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布松紧边分析及调整
- 格式:docx
- 大小:27.11 KB
- 文档页数:7
织物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引言织物作为一种常见的纺织材料,在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织物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例如织物皱褶、糙洁、色差等。
本文将针对织物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 织物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2.1 原材料问题织物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中可能存在纤维短、纤维混杂、纤维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织物的质量。
此外,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当也会导致织物质量下降。
2.2 织造工艺问题织物质量问题还与织造工艺有关。
织造工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织机调整不当、纬纱张力不均匀、织物密度过大或过小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织物的不均匀、开裂、变形等问题。
2.3 后整理问题织物在后整理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质量问题。
例如,过度的物理力以及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织物尺寸缩水、变形等问题。
此外,后整理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如果选择不当或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到织物的手感和外观。
3. 织物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为解决织物质量问题,以下是几项有效的整改措施:3.1 强化原材料质量管理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预防织物质量问题的关键。
建议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定期的原材料质量检查。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制定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标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2 完善织造工艺流程改进织造工艺是提高织物质量的关键。
建议对织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织造过程中,监测纬纱张力,保持其均匀分布。
此外,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合理调整织物的密度,确保织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3 优化后整理流程改进后整理工艺能够有效改善织物的质量。
建议在后整理过程中控制物理力的大小,避免对织物造成过度的拉伸和挤压。
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要根据织物的类型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避免造成织物的尺寸缩水和变形。
此外,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确保其与织物的相容性,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浓度使用,避免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
布面凸凹不平的根本原因节选自《圆织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疑难篇之一王永仁著【塑编疑难问题】布面凸凹不平,起泡泡纱,有的地方出套,有的地方很紧,很不美观。
国内客户都要求布面平整,所有的塑编企业也都想把布面织得平整。
就是难以把布面织得平整。
布面凸凹不平的根本原因何在?【疑难问题解答】简单地讲,就是经丝和纬丝张力不均造成的。
编织布要想织得平整,经纬张力就得均衡。
这句话好说,真正做起来就难了,而且任何人、任何设备也无法做到经丝和纬丝张力绝对均衡。
因此,只能说,编织布要想织得越平整,经纬张力就得越均衡。
当然,有人要求编织布织得平整,还包括经纬间隙均等,不能有折叠和扭转扁丝等。
编织布要想织得平整,首先是判定或检查经丝和纬丝张力是否均衡,然后才是如何调节,关于如何判定或检查经丝和纬丝张力是否均衡将在下节中论述。
下面谈谈如何调节经丝和纬丝张力均衡,下面这些方法仅仅是初步调节方法和手段,更详细的方法和手段将在下文中的每一个具体布面缺欠中论述。
1、经丝张力的调节经丝张力调节主要是经纱架、扁丝经过的各导丝孔、送经辊和跳杆。
经纱架是经丝张力不均衡的发源地,不能不重视这一点。
特别是经纱架每个纱锭的托盘轴的转动阻力矩,是直接影响经丝张力的发源地。
另外要注意有无扁丝缠绕在轴上而使转动阻力矩增加,有无包边丝而使转动阻力矩不均衡。
