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9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德馨.(xīn)商酌.(zhuó)累赘.(zhuì)妥帖.(tiè)B.驿.路(yì)晶莹.(yínɡ)拖沓.(tà)恍.惚(huǎnɡ)C.契.约(qiè)监督.(dū)生疏.(shū)淤.泥(yū)D.譬.如(bì)亵.玩(xiè)案牍.(dú)喷.香(pè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卸却鸿儒陡峭诲人不倦B.丁卯修茸循环颠沛流离C.竹蔑契约恳切如释重负D.朦眬案牍甚蕃悲天悯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叶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C.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4.修改病句。
(4分)(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被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左右,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圣陶先生对普通话生梳,于是不耻.(chǐ)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sháo)性的意见。
B.蒙胧.(lóng)的月光好像微微的烛光,照入了他那颗在颠沛.(fèi)流离的生活中逐渐冰凉的心房。
C.小茅屋经过修茸已经焕然一新,这天夜里,窗外寒风凛.(lǐng)冽,我却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D.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哈尼小姑娘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B.鲁迅先生还是拜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C.杜甫悲天悯人....,有一颗古仁人之心,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D.关于用字问题,先生认为必须定个标准,并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这件事表现了他诲人不倦....的教育家风范。
3.[2022·贵港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之所以应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更应在传承过程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是因为其与时代发展交相辉映,焕发新的生命力。
B.新媒体时代,传统书法借助多元传播手段以新的展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并进一步掀起书法局面。
C.我国的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就要进入建造阶段。
D.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冬去春来的变换,在岁月的流逝中体会着日升月落的温柔。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 喷.香(pèn) 契.约(qiè) 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i)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解析】A项,“契”应读“qì”;B项,“亵”应读“xiè”;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解析】“如失重负”应写为“如释重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解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用来形容学生不合适。
4.(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解析】B项中,句子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项中,句子动宾搭配不当,将“突破”改为“实现”;D项中,“防止”已包含“不再”的意思,再用“不再”属于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
单元测试(四)(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晶莹.(yín)太阳寨.(zhài) 简陋.(lòu) 悲天悯.人(mǐn)B.揽.(lǎn) 商酌.(zhuó) 譬.如(pì) 如释重负(shì)C.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沓.(tà) 颠沛.流离(fèi)D.契.约(qiè) 修葺.(qì) 淤.泥(yū) 诲.人不倦(huì)(解析:A项中“莹”应读yíng;C项中“沛”应读pèi;D项中“契”应读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草率生疏亵玩不耻下问B.拖沓恍惚朦胧学而不厌C.撵走陡帩循环南腔北调D.恳切竹篾妥帖香气四溢(解析:C项中“陡帩”应为“陡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3分)A.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C.诸葛亮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为蜀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他们不仅以此而维护了自身的尊严,而且通过以身作则....,巩固了国家的民主传统、实践和习俗。
(解析:“不耻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与语境不符。
)4.下列语段画线处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4分)①随着人们信息获取的开阔,各种文化艺术的表达进入多元时期。
然而艺术审美的风,无论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②也许总有尘埃落定的某个时候。
此次“全国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中的100多件作品,有水墨、油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③整体展示了对于“文化·家园”人文关怀主题。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登飞来峰》表达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B. 《陋室铭》《爱莲说》中涉及到的孔子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高洁之士C.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D.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传播多次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这个故事的源头就是南北朝时的民歌《木兰诗》【答案】B【解析】B项“孔子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高洁之士”错误应是《陋室铭》《爱莲说》中涉及到的诸葛亮、扬子云和陶渊明都是古代的高洁之士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2.(1)下面画线的“之”的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2.(2)画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3)【甲】文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A. 水陆草木之花B. 莲花之君子者也C.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 何陋之有【答案】D【解析】(1)A、B、C三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 D项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句意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鸿大【答案】(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解析】(3)解答此题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文中相关语句【甲】文中作者认为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并且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乙】文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 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用原文语句回答即“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答案】(4)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②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解析】(4)①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②上长到蔓延到绿使……绿青使……染上青色3.(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不蔓不枝蔓 _______________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 _______________③转转不已已 _______________④遂反溯流逆上矣遂 _______________3.(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3.(4)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你能悟出怎样的道理?3.