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章节题库(近现代美术)【圣才出品】
- 格式:pdf
- 大小:945.85 KB
- 文档页数:17
免费分享中央美院中国美术史历年考题1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2010年中国美术史四、名词解释:1、张家样2、湖州竹派3、颠张狂素4、布达拉宫五、简答:1.举出一件中国古代文人雅集题材的作品并梳理此类题材的发展线索,结合具体作品阐释此类题材出现的原因、表现方式。
2.举例说明宋代宫廷绘画的社会基础、主题内容和风格特点。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2009年中国美术史一、填空(1X10分)1、《图画见闻志》的是()。
2、山西大同北魏()墓出土的漆画屏风上绘有列女、孝子画像,有的内容和风格与传世的《女史箴图》接近。
3、在秦汉时期,许多宫殿、墓地和祠庙的门道两侧,有一种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称作()。
4、清初南京画家程正揆与()并称“金陵二谿”。
5、杜甫诗句“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中的“薛公”,指唐代画家()。
6、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的()壁画是辽墓壁画的重要代表作品。
7、在大汶口文化薄胎黑陶的基础上,山东()文化中出现了胎体只有1至2毫米厚的“蛋壳陶”,代表了史前时期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
8、战国时期,屈原写下了著名的《》。
根据汉人王逸的解释,这是屈原遭放逐之后,见到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中的壁画,“何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
9、明末上海官宦家族的()工艺是闺阁绣的代表。
10、1904年成立的()是迄今为止我国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民间学术团体。
二、选择(2X5分)1、《昭陵六骏》的是:A、赵霖B、赵孟頫C、李公麟D、任仁发2、东汉()书的用笔有“蚕头燕尾”之说。
A、篆B、楷C、隶D、行3、南北响堂山石窟是()皇室开凿的石窟。
A、北魏B、北齐C、北周D、北宋4、以下哪项瓷器装饰工艺不是明清时期创造的?A、青花B、五彩C、粉彩D、珐琅彩5、以下哪处雕塑作品不属于宋代?A、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彩塑B、山西平遥双林寺罗汉彩塑C、江苏甪直保圣寺罗汉彩塑D、山西晋祠圣母殿侍女彩塑三、判断(4X5分)1、汉代统治者在各方面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修文偃武,无为而治,所以在近来发掘的汉景帝阳陵中,只发现了一些比秦俑体量大大缩小的裸体陶佣,而不见兵佣。
第2章秦汉美术一、名词解释1.《马踏匈奴》[厦门大学2010年研]答:马踏匈奴石刻是霍去病墓石刻纪念碑群雕的主体,是留存至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典范,是西汉纪念碑雄刻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作品的外轮廓雕刻得极其准确有力,马头到马背部分,作了大起大荡的处理。
马腹下不作凿空处理,虽是技术的局限,但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厚重感。
整个作品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既是古代战场的缩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战功的象征。
2.画像石[厦门大学2004、2006年研;湖北美术学院2005年研]答:画像石是指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汉画像石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3.长信宫灯[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研]答: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
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
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
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二、简答题1.简述你对“画像石(砖)”的认识。
[厦门大学2008年研;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答:(1)画像石与画像砖是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材料,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
画像石是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的建筑石材,属于石刻,汉代最为盛行。
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名词解释1.洞窟壁画答:洞窟壁画是原始人民绘在洞穴壁上以各种动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图画。
其手法生动而写实,主要分布于法国和西班牙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突出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及母神雕像。
2.拉斯科洞窟答:拉斯科洞窟是保存史前绘画和雕刻较为丰富精彩的石灰岩溶洞,它于1940年在法国的拉斯科山坡被发现。
全洞分主洞、后洞、边洞和一条宽狭不等的通道,洞穴中的壁画为旧石器时期所作,至今已有1.5万到1.7万年历史,画中描绘了大量的野牛、驯鹿和野马等原始动物,气势雄壮,富有动态,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很好的反映了1.5万年前穴居的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其代表作是一幅长达5米的大公牛。
3.罗马绘画样式答:罗马绘画样式,也即“埃及化风格”,强调墙的平面感和建筑空间的小巧玲珑,绘有花冠静物,精致的装饰图案,力求典雅的气氛,风格严肃、冷静。
具体而言有三种样式,即用石灰泥做好建筑细部的实体,然后涂绘色彩,该种样式流行于前2世纪;直接在平面墙上用色彩描绘建筑细节,以达到立体的效果,这种样式流行于前1世纪至1世纪;第三种样式,流行在1世纪,比较华丽,与舞台布景相似。
4.岩画答:岩画是原始先民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的总称。
古人在岩石上磨刻和涂画,来描绘人类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
在欧洲主要分布于北欧和西班牙的拉文特地区,其中拉文特岩画尤为突出。
5.北欧岩画答:北欧岩画是分布在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以及原苏联北部等地的露天的岩画。
它分为写实与抽象两大类风格:写实风格属于渔猎部落人的作品,表现了与实物同样大小的动物形象,以线到为主,以写实为主;抽象风格属于农牧民的作品,他们把动物简化为抽象的图形,最后演变成几何形,反映出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孕育了工艺美术的萌芽。
