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基层管理人员任职能力标准0330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7
后备干部要求
1、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知识,能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决策、决定、部署,忠诚于企业。
2、遵规守法: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制度,作风正派,群众公认,团结同志,原则性强,有全局观念。
3、能力素质:大局意识强、责任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工作业绩好,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4、职务学历:科级管理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且第一学历须为大专的一般岗位人员(含技术员、科员、岗位操作工等)。
(花名册已筛选过)
5、工作经验:应具有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其中一年及以上生产岗位工作经验)。
6、年龄要求:初次入库的后备人才年龄应在35周岁及以下,超过40周岁应移出后备人才库。
(花名册已筛选过)推选程序:a、以支部为单位确定参会人员并组织参会。
(签名、做记录)b、宣布入库条件与符合条件人员名单。
c、组织推荐并填写推荐票。
d、核实并统计推荐票,向参会人员公布推荐结果。
e、根据推荐结果整理《后备处级干部花名册》及《后备处级干部电子档案》,将整理的《后备处级干部花名册》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心党总支。
推选后备干部要求:
1、根据选票数排出名次。
2、对暂不符合推荐条件但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人员,需破格推荐,由单位填写《后备处级干部推荐表》(暂不列入《后备处级干部花名册》),与花名册一并报送。
3、推荐结束后,各单位就推荐情况写一份总结(内容必须含单位职工人数、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发放推荐票数、实收推荐票数、拟推荐人数、破格推荐人数、推荐工作的公开公平等)。
后备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第四稿)1总则1.1为切实做好XX单位基层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储备,合理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员队伍,保障人员梯队的持续建设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2后备人员的范围包括:后备主管、后备专责、后备班组站长三类人员。
本制度适用于整个XX单位的后备人员管理。
2职责2.1人力资源部是后备人员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后备人员工作的总体指导方案。
2.2各部门(区局)负责各部门(区局)的后备人员的建设、管理工作。
3后备人员的产生3.1后备人员的产生坚持公正、公平、宁缺勿滥、合理储备的原则,力求将德才兼备、业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骨干员工充实到后备人员队伍中去。
3.2后备人员的数量按照“按需配比”的原则进行规划。
人力资源部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职位变动状况规划后备人员的培养数量,并将名额分配至各部门(区局)。
3.3后备人员的推荐和申报:各部门(区局)根据人力资源部分配的数量,结合基层员工的绩效表现和发展潜力,择优确定本部门(区局)申报的人员名单,填写《后备人员推荐审批表》(附件一),并出具推荐意见。
3.4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区局)申报的人员的基本资格进行审核。
为与局中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后备人员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资格:3.4.1后备主管的基本资格要求: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其中2年以上专责或班组站长的岗位经历。
从事过两个或以上不同岗位的优先。
3.4.2后备专责的基本资格要求: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工作年限在2年以上。
3.4.3后备班组站长的基本资格要求:大专学历或初级职称或高级工,工作年限在3年以上,其中1年以上班员的岗位经历。
3.4.4上年度绩效考核90分以上。
3.5后备人员的评估与遴选: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各部门(区局)推荐的后备人员进行能力评估,在考虑发展需求和结构优化的前提下择优确定后备人员的名单,并提交局领导审批。
获批后的名单分别各自反馈给各部门(区局)负责人。
4后备人员的能力评估4.1后备人员的能力评估是后备人员体系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评估结果是后备人员选拔任用的决策依据和培训发展的重要需求来源。
后备干部的岗位要求一、领导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领导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决策并指导他人。
他们应具备理解组织架构、管理团队和协调资源的能力,同时能够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领导策略。
领导能力还包括应对挑战、做出正确决策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能力。
二、创新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他们应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打破常规,发现并利用新的机会。
同时,他们应具备创新组织能力,能够引导团队进行创新并创造新的价值。
三、学习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能够主动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同时,他们应具备学习组织能力,能够引导团队进行学习并创造共享的知识财富。
四、沟通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应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倾听能力,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同时,他们应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五、决策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们应具备分析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果断性,能够在信息不全或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同时,他们应具备风险评估能力,能够在考虑短期利益的同时,兼顾长期发展和社会责任。
六、抗压能力后备干部应具备抗压能力,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有效地工作。
他们应具备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高压环境下保持高效的工作表现。
同时,他们应具备情绪管理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保持专业形象。
七、政治素养后备干部应具备政治素养,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他们应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能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同时,他们应具备诚信品质,能够保持公正、公平和透明的工作态度。
八、责任心后备干部应具备责任心,能够对工作、团队和组织负责。
他们应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和勇气,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解决问题。
基础评价、能力评价参照表1、道德品质: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
2、工作态度:主动性高、不拈轻怕重、没有领导指示也能主动做好工作,责任心强、态度严谨、对工作质量要求高,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爱岗敬业、不怕加班、能吃苦,遵守工作纪律。
