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生物圈到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2.79 MB
- 文档页数:34
[高中生物问题清单-全文可读]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走近细胞1.1从生物圈到细胞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为什离不开细胞,乌龟的心肌细胞能完成乌龟的各种生命活动吗?2.病毒结构是什么,如何培养病毒?3.龟参与生命系统的层次有哪些?大肠杆菌和松树参与的生命系统层次有哪些4.血红蛋白属于生命系统层次吗?最基本的什么系统层次是什么?5.名词解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6.池塘中的全部鱼类属于种群吗?属于群落吗?属于生态系统吗?为什么?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简述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物镜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是什么?放大倍数是长或宽还是面积?3.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物象如何移到视野中央?视野中逆时针旋转的物体实际旋转方向是什么?4.比较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视野大小、明暗、玻片与载物台的距离5.如何判定视野中污点的位置?6.若装片颜色较浅如何调节反光镜和光圈?7.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什么?8.原核细胞种类有哪些?带“菌”都是原核吗?带“藻”都是真核吗?9.比较细菌和蓝藻的异同?10.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并且说明二者统一性和多样性。
11.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细胞学说的意义是什么?12.简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组成细胞的分子2.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说出下列每类元素中包含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最基本的元素、动植物干重和鲜重含量前4的元素。
2.细胞中含量前4的化合物是什么?3.鉴定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实验原理、实验选材、实验步骤各是什么?4.婓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和结构简式是什么?2.氨基、羧基和肽键的写法,3.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某蛋白质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脱水数目、形成的肽键数目、蛋白质的氨基和羧基数目、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中O、N原子的数目分别是多少?4.足量ABC三种氨基酸,能形成几种三肽?能形成几种含3种氨基酸的三肽?5.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同学们好!从今年7月份以来,有一个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埃博拉”。
我们知道,埃博拉是一种病毒,早在今年三月份以来,西非一些国家就爆发了号称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而就在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就将这次疫情定义为“全球性危机”。
真正让人们恐惧和担心的是这种病毒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其致死率甚至高达90%,而且尚无特异性疗法,也没有相关疫苗,换句话说,如果不幸染上这种病毒,基本上就没救了,只有祈祷的份了。
另外,据说病人最后的死相也会特别难看,这种病毒会导致急性出血热,大家看这只猴子就表现了全身出血的现象。
其实光看这个病毒的样子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它不像普通的冠状病毒,而是呈现一种纤丝状,就像蠕虫一样让人觉得恶心。
其实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对病毒这种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大家一起回想一下,病毒有着怎样的结构特点呢?答: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内核,核酸就是它的遗传物质,要么是DNA要么是RNA,而且只能是其中一种,我们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埃博拉病毒就是一种RNA病毒。
那么病毒又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呢?答:刚才我们也说了,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不能独立的进行新陈代谢,它必须要寄生在活的细胞之中,利用细胞为它提供的物质、能量、细胞器等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
而一旦它离开了细胞,它将不表现任何生命现象。
那么除了病毒之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实例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实例: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草履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于它长得像草鞋,所以取名草履虫。
我们知道,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生物,所以我们首先以草履虫为例,来看一看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是怎样一种关系。
大家看下面这三张图片,最左边是正在运动的草履虫,中间的是这在分裂的草履虫,而最右边则是刚刚完成分裂的草履虫。
大家想一想,除运动和分裂外,草履虫还能病毒相关知识回顾以埃博拉作为开篇材料过渡到正文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呢?答:太多了,比如生长(意味着细胞的长大)、摄食、呼吸(这些都要在细胞内来完成)、应激性(依靠细胞来感受外界刺激)等等。
第1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教具准备:相关图件六、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实例: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2、多细胞生物:依赖多种分化的细胞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实例:人的生殖和发育(遗传物质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缩手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涉及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生命活动依然离不开细胞。
实例: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病毒)等病毒都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提供的物质、能量、细胞器等来完成病毒自身的繁殖活动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高等动物:(由小到大)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2、高等植物:无“系统”层次。
3、单细胞生物:“细胞”等同于“个体”,无“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4、病毒:不具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1)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上的。
(2)生物体内的细胞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而且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补充知识:高等动物的4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高等动物的8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有时候还要加上免疫系统)高等植物的4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高等植物的6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另外,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必修1知识点填空1.1 从生物圈到细胞1、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专营细胞内生活。
结构简单,一般由和所构成。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病毒______(是/不是)生命系统4、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做层次。
5、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全部个体。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7、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8、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2)转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使用常识(1)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2)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4、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虽然结构和功能不同,但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差异性: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最基本的元素____鲜重和干重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数量最多的元素____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氨基酸及其种类基本单位--氨基酸:有___种(依据是_______不同)包括:必需氨基酸(___种),非必需氨基酸(___种)必需氨基酸必须从______中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可以从_____中获得也可以_________。
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2、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________(分子式_______)。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框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重点、难点)3、掌握细胞学说内容。
(重点、难点)二、教学过程:【导入】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谁?主要观点有哪些?2、第一位发现并命名细胞的科学家是谁?3、细胞学说的意义?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1、建立者:施莱登施旺2.基本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回答建立历程。
3.建立历程4.建立意义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生物科学进入细胞水平。
3)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
细胞学说对生物界的影响巨大,被恩格斯列入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局限性:未涉及原核生物、病毒,未涉及多样性,差异性。
5.建立方法——归纳法归纳法是指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1)分类: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可能可信不完全归纳法:结果很完全归纳法:结果可信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但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性。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实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讨论: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草履虫除了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排泄、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结论: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实例2:缩手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结论: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实例3:人的生殖和发育结论: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本节为必修1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高中生物开始带领学生走进细胞世界,本节从生物圈开始谈到细胞,先说明细胞的重要性,再从乌龟为例,从细胞到生物圈介绍多细胞动物的生命层次,让学生更客观、清楚地认识自然界与生物体,并为本书的学习做了铺垫和引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过程与方法:尝试将提取文字、图标里的重要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认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五、教学媒体:图片表格、多媒体PPT课件、视频等六、上课流程教学环节预计时间主要内容方法师生行为导入新课3min 教师的语言描述利用PPT介绍SARS病毒给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后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引导学生思考“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这一问题。
生:在教师的讲述中了解到SARS病毒主要侵染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师:提出疑问“处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新课讲授20min 以P2中“资料分析”为(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师:PPT展示草履虫运动和分裂的图片;生:探讨草履虫是一种怎样的生物,能完成的生命活动。
师:如果草履虫失去了完整结构,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主,结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吗?生:不能,比如纤毛的运动,口沟的过滤等。
1.教师利用PPT展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发育由什么细胞开始,认识亲子代间的遗传物质“桥梁”。
2.教师演示缩手反射的过程生:学生回顾反社会结构,发现人的应激反应也离不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