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性反馈在内科模拟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3.15 KB
- 文档页数: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引言:一、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概念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病例来引入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内科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常常以患者病例或临床实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分析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等活动,逐步掌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培养其临床思维的能力。
1. 吸引学生兴趣: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学生在分析真实的病例时,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2.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培养临床思维: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真实病例的分析和处理,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逐步形成对疾病的全面、系统的认识,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4. 提升综合素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1. 以病例讲授理论知识:在内科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病例引入相关的疾病知识,然后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临床实习中引入病例:在临床实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病例,引导学生进行病情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中。
3. 组织病例讨论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病例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共同探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1. 对教师能力要求高: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临床经验和教学水平,能够将实际病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因此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
护理专业医学模拟教育GAS模型的构建作者:李伟萍来源:《中文信息》2020年第09期摘;要:医学模拟教育是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真实性、可重复性、多样性、可控性、成本-效益高。
本项目以《内科护理学》为载体,根据学习主题、教学对象、学习目标设置模拟医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构建GAS模型全程进行Debriefing(指导性反馈)。
关键词:模拟教育;GAS模型;指导性反馈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2一、开展医学模拟教育的背景1.医学模拟教育的意义医学模拟教育是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优势在于真实、可重复、多样化、可控性、成本-效益高。
在专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医学专业学生需要通过临床实践强化理解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临床实践基本技能,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临床思维及有效的医患沟通、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
2.医学模拟教育现状分析国外模拟教育现状:医学模拟教育是指教师围绕某一特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创设模拟情境,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再现出来,使学生从模拟实践中领悟教学内容(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典型表现等)。
1963年,霍华德·巴罗斯博士在南加州大学训练使用了第一个“标准化病人”。
1971年,霍华德·巴罗斯博士指出,医学模拟的教学设计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标准化和仿真化。
1993年,加拿大医学会首次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
模拟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经过反复的模拟情境训练丰富临床经验、为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提供了机会。
2004年,新西兰的一项研究表明,“情境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深受欢迎并逐步推广应用。
国内模拟教育现状:我国国内最早在1990年有研究者报道“将情境教学应用于心律不齐的护理课堂教学中”。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1. 引言1.1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概述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病例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引入临床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内科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通过真实病例的呈现,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参与病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提出自己的观点,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分组讨论病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找出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 正文2.1 内科疾病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特点1. 实践性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病例来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真实病例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和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可视化:通过病例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疾病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疾病的整体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3. 跨学科性:内科疾病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知识,通过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医学视野。
4. 多样性: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涉及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病例,适用于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互动性强:学生在分析病例时需要进行讨论、提问、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特点,内科疾病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真实病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CBL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一、CBL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问题导向的案例学习(CBL)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CBL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体,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而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2. 问题驱动:C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模拟真实临床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3. 多学科整合:CBL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整合,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 实践导向:CBL教学模式注重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去实地进行观察、收集信息、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从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1.