3、政治鉴别能力:一定的政治理论功底,是非分明,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强,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不当言论。
4、依法行政能力:有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执行公务,政策运用准确、公正,文明执法,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5、公共服务能力:为民服务意识强,联系群众、关心群众,责任心强,注重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益,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批评。
6、调查研究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
7、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学习,及时更新与工作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8、沟通协调能力: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表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能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
9、开拓创新能力:有创新思维方式,善于发现新生事物,总结新经验,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0、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及时发现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并提前化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能协调不同利益关系,面对突发事件能冷静分析、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有序应对。
11、心理调适能力: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及时调整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心胸开阔、容忍让人、不嫉贤妒能。
12、工作统筹能力: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从全局工作出发,系统地分析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导语】2022民⽣银⾏⼭东青岛分⾏春季校园招聘若⼲⼈,报名时间:2022年3⽉31⽇截⽌,⽆忧考现将招聘详情发布如下:
⼀、
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管理培训⽣
所属机构:威海⼆级分⾏
招聘⼈数:2
岗位序列:默认
⼯作区域:威海
截⽌⽇期:2022-03-31
⼯作职责
各级管理岗位的后备⼈才
任职要求
1.年龄27周岁(含)以下,博⼠⽣31周岁(含)以下;
2.全⽇制⼤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3.英语能⼒要求⼤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以上或具备相应英语能⼒的资格证明;
4.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分析能⼒、沟通与协作能⼒,踏实认真,勇于⾯对挑战;
5.有相关⾏业实习经历、社团活动组织经历、担任学⽣会⼲部或学习成绩优异者优先,具有相关资格证书者优先。
⼆、
2022届春季校园招聘——管理培训⽣
所属机构:⽇照⼆级分⾏
招聘⼈数:2
岗位序列:默认
⼯作区域:⽇照
截⽌⽇期:2022-03-31
⼯作职责
各级管理岗位的后备⼈才
任职要求
1.年龄27周岁(含)以下,博⼠⽣31周岁(含)以下;
2.全⽇制⼤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3.英语能⼒要求⼤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以上或具备相应英语能⼒的资格证明;
4.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分析能⼒、沟通与协作能⼒,踏实认真,勇于⾯对挑战;
5.有相关⾏业实习经历、社团活动组织经历、担任学⽣会⼲部或学习成绩优异者优先,具有相关资格证书者优先。
更多岗位登录中国民⽣银⾏查询。
三级管理者任职资格行为标准各级管理者的领导与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各级管理者必须不断对照任职资格标准来修炼自己的行为,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的持续与稳定发展。
任职资格标准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关键行为的提炼,它指引任职者高效率去获取成功,因此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是评价管理者任职状况的基准。
对中基层管理者任职状况评价的核心要求为:身体力行、事必躬亲、严格执行、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中基层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绩效导向,紧紧围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严谨做实。
经过认真讨论,对基层管理者任职资格的具体评价标准规定如下:一、评价要素参考权重任务管理40团队建设15流程执行15资源有效利用15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15二、评价标准细则任务管理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部门目标的制定是依据上级目标及本部门工作现状,体现对上级目标的分解与对本部门工作的牵引;工作计划符合SMART原则并设有监控点。
关键行为:①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或部署,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部门工作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和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③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
④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2、组织实施工作计划:按计划要求及本部门资源状况分解工作任务,对下属进行相应的事先指导与工作辅导,协调所需资源、激发员工热情,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关键行为:①明确本人及下属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和衡量标准,并以承诺的方式加以记录和保存。
②指导团队成员制定相应的个人工作计划,为下属提供相应的情况分析、资料、信息等,进行事先指导,确保下属具备明确的工作思路。
③按工作目标的要求,合理分配工作资源,组织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对未到位的原因立即查清,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及相关人员。
村级后备干部条件
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条件
一是政治过硬、坚决拥护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二是遵纪守法,诚实劳动,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事业心和责任感较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公认程度高,群众基础好;
三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其他后备干部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
四是有市场经济意识,致富带富能力强,家庭年收入高于本村平均水平,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具有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致富的本领;
五是身体健康,胜任村级事务管理工作。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来源
一是热心于本村的公益事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培双带”标兵和“党员明星户”、致富能手和农村经纪人;
二是本地企业管理和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人才;
三是复员、退伍军人;