扁丝经过各导丝孔的阻力应均等,这就要求穿线时设计得每跟扁丝经过所有导丝孔的角度、长度等总合尽量平衡均等。
不允许经丝交叉缠绕。
最好采用主动送经,调节原理在《塑料编织工艺与设备》书中已有详细论述。
跳杆调节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每个跳杆灵活转动,不能被粉尘和油腻粘住,几根或十几根一起转动,必要时建议用隔离环把每个跳杆隔离开,以便增加活动能力。
跳杆的拉簧一定要管用,拉力适当,建议重新清洗、检查、安装跳杆和跳杆拉簧。
正确判断每根经丝的张力松紧,然后随时调节跳杆拉簧的拉力,以求得每根扁丝适宜的拉力。
2、纬丝张力的调整纬丝的张力大小受轴丝的大小影响很大,而纬丝的张力调节主要是调节张力刷拉簧的松紧,这确实很难调节得均衡。
【会议报告】编织布松紧边分析及调整节选自《第四届全国塑编新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王永仁中国塑编》杂志社撰稿报告人:塑编专家王永仁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塑编企业常见的编织布松紧边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正确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圆织机扩幅器安装调节一、编织布松紧边的表现编织布松紧边,即布面一边紧、一边松。
展开卷布在松弛状态下平铺,布面呈弧型,或者呈扇型,如图4所示。
布面的外观是经丝松的一边在外弧,经丝紧的一边在内弧。
图4 弧型布面缺欠图二、产生的原因分析在图5中,如果编织布左侧为松边,右侧为紧边,当经纱架不偏斜摆放,如图5中左图,由于松边和紧边从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L1相等,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明显可见松边的编织布松弛不平,而紧边的编织布被拉紧显得平整。
同样,由于松边和紧边从经纱架上的导向辊到收卷布卷的距离L2相等,但是这段距离较短,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略可见松边的编织布松弛不平,而紧边的编织布被拉紧显得平整。
如果把经纱架旋转一个角度,如图5中右图,这时如果紧边从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为L1,松边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便增加了一段旋转所生产的长度△,总距离为L1+△。
如果这段长度约等于松边的松弛量,松边也被拉紧了,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编织布没有“松边”了。
同理,松边的从经纱架上的导向辊到收卷辊的距离也增加了一段旋转所生产的长度△,总距离为L2+△。
如果这段长度约等于松边的松弛量,松边也被拉紧了,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编织布也没有“松边”了。
读者不仅要问:这不是解决了问题吗?回答是:确实解决了问题。
但是这仅仅是解决了表面感官“松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编织布松紧边问题,这只是治表,而没有治本。
如果立即打开编织布平铺在地面,还会出现扇形的松紧边。
这种松紧边布涂复、印刷、裁切时易出现一些弊端。
如果贮存几天再打开编织布平铺在地面,还会出现扇形的松紧边,只是没有立即打开时那么严重,因为“实效”处理后,扁丝略有“定型”。
【会议报告】卷布出现褶皱分析及处理节选自《第四届全国塑编新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王永仁中国塑编》杂志社撰稿报告人:塑编专家王永仁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塑编企业常见的编织布松紧边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正确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圆织机扩幅器安装调节一、上牵引出后褶皱的部位和处理(1)上牵引辊出褶皱的部位我在某企业现场观看了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出褶皱情况如图7所示,编织布通过第一个牵引辊后,中间部位就出现了如图“出弧部位”所示的松弛凸包,松弛凸包通过第二个牵引辊后就形成了“压出死折”。
(2)上牵引辊出褶皱的原因编织布在括幅器的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如图8所示,圆筒布被折叠成扁平状编织布,而扁平状编织布的两边和四周是和括幅调节杆摩擦通过的。
如果括幅调节杆的一侧没有和编织布贴紧,在上牵引辊提升力的作用下,两端和另一边由于有摩擦阻力,使得两端和另一面的编织布在弹性范围内被拉长,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部位没有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很小,因而中间的编织布没有被拉长或拉长很小。
这样,看起来牵引辊提升的编织布是相等的,但是两端和另一面提升的编织布是拉长较多的编织布,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拉长较少。
过了牵引辊后,没有了牵引力,收卷力矩的拉力比牵引力小得多,两端和另一面弹性拉长的编织布收缩较多,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编织布收缩较少,这样,两端和另一面成为紧边,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松弛。