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神经内科临床带教是医学生接触神经内科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采用CBL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病情、制定诊疗方案,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 推动知识整合与应用:神经内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CBL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与护士、检验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合作,CBL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组成小组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5. 培养终身学习能力:CBL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知识获取、补充和更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具体实施1. 设计问题案例:教师根据实际临床病例,提炼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案例,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析问题、讨论、制定诊疗方案。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前言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心内科作为内科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其特点和需求,采用PBL教学法,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简介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它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PBL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它是一种针对问题的、引导性的学习方式。
PBL教学法可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P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冠心病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PBL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冠心病,PBL教学法的问题设定涉及冠心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研究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冠心病,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心内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采用PBL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心房颤动的诊断和治疗。
PBL教学法在问题设定上需要涉及到心房颤动的诱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加深了解和掌握心房颤动的相关知识。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PBL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PBL教学法在问题设定上需要涉及到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讨论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心力衰竭,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结论采用PBL教学法在心内科几种常见病的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
PBL 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基于OBE理念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研究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为进一步做好成果导向(OBE)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成果导向和混合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我们采取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从而让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得到更好的发展。
具体方案如下:关键词:OBE理念;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引言OBE理念是以成果导向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领域愈发受到认可和广泛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组织等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以及对护理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创新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教学发展需求是当前护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OBE教育理念为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和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基于此,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为培养更多符合护理岗位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1确定培养目标以调研医疗卫生行业和社会需求为起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重新制订出与临床、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培养目标。
OBE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强调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三维目标的培养。
三维目标的实现,兼顾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及职业素质。
基于OBE理念培养目标应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培养的护理专业人才能胜任内科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任务,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操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必须兼顾上述三项要求,保证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修订版),实现量化管理,保证教—学—评的统一性。
2不断完善教学内容OBE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之后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学习成果,同时相关的学习成果是否和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要求相适应。
159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指的是依托于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以提升其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实践证明,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1 内科护理教学现状内科护理学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落到实处,不断丰富其实践经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从内科护理教学工作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首先,教学理念落后,与现代化护理理念相背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围绕“疾病”开展,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但很多学生未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深度融合,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
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其次,教学内容和目标需要完善改进。
在教学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划设计教学内容,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心理、自然、社会与人体之间作用关系的教学较少,然而有关权威资料表明,内科患者有超过施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未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仅通过理论考试以及技能考核的方式,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在学生查房的过程中,就要关注其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如病人资料的查阅、分析是否细致,听诊器、压舌板以及检查物品的准备是否齐全,与患者的交流是否合理得当等。
但许多教师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不仅难以保证查房的专业性和全面性,还会影响到学生护理技能素质的增强。
基于此,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理念内容的完善,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控。
2 案例导入式情景教学案例导入情景教学借助实际案例,以及情景模拟的方式,展开实训课程,有助于提升课程丰富度,强化实践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在情景演绎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对于降低学习难度,实现对于在职护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