(5)【乙】文画线句子给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哪些方法和途径【答案】(1)①生藤蔓, ②亲近而不庄重, ③停止, ④于是【解析】(1)①句意为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生藤蔓②句意为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啊亵亲近而不庄重③句意为像这样不停地转动已停止④句意为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遂于是【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前文提到的事物B项都是介词在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只只是D项语气助词了故选A【答案】(3)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②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解析】(3)①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②如像是这样啮冲刷再再次转转动【答案】(4)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依附权贵不滋生私欲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解析】(4)【甲】文托物言志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作者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莲的形态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意思是“荷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既不生藤蔓也没有旁枝” 同样反射出作者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依附权贵不滋生私欲多做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事的人生追求【答案】(5)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解析】(5)【乙】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以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告诉我们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即做任何事情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 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4.(2)辨析多义词绝 A.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怎样的作用?4.(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 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解析】(1)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同“缺” 空隙、缺口②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③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④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答案】(2)①断, ②极特别【解析】(2)①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绝断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绝极特别【答案】(3)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②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解析】(3)①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②但只(是)仅仅闲人闲散的人耳同“尔” 语气词罢了【答案】(4)【甲】夸张突出船行之快以船行之快从侧面表现水势迅猛【乙】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解析】(4)【甲】文中“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写出水势凶猛【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影子比作水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皎洁给人以空灵之感【答案】(5)【甲】描写着力渲染了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乙】议论流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之情感【解析】(5)【甲】“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使用侧面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的是猿叫声以声衬静动静结合从而渲染三峡山谷的清幽凄清【乙】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2)胡应麟曰“杜诗五律结句之妙语皆矫健振劲绝非铮铮细响也”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也体现了这种结句之妙请具体说明(抓住关键字分析妙处即可不需要考虑诗词音韵)A. “西阁百寻余” “寻”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B. “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C. “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D. 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答案】B【解析】(1)B项“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错误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的孤寂漂泊之感【答案】(2)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因为战事书信也极少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伤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解析】(2)亲朋亲朋好友兵甲泛指兵器这里代指战争书书信尾联的意思是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各地都有但因为战事很少能收到亲朋的书信写出了因战争与家人失去联系的现状体现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伤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①寒 jìn()②chàn()抖6.(2)请根据文意在下列表格里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9个字)6.(3)文章题目“永不受伤的飞翔”有什么含义?6.(4)文章⑫段中写到了作者的梦境这段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5)文章结尾一段中作者写道“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人生所有的艰难都会为他让路” 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答案】(1)①噤, ②颤【解析】(1)①“寒jìn”应写作“寒噤”②“chàn 抖”应写作“颤抖”【答案】(2)①救起小鸟(决心给小鸟养伤), ②坚强【解析】(2)根据表中的提示阅读作品概括情节抓住各情节中人物表现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如根据第⑧段、第⑩段句子“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说‘无论伤多重治一治伤口一样可以好好地活’”“孩子说‘放心吧我会给它喂水、喂食而且会陪它说话的……’” 第①空可填写为救起小鸟(决心给小鸟养伤)第②空根据第⑩段句子“然而今天他对待小鸟的态度和他的话让我震撼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刚强”可知小男孩很坚强【答案】(3)一是指受伤的小鸟在男孩的救助下一定会再次奋发振翅飞翔二是指小男孩没有让艰难困苦留下阴影而是乐观向上的生活【解析】(3)小鸟和小男孩都有着悲惨的命运都是“受伤的生命” 但他们都不悲观放弃小鸟虽然“已经站不起来了翅膀在颤抖中不断扑腾着” 依然在努力求生小男孩虽然父亲早亡又“有孩子欺负他” 但他坚强乐观文中“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在巷口弄堂里四处吆喝着卖馒头”“孩子抬头朝我灿烂地笑了笑”这些语句都感人至深小鸟和小男孩(尤其是小男孩)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弱小生命骨子里的坚强” 所以说他们是不“永不受伤的”他们定会展翅翱翔【答案】(4)表达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的境况的牵挂寄寓了作者对小鸟和男孩(特别是男孩)的未来的美好祝愿【解析】(4)联系文章内容了解小鸟与男孩的遭遇从作者的叙述描写中体会其对小鸟与小男孩表达的情感与希望以此来概括说明该段中写“我”的梦境“他和那只被救的小鸟一起在晴空里幸福地飞翔”表现了“我”坚信小鸟和小男孩的坚强能够战胜任何困难也表现了“我”祝愿小鸟和小男孩过上美好的生活【答案】(5)这句话是说只要一个人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打败就像文中的小男孩虽然遭遇了那么多不幸但他的心灵却依然那样善良、乐观、坚强他就是“一个骨子里永远不会受伤的生命” 我们也要学习小男孩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面对困难把这些当作磨砺我们心性的生活的考验【解析】(5)在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时要围绕文章主题并结合自己学习或生活的经历来作答本文赞扬了小男孩在逆境中的坚强、乐观在作者看来这样的生命即使初期受了伤也能克服所有困难坚定向前感悟要答出小男孩的顽强乐观的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7.