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条件概率3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8
7.1.1 条件概率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抛掷一枚骰子,观察出现的点数.若已知出现的点数不超过4,则出现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为( ) A .13B .14C .16D .12答案:D 解析:设“抛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不超过4”为事件A ,“抛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是奇数”为事件B ,则P (B |A )=n (AB )n (A )=24=12. 2.抛掷红、蓝两颗骰子,若已知蓝骰子的点数为3或6,则两颗骰子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512 解析:令A 为事件“抛掷出的红、蓝两颗骰子中蓝骰子的点数为3或6”,B 为事件“两颗骰子点数之和大于8”,则A ={(3,1),(3,2),(3,3),(3,4),(3,5),(3,6),(6,1),(6,2),(6,3),(6,4),(6,5),(6,6)},AB ={(3,6),(6,3),(6,4),(6,5),(6,6)}. 所以P (B |A )=n (AB )n (A )=512.3.已知P (B |A )=13,P (A )=25,则P (AB )等于( )A.56 B .910C.215D .115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P (AB )=P (B |A )P (A )=13×25=215.4.某地区气象台统计,该地区下雨的概率是415,刮风的概率为215,在下雨天里,刮风的概率为38,则既刮风又下雨的概率为( )A.8225 B .12C .110D .34答案:C 解析:记“该地区下雨”为事件A ,“刮风”为事件B ,则 P (A )=415,P (B )=215,P (B |A )=38,所以P (AB )=P (A )P (B |A )=415×38=110. 5.若B ,C 是互斥事件且P (B |A )=13,P (C |A )=14,则P (B ∪C |A )=( )A.12 B .13C .310D .712答案:D 解析:因为B ,C 是互斥事件, 所以P (B ∪C |A )=P (B |A )+P (C |A )=13+14=712.6.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中,数学不及格的占15%,语文不及格的占5%,两门都不及格的占3%.已知一名学生数学不及格,则他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是( ) A.15 B .310C .12D .35答案:A 解析:设A 为事件“数学不及格”,B 为事件“语文不及格”,则P (B |A )=P (AB )P (A )=0.030.15=15.所以该学生数学不及格时,语文也不及格的概率为15. 7.已知甲在上班途中要经过两个路口,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0.5,两个路口连续遇到红灯的概率为0.4,则甲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 ) A .0.6 B .0.7 C .0.8D .0.9答案:C 解析:设“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为事件A ,“第二个路口遇到红灯”为事件B ,则P (A )=0.5,P (AB )=0.4,则P (B |A )=P (AB )P (A )=0.8. 综合运用8.从标有数字1,2,3,4,5的五张卡片中,依次抽出2张(取后不放回),则在第一次抽到的卡片是奇数的情况下,第二次抽到的卡片是偶数的概率为( ) A.14 B .23C .13D .12答案:D 解析:设事件A 表示“第一次抽到奇数”,事件B 表示“第二次抽到偶数”, 则P (A )=35,P (AB )=35×24=310,则在第一次抽到奇数的情况下,第二次抽到偶数的概率为P (B |A )=P (AB )P (A )=31035=12.9.先后掷两次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是1,2,3,4,5,6点),落在水平桌面后,记正面朝上的点数分别为x ,y ,记事件A 为“x +y 为偶数”,事件B 为“x ,y 中有偶数且x ≠y ”,则概率P (B |A )的值为( ) A.12 B .13C .14D .16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事件A 为“x +y 为偶数”,则x ,y 两个数均为奇数或两个数均为偶数,共有2×3×3=18(个)样本点.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2×3×36×6=12,而A ,B 同时发生,包含的样本点数n (AB )=6,所以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为P (AB )=66×6=16,所以P (B |A )=P (AB )P (A )=1612=13.10.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 甲组:76,90,84,86,81,87,86,82,85,83 乙组:82,84,85,89,79,80,91,89,79,74现从这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将“抽出的学生为甲组学生”记为事件A ,“抽出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记为事件B ,则P (AB ),P (A |B )的值分别是( ) A.14,59 B .14,49C.15,59D .15,49答案:A 解析:从这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包含20个样本点, 事件B 包含9个样本点,故P (B )=920.又事件AB 包含5个样本点,故P (AB )=14,故P (A |B )=P (AB )P (B )=59.故选A.11.从混有5张假钞的20张百元钞票中任意抽出2张,将其中1张放到验钞机上检验发现是假钞,则第2张也是假钞的概率为( ) A.119B .1738C .419D .217答案:D 解析:设A 表示事件“抽到的第2张是假钞”,B 表示事件“抽到的第1张是假钞”,所求概率为P (A |B ).而P (AB )=C 25C 220=119,P (B )=C 25+C 15C 115C 220=1738. 所以P (A |B )=P (AB )P (B )=217.12.加工某种零件需要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概率为0.4,两道工序都出废品的概率为0.2,则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0.5 解析:设“第一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A ,则P (A )=0.4,“第二道工序出废品”为事件B .