索的抗拉性能和破坏模式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锚索类型和安装方式。
六、实验结论本次锚索拉拔试验通过实验测试确定了锚索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抗拉性能和破坏模式,为锚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在今后的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锚索类型和安装方式,保证锚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加强对锚索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文章结束】。
第二篇示例:锚索拉拔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试验方法,用于评估锚索在地基中的承载能力。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1.预应力锚索MS-1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2.预应力锚索MS-2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250%35018.18126.5696.0030.56257 75%52527.01146.3796.0050.372514 10070035.85168.5796.0072.572521 12084042.92188.5196.0092.51210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3.预应力锚索MS-3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350%35018.18121.1695.1426.02257 75%52527.01151.4595.1456.312514 10070035.85174.6895.1479.542521 12084042.92188.4895.1493.34210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4.预应力锚索MS-4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450%35018.18117.6493.3224.32257 75%52527.01148.9893.3255.662514 10070035.85169.8193.3276.492521 12084042.92186.7293.3293.40210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5.预应力锚索MS-5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550%35018.18125.5398.5726.96257 75%52527.01152.1898.5753.612514 10070035.85173.6898.5775.112521 12084042.92192.2598.5793.68210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并且“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表2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1表3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21.预应力锚索MS-1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2.预应力锚索MS-2表5 预应力锚索MS-2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253518.18126.96.30.5257 752527.01146.96.50.32514 17035.85168.96.72.52521 18442.92188.96.92.5210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3.预应力锚索MS-3表6 预应力锚索MS-3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353518.18121.195.126.257 752527.01151.95.156.32514 17035.85174.95.179.52521 18442.92188.95.193.3210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4.预应力锚索MS-4表7 预应力锚索MS-4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4535018.18117.93.324.3257 752527.01148.93.355.62514 170035.85169.93.376.2521 184042.92186.93.393.210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5.预应力锚索MS-5表8 预应力锚索MS-5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5535018.18125.98.26.257 752527.01152.98.53.62514 170035.85173.98.75.12521 184042.92192.98.93.210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并且“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