(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7.(2)请分析标题“一着惊海天”的妙处7.(3)第①段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7.(4)本文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⑤-⑭段)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写的用意A. 本文作为报纸通讯呈现了价值感、层次感、现场感、美感等特点带给读者强烈的阅读震撼感B. ③④段揭示了航务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C. ⑦段中“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了对偶比喻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D. ⑩段中“某大国一名上将”所说的话是运用反语体现了着舰技术之难表现了中国人忘我的奉献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答案】D【解析】(1)D项“某大国一名上将”所说的话是运用引用【答案】(2)突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给人带来的震撼表现出事件的重大意义“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画面感强烈吸引读者【解析】(2)“一着惊海天”中“一着”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交代了事件产生的影响之巨大“海天”一词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也强调了事件的影响很大“一着惊海天”这一标题既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又具有文学气息据此分析作答【答案】(3)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解析】(3)“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描写海域、海风、海浪很好判断这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作者通过这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结合语境及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来概括作答即可【答案】(4)①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气氛、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战斗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解析】(4)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其它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它的作用是使人物性格、形象更鲜明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感人战机着舰是这篇通讯的主要事件而人们的神态和心情是辅助之笔用以从侧面表现主题作答时要从气氛的烘托上、现场感的营造上、主题的突出上等角度综合分析其用意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根据下面对话补全书信内容 100字左右爸爸唉每天早上还没有开出小区就担心晚上回来没有地方停车妈妈是啊!谁叫我们幸福新村是老小区呢?都改造过了车位还是这么少!女儿咦对面的新小区听风苑不是还有许多空车位吗?我们能不能去租一个啊?妈妈对啊!他们五百多户人家有一千多个车位呢!我们如果能停到那边去的话就不用担心下班没地方停车了也省得这边早晚堵车女儿而且听风苑好像没有多少人住车位都空着多浪费啊!爸爸我们的物业早就去对面问过了他们不同意我们去租用他们的车位女儿那我们以幸福新村居民的名义给市长写封信吧说说以租赁方式共享车位的想法妈妈这办法可以试试敬爱的市长先生您好!为解决幸福新村停车难的问题我们提出与对面听风苑以租赁方式共享车位的设想理由如下我们期盼您的答复此致敬礼!幸福新村居民2018年4月24日【答案】幸福新村是老小区改造后还是无法设置更多车位不能满足业主停车需求对面新小区听风苑入住率低目前有大量车位空余共享车位可以避免资源的空置浪费共享车位还可以缓解老小区早晚高峰期堵车现象缓解停车难问题【解析】补齐的书信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当前小区内存在的停车难问题以及建立共享车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几点从材料中提取即可本题不要求统一答案注意语言得体及字数要求9.(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9.(2)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9.(3)将“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吹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一句放入文段一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9.(4)文段一中第④句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并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动听的歌儿和笑容向老榆树告别改 _______________A. 亭亭玉立篷勃挣扎(zhēng)刹那(shà)B. 亭亭玉立蓬勃挣扎(zhēng)刹那(chà)C. 婷婷玉立蓬勃挣扎(zhēn)刹那(shà)D. 婷婷玉立篷勃挣扎(zhēn)刹那(chà)【答案】B【解析】(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的正确书写为亭亭玉立、蓬勃“挣扎”中“挣”应读作“zhēng” “刹那”中“刹”应读作“chà”故选B【答案】D【解析】(2)地位人、团体或国家在社会关系或国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第一处结合语境分析应用“位置”绽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欲绽形容花儿即将开放却又没开的样子一般形容植物美的形态第二处结合“竟还保留着一个”“花苞”分析应用“欲绽”时隐时现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可有可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第三处结合语境分析应用“时隐时现”故选D【答案】C【解析】(3)解答此题要通读文段一将所给句子代入其中揣摩是否前后连贯也可采用代入验证法所给句子的关键词是“砖垛” 通读文段一可知④句出现了“砖垛”一词由此可知所给句子的大体位置应在其前后再结合选项分析所给句子应在⑤句前与④句形成语意的转折故选C【答案】(4)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动听的歌儿向老榆树告别【解析】(4)画线句子中“唱着”与“笑容”动宾不搭配应去掉“和笑容” 因此正确的句子应为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动听的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譬如猪八戒一方面他缺点太多难以让人喜欢另一方面他又有其可爱之处读来让人感到亲切请根据相关情节结合你的理解综合分析猪八戒性格中某个突出的优缺点【答案】示例一猪八戒敢于斗争、勇敢执着如在大战红孩儿时他坚持不懈帮助悟空与红孩儿斗智斗勇示例二猪八戒头脑简单、敌我不分在三打白骨精时他敌我不分劝说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解析】明确八戒的性格特点他温和、憨厚但也勇敢执着帮助师兄除妖斗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但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自私自利好进谗言从中选择一个方面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即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达标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注音错误的的一项是( )(2分)A.譬如(pǐ) 竹篾(miè) 契约(qì) 淤泥(yū)B.累赘(léi) 喷香(pèn) 鸿儒(rú) 亵玩(xiè)C.别扭(biè) 折损(shé) 案牍(dú) 鲜有闻(xiǎn)D.露宿(lù) 圣贤(shèng) 西蜀(shǔ) 诲人不倦(h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拖杳驿路监督苔痕B.妥帖黑碳坟墓隐逸C.草率屋粱卸却洗濯D.商酌修葺循环枝蔓3.(无锡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4.(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B.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C.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D.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荆棘.(jí)暮.色(mù)相称.(chèn)晶莹.(yíng)B.菌.子(jūn)露宿.(sù)喷.香(pēn)茅.屋(máo)c.恍.惚(huǎng)延.伸(yán)好.奇(hào)竹篾.(miè)D.着.急(zháo)花瓣.(bàn)瑶.族(Yáo)修葺.(q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丁卯逝世删去除夕晦人不倦B.朦胧监督修润鞭炮不耻下问C.拖沓感概放弃费事颠沛流离D.业绩累赘悲哀告辞以身做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止确的一项定()(2分)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D.