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锚的应用与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锚在船舶操纵中的作用惠州港引航站唐小虎王毅摘要:主要介绍锚在船舶操纵中的运用,以及锚在船舶操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锚、船舶操纵随着船舶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港作拖轮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以及港口配备的拖轮条件越来越完善,船长及引航员们主要依靠拖轮协助完成靠离泊作业,而锚是船舶操纵中的重要工具,是安全操作船舶基本必备的要素,锚在船舶操纵特别是中小船舶操纵中还有着广泛的用途。
作为一名引航员,合理正确有效的利用锚,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更是良好船艺的体现,也更能保证船舶靠、离码头和港内各项操作的安全和迅速。
锚在船舶操纵中的用途大致可分为:锚泊用锚、港内助操用锚和应急操纵用锚三大类。
一、锚泊用锚船舶因候潮、候泊、检疫、避风、等候引航员、等候过闸和等候过运河等常需在锚地抛锚停泊,有些港口需在锚地装卸货物时也需抛锚停泊。
常见的锚泊方式有单锚泊、双锚泊两种。
二、港内助操用锚1、拖锚靠泊在没有拖轮协助或只有一艘拖轮协助的情况下,运用拖锚靠泊是最常用也最实用的靠泊方法。
在靠泊时,船舶需要保持一定的船速、船位及入泊角度,这就需要频繁用车、舵,这样又会增加船速,而倒车又会使船位发生变化,不利于靠泊的顺利进行,运用拖锚靠泊,既可控制船速,减少用车次数,又可用舵控制船首、船尾旋转快慢,保持入泊所需角度。
因为锚链吃力,在接近泊位时,停车后,船的冲势会很快消失,待船首带上头缆及倒缆后,通过进车做舵,使船安全入泊。
运用拖锚靠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抛锚时机:根据泊位、港池环境及风流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太早没必要,太晚又起不到作用。
②出链长度:根据水深、底质、风流大小决定出链长度。
一般来说,出链长度应控制在水深2. 5 倍左右。
当风力较大需要使用较大进车以保持船位时,有必要抛双锚,以保证安全。
③抛锚时船速:余速过快时,有可能刹不住锚链,或丢锚断链,因此要控制好抛锚时余速,一般控制在2kn以内,抛锚后,一般不使用大车速,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减车,以保持适当船速。
浅谈锚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方法锚的作用非常重要,合理正确地使用它会给我们操控船舶带来方便和安全保障。
作者根据多年的引航经验,对此进行了一下总结,将锚的使用方法分为:锚泊作业、靠离泊作业、紧急避险作业和其它安全作业。
本文着重阐述靠离泊作业和紧急避险作业过程中的用锚,并佐以实例。
(以下以左弦靠泊为例)1、利用锚的抓力控制船首的靠泊速度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除了使用拖船协作以外,也可以利用船舶自身的锚来辅助靠离泊作业。
在受潮水影响的港口,通常采用顶流驶靠法,要根据船舶实际吨位、装载情况、受风面积、船舶操纵性能以及当时的天气实况,决定船舶的驶靠速度、靠泊夹角以及用车的时机。
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后,就可以进行具体操作了。
例如,左弦靠泊时我们就备右锚(最好让锚爪离水面1 m左右),如果吹拢风比较大,可以适当地拉大挡子,令船首驶抵码头下缘时保持与码头横距3倍船宽的距离,压左满舵,控制船速在2节以下,并保持一定的夹角。
当船首接近码头上缘时,抛下右锚,送链长度根据水深情况,使实际铺链(锚链卧于河底长度)20 m左右,然后刹住。
这样通过锚的抓力控制船首向码头的移动速度,抵消吹拢风的作用,再配合以车舵,就可以达到安全靠泊的目的。
2、利用拖锚控制船速当吹开风较大而水流的作用较小时,在没有拖船协作的情况下船舶靠泊会非常困难。
因为在船舶接近码头时,由于吹开风的作用,驾驶台受风面积较大,这样就会使船舶首尾线与码头的夹角越来越大,使船舶很难贴拢码头。
为了控制驾驶台不至外移,必须开车增加舵效,这样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船舶接近码头时,一开车就会增加船速。