松弛量通过上牵引辊时形成图示凸包,当松弛量累计达到一定值后,就被压出死折。
图7 上牵引辊出褶皱部位图8 上牵引出褶皱调节示意图在图8中,如果取牵引前一段两边的编织布A,它的受力如图9所示,在上牵引力T的作用下,产生反作用力F,反作用力F主要来源于尺码环(环规)的阻力和括幅器的阻力。
一般情况下,尺码环(环规)的阻力对筒布的四周是均等的,而括幅器在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对两边的阻力较大,并且是个变量,它与括幅调节杆的张力N成正比,即摩擦阻力矩正比于正压力N,正压力N的反作用力Q等于N。
解决布匹卷偏的方法在纺织行业中,布匹是最常见的产品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布匹的卷边往往会出现偏移,这会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和生产。
因此,解决布匹卷偏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决布匹卷偏的方法。
一、调整卷布机卷布机是将布匹卷起来的设备,如果卷布机的调整不当,就会导致布匹卷偏。
因此,首先要对卷布机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卷布机的张力。
如果张力过大,就会导致布匹卷紧,出现偏移。
如果张力过小,就会导致布匹松散,也会出现偏移。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材质和重量来调整卷布机的张力。
2.调整卷布机的速度。
如果卷布机的速度过快,就会导致布匹卷起来时出现偏移。
如果速度过慢,就会导致布匹松散,也会出现偏移。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材质和重量来调整卷布机的速度。
3.调整卷布机的导向。
如果导向不正确,就会导致布匹卷起来时出现偏移。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宽度和厚度来调整卷布机的导向。
二、调整检测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检测设备来检测布匹的质量和偏移情况。
如果检测设备的调整不当,就会导致误判和漏判。
因此,要对检测设备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检测设备的灵敏度。
如果灵敏度过高,就会出现误判。
如果灵敏度过低,就会漏判。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材质和重量来调整检测设备的灵敏度。
2.调整检测设备的位置。
如果位置不正确,就会导致检测不准确。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宽度和厚度来调整检测设备的位置。
三、调整加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加工设备来对布匹进行加工。
如果加工设备的调整不当,就会导致布匹卷偏。
因此,要对加工设备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加工设备的张力。
如果张力过大,就会导致布匹卷紧,出现偏移。
如果张力过小,就会导致布匹松散,也会出现偏移。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材质和重量来调整加工设备的张力。
2.调整加工设备的速度。
如果速度过快,就会导致布匹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
如果速度过慢,就会导致加工不完整,也会出现偏移。
因此,要根据布匹的材质和重量来调整加工设备的速度。
关于塑编布辊一面紧一面松问题浅析与解决办法随着塑编行业工艺的不断改革,整辊连续印刷已经慢慢的普及,很多同行在使用了整辊连续印刷机后才发现圆织布辊一面紧一面松,造成印刷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问题呢?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您看了这篇文章后就可以找到答案。
一、问题分析:1、圆织机大盘部分没找水平;2、提升辊(胶辊)磨损、轴承磨损,轴套磨损;3、提升辊没找水平;4、丝架摆放不水平,与圆织机不平行;5、收卷机的定型紧固螺丝松动,造成收卷机变形为菱形;6、收卷机摆放与圆织机不平行、不水平;7、穿布方式不合理;8、丝架左右前后的丝线根数偏差太大。
二、解决办法:1、用标准水平尺校准圆织机大盘,调整圆织机底部螺丝,确保大盘水平。
2、目前的提升辊大部分都是采用一个铁辊是主动辊,上面再一个胶辊为被动辊,如果上面的是铁辊是被动辊,建议更换为胶辊,因为铁辊会打滑,换成胶辊会好。
请仔细检查主动辊的轴承和轴套有没有磨损,仔细检查被动辊的轴承和轴套有没有磨损,胶辊表面是否有坑洼,是否已经磨损,如果有磨损请及时更换轴承或者维修更换对应的提升辊。
3、用标准水平尺校准提升辊,确保其保持水平。
4、丝架与圆织机摆放的位置和距离也很关键,靠近圆织机这边的距离基本在80cm左右,基布经过提升辊后要通过这个丝架外端顶部的一个过渡辊再到卷布机,所以丝架外端的这个过度辊一定也要水平,两边必须也要与圆织机的距离相等。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过渡辊与圆织机一边近一边远,一面高一面低,将会怎么样?很多人忽略了这个丝架的位置调整,往往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5、收卷机在运输过程中定型螺丝会松动,因非合理搬运或拉扯后会造成收卷机变为菱形(用卷尺测量其对角线就可知晓),首先必须要将其纠正为方形,并紧固其固定螺丝,避免今后再次的变形,收卷机变形对布辊的影响也很大,必须要纠正。
