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操作流程图
- 格式:ppt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5
PPP 项目全周期操作流程PPP 项目的运作流程,是发改部门、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通力合作的过程。
根据财政部2022 (财金113 号)文中界定的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项目移交五个阶段的划分,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发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参预。
答:主要包括 (1) 规划编制工作。
编制五年规划、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等,以此提出新建、改建项目或者存量公共资产中的潜在项目。
(2)建设项目审批工作。
负责审核并上报审核申报中央、自治区、市财政性建设资金,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涉外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
(3)承担重大建设项目稽查责任,跟踪检查相关行业和地方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市和全旗投资政策和规定情况;组织开展对中央、自治区、市和全旗财政性建设资金投资安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4)价格引导与调控。
(参见图一的左侧内容)。
总体上看,发改部门在PPP 项目运作中主要负责开展PPP 项目的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完成项目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初步设计概算批复等工作。
答:可以由政府发起,也可以由社会资本发起。
1) 政府发起。
财政部门应负责向交通、住建、环保、能源、教育项目、医疗、体育健身和文化设施等行业主管部门征集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行业主管部门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行业专项规划中的新建、改建项目或者存量公共资产中遴选潜在项目。
2)社会资本发起。
社会资本应以项目建议书的方式向政府和财政部门推荐潜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根据“国发[2004]20 号”《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称“ 《决定》”),以及“国发[2022]53 号” 《政府核准目录(2022 年)》的规定,中国目前投资项目的审核体制主要分为三类: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国办发[2022]64 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 (以下称“ 《通知”》) 分别对实行审批制、核准制及备案制的项目管理流程做了规定,强调了投资项目管理合用由发展和改革部门、城乡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统计部门等各单位密切配合的管理机制。
PPP 模式的项目运作流程(部参考)一、操作基础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机制”,是指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由社会力量向公众提供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的方式,提高质量和供给效率,最终实现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等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即建立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
PPP模式的核心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和制度设计。
推广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将适度的市场竞争引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实现社会福利、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效率和能力。
PPP模式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项目选择、社会力量合作伙伴确定、组建项目公司、融资、建设、运行管理等过程。
项目收入来源主要分三类,一是完全依靠使用者付费,二是政府支付服务费用,三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O、BTO、股权转让、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
狭义的PPP与BOT 原理相似,都是由“使用者付费”,但它更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全过程合作。
二、总体要求(一)打破地域垄断和所有制限制。
PPP项目实行全过程流程解析目录一、PPP融资模式业务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PPP旳概念 (2)2.公私合作形式旳演变过程 (2)3.PPP模式下项目旳大体运作流程 (2)4.运用PPP模式旳重点领域 (4)二、PPP项目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政府发起 (5)2.社会资本发起 (5)三、PPP项目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内部调查 (7)2.外部投资人调查 (7)3.实行方案编制 (8)(一)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风险分派基本框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PPP运作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交易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协议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监管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采购方式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PPP项目采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PPP项目执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PPP项目移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PPP项目实行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PPP项目入库标准流程一、PPP简介PPP是传统投融资方式的转型方向,目前市场空间巨大,看好这一领域的机构正日渐增多。
当前,银行理财资金、保险资金等各路资本,均对PPP资产青睐有加。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 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等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即建立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
PPP模式的核心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和制度设计。
推广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将适度的市场竞争引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实现社会福利、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效率和能力。
二、项目入库要求〔一入库项目范围1、适宜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入库项目应具有价格调整机制相对灵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等特点。
各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县财政部门要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教育、医疗和养老等,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调价机制灵活、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