6.拉文特岩画答: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人类先民们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美术章节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艺术家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A. 毕加索B. 梵高C. 塞尚D. 达芬奇2. 中国画的“四君子”指的是以下哪四种植物?A. 梅、兰、竹、菊B. 松、竹、梅、菊C. 桃、李、梅、兰D. 竹、菊、松、柏3. 以下哪个时期不属于中国绘画史的五大时期?A. 秦汉B. 隋唐C. 五代十国D. 宋元明清4. 以下哪种绘画技法不属于西方绘画技法?A. 透视法B. 点彩法C. 泼墨法D. 油画5.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创作“蒙娜丽莎”闻名于世?A. 米开朗基罗B. 达芬奇C. 拉斐尔D. 伦勃朗6. 以下哪种颜色在色彩理论中属于原色?A. 红B. 绿C. 蓝D. 所有选项都是7.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雕塑材料?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水彩8. 以下哪个术语是描述绘画中光线和阴影的对比?A. 色彩B. 明暗对比C. 线条D. 形态9. 以下哪位艺术家以其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而著名?A. 杰克逊·波洛克B. 马蒂斯C. 毕加索D. 梵高10. 以下哪个术语是描述艺术作品的构图?A. 色彩B. 明暗对比C. 布局D. 形态答案:1-5 C A B C B;6-10 D B A C 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绘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四君子”。
2. 印象派是19世纪末在______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以捕捉光线和色彩的瞬间变化为特点。
3. 雕塑艺术中,______是指通过雕刻或塑造的方式创作立体的艺术品。
4.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相、______、______。
5. 现代艺术运动中,______主义强调了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常以抽象的形式呈现。
答案:1. 梅、兰、竹、菊;2. 法国;3. 雕塑;4. 明度、纯度;5.表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立体主义,并列举至少两位立体主义代表艺术家。
中国美术史复习试题及答案(二)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类型和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二是出现了。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像和。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其传世真迹有《》。
11、突破“”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
13、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闻名,代表作品是《》。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为一种;、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在其《》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与。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开始,又学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礼器B、乐器C、兵器D、车马器2、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A、主题部队B、混合部分C、军事指挥部D、弩兵3、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A、曹不兴B、卫协C、陆探微D、张僧繇4、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A、游春图B、江帆楼阁图C、明皇幸蜀图D、千里江山图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A、安济桥B、广济桥C、宝带桥D、安平桥6、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7、元代学识深厚的少数民族画家是()A、钱选B、李衎C、高克恭D、王渊8、明代擅长“易园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A、陈洪绶B、崔子忠C、丁云鹤D、吴彬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A、嘉靖时期B、万历时期C、康熙时期D、雍正时期10、《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是()A、吴有如B、郑曼陀C、张聿光D、马星驰三、名词解释(15分)1、画像石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3、昭陵六骏四、简答题(20分)1、写出谢赫“六法”,并逐一加以简要解释。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总分1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1.彩陶答: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底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此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
2.昙曜五窟答:昙曜五窟是指云冈石窟中的第16至第20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
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为云冈艺术之精华。
洞窟呈椭圆形平面设计,窟内宽敞,主要造像占去大部分面积。
窟内主要造像一般为三佛,其中本尊形体高大,占据了窟内大部分空间。
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3.米氏云山答:米氏云山,又称米家山水,是宋代书画家米芾及其长子米友仁开创的一种画派。
米氏父子运用简笔淡墨,表现烟云溟濛的意趣的新画风不仅在水墨山水技巧上有所贡献,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作品多描绘云烟掩映的江南山川景色,采用泼墨法,参以积墨和泼墨,又常用焦墨提神,其精妙在于见笔见墨,属水墨大写意画法,对水墨山水发展影响很大,是北宋中期山水画变革的主要形式之一。
代表作有《潇湘奇观图》《云山得意图》等。