如何既能增加舵效又能降低船速呢?利用拖锚的方法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当船舶接近码头下缘时要让船舶处于停车备锚状态,尽量以较低速度接近码头,当发现没有舵效时,压右满舵,开进车(用DEAD SLOW AHEAD或SLOW A-HEAD),同时抛右锚1至2节入水(可视水深而定,基本保持20 m左右铺链长度),刹住! 这样由于拖锚的作用,船速会迅速地下降,并且瞬时开车而产生的排出流会增加舵效,船尾就会向码头靠拢,克服吹开风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完成靠泊任务。
浅析锚的应用与操作船锚对于船相当于汽车中的手刹,是确保船舶安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在船舶操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操作与使用,就会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
1.锚的应用1.1固定船舶没有靠泊计划时,将船舶系留在安全水域。
或者搁浅时固定船舶,防止风流将船舶移动,对船舶造成更大的损害,等待高潮时,做好计划后采取措施脱浅。
搁浅时,将锚抛在深水处,可以利用绞锚来脱浅。
1.2靠泊时抛锚靠泊时控制船舶移动速度,船舶进靠拥挤泊位,为控制余速,在到达泊位前抛锚拖航,可起阻滞作用,再适当用车舵可使船尾部先靠上码头。
在吹拢风和压拢流靠进拥挤泊位时,为了阻滞船首被快速压向码头,在进泊前抛下外档锚,且适时慢松锚链,再用车舵配合,使船舶缓慢靠进泊位码头。
开船离泊时,再绞外档锚而使船首稳妥离码头。
1.3应急时抛锚抛锚紧急制动船舶,在浅水水域用全速倒车仍无法避免碰撞、搁浅时,为了尽快把船停住或减轻事故损失,可同时抛出双锚,链长通常情况下为2倍左右水深,尽快争取在锚链受力前的短时间内牢牢刹住,利用锚的制动作用协助倒车紧急将船停住,以避免发生碰撞、搁浅事故。
减少由于船舶的巨大惯性造成的船体前冲,将船停留在安全位置,包括靠离泊,主机停车停电舵机故障时等,所以一般进出港,过大桥,在复杂地段航行时,要求备双锚了头。
1.4抛锚掉头在狭水道或者安全水域不大时掉头,一般抛右锚向右掉头,因为船舶一般是右旋螺旋桨,倒车时船头向右偏转,更有利于掉头。
1.5狭水道后退抛锚在狭水道或复杂航区避让他船,或发生船吸、岸推、岸吸等现象致有危险时,立即抛锚协助用车、舵避免发生事故。
惹紧急情况后退时,可以抛锚稳定首向,倒车后退,减少倒车时的偏转。
2.锚的操作2.1顶水抛锚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抛锚方法,要事先根据水深考虑好出链长度,要考虑到船舶旋回时需要的安全旋回圈,根据水深,底质风流情况选定锚位,根据水深确定出多少链备锚,(如果30米以下,一般将锚备到水面)到位置后,当船舶有后退速度时将锚抛下,一般先出链2被水深,刹一下,待锚链向前时,慢慢送到所需链长,这样就不会锚链窝在一起,注意快到所需链长时,后退速度尽力不要超过1节,防止锚链突然受力造成断链,或者刹不住丢锚,抛好后注意观察船舶的移动速度,大福应该观察锚链受力拉紧后再松弛下来,确认锚抓牢后,方能完车。
浅析货币制度的“锚”作者:赵静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6期【摘要】目前,我国实行对内盯住货币总量目标,对外维护汇率稳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货币政策制度。
金融危机后,美元的地位削弱,欧元受债务危机影响,其货币机制也受到冲击,“美元锚”和“欧元锚”或者二者的加权都不再稳定,人民币理想的货币“锚”成为一个有待商讨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货币制度的“锚”的类型出发,简要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性,并赞同以一篮子物品为锚的观点,只是具体实施有个人看法。
另外需要注明的是,文中的货币“锚”包括实物锚和名义锚。
【关键词】货币锚;“一篮子物品”;实物锚巴曙松、杨现领(2011)在《货币锚的选择与退出:对最优货币规则的再考察》中对什么是最优的货币规则进行探讨,并得出结论:(1)货币不可无锚,而锚的选择取决于网络外部性;(2)不同的“下锚”规则本质上决定了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的界定;(3)对较高的外汇储备和适度的资本管制为一国“货币锚”有序退出提供了条件。
于慧君、邱长溶(2009)在《货币政策名义锚的选择分析》中认为鉴于我国维持汇率锚的成本不断增加,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模糊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界限,且货币乘数不再稳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再适合我国,因此,通货膨胀目标称为我国货币政策名义锚的可能选择。