根据题意可得P (AB )=0.2,故在第一道工序出废品的条件下,第二道工序又出废品的概率P (B |A )=P (AB )P (A )=12=0.5. 13.甲、乙两地都处于长江下游,根据历史记载,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与18%,两地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 (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________; (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为雨天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23 (2)0.6 解析:设A =“甲地为雨天”,B =“乙地为雨天”,则P (A )=20%=0.2,P (B )=18%=0.18,P (AB )=12%=0.12. (1)P (A |B )=P (AB )P (B )=0.120.18=23.(2)P (B |A )=P (AB )P (A )=0.120.2=0.6.拓广探索14.一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那么:(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解:(1)设“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为事件A ,“再摸出1个白球”为事件B ,则“先后两次摸出白球”为事件AB ,“先摸一球不放回,再摸一球”共有4×3种结果, 所以P (A )=12,P (AB )=2×14×3=16,所以P (B |A )=1612=13.所以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3.(2)设“先摸出1个白球放回”为事件A 1,“再摸出1个白球”为事件B 1,“两次都摸出白球”为事件A 1B 1,P (A 1)=12,P (A 1B 1)=2×24×4=14,所以P (B 1|A 1)=P (A 1B 1)P (A 1)=1412=12.所以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2.15.一袋中共有10个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若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为79.(1)求白球的个数;(2)现从中不放回地取球,每次取1球,取2次,已知第1次取得白球,求第2次取得黑球的概率.解:(1)记“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有1个白球”为事件A ,记袋中白球个数为x . 则P (A )=1-C 210-xC 210=79,解得x =5,即白球的个数为5.(2)记“第1次取得白球”为事件B ,“第2次取得黑球”为事件C ,则P (BC )=C 15C 110·C 15C 19=2590=518, P (B )=C 15C 15+C 15C 14C 110C 19=25+2090=12. 故P (C |B )=P (BC )P (B )=51812=59.。
高二选修2-3概率与统计知识点在高二数学的选修课中,学生将学习到概率与统计这一重要的数学领域。
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一门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和数据的分布规律。
本文将介绍高二选修2-3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点。
1. 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用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来表示。
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频率法、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等方法进行。
2.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可以利用乘法法则得出。
如果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对方无关,则称它们为独立事件。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可以利用乘法法则简化。
3. 排列与组合排列是指从一组不同的元素中按一定的顺序选取若干个元素的方式。
组合是指从一组不同的元素中无序选取若干个元素的方式。
排列和组合的计算可以通过阶乘等方法进行。
4.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指随机试验结果的数值表示。
它可以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可能取值及其对应概率的函数。
常见的概率分布有离散型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以及连续型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
5. 期望与方差期望是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值,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
方差是随机变量取值与其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度量,用来描述随机变量的波动情况。
期望和方差的计算可以利用概率分布函数进行。
6.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的过程。
假设检验是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来判断对总体的某个假设是否成立。
常用的统计推断方法有点估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以上是高二选修2-3概率与统计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例如预测天气变化、分析市场需求等。
概率与统计不仅是数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决策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概率在数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某一事件在一系列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