4.元四家答: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即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他们的画风虽各有特点,但主要都是从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重笔墨,尚意趣,并结合书法诗文,是元代山水画的主流,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代表作有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吴镇的《渔父图》、倪瓒的《六君子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5.天津“泥人张”答:天津“泥人张”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汉族民间艺术品,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
中外美术简史(全彩版)测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2*10)1.史前时期的美术最明显的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结合,而且在个别美术门类上实用性更突出。
2.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以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发现的打制石器为代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性状。
3.陶器的发明、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
4.黑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黑、薄、光、。
二、选择题(5*5 )1.()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 ,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 ,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
A. 钱选B. 高克恭C. 赵孟頫D. 李衎2.()记录元代宫廷艺术家从事雕塑、画像所需工料准则的A.《经世大典?工典》B. 《写像秘诀》C.《朝元图》D.《元代画塑记》3.()是宋代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
A.《五瑞图》B.《朝元图》C.《清明上河图》D.《耕织图》4.()代表了罗马建筑的顶峰。
A. 科洛西姆竞技场B. 万神殿C. 凯旋门D. 纪念柱5.()是意大利巴洛克艺术最杰出的代表,在建筑和雕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A. 鲁本斯B. 贝尼尼C. 约丹斯D. 老扬·勃鲁盖尔三、名词解释(5*2 )1.彩陶:2.原始瓷器:四、简答题(5*3 )1.史前绘画艺术有何基本特征?2.简答元代文人画兴盛的原因3.石涛山水画有何特色?五、论述题(15*2)1.古希腊建筑中三种柱式有何艺术特点?2.如何理解古埃及美术的特点及对之后的古希腊美术产生的影响?中外美术简史(全彩版)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史前时期的美术最明显的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结合,而且在个别美术门类上实用性更突出。
2. 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以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发现的打制石器为代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性状。
3.陶器的发明、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
第4章17、18世纪欧洲美术一、名词解释1.古典主义答:古典主义出现于中世纪后的欧洲,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所提倡的概念,古典主义在艺术上主要是指对包含古希腊及古罗马的古典时代文化的高度认同。
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艺术思潮,目的是歌颂王权、服务宫廷。
古典主义的主要特点有重理性、重典型、重古代、重素描等。
2.古典主义美术答:古典主义美术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意大利学院,17世纪时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展。
古典主义美术十分推崇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练、明确等等。
其艺术特征有:强调遵循古代和文艺复兴盛期的艺术传统;题材大多是神话、圣经、历史故事,特别是王朝的一些史迹,现实生活的题材往往被排除在外;作品的规模较大,强调庄严、宏大的气魄;在技巧上注重精确的素描,多运用简练、明确、清晰的艺术语言。
普桑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术的大师,被誉为“法国绘画之父”。
3.佛兰德斯艺术答:佛兰德斯画派是17世纪佛兰德斯的错综复杂的艺术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
这个画派的服务对象是教会和贵族,运用艺术形象为他们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并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和娱乐享受。
弗兰德斯画派的艺术风格保留了尼德兰民族艺术的本色,又广泛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艺术成就,还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巴洛克艺术、学院主义和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巴洛克艺术,已经成为弗兰德斯画派的主流风格。
代表画家有老彼得·勃鲁盖尔、鲁本斯、扬·凡·埃克。
4.波德格涅斯风格答:波德格涅斯风格是指17世纪西班牙表现下层人民生活的平民写实主义艺术。
“波德格涅斯”一词含有小酒店和小饭馆之意,一些古典主义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便以嘲弄的口吻将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风格”。
它是受意大利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影响而产生的,以表现西班牙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主题,风格朴素、自然,并注重对下层劳动者坚定、冷峻、尊严和刚毅的性格刻画,力求表现出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第4章五代宋元美术一、名词解释1.“马一角,夏半边”[厦门大学2008年研;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研]答:“马一角、夏半边”是指南宋四家中马远和夏圭在绘画中得构图风格。
马远在构图时常取一角、半边的景致,被称做“马一角”。
夏圭在构图上喜欢取半边之景,侧重一隅,意境开阔,被称为“夏半边”。