张五常(2009)将传统的本位制与前国家总理朱镕基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在政府机构不需要储备篮子内物品的前提下,以一篮子物品作为“货币锚”。
张丹《中国有锚货币制度可行性分析》中针对张五常提出的“货币锚”,从我国经济环境的角度对这一制度构想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现阶段而言可以考虑在继续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基础上,尝试性引入盯住一篮子物品的货币政策作为模拟参考,在保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目前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若有实际的结果证明其可行性,则逐渐在发展中国家推行,扩大被肯定范围,从而过度到全面采用人民币盯住一篮子物品,所有汇率自由浮动的政策。
锚的使用和锚泊操作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了锚在船舶多种状态下的应用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并以亲身实例,阐说船舶锚的使用注意事项及重要作用。
关键词:锚泊,锚泊安全,锚泊系留操作。
锚的作用非常重要,合理正确地使用它会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安全保障。
一般来讲锚泊可将它们分为:锚泊系留作业、协助靠离泊作业、紧急避险作业和其它安全作业几大类。
随着船舶越来越向大型化发展,港作拖轮的性能越来越优良,以及港口配备的拖轮条件越来越完善,船长及引航员们主要依靠拖轮协助完成靠离泊作业,用锚协助靠离泊作业,以前对相对较小的船舶可用使用,目前就我司船舶趋向大型化,用锚协助靠离泊作业已经不常见,我就锚泊系留作业结合自己经验谈一些看法:锚泊系留作业是指船舶在抵港后需要在港口附近锚地进行侯潮、待泊、等引水等临时停泊,这是需要使用船舶的锚泊设备进行锚泊作业。
锚泊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锚地,在选择锚地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几方面的因素:1.适当的水深,适当的水深至少应考虑到船舶吃水,图标的锚地水深潮高、波高及船舶的摇摆状况综合加以确定。
在无浪涌侵入、遮蔽良好的锚地,当短时间锚泊且需自力操船时,所选锚地的水深应确实保证在低潮时具备相当于吃水20%的富余水深,否则难于自力操纵;即使有拖轮协助操纵,该富余水深至少也应高于吃水的10%。
有浪涌侵入,或锚地对风浪遮蔽不良时,考虑到船舶摇摆、垂荡时可能出现的船舶礅底现象,低潮时的水深Hlow 与吃水d和最大波高Hmax的关系应满足Hlow>1.5d+2Hmax/35000TEU以下船选择锚地水深约为15~20m。
深水区域选择锚地,应考虑锚机的额定起锚能力和锚的稳定抓力两方面因素。
锚地水深一般不得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4,否则将会影响锚的抓力,老旧船舶甚至可能出现起锚困难。
2.良好的底质和海底地形,锚抓底之后能否发挥出较大的抓力与底质的关系极为密切。
软硬适度的沙底和粘土质海底抓力均好,泥沙混合底次之,硬泥、软泥底质较差,石底、珊瑚礁底不宜抛锚。
锚的工作原理
锚是用来固定或起锚的一种装置,它能够通过摩擦力和重力来提供牢固的支撑力。
锚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锚地:在需要使用锚的地方,船只或其他需要固定的物体会选择一个合适的锚地。
这通常是一个水深适中、海底有适合锚悬挂的结构物的区域。
2. 下放锚链或绳索:一端连接着锚的链条或绳索会从船上或物体上沿着锚索槽或蓬边滑入水中。
如果使用链条,它的重量会帮助锚落入水底,并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3. 摩擦力锚定:当锚到达水底时,船只或物体会通过继续牵引锚索槽或蓬边,使锚逐渐向水底移动。
这样一来,锚牢牢地附着在水底上,而摩擦力有助于保持其位置。
4. 重力锚定:随着摩擦力的增加,锚的重量本身也会成为锚定的重要因素。
重力会使锚向下压迫,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锚的工作原理依赖于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牢固固定力,以防止船只或物体在海浪或风的作用下漂移。
不使用相同的标题,以上描述了锚的工作原理。
