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知识梳理及阅读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21.9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课外阅读拓展训练一、课外阅读建议1.1 《小王子》1.2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3 《神奇校车系列》1.4 《安徒生童话》二、拓展训练在课堂上,我们通过《人物描写一组》这篇文章认识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部分主要人物。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拓展训练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2.1 熟读原著在课外时间,建议同学们有选择地翻阅原著小说,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其中的人物描写和行为细节非常丰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
2.2 写人物笔记选择自己喜爱的小说或故事集中观察一个或多个人物,写下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言行举止和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
2.3 人物对话剧本选取某个小说或故事中的片段,编写一个小型对话剧本,要求在对话中准确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通过创作,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2.4 人物形象漫画将某个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情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画画的方式来描绘人物的外貌和气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具体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意图。
2.5 人物评价推理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小说,对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进行评价和推理,分析其背景、性格、行为等方面,探讨其对故事走向的影响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通过以上拓展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描写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人物描写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人物描写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致观察,来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性格和情感。
以下是关于人物描写的一些知识点: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基础,包括人物的长相、衣着、姿态等。
在描写时,要注意抓住人物最显著的特征,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
2. 语言描写:语言是人物性格的直接体现。
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展示其性格特点、情感状态和思想观念。
在描写时,要注意语言的自然流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情境。
3. 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可以传达其情绪变化和心理活动。
在描写时,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4.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
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或作者的叙述,可以深入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描写时,要注意心理活动的细腻和真实。
5. 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性格,通过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6.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人物描写的灵魂,通过捕捉人物的细微动作、表情变化等,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7. 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描写更加形象和富有表现力。
8. 人物描写与故事情节相结合:人物描写要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通过人物的行为和选择,推动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的转变。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从而在作文和阅读理解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年级阅读理解——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答题格式:人物描写的作用=描写方法+具体内容+揭示心理+反映感情及品质+表现性格特点(三选一)修车师傅我家门对面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
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这个修车师傅。
在我眼里,他如同街边的枯树,路边的残草。
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
我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只见站着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脸上手上沾满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傅。
他焦急地用手比划着,嘴里发出急促的“啊啊”的声音。
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心里有些害怕,赶紧关上门。
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响了邻居家的大门。
晚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铺修理,到现在还没取回来。
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原来他是一家一户寻找车主啊!我和爸爸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中,搓着双手,跺着双脚,不时地往手上哈气,他的旁边放着的正是我家的自行车。
他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手中。
爸爸紧紧地握着修车师傅的手说:“真是太谢谢你呢!你把车锁上就可以回家了呀!”修车师傅好像听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了的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纸上面哆哆嗦嗦的写了几个字:我怕你晚上要用车。
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想到他挨家挨户寻找车主的情景,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的等待车主的情形,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寒风依然凛冽,回头望去,他却像青翠、高洁的松柏屹立在街头。
1.第1自然段写“我”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修车师傅,有什么作用?2.仔细品读第2自然段中画“”的句子,修车师傅“焦急”是因为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3自然段中画“”的句子。
4.文中多次描写凛冽的寒风,对其作用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渲染爸爸着急用车的心情。
B.衬托修车师傅的形象。
C.反映街坊四邻冷漠的心。
人物细节描写知识点总结一、人物的外貌特征1. 外貌特征的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是构建人物形象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有更直观的认识。
在描写外貌特征时,可以包括人物的身材、面部特征、服饰打扮等方面的描写。
比如身材高矮胖瘦、面容是圆润还是锐利、穿着打扮的风格等。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形象。
2. 外貌特征的辅助描写除了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直接描写之外,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
比如通过人物的眼神、微笑、手势等来表达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动作态度来展现外貌特征。
这样的描写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形象。
二、人物的性格特点1. 性格特点的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构建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性格特点的描写可以让读者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描写性格特点时,可以包括人物的性格倾向、性情特点、性格特征等方面的描写。
比如人物是温和还是刚毅、豁达还是心机、忠诚还是变态等。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人物的性格。
2. 性格特点的行为描写除了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直接描写之外,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举止来展现性格特点。
比如人物的言语举止、看待问题的方式、处理事情的态度等都可以体现其性格特点。
这样的描写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