6、用水平尺校准,保证收卷机安装摆放尽量水平;尽量保证其在圆织机的中线位置,用卷尺测量其两端的距离,要与圆织机的距离一致,保证其与圆织机是平行的,这个收卷机的安装也十分的重要,必须要保证其合格。
[转载]织物缩水、起皱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织物缩水、起皱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作者:冷姿态_1、织物缩水的原因织物被水浸湿或洗涤干燥后,经纬线出现收缩现象,织物的尺寸发生变化,这就叫缩水。
通常造成织物缩水的主要原因有:⑴纤维因素各种纤维织物在纺纱、织造、染色和整理过程中,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拉伸力的作用,从而使经纬纱线产生伸长变形,其中一部分变形即使很长时间仍不能恢复,这样织物内部残留的部分内应力变形成隐性的收缩力。
当织物在被水浸湿后,水分子进入纤维内部和纤维之间,使纤维处于自然状态,促使弹性变形恢复,织物就出现了缩水现象。
不同纺织纤维其缩水程度也不相同,一般吸湿性比较大的纤维,由于吸水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便发生织物面积变形收缩。
特别是羊毛织品,由于羊毛纤维表面存在鳞片结构,在热水中受到不规则机械力作用,引起毛纤维间相互滑运,由于顺、逆鳞片方向运动摩擦因数间的差异,导致毛纤维发生向纤维尖端方向单向运动由此引起纤维缠结,使纤维密度提高,织物延伸性和表面积减少,最后达到纤维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的程度,这种情况成为羊毛的毡缩。
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因此羊毛织物不宜用水洗。
⑵密度因素在许多面料中,纱线密度不同,缩水性能也不一样。
密度高的织物如华达呢、卡其等经纱排列的密而紧,在受湿热时,经纱没有多大膨胀的余地,这样纬纱的收缩率增加不大,缩水率就小;纬密度较稀的织物,在受湿热时因其排列稀松而可以充分膨胀,使经纱迅速增加曲折度,其缩水情况就会较重。
⑶燃料的因素衣物面料在整理过程中投入的浆料多,面料的缩水率就高。
经上浆工艺处理的衣物面料,其曲折度降低而挺括性增强,但经水洗后,上面的浆料洗掉,纤维空隙增大,其吸水量和曲折度也随之变大,从而使缩水率也增大。
⑷工艺因素织物面料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包括织物整烫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一定的张力作用,引起织物伸长。
但这种伸长是暂时的,一旦织物再次下水,就会在水的溶涨作用下,失去外力造成的紧张状态,伴随着这种变化,纤维也会出现相应的回缩,引起织物的缩水。
编织袋松紧边的处理方法一、上牵引出后褶皱的部位和处理(1)上牵引辊出褶皱的部位我在某企业现场观看了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出褶皱情况如图7所示,编织布通过第一个牵引辊后,中间部位就出现了如图“出弧部位”所示的松弛凸包,松弛凸包通过第二个牵引辊后就形成了“压出死折”。
(2)上牵引辊出褶皱的原因编织布在括幅器的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如图8所示,圆筒布被折叠成扁平状编织布,而扁平状编织布的两边和四周是和括幅调节杆摩擦通过的。
如果括幅调节杆的一侧没有和编织布贴紧,在上牵引辊提升力的作用下,两端和另一边由于有摩擦阻力,使得两端和另一面的编织布在弹性范围内被拉长,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部位没有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很小,因而中间的编织布没有被拉长或拉长很小。
这样,看起来牵引辊提升的编织布是相等的,但是两端和另一面提升的编织布是拉长较多的编织布,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拉长较少。
过了牵引辊后,没有了牵引力,收卷力矩的拉力比牵引力小得多,两端和另一面弹性拉长的编织布收缩较多,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编织布收缩较少,这样,两端和另一面成为紧边,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松弛。
松弛量通过上牵引辊时形成图示凸包,当松弛量累计达到一定值后,就被压出死折。
在图8中,如果取牵引前一段两边的编织布A,它的受力如图9所示,在上牵引力T 的作用下,产生反作用力F,反作用力F主要来源于尺码环(环规)的阻力和括幅器的阻力。
一般情况下,尺码环(环规)的阻力对筒布的四周是均等的,而括幅器在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对两边的阻力较大,并且是个变量,它与括幅调节杆的张力N成正比,即摩擦阻力矩正比于正压力N,正压力N的反作用力Q等于N。
在牵引力T和反作用力F的作用下,两边的编织布弹性伸长,如果每100mm伸长0.5mm,即伸长0.5%,那么从尺码环到上牵引辊约1500mm,总伸长约7.5mm。
因此,可能每几米就产生一个褶皱。
织带常见问题及预防织带常见问题及预防、调校在生产织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产品检验不合格,如何发现及及时调整呢?下面是生产中几种常见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预防、调校方法:一.弯带形成原因:1、钢扣穿的不均2、盘头xx不平3、钢扣位置不对4、接纱方法不对预防措施:1、钢扣穿法一定要按正规穿法,1组或2组穿法。
