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动车组人员操作手册CR400AF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66
《CR400AF型动车组使用维护说明书》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CR400AF型动车组作为我国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CR400AF型动车组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1. CR400AF型动车组简介CR400AF型动车组是我国铁路总公司于2018年研制生产的一款高速动车组列车,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高铁线路上。
该型动车组在技术性能、载客能力、舒适度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受到了乘客和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
2. CR400AF型动车组的使用指南在日常使用中,CR400AF型动车组需要严格遵守维护手册中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列车的启动和停车程序、行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理等内容。
使用维护说明书将会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3. CR400AF型动车组的维护要求维护是保证CR400AF型动车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使用维护说明书中会详细介绍列车的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机械部件的保养、电气设备的维修、润滑油的更换等内容,确保列车在长时间高速运行中不出现故障。
4. CR400AF型动车组的维护周期使用维护说明书中通常会对CR400AF型动车组的维护周期进行详细规定,包括定期检查的时间间隔、保养的频率等内容。
严格按照维护周期进行列车的保养工作,可以延长列车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高铁爱好者,我对CR400AF型动车组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维护说明书的完善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出行体验,因此我认为CR400AF型动车组的使用维护说明书至关重要。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CR400AF型动车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探讨,我们不仅对该型列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动车组的维护工作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CR400AF型动车组能够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在我国的高铁线路上,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用户文件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2015年8月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手册文档编号: CCD00000265331版 本: A技术文件更改记录目录1 用户指导说明 (6)1.1手册使用说明 (6)1.2一般注意事项 (6)1.3安全术语 (6)1.4缩写 (7)2 列车描述 (10)2.1总体注意事项 (10)2.1.1 EMU 的概况及技术参数 (10)2.1.2动车组概述 (13)2.1.3车辆布局 (14)2.2机械组件 (21)2.2.1车体结构 (21)2.2.2前端开闭机构 (28)2.2.3全自动车钩 (34)2.2.4过渡车钩 (56)2.2.5半永久性车钩 (65)2.3 压缩空气系统 (68)2.3.1 主供风系统 (69)2.3.2 辅助供风系统 (74)2.3.3 压缩空气分布 (75)2.3.4耗风装置 (76)2.3.5 截断塞门 (83)2.4 制动系统 (98)2.4.1制动系统原理及制动指令概述 (98)2.4.2制动模式 (99)2.4.3 制动方式 (106)2.4.4 制动控制元件 (120)2.4.5 制动试验 (129)2.5 电气组件 (138)2.5.1 高压系统 (138)2.5.2 牵引系统 (142)2.5.3 车载电源 (149)2.5.4 DC110V 减载特性 (154)2.5.5 冗余设计 (155)2.5.6 能量管理 (156)2.5.7 接地 (156)2.6 列车通信和控制 (164)2.6.1 总体设计理念 (164)2.6.2列车硬线 (167)2.6.3 安全回路 (168)2.7 司机室组件 (173)2.7.1 概述 (173)2.7.2 系统架构 (174)2.8 车载列控系统 (204)2.8.1 概述 (204)2.8.2 操作控制系统组件的通信结构 (205)2.8.3 列车自动保护系统 (206)2.8.4 轨道电路系统 (207)2.8.5 列车自动过分相系统 (207)2.8.6 操作控制系统的制动输出 (208)2.9辅助系统和设备 (208)2.9.1门系统 (208)2.9.2空调系统 (212)2.9.3照明系统 (214)2.9.4火灾报警系统 (216)2.9.5旅客信息系统 (217)3 正常情况下行驶 (253)3.1 准备 (253)3.2蓄电池断开状态验收阶段工作指南 (253)3.3传动和制动技术 (257)3.3.1一般注意事项 (257)3.3.2发车前 (260)3.3.3启动 (262)3.3.4在开阔的轨道路段上行驶 (264)3.3.5通过分相区行驶 (265)3.3.6 停车 (270)3.4更改前导司机室 (273)3.4.1司机换班 (273)3.4.2单司机换端 (276)3.5编组联挂 (280)3.5.1开闭机构/自动车钩出现故障时实施手动联挂 (280)3.5.2开闭机构的手动开启 (281)3.5.3开闭机构的手动关闭 (284)3.5.4两列动车组联挂 (286)3.5.5 列车解编 (287)3.6 拖拽 (293)3.6.1 连挂准备 (293)3.6.2连挂作业 (294)3.6.3制动试验 (294)3.6.4运行监控 (294)3.6.5机车摘解 (294)4 特殊操作 (295)4.1 如何查看故障信息提示 (295)4.2. 紧急驱动模式行车 (297)4.3. 复位操作 (298)4.4. 关门车操作流程 (300)4.5. 切除空气制动操作流程 (301)4.6. 停放制动切除操作流程 (302)4.7. 空调手动操作流程 (303)5 人机界面 (305)5.1 人机界面的基本操作 (305)5.1.1 定义 (305)5.1.2 HMI显示屏结构 (306)5.1.3 整体屏幕布局 (308)5.2车号显示规则 (309)5.2.1单列 (309)5.2.2重联 (309)5.3公共信息区A (309)5.4公共信息区C (310)1 用户指导说明1.1手册使用说明本司机手册是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司机编写,在司机培训期间可提供帮助,也可作为其日常工作的参考书。