内科护理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内科护理教学反思内容1.教学方法2.学生参与度3.教学资源4.教学效果三、问题与不足四、改进措施五、总结正文:【引言】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内科护理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内科护理教学反思内容】1.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学术讲座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加强校际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中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问题与不足】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评价不够及时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亟待改进。
【改进措施】1.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2.增加学生参与度,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教学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总结】内科护理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入真实的病例或疾病场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病例问题的能力。
在内科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内科学科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内科教学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厌倦感。
而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将学科知识与病例实践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真实的病例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内科学科的实际应用场景,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在病例讨论中,学生需要通过收集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分析和推理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这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多次病例讨论的实践锻炼,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疾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准备。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病例讨论中,学生需要共同分析问题、讨论病情、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这促使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团队合作的氛围。
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交流的经验和能力对于学生以后在临床实践中的合作和协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资助项目(201402);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4(23)号]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15009 江苏省 作者简介:朱芬芬,硕士,讲师高仿真模拟教学中不同角色护生对教学的评价朱芬芬 吴丽荣[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角色护生对高仿真模拟教学的评价。
方法:在Jeffries 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指导下,对2013级302名护生(观摩者212名,扮演医生者18名,护士54名,家属18名)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实行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的高仿真教学,采用美国护理学会研发的模拟教学设计量表、模拟教学实践量表、模拟教学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不同角色实训效果。
结果:所有角色护生(包括观摩护生)对高仿真教学满意度、自我效能感、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得分均>4分,护士角色得分均最高。
学生满意度均分(4.37±0.50)分,自我效能感均分(4.33± 0.47)分。
教学设计量表中教学目标/信息(4.24±0.49)分,辅助/支持学生(4.16±0.56)分,问题解决(4.26±0.50)分,引导性反馈(4.46±0.49)分,仿真性(4.38±0.56)分。
模拟教学实践量表中主动学习(4.11±0.30)分,团队合作(4.41± 0.40)分,多种学习方法(4.32±0.63)分,高期望值(4.32±0.57)分。
结论:护生通过观摩同伴的仿真训练可以获得积极有益的替代经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促进知识积极迁移,强化护生职业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教育;护理;替代性学习;高仿真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6.01.021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nursing students based on different roles in high-fidelity simulationteaching / ZHU Fenfen, WU Lirong // Suzhou Health College, Suzhou, 215009 China ///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16,16(1): 76-79[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using simulation in promoting a range of outcomes in nursing students based on experiences in different roles. Methods: A set of instruments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 (NLN) were used in the study, including the Simulation Design Scale (SD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Simulation Scale (EPSS), and the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Self-Confidence in Learning Scale. Results: The simulation was evaluated to be a valuable teaching-learning method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independent of roles. Conclusion: Both methods of learning (practical experience or vicarious learning) may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kills in reflective and critical thinking.[Keywords ] education; nursing; vicarious learning; high-fidelity simulation trainingJi Y, Tao XJ. Practice of grouping students with regard to their learning styles during their nursing probat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04,24(15):72-73.[2] 王雪.护理本科生规范化课间见习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42-44.Wang X.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clinical probation management model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13,13(6):42-44.[3] 齐建家,刘财勇,闫雪梅,等.CDIO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因素.科技与管理,2011,13(5):127-130.Qi JJ, Liu CY, Yan XM, et al. Key factors for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s in CDIO education mode.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13(5):127-130.[4] 厉威成.CDIO模式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研究.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Li WC. The educational idea and practice of CDIO model. Chendu: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2012.[5]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78-87.Li ML. An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of CDIO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Tsinghua Journal of Education,2008(5):78-87.[6] 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9):644-647. Peng MC, Wang GC, Chen JL,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2004,39(9):644-647.