四是民兵连长、团支部书记和妇代会主任等群团组织负责人;
五是到村任职大学生;
六是“两新”组织负责人。
七是高中毕业生以上文化程度人员;
1。
基层领导干部的任职要求
一、政治素质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这意味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政治觉悟,确保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组织协调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需要了解组织架构,善于调动和发挥团队的优势,以及处理复杂的关系和问题。
三、领导能力
领导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核心要求。
这包括制定明确的目标、引导团队朝着目标前进、激励团队成员积极投入工作、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等。
同时,还要学会在困难时期保持冷静,做出明智的决策。
四、沟通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基层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素质。
需要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他人,善于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五、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基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了解新的政策法规和市场动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六、创新能力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时,基层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组织和团队的持续发展。
七、责任心
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品质。
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同时,还要关心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公司后备管理人员基层锻炼管理办法二)有公司系统内工作经历但未曾担任过事业部或基层单位管理或技术岗位的;三)曾在事业部或基层单位工作,但因故离开公司系统一段时间,现已回归公司系统,需重新适应公司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四)其他符合基层锻炼条件的人员。
第七条基层锻炼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1年,具体根据工作需要和锻炼效果情况确定,最长不超过2年。
基层锻炼期间,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公司规定执行。
基层锻炼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回到原工作岗位;考核不合格的,延长锻炼期限或调整工作岗位。
第四章组织实施第八条公司机关各部门依据本部门人员培养需要,提出基层锻炼人员名单和计划,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基层锻炼岗位应当具备一定的管理或技术含量,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管理实践锻炼和技术提升的机会。
基层锻炼岗位由派出部门与派入单位协商确定,人力资源部门审定后实施。
第十条基层锻炼期间,派出部门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基层锻炼计划。
派入单位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支持,配合派出部门做好工作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第五章检查考核第十一条基层锻炼期间,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和鉴定,评价其基层锻炼效果。
考核结果作为基层锻炼期满后的回岗或调岗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基层锻炼结束后,派出部门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回访,了解其基层锻炼效果和意见建议,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交流人员管理第十三条公司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锻炼出现岗位空缺时,由所在部门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商,补充相同数量的人员到公司交流工作。
交流人员在公司交流期间,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执行工资福利待遇,派出部门应当对交流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确保其顺利完成交流任务。
第七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办法解释权归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前行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交流人员在六个月内的交流期间,党组织关系保留在派出单位。
三级管理者任职资格行为标准各级管理者的领导与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各级管理者必须不断对照任职资格标准来修炼自己的行为,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的持续与稳定发展。
任职资格标准是任职者取得高绩效的关键行为的提炼,它指引任职者高效率去获取成功,因此管理者任职资格标准是评价管理者任职状况的基准。
对中基层管理者任职状况评价的核心要求为:身体力行、事必躬亲、严格执行、有效监控、诚信服从,中基层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绩效导向,紧紧围绕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目标,严谨做实。
经过认真讨论,对基层管理者任职资格的具体评价标准规定如下:一、评价要素参考权重任务管理40团队建设15流程执行15资源有效利用15职业素养与工作态度15二、评价标准细则任务管理1、制定合理的目标与计划:部门目标的制定是依据上级目标及本部门工作现状,体现对上级目标的分解与对本部门工作的牵引;工作计划符合SMART原则并设有监控点。
关键行为:①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或部署,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部门工作目标,明确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和改进方向。
②根据工作的优先顺序分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充分考虑资源成本,以使其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③与相关人员商讨,面向目标,在公司规定范围内确定执行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活动。
④根据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深入分析工作中易出现失误或问题的环节,并设计相应的监控点及防范措施。
2、组织实施工作计划:按计划要求及本部门资源状况分解工作任务,对下属进行相应的事先指导与工作辅导,协调所需资源、激发员工热情,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关键行为:①明确本人及下属的工作职责、任务要求和衡量标准,并以承诺的方式加以记录和保存。
②指导团队成员制定相应的个人工作计划,为下属提供相应的情况分析、资料、信息等,进行事先指导,确保下属具备明确的工作思路。
③按工作目标的要求,合理分配工作资源,组织各种资源及时到位,对未到位的原因立即查清,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及相关人员。
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应有时代的紧迫感、历史的责任感和形式的危机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
应具有以下的得基本素质和能力。
政治素质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道德修养
要诚实可信,让大家觉得你这个人很可靠,和你相处、共事有安全感。
要胸襟宽广,要具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和谦虚待人的态度。