动车组操作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使动车组司机操纵列车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动车组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第二条动车组司机和动车组运用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遵章守纪、爱护动车、平稳操纵、安全正点。
第二章出段作业出勤第三条出乘前严禁饮酒,必须充分睡眠,准时出勤。
第四条出勤时,应按规定整洁着装(由铁路局根据南北方和季节特点自行规定),携带动车组驾驶证到动车组司机派班室,接受酒精含量测试,领取司机报单、列车时刻表等有关资料,将IC卡交出勤调度员写入线路临时限速。
第五条领取运行揭示并校对,根据担当区段、天气等情况,制定运行安全注意事项,记录于司机手册。
第六条认真听取出勤调度员指导,将司机手册交出勤调度员审核并签章,领取IC卡,使用专用设备,对本次出勤IC卡写入内容及CTCS-0和CTCS—2区段发生的线路临时限速调度命令须核对无误。
接车第七条与随车机械师办理耗电和质量交接,认真了解动车组运用情况。
第八条接车后按动车组检查程序对制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行车安全装备、综合通信平台等进行检查试验(动车组检查、试验程序见附件一)。
第九条将IC卡中的运行揭示读入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监控装置,下同)并复核。
出段至到达始发站第十条司机检查完毕后准备出段。
⒈确认出段信号或股道号码信号、道岔开通信号、道岔标志显示正确,厉行呼唤(呼唤标准见附件二),鸣笛(限鸣区段除外,下同)后启车出段。
⒉利用通讯设备了解开车股道和走行径路,按信号显示出段(站段分界点设有闸楼的在闸楼处停车,签认出段时分)。
⒊出段时严守走行限制速度。
⒋进入车站到发线,按停车位置标志准确停车。
动车组停车位置标志由铁路局确定并相应设置。
停车位置标志要便于司机确认。
第十一条停妥后司机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开启集控车门。
车门开关按钮不在司机操纵台上的,由司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开启车门。
如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通知列车长或列车工作人员手动开启车门。
CR400AF动车组司机手册I版本信息版本修改日期更改描述 页码V1.02017.06.1初版发行全部目录1概述 (1)1.1手册功能 (1)1.2安全说明 (1)2正常驾驶 (3)2.1上车准备 (3)2.1.1钥匙检查 (3)2.1.2进入司机室 (4)2.1.3非出库端 (4)2.1.4出库端 (6)2.2段(所)内检查作业 (6)2.2.1制动试验 (6)2.2.2司机警惕 (14)2.2.3塞拉门状态确认 (15)2.2.4牵引测试 (16)2.2.5A TP、CIR系统检查 (17)2.2.6前照灯状态确认 (18)2.2.7风笛检查 (18)2.3刮雨器检查 (19)2.4整备模式 (20)2.5发车准备与发车 (22)2.6途中作业 (23)2.6.1牵引操作 (23)2.6.2制动操作 (24)2.6.3恒速 (27)2.6.4过分相操作 (28)2.6.4.1自动过分相操作 (28)IIIIV2.6.4.2 手动过分相操作 ....................................................................................................... 29 2.6.5 同向继乘 ................................................................................................................... 29 2.6.6 换端操作 ................................................................................................................... 30 2.6.7 进站停车 ................................................................................................................... 32 2.6.8 通用驾驶注意事项 (32)2.7入段(所)作业 (39)2.7.1 洗车 .......................................................................................................................... 39 2.7.2 存放 .. (39)3重联解编 ................................................................................................................................. 43 3.1 重联.................................................................................................................................. 43 3.2解编 (44)4 动车组相互救援 ..................................................................................................................... 