[7] 杨芳宇,沈宁,李占江,等.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 16(31):3721-3724.Yang YF, Shen N, Li ZJ, et al.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clinic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cale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2010,16(31):3721-3724.[8] 傅红琼,朱丹.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的现状与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22(2):58-59.Fu HQ, Zhu 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Nursing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2005,22(2):58-59.[9] 李秋萍,王惠峰.国外护理教育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2006, 6(9):26-28.Li QP , Wang HF. Research proceed of critical thinking strategy in foreign nursing education. 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06,6(9):26-28.[10] 兰华,章志红,何琴,等.CDIO模式用于本科护生基础护理学教学研究.护理学杂志,2012,27 (17):62-64.Lan H, Zhang ZH, He Q. Application of CDIO model in teaching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 Nursing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2,27(17):62-64.[收稿日期:2015-02-17][修回日期:2015-04-17](编辑:陈桂英 英文编辑:庞冬)高仿真模拟人模拟真实的临床环境,护生通过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各种角色提前接触和适应临床环境,帮助护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是护理教育的新趋势。
《中华护理教育》2020年第17卷总目次本刊专稿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吴欣娟(1:5)守正创新再创辉煌......................姜小鹰(1:6)创新人才培养卓越护理教育——协和高等护理教育百年新征程................................李峥(9:773)专题策划一模拟教学《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濮拟引导》解读李婷方雅璇张立力罗晨玲杨冰香徐爱京(1:8)《国际护理临床模拟教学协会最佳实践标准:学员评价》解读.......方雅璇李婷杨冰香徐爱京张立力(1:12)模拟教学引导性反馈的标准和策略……杨冰香黄润徐爱京刘茜李湘萍李婷渊1:18)护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质量评价工具的研究进展......................................金三丽庞冬李婷杨冰香黄睿睿金晓燕李湘萍(1:23)中医护理专题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张峻郦杭婷王芸何桂娟渊1:28)中医护理进展性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张欢于睿郭鹤张颖渊1:33)中医健康管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杨玄王玉玲王会英王文锐渊1:36)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推广中存在问题与对策.....................肖美慧蒋小剑胡金玲(1:41)专题策划一虚拟仿真分娩护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应用............姜小鹰胡蓉芳颜艺鹭王小燕(3:197)压力性损伤护理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张美芬王若婧卜秀青林小玲梁群英黎贵锋王筠万丽红(3:202)护理本科生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体验的研究..................李静王克芳贾愚高洁(3:207)急危重症护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设计与应用……羊洋朱姝芹董玲袁艺标许勤陈明霞(3:211)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及应用........李瑞玲陶志敏靳艳杨长永李博(3:216)毒蛇咬伤的救护思维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廖力邓祺丹陈莉胡丽何平平蒋穗斌(3:219)自然分娩接产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应用......李文涛安力彬杨连卫岳彤周晓华(3:22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外科护理学视频直播课的教学实践李鹏易淑明郑晓妮刘丽波朱有葱罗香莲(4:29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基于专科学组的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卢明赵延兵侯继梅申瑶李锦秀慕燕燕朱娅茹王艳孟明哲杨霞俞燕娟(4:296)风险矩阵评估在介入导管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应用................张耕瑞杨丽赵欣王荣勤王英伟曾庆邵合德曾宪强马彦高段东奎(4:30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护理梯队的应急培训策略罗培培蔡蕾李莉莉邵梦烨郭琪琪方蘅英渊4:304)循环测试法在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知识培训中的应用邱小英石泽亚张艳吴娟陈诚何沛秦(4:30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护理防控要点........................钟远刘姝张钰鑫张慧霞杨艳明孙瑞敏林志红彭晓燕邵明义(4:311)影像与核医学病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护理管理....贺旖君陈伟娜刘丹丹叶垚杉周纪妹渊4:3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口腔急症有喷溅治疗的护理管理..............李丹韩冰刘蕊轩昆李刚(4:319)ICU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培训的微课设计与应用................杨秀茹万丽李玮张亚清(4:321)3119名护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现况调查与分析......................李小云梁敉宁黄金李亚敏解超英王琴叶曼周昔红张慧琳欧尽南渊4:324)慢性病管理专题社区主导的COPD家庭一社区一医院优化管理路径的构建..............................康琳琳张清(5:389)呼吸慢性病管理专职护士培养与实践..............朱玉芬毛冰住杨园园袁媛(5:396)2型糖尿病中青年患者饮食管理体验的研究.....................................李光琴何彩云尹红芳唐芳牟华谢亚兰石秀兰(5:4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居家管理平台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刘丹丹段娟蔡田培贺旖君王晓东张菊红(5:406)健康教育游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展..........黄康慧张欢于梦瑶刘湉李菁(5:411)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杨漫丽万艳平陈狮谭荆星唐桂丹李云鹂王松胡小萍(5:415)抗阻运动在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中的研究进展..............................赵青石国凤(5:419)英国淋巴水肿训练学院护士专业培训模式及启示.....................................刘高明(5:423)教育信息化专题护士考试中视频类型试题的设计..............................陈声宇肖琳(6:485)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王露廖碧珍(6:489)“智慧课堂”在中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张蝶(6:494)混合式学习背景下高校护理专业教师的机遇与挑战............................杨萍萍孙玉梅(6:498)案例联合概念图在老年护理学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肖惠敏叶玉平林雁张旋吴炜炜赵珺瑜许贵如(11:975)基于最佳实践标准的产后出血模拟教学设计与实践.........侯睿包艾荣岳洁雅臧瑜陆虹(11:980)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项目中的应用...................马春丽刘少华李武平(11:985)护理本科生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个人需求的调查研究.......................霍苗葛伟赵博伦(11:989)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冯俏张正祥刘晓斌郭淑芳李欣边红艳刘延峰韩继明(11:995)护理本科妇产科护理学线上教学的实践........