在高二数学中,概率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会对高二数学中的概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基本概念是指某一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的值可以是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其中0表示不可能发生,1表示一定发生。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来说,它的样本空间是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事件则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
2. 事件的运算在概率中,事件之间可以进行运算。
常见的运算有并、交和余等。
并表示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事件,记为A∪B;交表示A和B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事件,记为A∩B;余表示事件A未发生的事件,记为A的补集。
3.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给定一种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在已知条件下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事件A和事件B 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那么事件B发生的概率不受事件A发生与否的影响。
4. 独立事件与非独立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
在独立事件中,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那么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5.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之间不能同时发生,即它们的交集为空。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与背面朝上这两个事件就是互斥事件。
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之间只能有一个事件发生,即它们的并集等于样本空间。
例如,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与背面朝上就是对立事件。
6. 排列组合与概率在概率的计算中,排列组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排列指的是从一组对象中选取部分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
组合指的是从一组对象中选取部分对象无论顺序如何,只要选取的对象相同,就视为同一种组合。
7. 事件的数学期望数学期望是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平均值。
在数学中,对于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其数学期望可以通过对随机变量值与对应发生的概率进行加权平均来计算。
高二数学条件概率知识点总结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而条件概率则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高二数学学习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条件概率的知识。
本文将对高二数学中条件概率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定义与公式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B)。
其计算公式如下: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2. 条件概率的性质(1) 非零性:当事件B发生的概率P(B)不为零时,条件概率P(A|B)也不为零。
(2) 正规性:对于一个样本空间Ω中的任意一个事件A,有P(A|Ω) = P(A)。
(3) 对偶性:事件A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与事件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是相同的,即P(A|B) =P(B|A)。
(4) 加法定理:对于两个事件A、B,有P(A∪B) = P(A) + P(B) - P(A∩B)。
3. 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1) 独立事件:如果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满足P(A∩B) = P(A) × P(B),则称事件A与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
当事件A与事件B 相互独立时,有P(A|B) = P(A),即事件B的出现并不影响事件A 的概率。
(2) 互斥事件:如果事件A和事件B的概率满足P(A∩B) = 0,则称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的。
互斥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和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
4. 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定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用于利用已知的条件概率来计算逆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的表达式如下:P(A|B) = P(B|A) × P(A) / P(B)其中,P(A)为先验概率,即在没有任何其他信息的情况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P(A|B)为后验概率,即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高二下数学条件概率知识点条件概率是概率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某个事件在给定其他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在高二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条件概率的相关知识点,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条件概率的定义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A发生的概率。