浅谈锚设备在船舶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锚设备的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在船舶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锚的种类及要求,锚的技术参数要求,锚链、锚链筒、制链器、锚机的作用及分类,锚链管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锚设备;应用;中图分类号:u675.90 前言除了保证船舶抛锚停泊外,锚设备还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协助操纵船舶。
船舶用锚通常可以分为:系泊用锚、辅助操纵用锚和应急用锚三种方式。
1 正文1.1 锚设备的作用:1)系泊用锚:船舶在装卸货物、避风、等泊位、侯潮等情况下都要在锚地抛锚停泊。
分为:单锚泊和双锚泊两种情况。
单锚泊:是当锚地水域宽敞,船舶有足够的旋回区域,风流不大时可以抛单锚停泊。
双锚泊:是与之内容相反。
2)辅助船舶操纵用锚:受限水域,协助掉头或转向、靠离泊时用拖锚的方式来控制船首航向、控制船身或杀减船速。
3)应急用锚:①紧急情况,可拖锚杀减船速,以避免碰撞或减少碰撞损失。
②意外搁浅时,可延脱浅方向运锚抛下,绞收锚链以协助脱浅。
③大风浪中航行,抛锚增加船舶漂移阻力、控制船首向,辅助船舶抵抗大风浪。
1.2 锚的要求及种类:锚:是能够抓入海底底土的钢铁结构物。
锚泊时,锚的抓力与卧底锚链的抓力构成锚泊力,以抵御风、流等对船的作用力。
(产生抓住力)1)锚的技术要求:锚的结构式按cb/t711-1995设计并生产、按gb-t 548-1996锚技术条件。
锚的详细设计图纸应得到船厂、 ccs船级社、船东的认可。
锚的制作、检验、标志等应按照ccs现行规范有关章节进行,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检验规则:锚应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和船级社验收,并出具合格证书。
在检验合格的锚,应在标志处制有或打有如下标志:a.制造厂商标;b.验船部门认可的印记和船检证书号码;c.锚的总重量;d.试验年月。
锚的表面涂漆按制造厂标准。
2)锚的种类:有杆锚:结构:有杆锚在结构上其锚干和锚爪为一浇铸整体,锚爪固定不会转动,在锚杆上有一固定或可拆的横杆。
锚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方法锚的作用非常重要,合理正确地使用它会给我们操控船舶带来方便和安全保障。
作者根据多年的引航经验,对此进行了一下总结,将锚的使用方法分为:锚泊作业、靠离泊作业、紧急避险作业和其它安全作业。
本文着重阐述靠离泊作业和紧急避险作业过程中的用锚,并佐以实例。
(以下以左弦靠泊为例)1、利用锚的抓力控制船首的靠泊速度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除了使用拖船协作以外,也可以利用船舶自身的锚来辅助靠离泊作业。
在受潮水影响的港口,通常采用顶流驶靠法,要根据船舶实际吨位、装载情况、受风面积、船舶操纵性能以及当时的天气实况,决定船舶的驶靠速度、靠泊夹角以及用车的时机。
考虑了这些因素以后,就可以进行具体操作了。
例如,左弦靠泊时我们就备右锚(最好让锚爪离水面1 m左右),如果吹拢风比较大,可以适当地拉大挡子,令船首驶抵码头下缘时保持与码头横距3倍船宽的距离,压左满舵,控制船速在2节以下,并保持一定的夹角。
当船首接近码头上缘时,抛下右锚,送链长度根据水深情况,使实际铺链(锚链卧于河底长度)20 m左右,然后刹住。
这样通过锚的抓力控制船首向码头的移动速度,抵消吹拢风的作用,再配合以车舵,就可以达到安全靠泊的目的2、利用拖锚控制船速当吹开风较大而水流的作用较小时,在没有拖船协作的情况下船舶靠泊会非常困难。
因为在船舶接近码头时,由于吹开风的作用,驾驶台受风面积较大,这样就会使船舶首尾线与码头的夹角越来越大,使船舶很难贴拢码头。
为了控制驾驶台不至外移,必须开车增加舵效,这样又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船舶接近码头时,一开车就会增加船速。
如何既能增加舵效又能降低船速呢?利用拖锚的方法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当船舶接近码头下缘时要让船舶处于停车备锚状态,尽量以较低速度接近码头,当发现没有舵效时,压右满舵,开进车(用DEAD SLOW AHEAD或SLOW A-HEAD),同时抛右锚1至2节入水(可视水深而定,基本保持20 m左右铺链长度),刹住! 这样由于拖锚的作用,船速会迅速地下降,并且瞬时开车而产生的排出流会增加舵效,船尾就会向码头靠拢,克服吹开风的作用,从而顺利地完成靠泊任务。