姚洁王萍丽张恩卢丹丹梁静(11:1001)混合式学习在护理学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李玉丽王克芳邹凌燕杨媛(11:1006)全面质量管理在护理学线上课程中的应用丁晓彤丁亚萍林玉华许勤管园园林炜(11:1010)护理大专生在线学习期间学习投入与学习适应性现状及相关性分析李志月潘健彬金松洋王彩芳蒋小剑黎琼(11:1014)本科护理学导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杨丽全吴秋钦郑玉仁陈丽香(11:1018)微课结合模块化教学在ICU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郑剑煌刘丽红庄梦娇吴燕青李春燕陈阿忍(11:1022)专题策划一新入职护士培训新入职护士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李靖蔡卫新郭翠华邢娅娜(7:581)案例考核法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谷景荣马丽霞刘传红陈灵芝李星(7:586)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新入职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魏丽娟杨恺欣殷彩欣刘丽英(7:590)复盘行动在新入职护士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陈春霞王桂玲王金金刘芳胡素琴(7:595)混合在线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孙迟胡晓莹郭婷(7:599)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干预对新入职护士角色转变的影响陈兰倪静玉叶赟黄亚娟钱惠玉吴文君(7:603)新入职护士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培训的设计与实践..............................张静黄青青(7:607)课程思政专题“课程思政”在本科内科护理学中的实践............................张玲华贾建芳(7:611)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李沐刘路华喻思思章晓李成(7:616)..................任柳沈军简平何庆莉(7:621)基于《孝经》的“课程思政”在中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彭爱霞卢庆晖罗秋婷彭靖(7:625)中医理论与中医文化“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王亚心杨巧菊杜江艳(7:630)专题策划一专科护士培训重庆市眼科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杨玉琼宋碧英袁洪峰(8:677)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封海霞李国宏徐翠荣樊慧(8:681)河南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构建..............................王玲李智瑞王晨阳姜方赵晨静黄国双胡素君张艳渊8:684)标准化病人在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操作考核中的应用.....................................周玉洁傅晓瑾霍天依王泠裴琛王思思邓俊马明(8:690)我国卒中专科护士培养现状............梁笑欣何金爱陈雪丹祁梦莹(8:693)法国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现状及启示.....................................张玲华(8:698)跨专业教育专题跨专业合作在本科生急救仿真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李华伟崔亚楠李云芳王孝琪刘立军栗泽栋王国宁(9:785)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护合作仿真模拟教学案例编制..............................程欢吴丽萍(9:790)本科护理实习生跨专业合作学习准备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田雨同张丰色赵敬杜灿灿李宏洁刘珍金丽园许冰程青云渊9:794)模拟强化医学跨专业教育的研究进展......杨冰香刘烁王金娜李婷徐爱京方雅璇金三丽(9:799)健康教育专题团体产前保健联合线上孕妇学校在高龄初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戴亚端林丽媛郭进华林金凤(9:803)儿童急救和照护公益培训的效果评价....................林小燕黄湘晖李婉婷(9:809)以问题分类为基础的胃癌术后患者家庭营养支持健康教育............周裕玲范祖燕陈妙霞周雪玲(9:812)格林模式在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何丽芳吴梦雯吴秀清肖春秀甘香陈君玉(9:817)老年护理专题老年人非正式照护研究热点分析黄欢欢肖明朝曹松梅李惊鸿张海玲赵庆华(10:880)护士开展老年患者出院计划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路露丁玲芦鸿雁(10:886)衰弱筛查工具在急诊科老年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迟俊婷陶红霞张静牛晓丹阮海慧王艳红(10:891)人性照护法在日本认知症老年人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启示张然金瑞华淮盼盼凌陶刘婉莹晋雅丽(10:897)论著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张宏晨李艳武佼佼杨彦伟(1:45)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韦迪朱小妹谌永毅李旭英陈玉盘刘华云张扬(2:101)临床导师榜样角色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作用分析......................梁燕许住敏王君俏(2:108)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证据总结....................陈金王琴张岚魏力(3:226)健康评估慕课中社会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龚德贾萌萌刘婷罗洁赵娟娟李琨(4:328)医联体内护士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同质化培训............................陈梦云蔡莹莹(4:333)母婴与老年健康照护专业群的建设....................龚海蓉陈婷玉庄海林(7:634)思维导图在本科护理实验学情境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朱白鹭汪苗朱薇王方方李远珍马少勇(7:638)基于指标导向的脑卒中专科护理培训方案的制订及实践......唐起岚徐艳华王爱霞黄蕾丁春戈(8:702)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的混合式教学............................万丽红彭俊生文科罗宝嘉卜秀青林小玲王若婧张美芬(9:774)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构建......樊溶榕李旭英黄新娟李金花谭艳(9:779)巴林特小组结合情景剧提升护理本科生共情与沟通能力的效果研究.......王宪尹秋馨蔡华娟叶红芳王莹(10:869)乳腺癌患者疾病接纳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可行性研究韩静张莉汪宝银邱慧苏娅丽刘均娥(10:874)综合医院“六建一评”护理学科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刘纬华石志宜卢颖张红梅渊11:965)小组赋权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损耗的影响...........张梦倩李晓敏梁明明杜玉凤渊11:970)叙事教育在培养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中的应用............................陶莹李丽萍(12:106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杨奕婷朱雪娇(12:106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周蓉郭洪花张彩虹王林洁伊焕英陈星星(12:1072)院校教育“一对一”帮扶在护理专业精准扶贫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曾武祈郑翠红谢涛龚海蓉张天文吴美丹渊1:50)福建省医疗机构对全日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需求调查.......................林雅珠余珍珍胡荣渊1:54)内科护理学在线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评价.....................罗俏玲李小平吴婧梅渊1:58)标准化引导性反馈在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罗先武商丽喻惠丹(2:113)社会支持对护理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曹虹汪家龙李惠萍(2:117)基于案例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科护理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余珍珍庄嘉元陈毅敏申玲胡荣(2:121)助产专业本科助产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与实践陈春宁陈海英李霞许笑雷李宇杰姚家思(2:125)ICU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袁美玲高玉芳尚丹丹陈欣王文远(3:232)护理专业研究生母儿健康管理与促进课程模块的构建......任利华臧瑜侯睿朱秀陈华陆虹(3:237)本科助产专业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应用……姚家思李霞陈红月李妍于虹陈海英陈春宁(3:242)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的调查研究............................朱望君陈秀文(3:245)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王敏欧阳旭平鲍祎敏胡素文叶湘漓陈丹(4:338)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与决策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江悦妍尹心红万艳平蒋丹丹黄奥兰谭修竹(4:342)情境模拟教学在高职人文护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简平肖明朝沈军贾倩颖(4:346)护理学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肖惠敏刘莺张旋林雁叶玉平(4:350)教师临床技能竞赛对护理实验教学“金课”的启示............................史瑞芬姜小鹰(5:427)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杨柳葛莉刘捷戴燕铃(5:431)跨专业合作学习评估量表(学生版)的汉化和信效度检验......................