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他们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有浓郁的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两人新的山水画风,左右了南宋150余年的画坛,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元四家[厦门大学2003、2007年研,清华大学2005年研,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2004年研,湖北美术学院2006年研]答: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
分别是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他们是江浙一代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
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动乱之际,虽然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及近况不同,但他们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艺术上都受到赵孟頫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后世的绘画,尤其是“南宗”一派影响巨大。
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
如倪瓒“仆之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3.山水画[厦门大学2005年研]答: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
它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非常长的长卷。
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4.徐黄异体[厦门大学2003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研] 答: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由于他所画的题材和由于装饰宫廷的特点,画中具有精记艳丽的富贵气息。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笔记详解第1章史前及先秦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1复习笔记第1节史前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旧石器的造型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造型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之后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种类增多,加工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运用交互打击法。
典型遗址有四川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北京猿人遗址。
2.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石器较多地采用交互打击法,类型显著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典型遗址有山西襄汾的丁村人、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的大荔人。
3.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进步显著,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其次是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典型遗址有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北阳原虎头梁、山西朔县(今朔州)峙峪人遗址。
二、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发展1.制作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提高后,为了美化自身与美化生活,先民制作了装饰品,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万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此外还发现穿孔串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及骨管、骨针等。
2.使用染料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3.钻孔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刻画艺术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
其上用阴刻的线条构成三组图案:第一组由直线、斜线纹组成,第二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第三组为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具有对称性的图案。
刻纹还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其测定年代为距今1.3万年前。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约公元前10000~前7000年)(1)代表文化①华北地区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文化;②华南地区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文化。
第1章史前及先秦美术一、名词解释1.彩陶[厦门大学2011年研;清华大学2006年研]答:彩陶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它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窖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出用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绘制的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以仰韶文化(例“人面鱼纹彩陶盆”)与马家窑文化(例“舞蹈纹彩陶盆”)的彩陶艺术最为杰出。
2.舞蹈彩陶盆[厦门大学2004、2005年研]答:彩陶舞蹈纹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犬通县上孙家寨遗址甲区发掘第20号汉墓时发现的。
舞蹈画面简洁,线条明快,笔法酣畅。
透过静止的画面,仍能让今人感受到远古的舞蹈艺术家击节踏歌、肢体扭动时强烈的节奏感的特点。
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
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3.鼎[厦门大学2004年研]答: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它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