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D.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七年级(下)语文(yǔwén)第四单元测试Array总分:120分时间(shíjiān):120分钟得分(dé fēn):一、语文(yǔwén)基础知识(共24分)1.下列各组词语(cíyǔ)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归省.(xǐng)晦.暗(huì)烧灼.(zhuó)戛.然而止(jiá)B.瞋.视(chēn)羁.绊(jī)惬.意(qiè)参差.不齐(cī)C.挣.脱(zhèng)冗.杂(rǒng)阐.述(chǎn)叱咤.风云(zhà)D.亢.奋(kàng)颤.栗(chàn)粲.然(chàn)浑身解.数(jié)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怠慢缥渺蓦然大彻大悟 B.撺掇颦蹙徘徊悲欢离合C.弄潮褶裙惊鸿尽态极妍 D.弥散稠怅粗犷息息相通3.选出与例句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商酌.(zhuó)累赘.(zhui) 妥帖.(tiè)生疏.(shū)B.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恍.惚(huǎnɡ)C.契.约(qì) 监督.(dū) 达观.(ɡuàn) 淤.泥(yū)D.譬.如(bì) 亵.玩(xiè) 案牍.(dú) 德馨.(xīn)【解析】A.“妥帖”中的“贴”应读t iē;C.“达观”中的“观”应读ɡuān;D.“譬如”中的“譬”应读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垦切豪杰拖沓以身做则B.感概暮色循环如释重付C.契约鸿儒竹篾悲天悯人D.悠闲陡俏花瓣颠沛流离【解析】A.恳切,以身作则;B.感慨,如释重负;D.陡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B.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任重道远....。
C.叶老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学知识储备不足。
【解析】D项中,“叹为观止”常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C.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第四单元测试一、积累运用1.用行楷把下列词语抄写到田字格里。
A.行辈(háng) 亢奋(kàng) 羁绊(jì) 惊鸿(hóng)B.归省(shěng) 凫水(fú) 撺掇(cān) 絮叨(xù)C.呓语(yì) 粲然(càn) 嗔视(chēn) 叱咤(chì)D.雏凤(chú) 朱砂(shā) 参差(cān) 惬意(qiâ)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慰依稀端疑低回婉转B .欺侮悠扬妄相尽态极妍C.不惮疏密甜静众妙必备D.弥散漂渺淋漓变幻多姿4.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浓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5.默写课文凡所应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___的吹来:月色便___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月亮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不很久似有,而一离赵庄,月亮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着了。
吹到耳边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回去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与评估一、积累和运用(22分)1、给加点字注音:(5分)绽.开()嘶哑.()喉咙.()汹涌.()颤.抖()琴弦.()双瞳.()沦丧.()琴弦.()吹刮.()2、指出下列诗句没有比喻修辞的一项()(2分)A、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B、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C、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像一片阳光。
D、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3、修改下面的句子。
(4分)(1)商店里出售白菜、苹果、香蕉等水果。
(2)老师的教诲,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4、下面是女作家冰心的诗集《春水》中的一句诗,说说你的理解:(3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5、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班级整整有六十多人。
B、我知道李小朋的身份证是8月1日生的。
C、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同学们的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6、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入横线上:()(2分)教育活动中,应当帮助学生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最基本的内容,最基本的方法和技能,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寻求知识,自己的知识领域。
A撷取掌握培养拓宽 B撷取把握培训拓宽C获取了解培育扩大 D夺取通晓培养扩宽7、结合语境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海峡:二、阅读训练(38分)(一)美丽的夜雨(10分)①美丽的夜雨②美丽的夜雨像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地擦洗大地打开啤酒瓶吧,欢迎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于是,泡沫,水珠城市也连起灯的长虹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③美丽的夜雨④美丽的夜雨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像拉着小提琴雨掩住了低低的私语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把明天更甜的生活把语丝蒸酿成了蜜飘进孩子的梦1、对本诗最后一节朗读有误的一项是()(2分)A、“美丽的夜雨”一句除重读“夜雨”外,还应重读“美丽”,突出夜雨美丽的特点。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_【答案】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直挂云帆济沧海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句子画线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2)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如日出之阳2.(3)下列句式与“晋平公问于师旷曰”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A. 见往事耳(了解)B. 及鲁肃过寻阳(等到)C. 恐已暮矣(傍晚)D. 盲臣安敢戏君乎(怎么)【答案】C【解析】(1)C项句意恐怕已经晚了暮晚【答案】B【解析】(2)例句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结构助词的C项代词指元方D项音节助词无实义故选B【答案】A【解析】(3)例句“晋平公问于师旷曰”是状语后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判断句D项省略句故选A【答案】B【解析】(4)B项“师旷认为晋平公年纪大了想再学习已经晚了”分析错误师旷认为晋文公虽然年纪大了但只要想学习都不算晚【答案】(5)①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②年轻时喜欢学习如同升起的太阳壮年时喜欢学习如同中午的太阳年老时喜欢学习如同点燃蜡烛的明亮【解析】(5)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②好喜欢之结构助词的炳烛点燃蜡烛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3.(1)阅读材料一第③段选出下列对“人体的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2)下列对材料一第④段中“疫苗”及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3)阅读材料一第⑥—⑧段下列对四种疫苗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4)阅读材料二第①段判断下列不属于“黑死病”造成的影响的一项是()3.(5)材料二第②段说“瘟疫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中起到了更可怕的作用”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 人体免疫系统开始工作的标志是身体出现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这些症状B. 身体出现的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这些反应是有益的能帮助人体消灭病菌C. 身体出现的喷嗽、打喷嚏、炎症、发烧这些反应还能触发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D. 