2、把较大较松的一边,拉掉一些,直到和另一边一样平或少1-5圈即可。
3、钢扣一般和织针距离,有一个钢扣空的距离即可。
4、根据织带的需要,分上下层接,或是分、左右接,一般都要分上下,一条带上如有两种以上做法或纹路,就要分开接。
二.起波浪形成原因:1、钢扣穿纱不均,两边穿的纱太多,中间穿的太少。
2、钢扣穿的过大,纬纱拉的太紧。
3、盘头拉纱不平,两边拉的紧,中间拉的过松。
4、接纱方法不对,平衡坠压的不好。
预防措施:1、选用标准的钢扣,按1组或2组穿法。
2、按织带的宽度需要,再选钢扣去穿。
3、把中间和两边的纱对换几条,或把中间较松的拉一些下来。
4、按织带做法需要去接,压硫按条数多少压平均。
三.针边不良形成原因:1、纬纱粗细不均:2、织针上法不对,太长或太短3、盘头走的不正常,有时紧、有时松。
4、纬纱轮不够圆,已变形。
5、织针固定xx磨损。
预防措施:1、另换一个纬纱。
2、织针根据织带的厚度上长上短,一般来讲织针的长度,刚好把纬纱退掉即可。
3、把盘头两边固定牢,不要让盘头靠住两边铁架。
4、换过新的纬纱轮5、换固定杆,或去加工。
四.起毛1、经纱起毛,整经时有挂着纱2、经纱钢针孔有刮口。
3、纬纱轮或纬纱穿扣有起点摩擦。
织毛裤松紧带的几个方法转
(1)松紧带
开始一正、一反针1cm后,反针带线同反针织法一样,但不织,挑下,正针正常织,直到松紧带宽度,再变换针法,,正针挑下,反针织法。
(2)“狗”牙边
两正并一针,反针带线,先织9行正针,然后织“狗牙边”,再织9行正针,翻过来俩个并一起。
(3)机器边织法
正针:反针织法。
针拿下从长线下面过(针带线),反针织法后,从针下面先挑后后针并前针。
反针:正针织法。
针拿下从长线上面过,正针织法后,从针上面先挑后针并前针。
(4)后翘
例220针,来回织,俩边个甩下几针,如此循环。
男:1寸女:1寸
厚毛裤织后翘法:正面:正针织正,反针织反。
反面(里面):争镇织反针,反针拿下来。
(5)裤裆
男:中间挑16针(厚毛裤) 12针(薄)
女:中间挑12针(厚毛裤) 10针(薄)
织30行
(6)加减针法
腰部到分腿那每5/6行,裤裆到膝盖8减1,膝盖到踝部5/6针减1。
(7)收针(踝部)
男70针女68针
阿尔巴尼亚针
第一行正针:反针织法带线,但不织,挑下。
反针:反针织法
(线在针上面)织正针。
第二行反针:织反针,第一行带的线挑下,从正针中间底下把带的线挑下和(正针)一起织正针,向锁针似的,后一针挑到前面。
第三行正针:反针织法带线但不织,挑下。
反针:反针织法(线在针上面)织正针。
第四行正针:上一行带的线下象正针织法挑下,与正针一起织反针,象锁针似的后一针挑到前面,反针:织反针。
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解决方法喷气织机是一种高效、高速的织机,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然而,喷气织机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松边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织布质量,还会影响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原因1.织机本身问题喷气织机的部件磨损、松动、变形等问题会导致织布松边。
例如,喷嘴、喷嘴座、喷气管等部件的磨损会导致喷气不稳定,从而影响织布质量。
2.纱线问题纱线的粗细、强度、弹性等特性会影响织布质量。
如果纱线粗细不均匀、强度不足或弹性不够,就容易出现松边问题。
3.工艺问题织布工艺的不合理也会导致喷气织机松边问题。
例如,织布速度过快、织布张力不均等都会导致织布松边。
二、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解决方法1.检查织机部件定期检查喷气织机的各个部件是否磨损、松动、变形等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2.调整喷气参数通过调整喷气压力、喷气角度、喷嘴直径等参数,使喷气均匀、稳定,从而避免松边问题。
3.优化纱线选择选择合适的纱线,确保纱线粗细均匀、强度足够、弹性适当,从而避免松边问题。
4.调整工艺参数根据织布松边的原因,调整织布速度、织布张力等工艺参数,从而避免松边问题。
5.加强维护定期对喷气织机进行清洁、润滑、检修等维护工作,确保织机正常运行,从而避免松边问题。
三、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解决案例某纺织厂生产喷气织机织布时,经常出现松边问题,导致织布质量不稳定。
经过检查,发现喷气管磨损严重,喷气不稳定,从而导致松边问题。
厂方及时更换了喷气管,调整了喷气参数,优化了纱线选择,加强了维护工作,最终成功解决了松边问题。
综上所述,喷气织机松边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检查织机部件、调整喷气参数、优化纱线选择、调整工艺参数、加强维护等。
只有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喷气织机松边问题,提高织布质量和生产效率。
关于塑编布辊一面紧一面松问题浅析与解决办法随着塑编行业工艺的不断改革,整辊连续印刷已经慢慢的普及,很多同行在使用了整辊连续印刷机后才发现圆织布辊一面紧一面松,造成印刷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情况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问题呢?我们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您看了这篇文章后就可以找到答案。
一、问题分析:1、圆织机大盘部分没找水平;2、提升辊(胶辊)磨损、轴承磨损,轴套磨损;3、提升辊没找水平;4、丝架摆放不水平,与圆织机不平行;5、收卷机的定型紧固螺丝松动,造成收卷机变形为菱形;6、收卷机摆放与圆织机不平行、不水平;7、穿布方式不合理;8、丝架左右前后的丝线根数偏差太大。