更具禹铸九鼎的传说,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鼎就是商代晚期时青铜鼎,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
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4.马家窑文化[厦门大学2003年研]答: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个分支,它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按时间先后,分成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彩陶纹饰各具特点,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
第1部分名校考研真题第1章原始、古代美术一、名词解释1.正面律[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2003年研]答:古埃及艺术具有严格的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
“正面律”就是指在埃及表现人物时,运用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的表现手法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处理的方法。
这是为了使人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和完整,这也是埃及绘画追求完整性的体现。
这种法则源于强烈的宗教感情,人死以后复生是基于灵魂与冥体的重新结合,这就必须为灵魂的复归找到门路。
凡法老王及王族成员的雕刻,都取正面律。
2.母神雕像(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厦门大学2004年研]答:欧洲国家出土了一大批圆雕和浮雕女裸体雕像。
这些女性雕像的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指在维也纳出土的女性雕像,又叫“母神雕像”,是“原始的维纳斯”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作品强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雕像的头部被卷发所覆盖,面目五官不清,细弱的双臂下垂被双乳排挤在两侧,硕大的乳房从胸前垂挂对称式地压在腹部,粗壮的大腿向下逐渐变细连接小腿,足部省略。
原始艺术家造此女像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特征,符合原始人的理想追求与生殖崇拜。
3.古风的微笑[厦门大学2004、2010年研]答:古风的微笑是指古希腊人体雕刻建筑的脸上千篇一律的笑容。
它开始出现于古风时期,当时出现了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但雕像仍多处于正面的呆板、僵硬阶段,显然还受埃及程式化的影响,但又不及埃及雕刻成熟。
人物直立像一根柱子。
女性的衣纹刻成一根根平行线,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的表情,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
4.帕特农神庙[山东大学2006年研;清华大学2008年研]答:帕特农神庙,又称雅典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
1 / 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第7章 亚洲美术
一、简答题
简述浮世绘美术的艺术特征。
答: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
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绘画对日本美人画、日本风景画的发展起着开拓性作用,同时作为典型的东方绘画形式之一,对欧洲近代美术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代表性画家有喜多川歌磨、葛饰北斋、安藤广重三人,其代表作有《捕鲍女》《神奈川巨流》等。
浮世绘美术的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
(1)在绘画的内容上,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为社会所欣赏。
(2)题材极其广泛,有社会时事、民间传说、历史掌故、戏曲场景和古典名著图绘,有些画家还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或抒写山川景物。
它几乎是江户时代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而所有这些题材的基调则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
一些追求自由恋爱和讽刺封建礼教的作品在民间流布极广。
(3)这些绘画最初多以屏风及绘卷的形式出现,后来,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就单独为满足客商的要求绘制成许多商品性绘画。
绪论一、填空:1、现代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2、西方艺术设计史大约可分为史前艺术设计、古典艺术设计、现代艺术设计三个时期。
3、中国的艺术设计史可分为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封建社会时期的设计、现当代的艺术设计四部分。
二、解词:1、设计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p1)2、艺术设计(p2)3、艺术设计学(p4)三、问答1、设计从表现形态来看,有哪两种类型?(p1)2、艺术设计的特征有哪些?(p2~3)3、艺术设计史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的关系?(p4)4、西方艺术设计史的分类及其特征?(p5)5、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p5)第一章一、填空:1、原始时期的石器按照使用用途可以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2、原始石器的发展经历了有意识捡拾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
3、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一万年的时间,其主要加工方法为划、钻、琢、磨。
4、仿生造型是中国原始陶器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5、中国陶器的制作经历了粗拙、精致两个过程。
二、解词1、彩陶(P14)2、黑陶(P16)三、问答1、彩陶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特点和代表作品?(p14~16)2、中国原始陶器造型与制作的特征?(p16--19)第二章一、填空1、所谓青铜,是由红铜、锡、铅等三种材料制成的合金。
2、青铜铸造工艺的主要加工方法合范法、分铸法、失蜡法、焊接法、模印法。
3、青铜器表面装饰的方法有镶嵌工艺、线刻工艺、错金银工艺、鎏金工艺。
4、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用特性进行来概括。
5、夏代青铜器主要出土于我国的四川、安徽和湖北地区。