三、人物的动作举止1. 动作举止的描写人物的动作举止是构建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通过对人物的动作举止进行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在描写动作举止时,可以包括人物的行走姿势、手部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的描写。
比如人物的步态是轻盈还是沉稳、手部动作是潇洒还是生硬、面部表情是喜怒哀乐还是冷漠等。
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2. 动作举止的环境描写除了对人物的动作举止进行直接描写之外,还可以通过环境来辅助展现人物的动作举止。
比如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强调人物的动作举止,或者通过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来展现其动作举止。
中考名著《水浒传》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人物简介节选】水泊梁山108个英雄好汉,其中天罡星36人,地煞星72人。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华州府华阴县史家村人。
庄主子弟,自幼习武,身刺九条青龙,手使三尖两刃四窍八环刀。
因与少华山好汉来往,为华阴县捉拿,烧庄上山落草。
宋江大闹西岳华山后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头领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关西军汉,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大商店野猪林后和杨志同上二龙山落草。
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义入伙,为山寨步军十一头领之一。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后,由柴进荐上梁山。
后因晁盖上山火并王伦。
为山寨五虎将之一。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客籍关西,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
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
托塔天王晁盖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
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
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
后打曾头市中毒箭身亡。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郓城县人,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财主家门馆教授。
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上山寨后为掌管机密二军师之一。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郓城县宋家村人,表字公明,排行第三,面黑身矮,为人仗义疏财,在家大孝,人唤孝义黑三郎,江湖上唤作山东及时雨。
精通刀笔,纯熟吏道,曾任郓城县押司,后因杀死阎婆惜刺配江州,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
晁盖身亡后任梁山寨寨主。
梁山泊总兵二都头之一。
天伤星行者武松清河县人,排行第二,江湖上人称武二郎。
现代文阅读篇章【知识梳理】一、人物描写作用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描写方法1、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练一练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在括号内1、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表情。
()2、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
()3、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 )4、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
()5、面对老师的表扬,我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 )【阅读分析】剥豆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统编版五语下知识点易考点名师梳理(持续更新中)13.人物描写一组 学习目标:1.认识“墩、搂”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监”,会写“跤、搂”等15个字,会写“摔跤、欺负”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句子感受小嘎子、祥子、严监生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1.我会读。
一类字:跤ji o 搂l ōu 仗zh àn ɡ 鞭bi ān 欺q ī 挠n áo 扳b ān 腕w àn 剃t ì 腮s āi疤b ā 监ji àn 侄zh í 喉h óu 咙l ón ɡ二类字:墩d ūn 搂l ǒu 嘎ɡǎ 绊b àn 揪ji ū 扳b ān 腕w àn 铸zh ù 颧qu án 疤b ā 监ji ān 侄zh í 痰t án 揩k āi易错音:小嘎.子(g ǎ g ā) 两腮.(s āi sī) 严监.生(jiàn jiān) 脚腕. (w àn w ǎn) 破绽.(d ìng zh àn ) 一叉一搂.(lōu lǒu) 颧.骨(guàn quán) 欺负.(fu f ù) 诸亲六眷.(téng juàn) 揩.眼泪(kāi jiē) 绊.倒(b àn p àn ) 桥墩.( d ūn d ēn ) 随便.(biàn pián) 抖擞.(sǒu shǒu) 揪.住( ji ū qi ū ) 鹐.架(qiān qiā) 铸.就(zh ù s òu ) 扳.倒(b ān f ăn ) 答 案:g ǎ s āi jiàn w àn zh àn lōu quán fu juàn kāi b àn d ūn biàn sǒu ji ū q iān zh ù b ān多音字:监jiān( 监视 监听) jiàn(太监 监生) 挑tiāo( 挑担) ti ăo(挑拨 ) 搂lōu(一叉一搂 搂帐) lǒu(搂抱 )2.我会写。
考点6: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知识点: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考题形式:1.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语句进行赏析;2.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加以赏析;3.根据上下文,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人物描写的方法可分为5种: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外貌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常遭欺辱,懒惰且又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通过对奥楚蔑洛夫两次不同的语言的描写,刻画出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形象。
★答题规范★运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的性格或形象。
【例题精讲】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上的饭店袁省梅张六九跳下三轮车,手里举着根麻花,说:要是有钱了,我要在这里开个城里最好的饭店。
话是说给他媳妇王凤凤的。
王凤凤知道这是张六九的第一句话。
每天到了麻花铺前,张六九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句,好像这句成了他一天的开始,好像没有这句这一天就没法开始。
每天早起,张六九骑着三轮车收破烂时,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街头的这个麻花铺,买一根麻花给媳妇吃。
刚炸出来的麻花,油乎啦啦的,飘着白腾腾的热气,老远就闻上了香。
小说阅读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讲解一、人物常考题型1: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1)概括人物形象(人物的外貌+肖像+性格+身份地位+重要经历、结局)第一,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验、教养、气质等。
第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
第三,小说人物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四,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概括人物心理以及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
例:以……为线索,概括……的过程/ 文中……体现人物什么心理?找到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品味人物心理。
常考题型2: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1)侧面烘托,个性鲜明,次要人物的……衬托出主要人物的……(2)次要人物的……(语言、行动)推动了情节发展(3)揭示或凸显主题(4)作为线索,贯穿全文(5)作为故事的讲述着者和见证人,串起整个故事,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二、情节常考题型1:情节的概括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文中的……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1)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四步骤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找到故事的主要人物及其结局,向前推出发展和开端等)常考题型2:情节的作用(1)情节:补充说明了……,使得……情节更加合理,为下文……情节铺垫(2)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常考知识点3:情节的叙述(1)叙述的顺序①倒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使得文章结构富于变化②插叙a.内容上:对主要情节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b.结构上:承上启下,揭示了上文……的原因,为下文……铺垫,推动情节发展c.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写出人物的品性或关系深化文章主旨,d.艺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行文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2)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叙述:自由表达,增强文章真实感;第二人称叙述: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沟通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在所写对象为物象时,起到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叙述:客观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