二、解决办法:1、用标准水平尺校准圆织机大盘,调整圆织机底部螺丝,确保大盘水平。
2、目前的提升辊大部分都是采用一个铁辊是主动辊,上面再一个胶辊为被动辊,如果上面的是铁辊是被动辊,建议更换为胶辊,因为铁辊会打滑,换成胶辊会好。
请仔细检查主动辊的轴承和轴套有没有磨损,仔细检查被动辊的轴承和轴套有没有磨损,胶辊表面是否有坑洼,是否已经磨损,如果有磨损请及时更换轴承或者维修更换对应的提升辊。
3、用标准水平尺校准提升辊,确保其保持水平。
4、丝架与圆织机摆放的位置和距离也很关键,靠近圆织机这边的距离基本在80cm左右,基布经过提升辊后要通过这个丝架外端顶部的一个过渡辊再到卷布机,所以丝架外端的这个过度辊一定也要水平,两边必须也要与圆织机的距离相等。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这个过渡辊与圆织机一边近一边远,一面高一面低,将会怎么样?很多人忽略了这个丝架的位置调整,往往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5、收卷机在运输过程中定型螺丝会松动,因非合理搬运或拉扯后会造成收卷机变为菱形(用卷尺测量其对角线就可知晓),首先必须要将其纠正为方形,并紧固其固定螺丝,避免今后再次的变形,收卷机变形对布辊的影响也很大,必须要纠正。
6、用水平尺校准,保证收卷机安装摆放尽量水平;尽量保证其在圆织机的中线位置,用卷尺测量其两端的距离,要与圆织机的距离一致,保证其与圆织机是平行的,这个收卷机的安装也十分的重要,必须要保证其合格。
编织松紧带标准(一)编织松紧带标准介绍编织松紧带是一种常用于衣物、手工艺品等制作中的材料,它具有灵活、易用、可调节紧度的特点。
了解编织松紧带的标准能够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材料,提高制作效果。
规格要求使用编织松紧带时,需要考虑以下规格要求:•宽度: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宽度,常见的宽度有1cm、、2cm 等。
•材质:松紧带的材质通常是聚酯纤维、尼龙等,应选择质量好、柔软、耐用的材质。
•拉伸性:松紧带的拉伸性要适中,既不能太松弛容易变形,也不能太紧导致不舒适。
•牢固性:松紧带的缝合要牢固,以免长时间使用或洗涤后松紧度下降。
•颜色:根据使用需要,选择与衣物或手工艺品相匹配的颜色。
使用技巧正确使用编织松紧带能够提高制作效果。
以下是一些使用技巧:•在缝制松紧带前,先用热水烫一下,可以有效提高松紧度和牢固性。
•若需制作较长的松紧效果,应将松紧带钉在需要松紧的部位,并进行拉伸。
•对于松紧带与布料缝合的部位,应使用弹性好、牢固的线进行缝制。
•在使用拉链、纽扣等固定衣物的部位,可以添加松紧带来增加舒适度和灵活性。
品牌推荐市场上有许多品牌提供优质的编织松紧带。
以下是几个值得推荐的品牌:•A品牌:A品牌的编织松紧带选材优质、柔软舒适,色彩鲜艳,牢固性好。
•B品牌:B品牌的编织松紧带宽度种类丰富,适应不同的制作需求,拉伸性好。
•C品牌:C品牌的编织松紧带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质量可靠,耐用性强。
结论编织松紧带在衣物制作和手工艺品制作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和选择符合标准的编织松紧带,我们可以提高制作效果,增加松紧度和舒适度。
选择好的品牌也能够保证编织松紧带的质量和耐用性。
希望本文对您在使用编织松紧带时有所帮助!。
钩针松紧技巧钩针松紧技巧是一种常用于钩织作品中的技巧,可以用来调整钩织作品的紧度和松度,使作品更加整齐和美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钩针松紧技巧:1.手指拉伸法:这是最基本的松紧技巧,将手指伸进最后一根钩针钩到的钩织钩针的环内,用手指轻轻地拉伸这个环,使其稍微变大。
2.向前拉法:当你钩到下一根针钩到的针脚时,不要像平常一样向后钩起,而是向前将针钩到的钩织钩针往自己身体的方向拉,这样可以让针脚稍微变大。
3.钩头拉伸法:将钩头向下拉,拉出一个小环,再把这个小环往上提,可以使针脚变大。
4.拉长钩脚法:将钩织钩针上的钩脚向外拉,使其变长,再将钩脚插入下一个钩织钩针中,可以使针脚变大。
5.用针梳拉伸法:将钩织作品放在一个针梳上,用手轻轻拉伸作品,使其松弛,这样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整齐和美观。
6.缩针脚法:在需要收紧针脚的地方,可以在前一个钩织钩针上只钩两个钩脚,再在下一个钩织钩针上钩三个钩脚,这样就可以使针脚收紧。
7.放大钩脚法:在需要放大针脚的地方,可以在前一个钩织钩针上钩三个钩脚,再在下一个钩织钩针上只钩两个钩脚,这样就可以使针脚放大。
8.增加或减少钩针数:在需要增加或减少作品宽度的地方,可以在相应的钩织行中增加或减少钩针数,以达到调整松紧的效果。
9.选择适当的钩针:选择适当的钩针也是调整松紧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使用比较大的钩针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松散,而使用比较小的钩针可以让作品变得更加紧密。
10.调整钩织作品的张力:在钩织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钩织作品的张力来达到调整松紧的效果。
张力过大会使得作品过紧,张力过小则会使得作品过松,因此需要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张力。