6、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是单独适合纹样,西周为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春秋为四方连续纹样。
7、商代的玉器造型主要有薄片状、平面阴线两大类。
8、春秋战国时期,与其造型中新出现了玉带钩、玉剑饰等新品类。
9、从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的骨针、饰物,说明当时已经具备服饰装饰的意识。
10、在建筑中,砖瓦的使用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美术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谁?A. 达芬奇B. 毕加索C. 梵高D. 莫奈答案:D2.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立体主义的代表?A. 布拉克B. 毕加索C. 米罗D. 达利答案:D3. 野兽派的名称来源于哪个展览?A. 1905年的秋季沙龙B. 1906年的秋季沙龙C. 1907年的秋季沙龙D. 1908年的秋季沙龙答案:A4.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未来主义的代表?A. 博科尼B. 卡拉C. 马蒂斯D. 塞维里尼5. 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一位?A. 马列维奇B. 康定斯基C. 波洛克D. 蒙德里安答案:C6.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A. 达利B. 米罗C. 马格利特D. 马蒂斯答案:D7.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构成主义的代表?A. 塔特林B. 罗德琴科C. 马列维奇D. 毕加索答案:D8.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新达达主义的代表?A. 劳申伯格B. 约翰斯C. 波洛克D. 沃霍尔答案:C9.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波普艺术的代表?B. 利希滕斯坦C. 达利D. 奥登伯格答案:C10. 以下哪一位艺术家不是极简主义的代表?A. 唐纳德·贾德B. 弗兰克·斯特拉C. 波洛克D. 阿格尼丝·马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印象派的特点?A. 强调光线和色彩的变化B. 强调线条和形状的几何化C. 强调瞬间感觉的捕捉D. 强调主题的深刻性答案:A, C2. 立体主义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多视角的组合B. 强调画面的平面性C. 强调光影效果D. 强调色彩的和谐答案:A, B3. 野兽派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强烈的色彩对比B. 简化的线条C. 强调光影效果D. 强调主题的深刻性答案:A, B4. 未来主义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强调速度和动态B. 强调机械和工业的力量C. 强调自然风景的描绘D.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答案:A, B5. 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B. 强调画面的平面性C. 强调色彩的和谐D. 强调主题的深刻性答案:A, 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
第6章近现代美术
一、名词解释
1.蔡元培
答:蔡元培,字鹤卿,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美学家和美育实践家。
他认为美育具有普遍性、超越性。
他的“美育代宗教说”的观点要求新式教育从宗教垄断和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使美育成为新式教育方针中的独立内容。
蔡元培并不赞成凭着感情去研究宗教而是主张采取客观的态度。
“美育代宗教说”的中心论点是希望以美育来陶养人们的感情,把美育当成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2.“海上三任”
答:“海上三任”是指任熊、任熏、任颐,他们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
任熊,长于画人物,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
代表作有《范湖草堂图卷》;任薰,人物、花鸟兼擅,结构深邃,笔墨精巧,设色雅艳,晚年人物画精气华愈显,运笔如行草;任颐,擅长人物画,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朴素感情,同时擅长于花鸟画,以勾勒、点厾、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突出。
代表作有《牡丹图》。
他的绘画风格显示出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日益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新画风的代表。
“海上三任”的崛起,一改清代人物画的颓废,标志着清代人物画融古创新的成功。
3.年画
答:年画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木版印制的年节装饰画,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年节民俗
的喜庆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风貌。
民间年画在明清之际得到了空前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众多生产中心,如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4.太平天国壁画
答:太平天国时壁画盛行。
壁画多承载宣传教化、粉饰太平和为太平天国歌功颂德的政教功能。
据记载,太平军每攻下一城一县,都在墙、门、梁、枋上作画。
多为反映当时军事斗争的题材。
此外,还有很多富有装饰意味、喜庆吉祥的花鸟和山水等。
5.月份牌
答:月份牌是一种集画,它是融合中国传统工笔人物与西方擦笔水彩技法的新画种。
它诞生于19世纪末的上海,盛行于民国时期,20世纪30年代是月份牌广告的鼎盛时期。
因其画面中除了人像插画、广告商品、公司名称外,还附有全年的月份年历,故被称为“月份牌广告”,或简称为“月份牌”。
6.居氏兄弟
答:居氏兄弟指清末画家居巢、居廉,他们是堂兄弟。
居氏兄弟绘画均善用粉和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即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在画面干后即出现特殊效果。
在中国美术史中,自觉地在熟宣纸和熟绢上发展成特殊技法的成就应归功于居氏兄弟。
居氏兄弟的绘画成就直接影响了岭南画派。
7.天津“泥人张”
答:天津“泥人张”是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末年,创始人为张明山,
他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
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8.北齐南黄
答:“北齐”指国画大师齐白石,“南黄”指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