锚的工作原理锚是一种用于固定或支撑建筑物、船只、桥梁等结构的重要工程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和摩擦力来抵抗外部力的作用,从而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中,锚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锚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锚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在静力学中,锚通过将自身的重量和摩擦力传递给地基或其他支撑物,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
这种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抵抗外部力的作用,使得结构不易发生位移或倾斜。
而在动力学中,锚则通过其固有的弹性和变形能力来吸收和分散外部力的冲击,从而保护结构不受损坏。
其次,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和结构特点,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地锚、船舶锚、桥梁锚等。
地锚主要用于固定建筑物或其他地下结构,它通常由锚杆、锚碇和锚索等部件组成,通过将锚杆埋入地下并利用锚索的拉力来实现固定。
船舶锚则是用于停泊船只,它通常由锚链、锚爪和锚绳等部件组成,通过将锚链和锚爪投放到水底并利用锚绳的拉力来实现固定。
桥梁锚则是用于支撑桥梁结构,它通常由锚臂、锚杆和锚板等部件组成,通过将锚臂嵌入桥墩或桥面并利用锚杆的拉力来实现支撑。
最后,在实际工程中,锚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结构荷载、环境影响等。
在选择锚的类型和参数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特点和使用环境,以确保锚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锚能够正确地安装和使用。
同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锚的故障或损坏,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
总之,锚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锚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各种工程中的应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本文对锚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船锚工作原理
船锚是一种装置,通过将锚绳或链条固定在海床上,使船艇能够停留在特定位置或抵御水流和风力带来的冲击。
船锚的工作原理基于重力和摩擦力。
当锚下沉到海床时,锚身所受到的重力会使其牢固地固定在海床上。
同时,通过固定在船舶上的锚绳或链条,船艇与锚之间形成了一种拉力。
这种拉力产生的摩擦力会阻碍船艇的移动,使其能够停留在特定位置。
为了增加船锚的牢固性,锚身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较大的重量。
锚的形状通常是倒三角形,带有锚翼或尖峰,以增加固定性和抵御水流和风力的效果。
此外,锚绳或链条也起到了增加牢固性的作用,锚绳或链条的长度越长,拉力越大,锚固的效果就越好。
船锚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渔船、商船到大型油轮和海洋工程平台,都需要使用船锚来保持稳定或停留在需要停泊的位置上。
锚是确保船舶安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船锚主要有锚冠。
销轴、锚爪、锚柄、锚杆(也叫横杆或稳定杆)及锚卸扣等组成。
锚的抛投方式船舶抛锚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
其过程大致是:船上以锚链或锚索连接的锚抛入水中着地,并使其啮入土中,锚产生的抓力与水底固结起来,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预定的位置,根据不同的水域、气象条件和作业要求、锚的抛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抛锚、尾抛锚及首尾抛锚。
1、船首抛锚船首抛锚,有抛单锚和双锚两种。
一般情况下只抛单锚即能系牢船只,只有在风浪特别大和锚地大狭小时抛双锚。