获得性免疫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这些抵抗力道不足【答案】D【解析】(1)D项以偏概全原文表述为“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力道不足”【答案】D【解析】(2)D项根据原文“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就会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毒体的特异免疫因子并保留住免疫记忆当真正的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我们的机体会立即调动人体原有的免疫机制杀灭侵入的乙肝病毒保护人体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可知一种抗原只针对一种病毒而不是“有效预防各种病毒的侵袭”【答案】D【解析】(3)D项变未然为已然根据材料一第③段中“随着疫苗技术的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者埃博拉病毒”一句可知“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埃博拉病毒”只是一种猜测而不是既有的事实【答案】D【解析】(4)仔细阅读材料二第①段可知 A、B、C三项都是“黑死病”造成的影响而D 项“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向往”是文艺复兴的思想对人们产生吸引力的原因故选D 【答案】C【解析】(5)C项仔细阅读材料二第②段可知“上千万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本地人稀少的地方充当奴隶”是为了解决美洲劳动力短缺的问题4. (1)下列观点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4. (2)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 (3)作者说“占有难清空更难” 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和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A. 人们买大房子是想宽敞点可又费尽心思地把它给填满其实是因为贪欲B. 从占有到清空是两种境界占有难清空更难所以清空的境界更高C. 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装点自己是因为对自己的生命不自知D. 作者认为清空比占有更难因为清空需要和人的贪念、情感作斗争【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5.(1)请用简要的语言介绍邮票主体内容(文字内容不需介绍)5.(2)根据这枚纪念邮票简要概括中国设立植树节的初衷【答案】(1)示例邮票图案主体为双手托起的绿色家园下方是由手臂和手掌化成的树干和树枝枝头是生机盎然的绿叶在层层绿叶间的是城镇、乡村、河流、桥梁、山川、蓝天、白云、飞鸟的符号化图形图案中央为每年中国植树节的时间——“3.12”字样该邮票以绿色为基调色突出了“植树造林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或画面上是两只向上托起的手双手抽象处理化作树干张开的五指意为树枝双手托起处有植树节的日期“3.12” 树干枝头上方是生机盎然的绿叶层层绿叶中点缀了城镇、乡村、山川、飞鸟和白云)【解析】(1)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整体分析图画的要素特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图片内容此题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描述注意题干要求“文字内容不需介绍” 语言要简洁表述要清楚【答案】(2)示例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或激发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让民众的造林运动更有系统性、针对性)【解析】(2)结合邮票中的“手臂和手掌化成的树干和树枝”“城镇”“乡村”“河流”“桥梁”“山川”“蓝天”“白云”“飞鸟”等要素分析中国设立植树节的目的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据此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6.(1)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示例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6.(2)校团委为此次活动举办了一场演讲比赛下面是某同学演讲稿的开头部分尚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根据要求帮他修改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从身边小事做起” 【A】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精神历代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勤劳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B】它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战争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①【A】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这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②【B】句中有一处成分残缺表达不完整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6.(3)为了澄清同学们在节俭上的模糊认识某年级某班围绕“勤俭节约是否就是吝啬小气”的话题展开辩论请你从下面的正、反两方中选择你赞同的一方简要陈述你的观点正方勤俭节约就是吝啬小气反方勤俭节约不是吝啬小气【答案】(1)示例一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示例二树立勤俭意识倡导节约行为【解析】(1)拟写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此题应符合“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据此拟写即可【答案】(2)①精神, 传统, ②它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解析】(2)①“优良精神”搭配不当应改为“优良传统”②“它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战争”成分残缺应改为“它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答案】(3)示例正方我认为勤俭节约就是吝啬小气因为它们都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或家庭的钱财物过分爱惜舍不得消费反方我认为勤俭节约不是吝啬小气勤俭节约是有目的地省钱不浪费当真的需要用钱的时候却不会吝啬而小气的人是对什么事情都会斤斤计较过分地在意钱物【解析】(3)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如选正方观点就要答出“勤俭节约”和“吝啬小气”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如选反方观点就要答出“勤俭节约”和“吝啬小气”两者之间的不同点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7.(1)给画线的字注音佳酿()深邃()7.(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心 xián() cháng()徉【答案】(1)niàng, suì【解析】(1)“佳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深邃”的“邃”应读作“suì”【答案】(2)弦, 徜【解析】(2)“心xián”应写作“心弦” “cháng徉”应写作“徜徉”8.(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写词语玲珑剔透()吮吸() páng bó()bān lán()8.(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8.(3)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句恰当的话【答案】(1)tī, shǔn, 磅礴, 斑斓【解析】(1)“剔”读作“tī” “吮”读作“shǔn” “páng bó”写作“磅礴” “bān lán”写作“斑斓”【答案】(2)崖, 涯, 沧, 苍【解析】(2)“浩瀚无崖”写作“浩瀚无涯” “悲壮沧凉”写作“悲壮苍凉”【答案】(3)你的灵魂应该是一匹不会停歇的野马尽情地奔跑【解析】(3)仿写句子时要注意格式和修辞手法和距保持一致示例你的灵魂应该是一匹不会停歇的野马尽情地奔跑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 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 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请你根据下面这幅图片内容写出《水浒传》中的一个回目9.(2)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时为小说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 你认为这个译名合适吗?为什么?9.(3)仿照示例概述《水浒传》中“武松”这一人物形象示例他家穷得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地参加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他就是范进【答案】(1)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解析】(1)《水浒传》中杨志受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五月中旬天气酷热难当杨志却叫随从军士晚出早息顶着烈日赶路众人怨声载道到了黄泥冈众人不顾杨志的劝阻放下车子休息吴用等人化成贩枣商人也歇息在此白胜装扮成卖酒汉子沿路叫卖杨志担心酒里有毒不让军士买吴用等人先买了一桶喝再从另一桶里舀了一瓢并借机下了毒杨志等人不明就里糊里糊涂买了酒喝结果一个个晕倒生辰纲全部被吴用等人劫走本题图片描写的就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答案】(2)合适因为这个译名表达了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符合原著的思想【解析】(2)解答本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水浒传》把水泊梁山描绘成“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在这里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 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故“四海之内皆兄弟”符合小说的思想如此译名是合适的【答案】(3)示例他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冈打死猛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他就是武松【解析】(3)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例句按照例句的格式结合武松的事迹和性格特点进行概述言之有理即可。