(1)齐白石专长画花鸟,用笔有力,画虫极为精细;特别擅长画虾蟹、蝉、蝶、鱼、鸟一类的题材,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齐白石反对闭门画室的空想,倡导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
代表作有《群虾图》等。
(2)黄宾虹精通诗词、篆刻、书法、文物鉴定、美术史等。
喜欢用焦墨和浓墨,总结出“平、留、圆、重、变”五字用笔方法和“浓、淡、破、泼、焦、积、宿”七字用墨方法,具有很高的美术理论价值。
对新安画派作了系统地研究和介绍,大大丰富了中国绘画史料。
代表作有《黄山画家源流考》《画家通论》《虹庐画谈》等。
9.中国美术家协会
答:中国美术家协会,初名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改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美术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发起单位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其会址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分会。
10.伤痕美术
答:伤痕美术是20世纪70年代的文革后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文革”结束后,有些文
学、美术作品开始从原来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悲情现实主义与平民主义;从表现英雄,塑造典型,转为对大时代里普通人命运现实的描绘。
它的出现受到了文学的启发和影响,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伤痕美术”主要有两类:①关于知识分子和老干部受迫害的题材;②与知识青年在文革中的人生经历有关的题材。
代表作有张红年的《那时我们正年轻》、王川的《再见吧,小路》等。
11.《惜春作画》
答:《惜春作画》是清末“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长林所作的彩色泥塑组像,取材于古典小说《红楼梦》故事。
作品高三十一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贾惜春在大观园暖香坞作画为内容,描绘惜春正在聚精会神地运笔作画,两旁少女二人一坐一立,正在会心地欣赏惜春的传神妙笔。
人物刻画真切生动,是“泥人张”的传神佳作。
12.《收租院》
答:《收租院》是指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
全部泥塑分为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帐、逼租、反抗7个部分。
以连续性的情节,展示了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
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体,所塑人物形象准确,身分、年龄、个性各不相同,人物神情生动逼真,是中国现代雕塑之代表性作品。
二、作品分析题
分析任伯年的《酸寒尉像》。
答:《酸寒尉像》的作者任伯年是近代杰出画家,其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
用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
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
任伯年作品《酸寒尉像》中,“酸寒尉”指海派画家吴昌硕。
任伯年曾多次为吴昌硕画像,形态各不相同,而以此画最为精彩。
画中所画吴昌硕身穿官服而立,双手相拱,面容愁苦。
人物的精神状态、性格特征表达十分准确。
这幅肖像画描绘手法独具特色,既不同于明代曾鲸层层烘染、淡墨勾勒略显匠气的工细方式,也不像郎世宁、焦秉贞那种专注于体感、明暗关系的塑造法,而是以准确肯定、抒写性线条捕捉对象之神,再辅之以干淡的笔墨皴擦充实画面。
这种以写意为主的绘画方式既体现了“气韵生动”的传统绘画宗旨,又使人物形象相对丰满真实。
三、简答题
1.简述徐悲鸿的美术教育观。
答:徐悲鸿,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
其美术教育观表现为:(1)徐悲鸿认为中国画的薄弱,主要在于人物画的衰微。
因此,为振兴中国美术,必须倡导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从系统严格的素描入手,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之后,新美术运动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活跃而兴起,改良中国画的呼声越来越高,1917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序》提出了改良中国画的见解。
徐悲鸿深受康有为画学思想的影响,坚持以西方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
(2)徐悲鸿在美术创作上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现实主义的绘画道路,认为要恢复师法造化就要靠写生,主题愤世嫉俗、悲天悯人、歌颂英雄与鞭笞邪恶。
(3)对中国画进行中西融合的大胆改革,将传统中国绘画的程式抛开,以素描为基础,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极少的传统技法来塑造形象,即用西方技法来改造中国画,使其作品
在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上兼具西方风格与中国民族特色。
(4)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师法造化”的优良传统,又强调了艺术家的追求真理、探究人生,见出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他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的贡献。
2.简述林风眠的美术教育观。
答: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出生于广东省梅县,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他的美术教育观可以概括为“艺为救国”和“中西融合”。
(1)“艺为救国”
①林风眠是深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新艺术运动与推行“艺为救国”的美育思想。
他作为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提倡调和中西艺术,兼收并蓄,并终身实践,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
②他确信艺术是人生所有苦难的调剂品,要创造有生命力的新的艺术品来拯救国人,要以美育去引导国人恢复正常的人性。
他认为一些玩政治、战争等一切罪恶之源,都是“感情的失衡”,并深信调剂感情的唯一利器是艺术。
(2)“中西融合”
①林风眠在固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将西方的审美观同中国的审美观结合在一起,融合中西绘画各自的长处,创造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②在艺术创作中,林风眠的人物画多以“中”为主,着重墨线上的变化;山水画则以“西”为主,着重透视或明暗变化。
他成功地将陶瓷等民间工艺的艺术表现融入到绘画中,简洁有力的线性表现,大笔铺陈的水墨渲染,都成为他常用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