这些是常用的钩针松紧技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会议报告】编织布松紧边分析及调整节选自《第四届全国塑编新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王永仁中国塑编》杂志社撰稿报告人:塑编专家王永仁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塑编企业常见的编织布松紧边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分析和正确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圆织机扩幅器安装调节一、编织布松紧边的表现编织布松紧边,即布面一边紧、一边松。
展开卷布在松弛状态下平铺,布面呈弧型,或者呈扇型,如图4 所示。
布面的外观是经丝松的一边在外弧,经丝紧的一边在内弧。
图 4 弧型布面缺欠图二、产生的原因分析在图5 中,如果编织布左侧为松边,右侧为紧边,当经纱架不偏斜摆放,如图5 中左图,由于松边和紧边从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L1 相等,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明显可见松边的编织布松弛不平,而紧边的编织布被拉紧显得平整。
同样,由于松边和紧边从经纱架上的导向辊到收卷布卷的距离L2 相等,但是这段距离较短,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略可见松边的编织布松弛不平,而紧边的编织布被拉紧显得平整。
如果把经纱架旋转一个角度,如图5 中右图,这时如果紧边从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为L1,松边上牵引辊到经纱架上的导向辊的距离便增加了一段旋转所生产的长度△,总距离为L1+△。
如果这段长度约等于松边的松弛量,松边也被拉紧了,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编织布没有“松边”了。
同理,松边的从经纱架上的导向辊到收卷辊的距离也增加了一段旋转所生产的长度△,总距离为L2+△。
如果这段长度约等于松边的松弛量,松边也被拉紧了,从收卷布卷方向看去,编织布也没有“松边”了。
读者不仅要问:这不是解决了问题吗?回答是:确实解决了问题。
但是这仅仅是解决了表面感官“松紧”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编织布松紧边问题,这只是治表,而没有治本。
如果立即打开编织布平铺在地面,还会出现扇形的松紧边。
这种松紧边布涂复、印刷、裁切时易出现一些弊端。
如果贮存几天再打开编织布平铺在地面,还会出现扇形的松紧边,只是没有立即打开时那么严重,因为“实效”处理后,扁丝略有“定型” 。
如果从根本上治理松紧边问题,不是把经纱架旋转一个角度所能解决问题的,要找出松边扁丝为何伸长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图 5 弧型布面分析图三、正确的调节方法这种松紧边布产生的原因是圆织机的扩幅器四个钢筋中有两个没有张紧或张得均匀,如图6 所示。
图6 扩幅杆位置不正确例如,图6中的两个钢筋1和2涨得比较紧,在调节杆涨得比较紧的同时,越往上端接近上牵引辊处,涨的越紧。
而另两个钢筋3和4没有涨紧,只有到上端才涨紧。
这样,钢筋1 和2 的右面的一面布边,受钢筋摩擦阻力的作用,而且越往上阻力越大,把具有弹性的右边的编织布相对拉长,当右边被拉长的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又回缩,变成了紧边。
而另一边,即钢筋3 和4 的左边,没有受到钢筋阻力的摩擦作用,牵引出来的编织布是正常的,成了松边我们分析清楚了松紧边布面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就有了,而且是科学的。
处理方法是把四根钢筋均布并始终贴紧筒布,使四周的摩擦阻力均等。
五、卷布出现褶皱分析及扩幅器调整1、上牵引出后褶皱的部位和处理(1)上牵引辊出褶皱的部位我在某企业现场观看了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出褶皱情况如图7 所示,编织布通过第一个牵引辊后,中间部位就出现了如图“出弧部位”所示的松弛凸包,松弛凸包通过第二个牵引辊后就形成了“压出死折” 。
(2)上牵引辊出褶皱的原因编织布在括幅器的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如图8 所示,圆筒布被折叠成扁平状编织布,而扁平状编织布的两边和四周是和括幅调节杆摩擦通过的。
如果括幅调节杆的一侧没有和编织布贴紧,在上牵引辊提升力的作用下,两端和另一边由于有摩擦阻力,使得两端和另一面的编织布在弹性范围内被拉长,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部位没有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很小,因而中间的编织布没有被拉长或拉长很小。
这样,看起来牵引辊提升的编织布是相等的,但是两端和另一面提升的编织布是拉长较多的编织布,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拉长较少。
过了牵引辊后,没有了牵引力,收卷力矩的拉力比牵引力小得多,两端和另一面弹性拉长的编织布收缩较多,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编织布收缩较少,这样,两端和另一面成为紧边,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松弛。
松弛量通过上牵引辊时形成图示凸包,当松弛量累计达到一定值后,就被压出死折。
图7 上牵引辊出褶皱部位图8 上牵引出褶皱调节示意图压力 N 的反作用力 Q 等于 N 。
在牵引力 T 和反作用力 F 的作用下,两边的编织布弹性伸长, 如果每 100mm 伸长 0.5mm ,即伸长 0.5%,那么从尺码环到上牵引辊约 1500mm ,总伸长约 7.5mm 。