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XXXXXX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XXX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2.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pǐ)竹篾(miè)契约(qì)淤泥(yū)B.累赘(léi)喷香(pèn)鸿儒(rú)亵玩(xiè)C.别扭(biè)折损(shé)案牍(dú)鲜有闻(xiǎn)D.露宿(lù)圣贤(shèng)西蜀(shǔ)诲人不倦(huǐ)3.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拖杳驿路监督苔痕B.妥帖黑碳坟墓隐逸C.草率屋粱卸却洗濯D.商酌修葺循环枝蔓4.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B.从现在开始这样做并以身作则,这将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C.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总喜欢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对于外界关心的传言,他只是付之一笑,避而不答。
5.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XXX先生的品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研究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XXX的籍贯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
C.《叶圣陶师长教师二三事》一文记叙的是XXX师长教师一样平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
第四单元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A.商酌.(zhuó)喷.香(pēn)契.约(qiè)淤.泥(yū)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草率.(shuài)C.累赘.(zhuì)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儒(hónɡ) 恍.惚(huǎnɡ)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生疏陡峭颠沛流离以身作则B.简陋拖沓如失重负不耻下问C.朦胧晶莹悲天悯人鞠躬尽瘁D.妥帖循环诲人不倦自作自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1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2016,武汉)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B )(2分)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2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基础(25分)1.下列对文学常识、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B.《驿路梨花》再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
C.《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
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D.《驿路梨花》选自《光明日报》。
有改动。
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在文中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诲人不倦生蔬颠沛流离累赘B.商酌悠闲修葺循环C.海阔天空失意监督拖踏D.别扭妥帖朦胧唗峭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总是将精力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没有从大局出发,统筹规划。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C.多亏张海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明察秋毫,张明平的十年冤狱才得以昭雪。
D.我们要锲而不舍地去学习各种知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提高。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班主任兑现诺言,当众认错,这一行为出乎本班绝大多数同学的意料之外。
(把“之外”删掉)B.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者“左右”)C.望着高高的华山,无不使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
(缺主语,去掉“无不”)D.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掉“当”和“时”)5.根据下面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3分)(1)这么dǒu qiào( )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2)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bēitiān mǐn rén ()。
(3)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qì yuē(),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每空1分,共10分)(1)烟笼寒水月笼沙,。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郭沫若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 课文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格、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C. 本文把大量的笔墨用在霸上军、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D. 本文叙述语言明白、晓畅、简洁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文帝劳军的梗概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加以刻画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情色彩强烈【答案】A【解析】A.有误《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是郭沫若BCD.正确2.下列句子画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老百姓收入稳步增长B. 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C. 《天鹅湖》欧洲之旅今天完美收官连续演出40场场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演出奇迹D. 骗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答案】D【解析】D项“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感情色彩使用不当故选D3.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颁发(bān)濒临(bīng)屏息敛声(liàn)B. 镌刻(juàn)不辍(zhuì)摩肩接踵(zhòng)C. 密匝匝(zā)鲜腴(yi)恹恹欲睡(yàn)D. 拙政园(zhuō)斟酌(zhēn)重峦叠幛(luán)【答案】D【解析】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等身《社戏》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B.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不少诗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此句主要运用了比C.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文章人们常用“世外桃源”这一成语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D. “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此句语序合理不需要修改【答案】C【解析】A.《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B.有误“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是作为起兴用的和下句“肩膀上的红旗和手中的书”在一起构成比兴D.有误正确语序为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请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填人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关羽、文天祥、方志敏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杜甫、朱自清_______________——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答案】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解析】首先应明白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该句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再对照题干所给的名人中他们所表现出的意志对号入座根据日常积累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三、默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昔我往矣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雨雪霏霏6.