46 4.1 救援.................................................................................................................................. 46 4.2被救援 (47)5 机车救援及回送 ..................................................................................................................... 48 6紧急情况驾驶 ......................................................................................................................... 56 6.1 火警.................................................................................................................................. 56 6.2 火灾发生处置措施 .......................................................................................................... 56 6.3列车疏散采取的措施 (57)6.3.1 释放外门 ................................................................................................................... 57 6.3.2 司机室中的紧急出口窗 ............................................................................................ 58 6.3.3 车厢中的紧急出口窗 (58)6.4 异常天气驾驶 .................................................................................................................. 59 6.5 紧急牵引模式 (60)7附件......................................................................................................................................... 63 7.1手册缩略表 (63)1概述1.1手册功能动车组司机手册定位于司机驾驶动车组须知须会内容,由概述、正常驾驶、重联解编、动车组相互救援、紧急情况驾驶、附件七部分组成,该手册可为动车组新车型的培训及运用部门规章制定提供参考和建议,现场具体操作以运用部门的有关规章为准。
动车组整体情况及各系统的结构功能概况参见《车辆概述》、应急故障处理参见《动车组途中应急故障处理手册》等相关文件。
动车组电务车载等设备的详细使用,参见相关《A TP操作说明书》、《CIR操作说明书》等设备专门文件。
1.2安全说明一般注意事项:只有合格人员才可负责CR400AF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操作。
操作人员负责对司机的培训和指导(时间和内容)。
司机必须接受操作人员关于电气危险的指导。
司机必须接受操作人员关于紧急情况的指导(包括如何正确忽略旅客紧急制动的使用)。
合格人员是指接受过培训、有经验、接受过指导并具有标准、规程、事故预防规程和操作条件知识而得到安全负责人员授权执行必要任务的人员。
安全说明:与人员或设备安全及操作辐射保护有关的重要说明应通过以下方式突出显示:粗体和标记危险、警告、小心或注意的信息。
如果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导致人员伤亡或显著的物料损坏。
如果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导致人员伤亡或显著的物料损坏。
1如果不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将导致人员伤亡或显著的物料损坏。
232正常驾驶2.1 上车准备 2.1.1钥匙检查上车前检查是否已随身携带以下钥匙: 序号名称实物图1 头车塞拉门安全锁钥匙2司机室门专用钥匙3 四角钥匙4 主控钥匙42.1.2进入司机室序号操作步骤及说明1插入塞拉门安全锁钥匙,旋至绿点位,用四角钥匙将车门隔离锁旋至绿点位,拉动车外紧急把手,打开车门。
2 进入列车,插入司机室门钥匙顺时针转动90度,打开司机室门 3进入司机室2.1.3 非出库端以下操作重联动车组重联端司机室除外序号 操作步骤及说明1确认动车组型号正确, 受电弓降下状态,防护信号已撤除2进入司机室,司机室内各仪表、显示器外观良好,确认司机室配电盘【保护接地】、【救援装置】、【机车电源】、【联解控制】空开在断开位、司机室转换开关盘、操纵台各开关、手柄位置正确3投入主控钥匙,将主控钥匙旋至“司机室占用”位,司控器手柄置于“EB ”位,打开右前柜“转换开关盘1”,左旋“蓄电池”旋钮至“开”位保持3S ,激活司机室。
车外紧急把手5序号操作步骤及说明4确认操纵台上各指示灯、仪表显示正常,确认蓄电池电压不低于96V 、总风缸压力(红色指针)不低于于600KPa ;网络系统初始化完成后左屏显示牵引主界面,右屏显示制动主界面。
5确认HMI 屏启动,启动后确认制动界面1、3、6、8车停放制动施加,操纵台左侧停放制动黄灯亮;主界面点击【设备状态】,分别点击【通信状态】、【安全环路】查看动车组的设备状态;返回主界面点击【设备控制】按键,查看动车组有无设备切除。
6根据随车机械师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受电弓(动车组默认升后弓,如需升前弓则需将后弓切除),操作“受电弓”拨键开关至“升弓”位保持3S ,在HMI 牵引主界面确认 受电弓升起,确认网压在正常范围内7牵引主界面左下方“主断允许闭合”标志变为蓝色后操作“VCB ”拨键开关至“VCB 合”位,在HMI 牵引主界面确认 主断路器闭合,在HMI 显示器的“设备控制”界面确认辅助变流器及充电机正常工作。
8 闭合列控车载设备系统电源开关,将A TP 隔离开关置于“隔离”位,司控器手柄至于“B4”位,操作“紧急复位”按钮复位紧急制动 9按照2.2.1.3要求进行制动试验6序号 操作步骤及说明10 按照2.2.4进行牵引测试11 断开列控车载设备系统电源开关,恢复A TP 隔离开关,在HMI 显示器的【换端条件】界面确认换端条件满足,拔出主控钥匙,退出司机室占用 12离开司机室时确认司机室门锁闭2.1.4出库端序号 操作步骤及说明1 进入操纵端司机室,检查及作业程序按照2.1.3非操纵端2~10项2司控器手柄置于B4位,输入列控车载设备 、CIR有关数据2.2 段(所)内检查作业 2.2.1 制动试验制动试验种类如下:全自动制动测试(ABT )包含在整备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