用P(A|B)表示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其计算公式为:P(A|B) = P(A∩B) / P(B)其中,∩表示两个事件的交集,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共同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二、条件概率的性质1. 交换性:P(A|B) = P(B|A)2. 全概率公式:对于一组事件的划分C1, C2, ..., Cn,有P(A) =P(A|C1)P(C1) + P(A|C2)P(C2) + ... + P(A|Cn)P(Cn)3. 贝叶斯公式:对于一组事件的划分C1, C2, ..., Cn,有P(Ck|A) = P(A|Ck)P(Ck) / (P(A|C1)P(C1) + P(A|C2)P(C2) + ... + P(A|Cn)P(Cn))三、条件概率的应用1. 独立事件的条件概率: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相互独立的,那么P(A|B) = P(A),即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的发生与否并不受事件B的影响。
2. 癌症筛查的条件概率:以癌症筛查为例,假设某项检测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某种特定癌症。
已知该检测的准确性为95%,即在患有该癌症的人中,有95%的人会被检测出来;而在没有患有该癌症的人中,有90%的人会被判断为未患有该癌症。
现在来考虑一个人被诊断为患有该癌症的情况下,他确实患有该癌症的概率有多大。
根据条件概率的定义,我们可以设事件A表示某人患癌症,事件B表示某人被诊断为患癌症。
则可计算P(A|B) = (0.95 * 0.01) / [(0.95 * 0.01) + (0.1 * 0.99)] ≈ 0.087,即一个人在被诊断为患癌症的情况下,他确实患有该癌症的概率约为8.7%。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总结在高二数学的学习中,概率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板块。
概率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紧密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梳理和总结高二数学中概率的相关知识点。
一、随机事件与概率1、随机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具有某种规律性的事件。
随机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2、概率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其概率 P(A)的值介于 0 和 1 之间。
当 P(A) = 0 时,事件 A 为不可能事件;当 P(A) = 1 时,事件 A 为必然事件;当 0 < P(A) < 1 时,事件 A 为随机事件。
概率的古典定义: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若某个事件 A 包含的结果有 m 个,则事件 A 的概率 P(A) = m / n 。
二、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事件的包含关系若事件 A 发生必然导致事件 B 发生,则称事件 B 包含事件 A ,记作 A ⊆ B 。
2、事件的相等若 A ⊆ B 且 B ⊆ A ,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相等,记作 A = B 。
3、并事件(和事件)事件 A 或事件 B 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并事件,记作 A ∪ B 。
4、交事件(积事件)事件 A 和事件 B 同时发生的事件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交事件,记作A ∩ B 。
5、互斥事件若事件 A 与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斥,即A ∩B =∅。
6、对立事件若事件 A 和事件 B 满足 A ∪ B 为必然事件,且A ∩ B 为不可能事件,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对立事件。
高二第11讲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知识要点】1.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P A B P A P B +=+2.事件A 与事件B 对立:()()()1P A B P A P B +=+=3.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P AB P A P B =4.条件概率: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P AB P B A P A =;5.全概率公式:设12,n A A A ⋅⋅⋅,,为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12n A A A ⋃⋃⋅⋅⋅⋃=Ω,且()0i P A >,(1,2,,i n =⋅⋅⋅),则对任意事件B ⊆Ω,有1()()()ni i i P B P A P B A ==∑;6.若事件12,,,n A A A ⋅⋅⋅彼此互斥,它们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1212()()()()n n P A A A P A P A P A ++⋅⋅⋅+=++⋅⋅⋅+.【古典概型】1.《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如图是易经八卦(含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每一卦由三根线组成(“”表示一根阳线,“”表示一根阴线),从八卦中任取两卦,这两卦的六根线中恰有两根阳线,四根阴线的概率为()1313. . . . 771414A B C D 2.某路公交在某段路上有4个站点(如图),分别记为0123,,,A A A A ,现有甲、乙两人同时从0A 站点上车,且他们中的每个人在站点i A (1,2,3i =)下车是等可能的,则甲、乙两人不在同一站点下车的概率为()2331. . . . 3452A B C D 3.某校高三年级举行一次演讲赛共有10位同学参赛,其中一班有3位,二班有2位,其它班有5位,若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他们的演讲顺序,则一班有3位同学恰好被排在一起(指演讲序号相连,不管人的顺序),而二班的2位同学没有被排在一起的概率为()1111. . . . 