(2)何当金络脑 _______________6.(3)_______________ 润物细无声6.(4)今夜偏知春气暖 _______________6.(5)根据诗句的意思和你积累的课外知识正确选填花名(只填序号)A.桃花 B.梨花 C.葵花 D.梅花 E.荷花 F.杏花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______开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______村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_______________别样红④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_______________向日倾⑤竹外_______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_______________扑鼻香【答案】(1)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解析】(1)注意“依”的正确书写【答案】(2)快走踏清秋【解析】(2)注意“踏”的正确书写【答案】(3)随风潜入夜【解析】(3)注意“潜”的正确书写【答案】(4)虫声新透绿窗纱【解析】(4)注意“透”的正确书写【答案】(5)①B, ②F, ③E, ④C, ⑤A, ⑥D【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不要有错别字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2)和“夫君子之行”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7.(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①左迁 _______________②静 _______________③枯落 _______________④闻 _______________7.(4)翻译句子①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②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7.(5)【乙】文中作者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7.(6)阅读【丙】文请分别从丁氏的角度和“传之者”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 “过五溪”说明友人经过了五溪旅途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惦念之情C. 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 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答案】B【解析】(1)B项“过五溪”说明王昌龄被贬之远表明李白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答案】B【解析】(2)“夫君子之行”中“之”为结构助词的A项代词指元方B项结构助词的C项语气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D项代词指这件事故选B【答案】(3)①降职, ②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③凋落衰残, ④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解析】(3)①句意听闻王昌龄被贬谪到龙标在遥远的地方写下这首诗并以此寄托(对友人的祝福)左迁降职②句意屏除杂念和干扰来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③句意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枯落凋落衰残④句意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4)①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在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②得到一个空闲的人使唤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①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②得得到【答案】(5)条件勤学立志惜时关系立志是学习的前提而学习则需惜时三者是成才的基础缺一不可【解析】(5)阅读文本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知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立志、勤学及惜时“志”是基础“学”是行动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志向才能成为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到珍惜时光只有如此最终才能成才成学【答案】(6)从丁氏角度看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必须准确、清晰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从“传之者”角度看不要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而要动脑筋想一想传闻是否合理需得实地调查避免以讹传讹【解析】(6)阅读文本可知丁氏打出一口水井后告诉别人说“吾穿井得一人” 其本意是指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 到处传谣言据此从丁氏的角度来看在表述时应更加清晰避免句子产生歧义从“传之者”的角度来看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细心观察以理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拟写你的青春誓言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我的青春誓言 _______________8.(2)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奋斗”“奉献”“无悔”开展三项活动他已经设计好第一项请你帮他设计后两项活动一讲“奋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活动三 _______________8.(3)如果你是“讲‘奋斗的青春’故事”活动的主持人你将有怎样的开场白?请写下来和大家分享【答案】(1)示例鲜花因为有阳光而怒放雄鹰因为有天空而翱翔青春因为有奋斗而闪光【解析】(1)拟写青春誓言时要紧扣“不负韶华闪耀青春”的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注意语言优美示例鲜花因为有阳光而怒放雄鹰因为有天空而翱翔青春因为有奋斗而闪光【答案】(2)示例看“奉献的青春”电影, 写“无悔的青春”作文【解析】(2)设计活动时应围绕“青春”“奉献”“无悔”这三点进行构思注意要具有可行性拟写的活动名称应与活动一的格式相一致如看“奉献的青春”电影写“无悔的青春”作文【答案】(3)示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革命前辈浴血奋战奋斗不止夺取革命胜利科研人员攻坚克难奋斗不止造福人类体育健儿奋斗不止摘金夺银为国争光......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奋斗的青春故事共享青春的美丽吧!【解析】(3)开场白是活动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渲染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的话开场白所讲的内容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并具体指明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本题可围绕“讲‘奋斗的青春’故事”的主题进行拟写语言力求清新优美热情洋溢富有鼓动性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9.初三(七)班的同学们学完了小说单元后感慨纷纷觉得作家们写得真好写出了立体的人、多面的人也从小说里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觉出了人生的许多境况觉得小说中的人物真要好好去品味咂摸他们准备开展题为“小说人物我评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从下面挑选一个人物依照示例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所要评说的人物供选人物闰土、杨二嫂、于勒、杜小康、刘姥姥示例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可谓武艺高强、勇而有谋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却又一再表现出为人的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可叹人性之复杂!【答案】示例一闰土﹣﹣中国亿万劳苦大众的代表少年相识项带银圈敢同凶恶的猹一争高下却灰头土脸六个孩子的生计压弯了他的脊背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质朴、但又近乎麻木示例二于勒﹣﹣年轻时行为不正被家人打发到美洲打算补偿亲人的损失流落到游船上凭借自己的双手谋生这是一个生活的不幸者杨二嫂﹣﹣一个城镇小市民的典型年轻时虽靠美貌招徕生意二十年后刻薄可恶虚伪逢迎污蔑闰土令人感到可悲和无奈杜小康﹣﹣曾经是油麻地最令人羡慕的孩子家境优渥家庭突发变故又遭受失败他毅然挑起生活的重担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刘姥姥﹣﹣出身贫困却有生存的大智慧在贾府甘受取笑心怀感激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妇人善良、知恩图报【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归省xǐng 晦huì暗烧灼zhuó戛jiá然而止B.瞋chēn视羁jī绊惬qiâ意参cī差不齐C.挣zhng脱冗rng杂阐chn述叱咤zh风云D.亢kàng奋颤chàn栗粲chàn然浑身解jiã数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怠慢缥缈蓦然大彻大悟B 撺掇颦蹙徘徊悲欢离合C 弄潮褶裙惊鸿尽态极妍D 弥散惆怅静木息息相通3.下列句子中划线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各国领导人都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B 离散了半个多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 近日,在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马来西亚队的比赛以4∶0的比分戛然而止。