初中文言文人物形象描写知识点梳理先说一下文言文,在初中阶段,学生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例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等。
而在这些文言文中,人物形象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人物形象描写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让读者对人物的外貌、性格、动作等方面有一个更加具体和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中人物形象描写的常用词语。
在描述人物的外貌时,常用的词语有“高大威猛”、“英俊潇洒”、“美丽动人”等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想象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比如一个高大威猛的男子或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
在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时,常用的词语有“仁义宽厚”、“机智聪明”、“刚直不阿”等等。
通过这些词语,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方式。
此外,文言文中还常用一些动词来描述人物的动作,例如“行走匆匆”、“目光如电”、“神情凝重”等等。
这些动词可以使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人物的活动状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中人物形象描写的常用句式。
首先是定语从句,例如“那个高大威猛的男子”、“那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等等。
通过定语从句,可以为人物加上一些具体的形容词,来揭示人物的外貌特征。
接下来是状语从句,例如“他行走匆匆地走过了身边”、“她目光如电地扫视四周”等等。
通过状语从句,可以描述人物的动作特点,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物的一举一动。
此外,文言文中还常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人物形象的描写,例如比喻、拟人等。
比喻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与一些具体事物进行类比,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拟人可以赋予人物的身体部位以人的思维和感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文言文中人物形象描写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描写人物形象的主题和写作目的,确保描写的内容与主题和目的相符,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其次,要善于使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通过合理的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有力。
同时,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可以采用具体的细节描写,例如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等等。
人物描写知识点总结
1.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中最基本的一部分。
可以从头发、眼睛、鼻子、嘴唇、面部轮廓等各个方面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生动的描写。
在描写外貌时,要注重细节,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衣着、身材等方面进行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象。
2. 性格描写
性格描写是人物描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人物性格描写时,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世界、对他人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描写,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3. 行为描写
行为描写是人物描写中最直观的一部分。
通过对人物的行为举止进行描写,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在行为描写时,要注意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4. 经历描写
经历描写是人物描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物的经历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进行人物经历描写时,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过去、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等方面进行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
5. 对比描写
对比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一种手法,通过对人物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在进行对比描写时,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经历等方面进行对比,呈现出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个性特点。
总的来说,人物描写需要注重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经历等多个方面进行描写,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
在进行人物描写时,要注意把握好人物的特点和个性,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
人物描写作用答题技巧
1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形象、性格及感情的变化。
2.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身份。
3.心理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4.动作描写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心理。
5.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人物描写方法知识库:
1.人物描写方法一般分为: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对人物进行描写的角度或途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在人物的各种描写方法中都可能存在细节描写。
4.人物描写方法作用(依次分析,有一个答一个):
(1)生动形象地写出……(特点)
(2)表现了人物(要结合文章具体化)……(精神/品质/ 心理)
(3)表达作者(有时是“我”)……(情感)
(4)为下文……作铺垫
(5)如果是侧面描写,应回答:从侧面烘托……
一、中考中出现的提问形式:
1、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
2、结合一个具体语句简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3、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第一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
注意: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或写出了什么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专题05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知识梳理一、提问方式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3.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二、答题思路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1)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2)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3)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4)对比、烘托人物性格。
例句:阎振三摇了摇头。
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品析:“披散的长头发”“苍白的脸”属于外貌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敌人手段的残忍,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的革命精神。
2.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
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
在文章中,就是把这些表情的变化用文字写出来。
★作用:突出人物……心理,展现……性格特征。
例句: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品析: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瞪”“迸射”“仇恨的火花”体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和看到部队受阻时焦急的心情。