102040120A B C D 4.如图,电路从A 到B 上共连接着6个灯泡,每个灯泡断路的概率是13,整个电路的连通与否取决于灯泡是否断路,则从A 到B 连通的概率是()1044810040. . . . 2772924381A B C D【条件概率】5.从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中任取两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A “至少有一个黑球”和“都是黑球”.B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白球”.C “恰好有一个黑球”和“恰好有两个黑球”..D “至少有一个黑球”和“都是白球”6.(2021新高考1卷8)有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为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为7”,则().A 甲与丙相互独立.B 甲与丁相互独立..C 乙与丙相互独立.D 丙与丁相互独立7.(多选题)设,A B 是两个随机事件,则正确的是().A 若,A B 是互斥事件,1()3P A =,1()2P B =,则1()6P A B ⋃=.B 若,A B 是对立事件,则()1P A B ⋃=..C 若,A B 是独立事件,1()3P A =,2()3P B =,则1()9P AB =..D 若1(3P A =,1(4P B =,则1()4P AB =,则,A B 是独立事件.8.根据历年气象统计资料,某市5月份吹南风的概率是1031,下雨的概率是1231,既吹南风又下雨的概率是731,则在吹南风的条件下,下雨的概率是()57710. . . . 6101231A B C D 9.先后掷两次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有1,2,3,4,5,6六个点),落在水平桌面后,记正面朝上的点数分别为,x y ,记事件A 为“x y +为偶数”,事件B 为“,x y 中有偶数且x y ≠”,则概率(/)P B A =()1112. . . . 2345A B C D10.某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练习,若他前一球投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34,若他前一球没投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14,若他第一球投进的概率为34,则他第二球投进的概率为()3579. . . . 481616A B C D 11.已知事件,,A B C 相互独立,()()()P A P B P C ==,26()27P A B C ⋃⋃=,则()P A =;12.盒中有a 个红球,b 个黑球,今随机地从中取出一个,观察其颜色后放回,并加上同色球c 个,再从盒中第二次抽取一球,则第二次抽出的是黑球的概率是;13.人群中患肺癌的概率是0.1%,在人群中有15%是吸烟者,他们患肺癌的概率约为0.5%,则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概率是;(用分数表示)(202304湖南名校联盟13)14.证明:(|)(|)(|)(|)(|)(|)(|)(|)P B A P B A P A B P A B P B A P A B P A B P B A ⋅=⋅ ;(2022高考卷20(2))15.在三棱锥A BCD -中,, BCD ACD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侧棱3AB =,对其四个顶点随机贴上写有数字1—8的8个标签中的4个,记对应的标号为()f η,(η的取值为,,,A B C D ),E 为侧棱AB 上一点。
2.3.1 条件概率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重点)2.利用条件概率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通过条件概率的学习,提升数学抽象素养.1.条件概率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发生的概率,称为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的条件概率,记为P (A |B ).若A ,B 互斥,则P (A |B )=P (B |A )=0.2.条件概率公式(1)一般地,若P (B )>0,则事件B 发生的条件下A 发生的条件概率是P (A |B )=P (AB )P (B ). (2)乘法公式:P (AB )=P (A |B )P (B ). 思考1:P (A |B )=P (B |A )成立吗?[提示] 不一定成立.一般情况下P (A |B )≠P (B |A ),只有P (A )=P (B )时才有P (A |B )=P (B |A ).思考2:若P (A )≠0,则P (A ∩B )=P (B |A )·P (A ),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 正确.由P (B |A )=P (A ∩B )P (A )得P (A ∩B )=P (B |A )·P (A ).1.把一枚骰子连续抛掷两次,已知在第一次抛出的是偶数点的情况下,第二次抛出的也是偶数点的概率为( )A.1B.12C.13D.14B [设事件A :第一次抛出的是偶数点;事件B :第二次抛出的是偶数点,则P (B |A )=P (A ∩B )P (A )=12×1212=12.]2.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P (A )>0,若P (AB )=13,P (A )=23,则P (B |A )=________.12 [由P (B |A )=P (AB )P (A )=1323=12.] 3.袋中有6个黄色的乒乓球,4个白色的乒乓球,做不放回抽样,每次抽取一球,取两次,则第二次才能取到黄球的概率为________.415[记“第一次取到白球”为事件A ,“第二次取到黄球”为事件B ,“第二次才取到黄球”为事件C ,所以P (C )=P (AB )=P (A )P (B |A )=410×69=415.]利用P (B |A )=P (AB )P (A )求条件概率 只20岁的这种动物,问它能活到25岁的概率是________.(2)抛掷红、蓝两颗骰子,设事件A 为“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事件B 为“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①求P (A ),P (B ),P (AB );②当已知蓝色骰子的点数为3或6时,求两颗骰子的点数之和大于8的概率. [思路探究] (1)直接应用公式P (B |A )=P (AB )P (A )求解. (2)①利用古典概型求P (A ),P (B )及P (AB ). ②借助公式P (B |A )=P (AB )P (A )求概率. (1)0.5 [设事件A 为“能活到20岁”,事件B 为“能活到25岁”,则P (A )=0.8,P (B )=0.4,而所求概率为P (B |A ),由于B ⊆A ,故AB =B ,于是P (B |A )=P (AB )P (A )=P (B )P (A )==0.5,所以一只20岁的这种动物能活到25岁的概率是0.5.] (2)[解] ①设x 为掷红骰子得到的点数,y 为掷蓝骰子得到的点数,则所有可能的事件与(x ,y )建立对应如图.