施逸雯朱卓非胡韵(5:435)跨专业合作在本科生手术室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李珊珊高莉莉宁美宫叶琴郎玉玲张淑敏李美智喜荷叶茜(5:439)体验式教学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孙瑞阳杨晓玮苏春香温晓静崔昕雅郝玉芳(5:443)护理学基础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贾书磊何朝珠付雅林冯琼刘萌袁俊周湖燕(6:503)以提升沟通能力为导向的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张欣尤丽丽高娜刘华平(6:508)标准化病人在高职健康教育实训中的应用研究潘华冷长瑜李葆存贾国倩徐维春年庆婷(6:512)“影子”体验活动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陈瑞明应碧荷周英陈建华赵磊(6:515)翻转课堂在护理本科生死亡伦理道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张宏晨王艳红王琳(6:519)创新自我效能在护理学硕士发散思维态度、压力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王律安嬿陈参参范秀珍(6:523)临床教学问卷的跨文化调试及信效度研究于健谌璐许彬谢黎黎冯建萍林征徐晶晶(7:643)高职妇科护理“课堂一见习”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张玉红廖文梅王赟何曙芝(7:648)结合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的高职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改革..............张文卿宋佩杉徐永超李方(8:707)学科交叉技术创新平台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唐湘田文杰杜妍莹薛召袁力蓉吕毅(8:712)高职护理专业留学生医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徐志平夏立平朱蓓闻纯(8:716)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群的建设与思考..............................薛梅王博巧海润玲马连娣储媛媛陈静张萌卢迪(8:721)我国助产专业和助产方向毕业生核心胜任力的调查研究....................吉雅昕谷瑞芮吴丽萍渊8:724)护理本科生的患者安全能力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原晓欢杨思雨韦雨梦俞甜甜陈俊贤黄菲菲(8:729)基于护理程序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郑苗廖建梅张阔亮王丽华(9:823)情境模拟教学在本科生口服给药护理实验课中的应用王冰飞赵岩岩陈春宁蒋睿赵燕陈海英(9:827)湖南省护理本科生综合技能竞赛成绩分析与思考............................肖丽艳谭玲玲蒋丹丹周新莲何平平万慧娟刘静张秀峰(9:831)叙事教育在精神心理照护学课程中的实践.........陈瑜方帆肖菊兰高源敏王晶渊10:901)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精准教育扶贫学生中的应用.............曾武祈郑翠红龚海蓉渊10:906)闯关式“案例+探究”教学法在护理研究课程中的应用....................罗园园张捷樊琼玲莫合德斯•斯依提徐月贞蒋红赵越由淑萍(11:1026)护理专业教师人文关怀认知与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陈睿滕军燕贾红影廖雨风彭笑刘义兰(12:1077)西部地区护理专业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策略石国凤王天兰张璐姣谢蕴慧赵青崔瑾(12:1085)75所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课程设置..........王住音魏征新金晓燕侯罗娅(12:1089)专业认证驱动下妇产科护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高擎擎林娜住田昕玉黄海超(12:1093)护理本科生择业效能感与专业认同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王雪(12:1097)视觉艺术训练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应用......钟沁怡唐颖秦小芬罗住欣郭住(12:1101)临床教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耿敬周红张子莹渊1:61)临床护理教学基地建设的优化及成效......林蓉金戴晓凤张梦玲万超孙欣悦(2:129)混合式教学在护理高职生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李莉莉樊萍阮恒芳沈利平方蘅英(2:133)参照系培训法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考评者培训中的实践张斯秀徐翠荣吴燕平李昆鹏鲁玲颜涵(3:250)护理实习生正念水平在死亡焦虑和临终关怀态度间的中介效应..........华威黄辉刘欢曾利红易琦峰(4:354)护理实习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研究陈洋画妍许忠睿张利苹朱琦霞尼春萍(5:447)案例推理在培养护理实习生处理护患关系能力中的应用..............安琪贾书磊郝玉梅刘胜珍渊6:529)护理实习生自我同一性的现况调查............黄敬赵雯王曙红李靖钟平(8:734)“医院一学校一学生”三位一体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侯毅芳邓小梅渊10:910)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社会资本与压力的相关性研究............................丁久洪汤勇渊12:1106)继续教育吞咽护理专科培训的设计及效果评价李慧娟於雪英安德连陈妙霞窦祖林张美芬渊1:68)模拟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再循环实验的设计与应用...............................梁俊卿王颖渊1:73)死亡教育对急诊科护士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的影响研究...............马明丹陈珊珊刘晓张慧琳渊1:76)基于核心能力的社区护士培训实践及效果评价............舒灵芝谢莉玲彭一航陈丽梅(2:137)心血管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孙艳芳任月霞常玉兰郭舒婕杨巧芳宋葆云渊2:143)南京市麻醉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张辉方郁岚郭琳于建海赵住莉孙贵芝吴玲燕(2:148)虚拟现实联合智慧教学工具在神经外科护士影像学培训中的应用荆晓雷张理想顾大群陈小利李娟庄红霞(2:152)ICU低年资护士气道管理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张帅姚惠萍富燕萍杨美雪沃超男(2:156)基于柯氏模型的中医护理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吴培香于莉左瑶瑶(3:254)不同培训方式在烈性传染病个人防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杨莎罗红霞张慧兰游建平(4:358)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张淑利李胜云李玲陈亚丽刘慧(5:451)新入职护士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谭玉玲白桂芳方方彭西西(5:456)新入职护士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左亚梅苏茜负蓓刘嘉陈恋韩琳(5:459)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卒中照护教学的创新王新宇刘云娥吴妍彭芳李美住陈洁(6:533)反思报告单在提高内镜护士手术配合能力中的应用..............周梁云蔡英华陆群刘勤芬(6:536)工作价值观在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影响间的中介作用................武鹏梁玉猛白华马树运(8:739)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培训实践..............................谭艳李旭英李金花魏涛黄新娟彭思意李星凤樊溶榕渊8:743)基于目标教学理论急诊科护士死亡教育培训内容的构建....................................张小红刘英郭美英王红红曾住李守根肖涛渊10:914)襄阳市护士培训负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庄玉环寇丽殷倩朱丽华唐醒醒(11:1032)心血管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常玉兰郭舒婕杨巧芳宋葆云李卓然赵平凡(12:1110)临床实践ICU入室前标准化访视内容的构建及效果评价...............孙顺霞唐晓铃官莉张爱国渊1:80)短视频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困难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底瑞青李星丹渊1:84)加速康复外科策略在潔河县市级医院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现况..............严晓云李玉伟温艳左晓琳(2:159)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导的院内压力性损伤管理....................赵永娟沙丽艳郭中献(2:16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乐观心理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姬永辉张凤刘升云(2:166)基于证据的成人ICU失禁相关性皮炎护理质量改进......................张艳张延红王春华(3:259)瑜伽休息术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姬永辉张凤刘升云(3:264)潜在不适当用药对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迟俊婷牛晓丹阮海慧陶红霞张静王艳红(3:268)急诊科护士死亡态度对其临终照护态度影响的研究............................丁传琦金静芬(3:275)矩阵式管理在医院硕士学历护士管理中的应用................吕芳芳杨红梅高倩孔冬(4:362)消化系统癌症女性患者希望水平在恐惧疾病进展与生育忧虑间的中介作用........白霞王进刘源萌杜艳华刘丹丹(4:366)以问题分类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王秀玲崔颖刘莉(5:464)急诊科护士循证实践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蒋云崔妙玲应燕萍杨丽黄霜霞钟娟(5:469)护士灵性照护认知与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江昱方桂珍马硕(6:539)结构化健康教育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中的应用........