因此,可能每几米就产生一个褶皱。
( 3)上牵引辊的处理方法从上面分析可见,处理出褶皱的方法之一是调松括幅调节杆的张力。
其实,括幅调节 杆没有必要调节得太紧,只要能把编织布折平即可。
切勿企图通过括幅调节杆把编织布的 幅宽涨大,因为即使在括幅调节杆处涨大,过了括幅调节杆还要弹性回缩到原来的尺寸。
处理两边出褶皱方法之二是使括幅杆从尺码环出来就和筒状编织布四周贴紧并有一定的涨 力,如图 10 所示。
这样,对于筒布圆周每处都有一个阻力 f ,使筒布四周受力尽量均衡, 使编织布四周产生尽量相等的弹性伸长。
我们在现场对一台圆织机进行调松了括幅调节杆,并且把调节杆从尺码环出来就和筒 状编织布四周贴紧并有一定的涨力,这样就立即消出了褶皱。
2、卷布辊出褶皱的部位和处理( 1)卷布辊出褶皱的部位 我在某企业现场观看了编织布在卷布辊上出褶皱情况如图 11 所示。
编织布通过第一个 卷布辊后,在卷成布卷前,出现了如图“出弧部位”所示的松弛凸包,松弛凸包越来越大, 累计到一定量便压出一个褶皱并卷入布卷。
图 11 卷布辊出褶皱部位图 12 卷布辊出褶皱调节示意图(2)卷布辊出褶皱的原因分析如图 12 所示, 圆筒布被折叠成扁平状编织布, 而扁平状编织布的两边和四周是和括幅在图 8 中,如果取牵引前一段两边的编图 9 编织布两边受力分析 织布 A ,它的受 力如图 9 所示,在上牵引力 T 的作用下,产 反作用力 F 主要来源于尺码环(环规)的阻 阻力。
一般情况下,尺码环(环规)的阻力 是均等的,而括幅器在括幅调节杆的作用下,图 图 10 调节括幅杆 生反作用力 F , 力和括幅器的 对筒布的四周 对两边的阻力 较大,并且是个变量,它与括幅调节杆的张力N 成正比,即摩擦阻力矩正比于正压力 N ,正调节杆摩擦通过的。
如果括幅调节杆的一侧没有和编织布贴紧,在上牵引辊提升力的作用下,两端和另一边由于有摩擦阻力,使得两端和另一面边的编织布在弹性范围内被拉长,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部位没有摩擦阻力或摩擦阻力很小,因而中间的编织布没有被拉长或拉长很小。
这样,看起来牵引辊提升的编织布是相等的,但是两端和另一面提升的编织布是拉长较多的编织布,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拉长较少。
过了牵引辊后,没有了牵引力,收卷力矩的拉力比牵引力小得多,两端和另一面弹性拉长的编织布收缩较多,而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编织布收缩较少,这样,两端和另一面成为紧边,没有和括幅调节杆接触的一面中间松弛。
松弛量通过卷布辊时形成图示“出弧部位”,当松弛量累计达到一定值后,就被卷布压出死折。
由于卷布设备和缠绕方法不同,可能出现褶皱的位置也不同。
(3)卷布辊出褶皱的处理方法这主要是扩幅器调节不当所产生的。
和编织布上牵引辊出褶皱是同样道理,只是在编织布上的位置不同,编织同布的两不同面上。
调松括幅调节杆的张力和使括幅杆从尺码环出来就和筒状编织布四周贴紧并有一定的涨力,详见上文的“上牵引辊的处理方法” 。
3、布两面出褶皱的原因和处理(1)布两面出褶皱的部位布两面出褶皱的部位可能在上牵辊部位(如图13 所示)和卷布辊部位(如图5 所示)同时出现,但是出褶皱的大小、频率可能不同。
有时在卷布机的上、下过辊上就可见明显的凸包(如图7 所示),凸包的大小可能不同。
如果取一段这种布面放平,在松弛状态下,就发现布面图13 在过辊处出现凸包两边紧,中间松。
有人称“布面出兜2)布两面出褶皱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布面两边紧,中间松的现象的原因:一是扩幅器上边胀得比较紧,两边编织布受钢筋摩擦阻力的作用加大,把两边的编织布相对拉长,被拉长的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又回缩,两边变成了紧边,就形成了两边紧中间松的布面。
二是在扩幅器上边胀得比较紧的同时,四根扩幅杆和布面没有贴紧,把两边的编织布相对拉长,被拉长的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又回缩,两边变成了紧边。
(3)布两面出褶皱的处理方法六、其它故障分析及扩幅器调整1、布面两边紧中间松产生的原因在本文的“卷布出现褶皱分析及扩幅器调整” 已经论述过。
简单地讲,就是扩幅器上边胀得比较紧,两边编织布受钢筋摩擦阻力的作用加大,把两边的编织布相对拉长,被拉长的编织布通过上牵引辊后又回缩,两边变成了紧边,就形成了两边紧中间松的布面。
处理方法是调松扩幅器上端的胀紧程度。
2、布卷向一侧褪套布卷向一侧褪套,是由于布面一边紧,一边松,成弧型的原因,上文中已经阐明其成因。
不要把收卷架斜着放置,那是治表不治里。
当然,也有收卷张力小的因素。
3、筒布在上牵引辊偏移一侧如果筒布始终偏移在上牵引辊一侧,是扩幅器安装时,扩幅杆顶端偏移此侧,没有对处理方法是把扩幅杆调节到中间位置4、筒布在上牵引上左右摆动产生的原因是扩幅杆底端没有和扩幅杆座圈固定,上端摆动而带动筒布在上牵引上左右摆动。
处理方法是把扩幅杆和其座圈固定牢固。
5、布面平整不平整布面不平整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扩幅杆没有和编织布涨紧。
如果四根扩幅杆和编织布始终接触,把筒布四周胀紧,几把梭子的纬丝略有张力差异,特别是纬丝出套,也能通过扩幅杆的胀紧调节均衡不出套;经丝松紧不均衡,扩幅杆胀得比较紧时,把紧的经丝从环规中略多拉出一点,能够调节经丝均衡。
四根扩幅杆始终接触布面,把布面胀紧,布面显得平整。
新型轮式扩幅器不具备这种功能。
结再次提醒,圆织机扩幅器的正确调节和使用不容忽视,它涉及很多布面质量问题。
希望参加会议的塑编企业代表,回到自己的企业,按照本文讲解的原理和调整方法,把你企业的圆织机扩幅杆都检查或调整一遍,您会收到可喜的成果这就是您参加会议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