显然:P (A )=1236=13,P (B )=1036=518,P (AB )=536.②P (B |A )=P (AB )P (A )=53613=512.1.用定义法求条件概率P (B |A )的步骤 (1)分析题意,弄清概率模型; (2)计算P (A ),P (AB ); (3)代入公式求P (B |A )=P (AB )P (A ). 2.在(2)题中,首先结合古典概型分别求出了事件A ,B 的概率,从而求出P (B |A ),揭示出P (A ),P (B )和P (B |A )三者之间的关系.1.(1)甲、乙两市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一百多年来的气象记录,知道一年中下雨天的比例甲市占20%,乙市占18%,两地同时下雨占12%,记P (A )=0.2,P (B )=0.18,P (AB )=0.12,则P (A |B )=________,P (B |A )=________.(2)有一批种子的发芽率为0.9,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0.8,在这批种子中,随机抽取一粒,则这粒种子能成长为幼苗的概率为________.(1)2335 (2)0.72 [(1)由公式P (A |B )=P (AB )P (B )=23,P (B |A )=P (AB )P (A )=35. (2)设“种子发芽”为事件A ,“种子成长为幼苗”为事件AB (发芽,又成活为幼苗),出芽后的幼苗成活率为P (B |A )=0.8,又P (A )=0.9,P (B |A )=P (AB )P (A ),得P (AB )=P (B |A )·P (A )=0.8×0.9=0.72.]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求条件概率【例2】 现有6个节目准备参加比赛,其中4个舞蹈节目,2个语言类节目,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节目,求:(1)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2)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3)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思路探究] 第(1)、(2)问属古典概型问题,可直接代入公式;第(3)问为条件概率,可以借用前两问的结论,也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求解.[解] 设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 ,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B ,则第1次和第2次都抽到舞蹈节目为事件AB .(1)从6个节目中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个的事件数为n (Ω)=A 26=30,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n (A )=A 14A 15=20,于是P (A )=n (A )n (Ω)=2030=23. (2)因为n (AB )=A 24=12,于是P (AB )=n (AB )n (Ω)=1230=25. (3)法一:由(1)(2)可得,在第1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舞蹈节目的概率为P (B |A )=P (AB )P (A )=2523=35.法二:因为n (AB )=12,n (A )=20, 所以P (B |A )=n (AB )n (A )=1220=35.1.本题第(3)问给出了两种求条件概率的方法,法一为定义法,法二利用基本事件个数直接作商,是一种重要的求条件概率的方法.2.计算条件概率的方法(1)在缩小后的样本空间ΩA 中计算事件B 发生的概率,即P (B |A ). (2)在原样本空间Ω中,先计算P (AB ),P (A ),再利用公式P (B |A )=P (AB )P (A )计算求得P (B |A ). (3)条件概率的算法:已知事件A 发生,在此条件下事件B 发生,即事件AB 发生,要求P (B |A ),相当于把A 看作新的基本事件空间计算事件AB 发生的概率,即P (B |A )=n (AB )n (A )=n (AB )n (Ω)n (A )n (Ω)=P (AB )P (A ).2.盒内装有16个球,其中6个是玻璃球,10个是木质球.玻璃球中有2个是红色的,4个是蓝色的;木质球中有3个是红色的,7个是蓝色的.现从中任取1个,已知取到的是蓝球,问该球是玻璃球的概率是多少?[解] 由题意得球的分布如下:玻璃 木质 合计 红 2 3 5 蓝 4 7 11 合计61016设A ={取得蓝球},B ={取得玻璃球}, 则P (A )=1116,P (AB )=416=14.∴P (B |A )=P (AB )P (A )=141116=411.条件概率的综合应用[探究问题1.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多少个基本事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随机事件出现“大于4的点”包含哪些基本事件?[提示]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6点”,共6个,它们彼此互斥.“大于4的点”包含“5点”“6点”两个基本事件.2.“先后抛出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已知第一枚出现4点,则第二枚出现“大于4”的事件,包含哪些基本事件?[提示] “第一枚4点,第二枚5点”“第一枚4点,第二枚6点”.3.先后抛出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已知第一枚出现4点,如何利用条件概率的性质求第二枚出现“大于4点”的概率?[提示] 设第一枚出现4点为事件A ,第二枚出现5点为事件B ,第二枚出现6点为事件C .则所求事件为(B +C )|A .∴P ((B +C )|A )=P (B |A )+P (C |A )=16+16=13.【例3】 一批同型号产品由甲、乙两厂生产,产品结构如下表:等级数量厂别甲厂乙厂合计合格品 475 644 1 119 次品 25 56 81 合计5007001 200(1)从这批产品中随意地取一件,则这件产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2)已知取出的产品是甲厂生产的,则这件产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________. [思路探究] 先求的基本函数的概率,再依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计算. (1)27400 (2)120[(1)从这批产品中随意地取一件,则这件产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811 200=27400. (2)法一:已知取出的产品是甲厂生产的,则这件产品恰好是次品的概率是25500=120.