张淑梅柳怡陈珏朱晓敏阮兰红(6:546)营养管理系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唐芳向平何彩云李光琴牟华谢亚兰(6:551)心理资本和社会支持对三级医院感染病科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影响的路径分析李辉袁素娥陈住星曾莉李云霞李好(6:556)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正念癌症康复干预研究..............李文静康凤英田伟曹文倩(7:653)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血栓预防及管理证据总结............马珂珂杨彩侠王爱霞郭园丽(7:658)福建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分析......................程书栋都继微王强(7:664)养老机构安宁疗护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及影响因素研究..............颜丽霞申海艳卿利敏李潘(7:668)基于患者体验优化白内障日间病房管理的实践............马玉璐黄冉冉靳晓晓马伟娜(8:747)老年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生活重构过程中的体验研究..................常艳周红党慧芦鸿雁(8:75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知-信-行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李磊芦桂芝李晶高亚妮徐杰(9:836)饮食种类及时间对肠道准备质量和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周梁云俞亚萍陆群姜鑫(9:842)非暴力沟通在精神科护患交流中的应用....................向彦琪李晓娟陈琼妮(9:845)糖尿病高危人群电子健康素养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徐子犊张帅耿季李菁(9:849)五行情绪干预联合耳穴贴压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彭珍珍侯伯南渊10:919)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晨菲刘艳张会敏黄幼玲高蒙蒙闫浚玮路小纤马珍珍(10:924)喉癌术后患者疾病感知与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陈红涛陈紫航苏香华李力宋小花(10:928)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隐瞒及影响因素研究许丽娴陈诗琪刘思文邱桂芳樊泳芳郭杏容(10:932)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自我超越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康婵娟关翠萍古盈盈张欢黄东妹(10:937)护士作为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体验研究的Meta整合.......................马硕徐东娥冯勤(10:941)护理人员分级授权式层级管理及效果评价..........孙莉莉娄小平程彦如韩现红(11:1037)结肠癌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在自我接纳与平静心境间的调节效应....丁岩李颖霞温洪涛张学秀王艳红(11:1042)下肢静脉溃疡压力治疗的证据总结..........................郑宏娟张佩英(11:1046)眼球运动训练对老年人踩踏精确性影响的研究..........陈健新张瑞丽李玉芝张慧鑫(12:1115)2~3岁幼儿日间尿失禁与其使用一次性尿布和排尿训练的相关性研究杨静邢栋文建国王一鹤李一冬王庆伟王焱胡绘杰梁钰宋翠萍赵贝贝娄小平(12:1119)磁性医院理念下精神专科医院护理管理....................张艳萍严芳李拴荣(12:1124)癌症患者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及相关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任丽萍王永芳焦俊博任梅张传坤高东芹(12:1129)论坛我国高职高专灾害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黎琼蒋小剑(9:854)“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态势分析.....................胡静超王韬章雅青(10:956)综述元认知能力在护理教育领域的研究进展.................蒲丛珊程洋郭辉沙丽艳渊1:89)高等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的发展现状黄新娟李旭英李金花许湘华魏涛谭艳(2:171)。
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C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一、CBL教学模式简介C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C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性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监督者。
CBL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1.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CBL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问题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病例,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去探讨和学习相关知识。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临床疾病,锻炼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神经内科的知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CBL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在未来临床工作中所需要的协作能力,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医疗环境。
4. 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通过CBL教学模式,学生会在实际的临床案例中自主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能够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应用。
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C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学生通过CBL教学模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够更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 构建学习小组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3-5人,以便于学生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2. 选取典型病例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神经内科病例,提出问题或给定一些病情信息,并让学生们自己去分析和提出问题。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病例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内科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使其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选择病例:在内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病例。
选择的病例应具有典型代表性,具备教学重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根据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等不同的分类来选择病例。
二、引入病例: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入病例,如在教学开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测和假设;或者通过展示图片、影像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
引入病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三、分析病例:在引入病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病情及其相关知识。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增加互动和思考的机会。
四、解决问题:在学生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对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教师还可以解释相关的医学知识,补充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真实地接触到疾病,理解医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通过病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医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使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选择的病例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知识储备,确定问题的难度和适宜程度。
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学生过分纠结于细节,影响学习效果。