船首抛锚时,船体所受的风力、水流力及浪波冲击力等外力最小,所以这种方式是抛锚停泊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锚布置在船首的主要原因。
一般很小的船上和渔船上只配一个首锚。
除此之外,任何船舶上都在船首配两个主首锚。
当船长达一定程度时,船上还应另设一个备用主锚,也称为抗风锚。
2、船尾抛锚船尾抛锚多用于内河船和登陆船艇。
当内河船向下游顺水航行停泊时,为保障安全和避免调头、常采用船尾抛锚。
在登陆舰艇退滩作业中,在主机的配合下,依靠锚机的拉力将搁滩的舰艇拉下滩头。
3、首尾抛锚若想使停泊的船舶总是以船舷,对着风向时,就采用首尾抛锚方式。
首尾抛锚的方法,一般是将主锚从顶风方向抛出,从船尾把一根缆索绕过船舷外边与已抛出的主锚链联结,然后再放出一些主锚链即可,另一种方法是,在首部主锚抛出后,再从尾部抛出尾锚。
尾锚通常用小艇运出抛下,尾锚一般比主锚小,约为主锚的1/3。
锚的类型及特点锚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有杆锚、无杆锚、大爪力锚及特种锚四大类型,十多种锚。
1、有杆锚具有横杆的锚为有杆锚。
该类锚的特点是一个锚爪啮入土中,当锚在海底拖曳时,横杆能阻止锚爪倾翻,起稳定作用。
有杆锚中有海军锚、层洛门锚、单爪锚及日式锚等。
海军锚:是使用时间最悠久的典型有杆锚,亦称为普通锚。
该种锚抓力大,能稳固地抓住各种泥土,但收放不便,现代大型船舶上己不用作主锚,只在帆船上和小型内河船上作主锚,海军的救生船和工程船上,可作作业定位锚使用。
工具锚用途工具锚是一种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常用的重要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和固定物体,以确保它们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工具锚具有多种形式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场景,常见的工具锚类型包括化学锚、机械锚和膨胀锚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具锚的用途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工具锚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结构的搭建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锚将木材、钢材等材料固定在混凝土或其他建筑基材上。
例如,在建造桥梁或楼房时,需要使用化学锚将支撑柱固定在地基上,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工具锚还可以用于固定管道、电线和其他设备,确保它们不会因外部压力而移动或倾斜。
其次,在机械制造和维修领域中,工具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机械零件固定在机床或设备上,以保持工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工具锚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固定效果,确保机械零件在高速旋转或振动过程中不会松动或脱落。
此外,工具锚还可以用于固定和连接不同部件,形成完整的机械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者,在家装和家居装饰中,工具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例如,在安装壁挂电视、吊灯或其他重型装饰品时,常常需要使用化学锚或膨胀锚将其固定在墙面或天花板上。
工具锚可以提供可靠的支撑和固定效果,确保装饰物不会因重量过大而掉落或破坏墙体。
此外,工具锚还可以用于安装家具、壁橱和护栏等,增强其稳定性和耐用性。
此外,工具锚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建造桥梁和隧道时,需要使用工具锚将钢筋和混凝土固定在地基上,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在海洋工程中,工具锚可以用于固定海上平台、船舶和港口设施,以防止它们在大风浪或强水流中漂移或受损。