D 作为一名学生,每天必须按时到校上课,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能否解决朝鲜无核化问题,是“六方会谈”能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保证。
B 2008年夏季的北京,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是举办奥运会的最佳时期。
C 通过参拜靖国神社,使日本首相小泉受到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
D 台湾问题是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最大疙瘩,不解决它就不能保证中国政局的稳定。
5.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
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你莽撞时,它呼唤你,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6.“让争一闪念,生死一瞬间”。
这是一条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
它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司机。
请你简要评析其精妙之处:。
7.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8.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10. 古诗词积累:①、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滁州西涧》③、《约客》表现作者寂寞心情的诗句是:,。
④、《论诗》表现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
⑤、请你从读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含有“竹”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词。
(课内外均可)二、古文阅读: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会宾客大宴(会:)②众妙毕备(毕:)③宾客意少舒(舒:)④不能名其一处也(名:)3.翻译下列句子①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联系全文,说说“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表演者摹拟深夜中一户人家四口人的情景,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全文从三个方面突出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6.“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三、课外现代文阅读:鼓人(1)鼓人,生在鼓村,长在鼓村,3岁看鼓,4岁玩鼓,5岁就磕磕达达地敲敲,总打不成个歌。
到十五六岁架起鼓,就把喜怒哀乐全交给那面牛皮鼓了!(2)鼓村,前面是黄土,后面是黄土,低处是黄土沟。
沟沟里面有条河,河里流着黄土、黄泥、黄沙,名副其实的——黄河。
鼓村风大,冬天里西北风一来,叫得那个响呀,聋子也惊得睡不着觉!鼓村雨猛,不是淅淅沥沥,不是飘飘洒洒,而是盆泼,桶倒,有人大喊——不得了,天河决口子了!鼓村水狂,那平日安安稳稳的黄河要是闹腾起来,真是山崩地裂,翻江倒海,去过的人都说,鼓村,鬼地方!(3)鬼地方的鼓村人,却倔倔地活着,生活了一辈又一辈。
(4)鼓村人,恋土,爱土,也想改土。
做梦都想把那土种绿,把那山铺青,把那水澄净,更有痴儿竟想把那翻脸不认爹娘的西北风堵死!(5)鼓村人不善说,不会道,却最擅长擂鼓。
逢年,擂鼓;过节,擂鼓;娶媳妇迎亲,擂鼓;发丧埋人,也擂鼓!鼓擂得比风大,比雨猛,比水狂,一槌下去就是一声炸雷,一个霹雳,一排巨浪,一阵狂飙。
风刮了多少代,雨下了多少代,水流了多少代,鼓村人的鼓就擂了多少代。
(6)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穷山恶水的怨恨。
鼓村人不语,只管擂!(7)有人说,那鼓中有鼓村人对改天换地的激情。
鼓村人不语,只管擂!(8)擂,擂,擂!擂得日月旋,擂得乾坤转,一下擂进了11届亚运会。
那世世代代守着土窝窝的鼓人露了脸,开了眼。
鼓,被称作威风锣鼓!人,被唤着威风村人!(9)威风锣鼓成了热门,威风村人成了红人。
小伙子、大姑娘背起锣鼓家伙赶汽车,坐火车,下广东,去深圳。
再回到鼓村一看,丑死了,我的祖爷爷!看村,村子破;看路,路坎坷;看屋,屋不净;看坑,坑太硬,连屙屎蹲坑也觉得不美气。
兜里擂鼓挣的那俩钱往外一甩,修路,盖房,拆了旧炕换新床……闹腾得爹们娘们打鸡撵狗难顺心。
(10)还有出奇的,擂完鼓,走东串西,招神惹鬼,引着长头发、短裤子进了村,又是挖矿,又是办厂,机器响了,汽车来了。
运出去的是山货,拉回来的是银钱。
鼓村人包圆了,腰粗了,人也活得滋润了,吃的,穿的,用的和城里一个样。
打过鸡撵过狗的爹们娘们鼻子不喜眼窝喜,活得心里也顺溜了!(11)鼓村人,还那么爱鼓。
逢年,擂鼓;过节,擂鼓。
擂,擂,据说还要擂进奥运会的开幕式。
1.文中第(2)段主要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2.第(6)(7)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作者要表现鼓村人的什么性格?3.就全文来看,鼓村人的鼓被称作“威风锣鼓”的原因是什么?4.第(9)(10)各从什么角度来表现鼓村人的变化的?6.比较一下《安塞腰鼓》里所刻画的腰鼓和本文里鼓人的鼓,说说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四、.阅读《小院吟》,回答文后问题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
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
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根柴棍。
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是准备在地上带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
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花蓝。
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
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
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
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了小凳,()到我的跟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从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就像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
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小院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
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
左邻右舍的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感。
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18、文章表面写什么?实际上写什么?(4分)19、文章抒发了什么感情?(4分)20、第4段括号里应填的两个最恰当的词是()和()。
(2分)21、第一自然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6分)22、文中起承上启下的段落是第几自然段?是什么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的?(6分)五、写作部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
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阡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 D2.D3.A4.D5.清醒谦虚谨慎站立6.爱护生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容易识记7.吹绿田野里的庄稼(吹走世间的尘埃)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8.老师,有一个问题我没弄懂,您再给我讲讲,行吗?9.(1)生旦静丑虚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2)京剧略10、①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⑤例: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慈老竹唐·李白)/《山居秋暝》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虞出新志》清张潮清林嗣环2.①适逢、正赶上②全、都③伸展、松弛④说出3.①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以为妙极了。
②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