3.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作用: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等。
例句: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品析: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董存瑞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4.动作描写★作用:突出人物……心理,……性格特征,或……心情。
例句: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品析: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皱紧眉头“”“哽咽”说明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的困难和痛苦,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品质。
人物描写方法以及作用知识点梳理
①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外貌(肖像)描写/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动作(行动)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B.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原因。
专题07:判断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考点7:判断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考情梳理】人物描写及其作用人物描写举例作用①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这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祖母刚去世,黑色有哀悼的意味,同时也反映了家境的困顿,与全文气氛一致。
②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如: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这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
在当时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急于谋事,但“我”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他唯恐“我”在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亲自送“我”去,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③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还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父亲的动作描写,连用七个动词,描绘出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景,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④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如:“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这句话是“我”的心理描写,照应上文“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写出了“我”当时对藤野先生的帮助不是很理解的心理。
⑤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喜、怒、哀、乐的神态变化,揭示人物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
如《动物笑谈》:“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现代文人物描写方法及鉴赏角度(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知识点1: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
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1)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
(4)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考人物描写阅读理解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开在心里的橘黄花①小时候,我生活的小村子坐落在山脚下,离最近的小镇也有六七里路。
那时,全家人都以种烤烟为生,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因为买不起肥料,每年烤烟收获之后,田地里到处是丢弃的烟蒂。
奶奶说,烟蒂落下的营养可以让土地变得肥沃起来。
于是,每到收完烤烟后的一段时间,父母就套牛耕地,将那些烟蒂埋入田地里。
来年春天,果然发现那些埋烟蒂的地方,庄稼长势特别喜人。
②一次午休,我静静地趴在窗台上,阳光正温暖地照射在我的脸庞。
不经意间,我发现窗台边那盆橘黄的仙人掌花正灿然开放,仙人掌花盆是一个碎瓦片摞成的花盆,而那朵橘黄的仙人掌花就开在那个花盆中。
当时,我几乎惊叫起来。
因为放花盆的地方,正是我经常站的地方,一到冬天,那块放花盆的地方便有一个浅浅的水洼,我经常将这个浅浅的水洼当做一个水池,和很多伙伴们一起将脏兮兮的小手按在水里,尽情地掬捧水花嬉戏。
而此刻,我心爱的仙人掌花居然开放在我经常站的地方。
我怀疑这朵花有灵性,不然怎么会避开我的脚印开放呢?③整个下午,我一直在琢磨这朵橘黄的仙人掌花。
这朵花似乎成了我的朋友。
我不时用手去触摸它胖乎乎的叶片,轻轻嗅嗅它散发出来的香气。
这盆仙人掌花并没有因为长在角落而自惭形秽,相反却开得十分灿烂。
我心里暗暗佩服起这朵花来。
④后来,家里人发现了这盆花,他们将花盆搬到屋檐下晒太阳。
我心急火燎地对奶奶说:“别让屋里的人随便搬动我的花。
”奶奶乐呵呵地答应了。
有了阳光的滋润,橘黄的仙人掌花开得更加绚丽了。
看着它胖乎乎的绿叶和那灿烂如阳花的橘黄色花朵,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⑤第二年春天,父亲要到外地打工了。
头天晚上,父亲向我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家里的农活后便走了。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空荡荡的。
第二天一早,我便拿着锄头去田地里干活。
一路上我都闷闷不乐的。
忽然看到路边开放着的几朵野花时,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来到田地里后,我发现那块埋着烟蒂的地方长出了几棵烟叶苗。
现代文阅读篇章
【知识梳理】
一、人物描写作用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人物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
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3、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
4、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5、心理描写
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三、练一练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写在括号内
1、一个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表情。
()
2、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
松树扛到自己肩上。
()
3、我真想对那位大姐姐说:“请给老婆婆让个座吧!”()
4、她的脸好像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愉悦。
()
5、面对老师的表扬,我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阅读分析】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在与儿子比赛剥豆时作者的动作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体现动作变化的词语。
(4分)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18个字)。
(4分)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从“敛声息语”中可以看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还可以从哪些动词中看出他是这样的人?(2分)
4、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分)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下面:(3分)
描写:
描写:
描写:
5、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以为怎样的母亲?(2分)
【阅读训练】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
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
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
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
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屁股上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
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6分)
看望——()痛楚——()避免——()
2、“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指的是()的善良。
(4分)
A. 让座女孩
B. 老人
C. 女儿 D 作者
(1)文中哪句话可以表现出老人坐在座位上的痛苦,用“”划出来。
(2分)(2)一开始,作者以为老人表现出痛苦是因为
,后来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
4、前文说“让我看得很疑惑。
”后文的哪句话解答了这个疑惑,请把这句话写在下面。
(3分)
5、从女儿的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对父亲的爱,把这些动作用“”出来。
(2分)
6、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