综上所述,工具锚是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常用的重要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和固定物体,以确保它们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结构、机械制造、家装和装饰、交通运输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近年来,船舶在进出港操作中与他船碰撞、触碰码头设施以及丢锚、断链、损坏锚机的事故时有发生;个别船舶在大风浪航行中出现锚爪撞破船壳的事故。
究其原因,除锚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和船员麻痹大意等因素外,主要是业务技术问题:一是在船舶进出港操作中没有充分利用锚的作用;二是对锚设备检查、维护、保养不到位;三是操作方法不当。
本文试图从使用锚的方法、检查维护和操作注意事项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充分认识锚在船舶操作中的作用充分、正确地发挥车、舵、锚和缆的作用,体现了船长运用良好船艺的能力。
正确地运用锚是船长的基本技能之一,锚在船舶操纵中的作用包括:(一)锚在船舶正常操纵中的作用1、固定船位:为了把船舶固定在安全水域内,根据船舶吃水、锚地水深、底质、环境、风、流情况和锚泊时间,决定操作方法和出链长度。
2、控制船速:靠泊时,特别是在没有足够拖轮协助的情况下靠泊,船舶到达泊位前可抛锚拖航控制余速,起到阻滞作用,避免触碰码头或他船。
特别是在吹拢风、压拢流影响下,抛下外档锚,适时慢松锚链,用车舵配合使船舶缓慢靠泊,可使艏艉平稳靠泊,出链长度以能在靠泊后绞起锚为宜。
抛锚时应注意避免船舶靠泊后锚链朝后。
3、协助离泊:船舶离泊时,绞外档锚使船首离开码头,在船首迎风或顶流情况下可减少使用拖轮或无须拖轮协助离泊。
4、协助掉头:当船舶在受水域限制或风流影响的情况下掉头时,可以抛一只锚来固定船的旋回点,出链长度两倍水深左右,用车舵配合进行调头。
5、稳定艏向:在狭窄或拥挤水域,船舶需要向后短距离移位时,倒车可能引起船首偏转,而拖锚倒车可以稳定艏向,控制速度,平稳移位。
6、锚链系泊:台风季节,进厂修理的船舶失去动力前,往往将锚卸下用锚链系浮筒,以抗御台风的袭击。
在开敞式港口,为减轻涌浪引起的船体颠簸或前后运动,避免断缆和触碰码头,可以根据需要将内档锚卸下,然后用吊货钢丝在锚链环上穿5至6个来回,用卡码连接固定好钢丝,做一个直径约1.6米的钢丝圈,把钢丝圈套在码头缆桩上绞至适当悬垂的状态,可以起到减缓船舶移动和艏缆的作用。
锚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锚是一种常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航海、建筑、工程以及其他领域。
它的作用是用来固定和稳定物体,防止其移动或漂移。
锚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和摩擦力来产生稳定力,使物体牢固地固定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
锚的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在航海中,锚可以帮助船只停靠在水中,防止被风浪推动或漂流。
锚的重量和形状可以根据船只的大小和水深来选择,以确保船只牢固地停在水中。
在建筑和工程领域,锚常常被用来固定建筑物或大型设备,以防止其在风暴或其他自然灾害中受到损坏或倾倒。
锚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解释为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当锚被放置在地面上或其他物体上时,重力会使锚与地面产生接触,并产生压力。
同时,锚的形状和重量会增加与地面或其他物体的摩擦力,使锚更加稳定。
这种稳定力可以防止物体的移动或漂移。
锚的设计和选择是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来确定的。
在航海中,锚的重量和形状需要根据船只的尺寸和航行条件来选择。
在建筑和工程中,锚的选择取决于建筑物或设备的重量和结构。
一些常见的锚包括铁锚、混凝土锚和化学锚。
铁锚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它通常由铁制成,具有重量和稳定性。
混凝土锚是一种特殊的锚,它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其他建筑结构上。
化学锚是一种使用化学物质固定在墙体或其他表面上的锚。
除了重力和摩擦力,锚还可能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例如,在航海中,水流和风力可能会对锚产生影响,增加锚的稳定性。
