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
- 格式:ppt
- 大小:7.45 MB
- 文档页数:45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一、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二、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创建红四军
三: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
1、井冈山道路是什么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首先提出者:毛泽东。
3、提出背景:秋收起义时,城市敌人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
毛
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复兴初中石国红教材分析: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本节课所讲到的相关内容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新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原因。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英勇向前,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教学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
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人的图片。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我们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到、没有被征服、没有被杀绝。
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他们开始在腥风血雨中探索中国革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圈出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人物、结果。
(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的有关图片资料,再现历史情境。
)设计学生活动: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当年你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斗争,请你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写一份时事报道,向世界人民报道这一伟大事件。
(指导时事报道的写作方法:要求标题醒目,时间地点人物准确,内容具体,过程清楚客观,文字简练,有简短评价。
写好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品。
)想一想: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后,为什么要退出南昌,南下广东?(分组讨论,组内交流,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敌人来围,敌强我弱;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伐。
】引出:在南下途中,起义军遭到失败。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十分重大意义。
教学设计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课时
【学习目标】南昌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知识梳理】仔细阅读课文54页至56页,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一、南昌起义
1、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打响了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随后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
2、三湾改编,确立了。
3、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两军改编为,由任军长,任党代表。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的开始。
【合作交流】先认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1、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时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习目标记住南昌起义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重点:知道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一、自学环节(一)、南昌起义1、背景: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2、领导机构:党的前敌委员会由任书记,贺龙为起义军。
3、起义概况:年月日凌晨,在、、、、等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
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消灭了南昌城内的敌军。
由于国民党大批军队向南昌进逼,起义军撤离南昌,继续斗争。
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由此而来。
二、对学环节三、小组学习(二)、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年月日,中共中央在召开会议,确立了的总方针。
2、秋收起义:年月日,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
起义遭受严重挫折,毛泽东决定率领部队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去寻求立足之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概况:年10 月,毛泽东率领队伍到达湘赣边界的地区。
19 28年上半年,建立了以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开创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4、井冈山会师(1)概况: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的队伍在会师,两军部队改编为。
任军长,毛泽东任。
(2)意义: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
四、交流展示五、拓展延伸1、为什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后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攻?2.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为什么把部队带上井冈山呢?六、检测反馈得分:()1、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今天他们又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2、首先举起右图所示的军旗,是在()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 D.井冈山会师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课稿)——市四中宋小默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第12课。
面我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以及教学过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反思成长, 星火燎原的发展过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开始。
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纷纷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
本课的内容为三目。
第一目:南昌起义。
介绍了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产党领导发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第二目: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介绍了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井冈山会师。
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内容,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国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发展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培养学习合作、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勇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联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本课的难点是: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本堂课的内容,以及调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我综合运用了讲解法、讨论法和比较法辩证的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综合、归纳、分析等方法。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的第三单元第12课。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突然叛变革命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两次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是学生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形势的一个必需环节。
二、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识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等基本知识。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认识:共产党人敢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四、重、难点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滚动播放)展示:《理想》——流沙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教师:1927年4 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了,中国的革命陷入低谷。
不屈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奋起,以星火燎原之势展开了新的斗争。
(设计意图:以滚动的图片展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历程,这些图片大部分同学都比较熟悉,然后用流沙河的诗歌导入,使学生进入本课的情境。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借来火种——城市暴动的尝试1、南昌起义教师:北伐战争失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此时,中国的革命道路将走向何方呢?展示:只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一编)教师: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在俄国学习回来的张太雷提出了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经过筹备,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前导学:(一)课题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
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
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二)认清目标 明确要求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的内容,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把部队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三)自主学习 充分准备 (基础知识巩固,找出重要时间、事件等基本要素并牢固记忆)(10分钟) 1.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4.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5.1928年4月,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湖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两军会师后。
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全军约一万人,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二.课堂探究、展示、评价(10分钟)1.假如让你回到1927年的9月,由你来领导秋收起义,你会怎样去做,比较一下自己和毛泽东的异同点,并分析一下为什么?1.不同点:不去攻打大城市的敌人,直接向农村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