法二:设A =“取出的产品是甲厂生产的”,B =“取出的产品为甲厂的次品”,则P (A )=5001 200,P (A ∩B )=251 200,所以这件产品恰好是甲厂生产的次品的概率是P (B |A )=P (A ∩B )P (A )=120.]条件概率的解题策略分解计算,代入求值,为了求比较复杂事件的概率,一般先把它分解成两个(或若干个)互不相容的较简单的事件之和,求出这些简单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加法公式即得所求的复杂事件的概率.3.已知男人中有5%患色盲,女人中有0.25%患色盲,从100个男人和100个女人中任选一人.(1)求此人患色盲的概率;(2)如果此人是色盲,求此人是男人的概率.[解] 设“任选一人是男人”为事件A ,“任选一人是女人”为事件B ,“任选一人是色盲”为事件C .(1)此人患色盲的概率P (C )=P (AC )+P (BC ) =P (A )P (C |A )+P (B )P (C |B ) =5100×100200+×100200=21800. (2)P (A |C )=P (AC )P (C )=520021800=2021.1.本节课的重点是条件概率的定义及条件概率的求法,难点是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 2.计算条件概率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公式P (B |A )=P (A ∩B )P (A )仅限于P (A )>0的情况.当P (A =0)时,我们不定义条件概率. (2)计算条件概率P (B |A )时,不能随便用事件B 的概率P (B )代替P (A ∩B ). (3)条件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是概率的一种,具有概率的一般性质. (4)P (B |A )与P (A |B )不一定相等.(5)利用公式P (B ∪C |A )=P (B |A )+P (C |A )求解有些条件概率问题较为简捷,但应注意这个性质是在“B 与C 互斥”这一前提下才具备的,因此不要忽视这一条件而乱用这个公式.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事件A ,B 互斥,则P (B |A )=1.( )(2)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相当于A ,B 同时发生.( ) (3)P (B |A )≠P (A ∩B ).( )[答案] (1)× (2)× (3)√2.已知P (B |A )=13,P (A )=25,则P (A ∩B )等于( )A.56B.910C.215D.115 C [由P (B |A )=P (A ∩B )P (A ), 得P (A ∩B )=P (B |A )·P (A )=13×25=215]3.抛掷骰子2次,每次结果用(x 1,x 2)表示,其中x 1,x 2分别表示第一次、第二次骰子的点数.若设A ={(x 1,x 2)|x 1+x 2=10},B ={(x 1,x 2)|x 1>x 2}.则P (B |A )=________.13 [∵P (A )=336=112,P (AB )=136, ∴P (B |A )=P (AB )P (A )=136112=13.]4.一个口袋内装有2个白球和2个黑球,那么(1)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解] (1)设“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为事件A ,“再摸出1个白球”为事件B ,则“先后两次摸出白球”为事件AB ,“先摸一球不放回,再摸一球”共有4×3种结果,所以P (A )=12,P (AB )=2×14×3=16,所以P (B |A )=1612=13.所以先摸出1个白球不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3.(2)设“先摸出1个白球放回”为事件A 1,“再摸出1个白球”为事件B 1,“两次都摸出白球”为事件A 1B 1,P (A 1)=12,P (A 1B 1)=2×24×4=14,所以P (B 1|A 1)=P (A 1B 1)P (A 1)=1412=12.所以先摸出1个白球后放回,再摸出1个白球的概率为12.。
《条件概率》学习任务单【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借助概率计算公式,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发展数学建模,数学抽象素养;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运用条件概率的定义计算随机事件的条件概率,发展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3.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条件概率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课上任务】1。
古典概型的特点是什么?2。
:(1)选到男生的概率是多大?(2)如果已知选到的是住校生,那么选到的是男生的概率是多大?3。
假定生男孩和生女孩是等可能的,现在考虑有两个小孩的家庭. 随机选择一个家庭,那么(1)该家庭中两个小孩都是女孩的概率是多大?(2)如果已经知道这个家庭有女孩,那么两个小孩都是女孩的概率又有多大?4.结合以上两个问题,你能探索条件概率(|)P A P AB之间的关系吗?P B A与(),()5. 通过以上实例抽象概括出条件概率概念。
6.在5道试题中有3道代数题和2道几何题,每次从中随机抽出1道题,抽出的题不再放回. 求:(1)第1次抽到代数题且第2次抽到几何题的概率;(2)在第1次抽到代数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几何题的概率。
7.通过以上例题总结出求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和条件概率的性质。
8。
银行储蓄卡的密码由6位数字组成。
某人在银行自助取款机上取钱时,忘记了密码的最后一位数字. 求:(1)任意按最后1位数字,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2)如果记得密码的最后1位是偶数,不超过2次就按对的概率.9。
通过以上具体实例,说明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将复杂事件分解为简单事件,利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条件概率等求出概率.10. 通过两个实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求条件概率的两种方法。