心理素质
要冷静持重,要有处乱不惊的风度,也要有当断则断的气度。
能力要求
第一,要有把握大局和顾全大局的能力。
把握大局,善于在大局下行动是领导干部工作的特点。
第二,要有多谋善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有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有团结同志和凝聚人心的能力。
团结同志、凝聚人心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四,要有管理情绪的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具有保持良好情绪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但过喜过悲,或者总是受情绪的困扰,过分情绪化,就会严重影响工作了。
第五,要有学习的能力。
时代在前进,观念在更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基层管理者能力要求基层管理者能力要求分析中层管理者的能力素质首先需要对他们的工作内容有较深了解。
根据本人对许多公司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职能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公司中层管理者的关键职责主要有两个:关键职责一:在公司的战略目标下,带领本部门的团队执行或完成公司高层领导班子下达的任务、工作方案,也就是说团队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职责二:根据公司战略要求,保证本部门所管辖的业务工作能正常运行、取得好的业绩,这就要求公司中层管理者随时跟踪监控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而且,公司中层管理者不仅要在本部门内部开展沟通协调工作,还要在部门之间进行相应的沟通协调,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完成公司的目标和任务,要求该岗位的任职人员要以大局为重,有大局观念。
另一方面,作为公司中层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着直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中流砥柱的角色,他们是各个员工的直接领导着者、管理者。
但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导致了基层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素质高低参差不齐,因此,公司中层管理岗位对任职者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基础素质要求较高。
鉴于以上情况,本人认为公司中层管理者的素质模型应分为团队管理、业务发展、自我管理和基础素质四大素质模块:一、业务发展素质模块:包含统率、执行、指导与监控、排除疑难、制度优化等素质要素。
1、统率:在团队中扮演“主心骨”的角色,以干练、果断和坚强的形象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使之愿意在其组织和指挥下完成工作的能力。
他需要中层能够赢得员工信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面对危机迅速作出决策、同时要具有震慑力。
2、执行:为确保战略计划的达成,通过采用创新性的、严格规范的管理行为,高效率地实施计划、取得成果的能力。
他要求领导具有组织理解力、重视可操作性,善于预见障碍并坚定推进,同时有较高的工作成效。
3、指导与监控:对下属的工作提供指导与支持,促使其能力提升;对布置给下属的工作进行跟踪,要求其及时反馈,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对策的能力。
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标准1.1 总则1.1.1 为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后备干部选拔、考核、培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1.1.2 后备干部的选拔、考核、培养、管理工作,在公司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由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
1.2 后备干部选拔1.2.1 后备干部选拔原则。
一是践行公司文化和精神的原则;二是任人唯贤,坚持“四不用”“一拥护”和德才兼备的原则。
“四不用”即:不思进取、不干实事、整天花天酒地的干部不用;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到处逢迎、遇到矛盾绕着走的干部不用;不敢负责、不敢碰硬、四处讨好的干部不用;搞花架子、虚报浮夸、善于做秀的干部不用.“一拥护”即:必须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三是注重实绩的原则;四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五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六是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
1.2.2 后备干部条件1.2.2.1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认真践行公司文化和精神,德才兼备,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昂的工作状态,把当家,把岗位当命,用心做事,激情工作;1.2.2.2 工作业绩突出.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节能降耗、服务职工、维护稳定等方面,创造出一流业绩;1.2.2.3 具有创新精神。
工作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思想观念新,思路活,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1.2.2.4 责任意识强。
责任心强,执行力强,坚持原则,敢于负责,迎难而上,服从大局,淡泊名利,不吝付出,自觉地为企业发展忘我奉献;1.2.2.5 发展潜力大。
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发展潜力;1.2.2.6 安全生产好.安全第一的思想牢固,安全效果好;1.2.2.7 群众拥护.作风民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1.2.2.8 科室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两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基层区队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区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经历可适当放宽到两年以上;1.2.2.9 副科级后备干部一般在35岁以下,正科级后备干部一般在40岁以下;1.2.2.10 条件优秀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年龄可适当放宽。
后备基层管理人员任职能力标准
(第四稿)
1概述
本标准针对对象为主管、专责、班组站长等三类基层管理人员,本标准定义和表述了为支撑XX单位的发展,任职基层管理岗位所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制定本标准考虑了四个方面的因素:
2.1战略、文化、业务特点对任职岗位的能力要求;
2.2上级领导对任职岗位的能力要求;
2.3岗位说明书体现出来的普遍特点;
2.4该层级绩优员工表现出来的能力特点。
3后备人员任职能力标准的逻辑和结构
3.1任职能力从人员、业务、自己、团队四个纬度划分为管理战略、管理业务、管理团队、管理自己四个类别。
3.2根据主管、专责、班组站长的职位特点,把本标准分为共性能力和个性能力两部分。
共性能力主要体现基层管理岗位这一层级的共性特点,个性能力则主要反映该职位的独特要求。
4能力标准的定义及行为描述4.1共性能力
4.2个性能力
5标准的应用
5.1用于选拔
根据本标准进行后备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
通过测评,甄别出在通用能力方面更具发展潜力的人员。
再结合资历、绩效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最后产生进入后备人员库的人员。
5.2用于培训
根据测评,发现后备人员较为优势和较为薄弱的能力要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或发展计划,进行能力提升。
在培训或发展计划执行后,还可以通过测评,对照标准检验能力提升的状况。
5.3用于员工自我成长
员工个人根据能力标准,规划自己的个人发展通道,重点加强欠缺能力,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或进行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