在建筑和工程中,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可能会对锚产生力的作用,因此需要更加牢固的锚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锚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具有固定和稳定物体的作用。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重力和摩擦力产生稳定力,使物体牢固地固定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
锚的设计和选择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应用。
在使用锚时,需要考虑到其他力的作用,以确保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浅析锚的应用与操作
船锚对于船相当于汽车中的手刹,是确保船舶安全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设备,在船舶操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操作与使用,就会避免许多事故的发生。
1.锚的应用
1.1固定船舶
没有靠泊计划时,将船舶系留在安全水域。
或者搁浅时固定船舶,防止风流将船舶移动,对船舶造成更大的损害,等待高潮时,做好计划后采取措施脱浅。
搁浅时,将锚抛在深水处,可以利用绞锚来脱浅。
1.2靠泊时抛锚
靠泊时控制船舶移动速度,船舶进靠拥挤泊位,为控制余速,在到达泊位前抛锚拖航,可起阻滞作用,再适当用车舵可使船尾部先靠上码头。
在吹拢风和压拢流靠进拥挤泊位时,为了阻滞船首被快速压向码头,在进泊前抛下外档锚,且适时慢松锚链,再用车舵配合,使船舶缓慢靠进泊位码头。
开船离泊时,再绞外档锚而使船首稳妥离码头。
1.3应急时抛锚
抛锚紧急制动船舶,在浅水水域用全速倒车仍无法避免碰撞、搁浅时,为了尽快把船停住或减轻事故损失,可同时抛出双锚,链长通常情况下为2倍左右水深,尽快争取在锚链受力前的短时间内牢牢刹住,利用锚的制动作用协助倒车紧急将船停住,以避免发生碰撞、搁浅事故。
减少由于船舶的巨大惯性造成的船体前冲,将船停留在安全位置,包括靠离泊,主机停车停电舵机故障时等,所以一般进出港,过大桥,在复杂地段航行时,要求备双锚了头。
1.4抛锚掉头
在狭水道或者安全水域不大时掉头,一般抛右锚向右掉头,因为船舶一般是右旋螺旋桨,倒车时船头向右偏转,更有利于掉头。
1.5狭水道后退抛锚
在狭水道或复杂航区避让他船,或发生船吸、岸推、岸吸等现象致有危险时,立即抛锚协助用车、舵避免发生事故。
惹紧急情况后退时,可以抛锚稳定首向,倒车后退,减少倒车时的偏转。
2.锚的操作
2.1顶水抛锚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的抛锚方法,要事先根据水深考虑好出链长度,要考虑到船舶旋回时需要的安全旋回圈,根据水深,底质风流情况选定锚位,根据水深确定出多少链备锚,(如果30米以下,一般将锚备到水面)到位置后,当船舶有后退速度时将锚抛下,一般先出链2被水深,刹一下,待锚链向前时,慢慢送到所需链长,这样就不会锚链窝在一起,注意快到所需链长时,后退速度尽力不要超过1节,防止锚链突然受力造成断链,或者刹不住丢锚,抛好后注意观察船舶的移动速度,大福应该观察锚链受力拉紧后再松弛下来,确认锚抓牢后,方能完车。
2.2顺水抛锚
同样确定好锚位出链长度后到预定地点前进速度约0.7-0.9节时,将锚抛下,船继续前进,慢慢出链到需要的链长后,刹牢,同样注意,不要窝链,待船舶慢慢掉头后,确认锚抓牢后,完车。
2.3深水抛锚
如超过50米水深,备锚时,要先把锚链松出,使锚接近到地后,再刹紧刹车,松开离合器。
如果70到100米,应尽力把锚链全部用车松出,同时一定要控制好船速,尽量不超过0.4节,否则,就有丢锚或者断链的可能。
2.4抛一点锚的操作
一点锚一般在避大风或者避台风时使用,中远船舶一般在避台风时,都是抛一点锚,当船舶已受台风影响,在风力达7级时顶风进行抛锚操作,船舶抵预定锚位后船略后退时,将双锚同时抛下,第一次出链约水深的2倍,待锚链方向向前时,同时将双链松到需要的锚链长度,刹牢时尽可能使其同时受力,若台风过强宜用主机进车,减少锚链的受力,首向正顶风向。
台风过后,风力减小后应及时起锚,双锚同时绞起,然后再就地另抛单锚或另择锚地下锚,否则因台风过后,风向变化,双链容易扭结,同样不要窝链,窝链容易走锚也容易双链扭结。
总之,锚的使用非常重要,作为船长应正确的掌握锚的应用,平时也要注意保养,特别是注意刹车带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备锚时锚杆要出锚链孔,防止紧急时,抛锚抛不出的情况发生。
船长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总结经验,要掌握在不同情况下锚的使用方法,同时吸取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