【学习疑问】11.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个环节没弄清楚?1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困惑?【课后作业】13。
一个箱子中装有2n 个白球和(21)n -个黑球,一次摸出n 个球.(1)求摸到的都是白球的概率;(2)在已知它们的颜色相同的情况下,求该颜色是白色的概率.14. 请举出1个条件概率的实例.【课后作业参考答案】13.答案:解:(1)箱子中共有41n -个球,其中有白球2n 个,设事件B 表示摸到的n 个球都是白球,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到241().n n n n C P B C -= (2)设事件A 表示摸到的n 个球都是黑球,事件C 表示摸到的n 个球颜色相同,则2141,().n n n n C C A B P A C --== 又A 与B 互斥,所以22141()()().n n n n n n C C P C P A P B C --+=+= 在已知n 个球的颜色相同的情况下,该颜色是白色的概率为2221()()()(|).()()()n n n n n n P BC P B n BC C P B C P C P C n C C C -====+。
《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常考题型一、条件概率题型一:求条件概率:1. 若8件产品中包含6件一等品,在这8件产品中任取2件,则在已知取出的2件中有1件不是一等品的条件下,另一件是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____.2. 某班组织甲、乙、丙等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现采用抽签法决定演讲顺序,在“学生甲不是第一个出场,学生乙不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前提下,学生丙第一个出场的概率为________.3. 把一枚骰子连续抛掷两次,记事件M 为“两次所得点数均为奇数”,N 为“至少有一次点数是5”,则()M N P 等于___________.4. 甲、乙两人争夺一场围棋比赛的冠军,若比赛为“三局两胜”制,甲在每局比赛中获得胜利的概率均为43,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且没有平局,则在甲获得冠军的条件下,比赛进行了三局的概率为_________.5. 某人忘记了一个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只好去试拨,他第一次失败、第二次成功的概率是_______.6.在某次考试中,要从20道题中随机抽出6道题,若考生至少能答对其中4道题则通过;若至少能答对其中5道题则获得优秀.已知某考生能答对其中10道题,并且知道他在这次考试中已经通过,则他获得优秀的概率_________.题型二:正确区分条件概率与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1. 盒中装有5个产品,其中3个一等品,2个二等品,不放回地从中取产品,每次取1个,取两次.求:(1)两次都取得一等品的概率;(2)第二次取得一等品的概率;(3)已知在第二次取得一等品的条件下,第一次取得二等品的概率.2. 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与显像管开关的次数有关,某品牌的电视机的显像管开关了10000次后还能继续使用的概率是0.8,开关了15000次后还能继续使用的概率是0.6,则已经开关了10000次后还能继续使用到15000次的概率是________.3. 现从4名男医生和3名女医生中抽取两个加入某医疗队,用A 表示事件“抽到的两名医生性别相同”,B 表示事件“抽到的两名医生都是女医生”,则()=A B P ________.4.从编号为102,1,,⋅⋅⋅的10个大小相同的球中任取4个,在已知选出4号球的条件下,选出球的最大号码为6的概率为________.综合训练:1. 已知()31=A B P ,()52=A P ,则()=AB P _______. 2. 一次考试中,某班级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20%,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都不及格的学生占15%,已知该班某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则该学生物理成绩也不及格的概率为________.3. 某电视台的夏日水上闯关节目的前三关的过关率分别为65,54,53,只有通过前一关才能进入下一关,且通过每关相互独立.一选手参加该节目,则该选手能进入第四关的概率为________.4. 已知箱中共有6个球,其中红球、黄球、蓝球各2个,每次从该箱中取出1个球(每个球取得的机会均等),取出后放回箱中,连续取三次.设事件A 为“第一次取到的球和第二次取到的球颜色不同”,事件B 为“三次取到的球颜色都不相同”,则()=A B P ________.5.一袋中共有10个大小相同的黑球和白球,若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为1513,现从中不放回地取球,每次取1球,取2次,若已知第2次取得白球的条件下,则第1次取得黑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6.甲箱中有5个正品和3个次品,乙箱中有4个正品和3个次品.(1)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求这2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2)若从甲箱中任取2个产品放入乙箱中,然后再从乙箱中任取1个产品,求取出的这个产品是正品的概率.二、全概率公式1. 设某工厂有两个车间生产同型号家用电器,第1车间的次品率为0.15,第2车间的次品率为0.12,两个车间的成品都混合堆放在一个仓库中,假设第1,2车间生产的成品比列为2∶3,今有一客户从成品仓库中随机提一台产品,求该产品合格的概率.2. 假设某市场供应的智能手机中,市场占有率和优质率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品牌甲 乙 其它 市场占有率50% 30% 20% 优质率 95% 90% 70%3. 某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甲、乙两个班的同学共同在一个社区进行捡拾白色垃圾活动,参加活动的甲、乙两班的人数之比为3∶2,其中甲班中女生占31,乙班中女生占21,则该社区居民遇到一位进行捡拾白色垃圾活动的同学恰好是女生的概率是_________.4. 袋中有10个大小、材质都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7个.每次从袋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摸出的球不再放回.求:(1)第一次摸到红球的概率;(2)在第一次摸到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到红球的概率;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