*1.科室*4.导师设定了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场景。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5.(1)导师进行了自我介绍,描述了模拟教学的环境,并介绍了教学目标及期望达到的效果。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6.(2)导师解释了模拟教学的优缺点,并告诉我在模拟课程中怎么做才能有最大的收获。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7.(3)导师知晓相关后勤细节,如洗手间位置,食物供给和活动安排。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8.(4)导师鼓励我分享对即将开始的模拟教学和debriefing的想法和疑问,并保证我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到羞愧或难堪。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9.导师保证了学习情境内容具有吸引力。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10.(1)导师明确了debriefing的目的,对我的期望,以及导师在其中的角色。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11.(2)导师承认我对于模拟真实性的担忧,仍然帮助我通过模拟案例进行学习。
○完全无效(极差)○一贯无效(很差)○多数无效(较差)○似乎无效(普通)○多数有效(较好)○一贯有效(很好)○极其有效(优异)*12.(3)我能感受到导师尊重参与的学员。
一、课程概况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先人创造的,基于“天人相应”整体观的,以“司外揣内”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的,采用天然药物与自然手段对人体各科疾病进行个体化防治的一门知识体系。
既有科学的内涵,又有文化的特质,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所以被称为“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
由此启发学生作为中医学人,应该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应该勇于担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无愧于前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世的贡献。
现在“中医内科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项目已推行1年余,在“德医交融”大思政背景下,从“课程思政”理念出发,分析医学生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思政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课堂授课课堂教学占授课任务三分之二,也是课程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根据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涵盖的德育元素,提炼课程的思政内涵和意义。
针对本科生教学,中医内科学导言课针对“如何学好中医”首先提出“书读经典勤临床,多拜名师悟性强”是中医成才四要素,强调传承民族尊师重教传统,多向老师学习间接经验。
针对学习医圣张仲景,提出四个境界说。
第一个境界是学会用经方。
第二个境界是掌握张仲景诊治疾病理法。
第三个境界是学会张仲景治学方法,“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集》一十六卷”,即所谓“继承、学习、实践、创新”。
最高境界则是学习张仲景推己及人、悲天悯人、不务名利、唯求博济的高尚情怀。
教育学生临床见习应做到眼勤、口勤、腿勤、手勤、笔勤,热情服务患者,时刻不能忘记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济含灵之苦”。
根据中医内科学中常见病证的特点,让学生体悟到不同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同影响,引导学生为了解决患者病痛,一方面要关注“病”,通过列举当代名医的有效案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中医药的疗效,坚定学生对中医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关注“人”,关注患者身心感受,“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关注其心理健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
APIE导引模式在护理中职生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教学质量评价李丽【摘要】目的分析研究APIE导引模式引用在护理中职生的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以及教学质量评价。
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专业4班和5班学生(共114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57)以及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APIE导引模式的教学模式,依照这种模式来编制有关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的内容,同时规划教学考核的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
在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及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内科护理学》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评价,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对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APIE导引模式应用在护理中职生的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能够展现《内科护理学》的整体护理观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同时塑造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基本的意义上提升内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PIE guided mode citation 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 in nursing, and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quality.Methods114 nursing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Class 4 and Class 5 of Grade 2013 in our school, which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7) and the control group (n=57).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mode teach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by the guided of APIE teaching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model to prepare the practice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teaching content, while planning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assessment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fter class, taken the questionnaire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tudents ‘Medical Nursing’ assessment result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n analyzed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twogroups.ResultsCompared scores of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be signiif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 (P <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PIE guided mode in nursing teach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could show the whole nursing concept of ‘Medicine Nursing’, which optimized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shape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care at the same time. It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and impro ved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nursing core.【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32【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APIE导引模式;护理中职生;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应用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作者】李丽【作者单位】珠海市卫生学校临床教研室内科组,广东珠海 5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基础,在护理专业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是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文献认为,《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十分关键,如文献“护理,关注整体,强化保健,突出应用”中强调说明“应用”的问题即“实践”的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