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园林
- 格式:ppt
- 大小:15.02 MB
- 文档页数:62
外国园林建筑一、、西方现代园林简述●现代主义园林与西方传统园林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与构图上,而且在设计思想_上差异很大。
在现代社会、艺术和建筑的推动下,现代主义园林形成了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新的设计思想包括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思想、与环境相融合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思想在现代主义园林新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风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现代主义园林已不再局限于“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或“折衷式”,这些风格和形式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园林的需要。
现代主义园林除了注重使用功能以外,在形式_上还是强烈反对模仿传统的样式,把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构图中,形成了现代特有的简洁、自由的园林设计风格。
二、理查德,海格拥抱自然--理查德海格( Richard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FASLA) ,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师, 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心。
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
Rich Haag对西雅图油库公园( 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让他两次获得建筑师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这个奖项的人)。
这两个项目都反映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两个经典作品。
三、代表作品●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西雅图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结湾之间,北边有联合湖,东边是华盛顿湖。
西雅图煤气广场就在联合国湖的北面,正对西雅图市这里是眺望西雅图中央区优美天际线的最佳之地,可以让人体会距离所带来的美感,也让人明白西雅图何以被称为“翡翠之城”(Emerald City) !四.项目背景●1906年,在美国西雅图市联合湖北部的山顶,西雅图石油公司建了一个主要用于从煤和石油中提取石油的工厂。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
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
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
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
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
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现代西方园林的局限性与追求自然美的中国园林不同,西方古典园林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
现代西方园林虽不再有修剪整齐的树木,但还是保持了古典园林中的以大几何图案划分地域,重在人工创造的特点。
现代的西方园林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娱乐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
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在夏日的骄阳下,人们穿越广场匆匆行走,根本无暇顾及满目平整的花花草草。
一、概述西方园林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园林艺术闻名于世。
随着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分析西方园林在现代景观园林中的应用案例,深入探讨其特点和价值。
二、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1. 自然主义:西方园林注重营造自然、舒适、宜人的环境,强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英国的乡村庄园和法国的巴洛克花园均展现了自然主义的设计理念。
2. 几何美学:西方园林在设计中追求对称、比例和几何美学的完美结合,通过精确的布局和线条的处理营造出宁静、平衡的空间感。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就充分体现了几何美学的特点。
三、西方园林在现代景观园林中的应用案例1. 中央公园(纽约,美国)中央公园是纽约市著名的城市绿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
其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了西方园林的理念,包括自然主义和几何美学,使得公园不仅具有自然的魅力,同时又展现出城市的现代气息。
2. 凡尔赛宫花园(巴黎,法国)凡尔赛宫花园是世界著名的宫廷花园之一,其园林设计充分体现了西方园林的几何美学和对称美学,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主义的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水池、喷泉和雕塑等,使整个花园显得高贵、典雅。
3. 肯尼迪广场(伦敦,英国)肯尼迪广场是伦敦一处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其景观设计融合了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以自然主义为主,通过绿植和水景的搭配,打造了一处宁静、舒适的城市绿地,成为了伦敦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四、西方园林在现代景观园林中的价值1. 丰富城市景观西方园林的应用丰富了现代城市的景观,既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为城市增添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塑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西方园林注重营造自然、舒适、宜人的环境,其应用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传承园林文化西方园林的应用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古代园林文化,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园林艺术的魅力,促进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在追求创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的西方现代园林设计被赋予更多的功能和内涵,不再仅仅是展示花卉和绿植的美丽,而是包含了环境保护、社交互动、文化传承等多种元素。
以下是对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和趋势的分析。
1.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重视生态环境,通过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使用等方式,实现园林设计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2.多功能性的设计理念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不再只局限于美化环境,而是注重功能的多元化。
园林设计不仅要绿化公共空间,还要提供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社交互动等多种服务。
例如,在城市中心的公园中,除了有草坪、花园和树木,还会有游乐设施、露天剧场、户外运动场等设施,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
3.文化传承和创新融合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一方面,设计师会借鉴古典花园、亚洲庭园等传统园林风格,同时加入当代审美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使园林设计更具个性化和时尚感。
另一方面,设计师也会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
4.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并重现代园林设计注重美学和功能性的结合,追求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统一、园林设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植物学和景观设计知识,还要具备建筑、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对植物、地形、水体、照明等元素的精心搭配和处理,实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总的来说,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在生态环境、多功能性、文化传承和创新、艺术性和技术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未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将继续发展,呈现出更多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希望在未来的园林设计中,能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欧美现代园林概述(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也蒸蒸日上。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欧美的一些设计作品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是,这种介绍大多是零散的,不够全面和系统。
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到底走的是什么样的道路,曾产生过哪些设计思想和流派,它发展到今天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文章,以及对德法等国一些现代园林作品的考察,笔者收集到了关于欧美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点线索,在这里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更完善的研究,为国内风景园林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欧美的园林传统要了解欧美现代园林的发展,有必要回顾一下欧美的园林传统。
从历史来看,欧洲、美洲同属一个文化传统,其园林文化属于从欧洲园林发展而来的大的系统。
欧洲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
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之后,公元500年,欧洲进入了黑暗漫长的中世纪。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为西班牙半岛带来了伊斯兰的园林文化。
十五世纪初叶,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欧洲园林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大规模的园林庄园在意大利源源涌现。
意大利园林随着文艺复兴思想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
到了十七世纪,法国的天才造园家勒·诺特尔(Le Notre)在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许多特点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造园样式,被称为法国巴洛克式或勒·诺特尔式,逐渐风靡整个欧洲。
十七、十八世纪,绘画与文学两种艺术中热衷自然的倾向为十八世纪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英国风景园一反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和法国巴洛克园林传统,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
由于中产阶级的兴起,十八世纪,英国的部分皇家园林对公众开放。
随即法国、德国和其他国家群相效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洲大陆的欧洲后裔们的造园以殖民式为样板。
直至1854年,继承道宁(A. J. Downing)思想的奥姆斯特德(F. L. Olmsted)在纽约市修建了中央公园,传播了城市公园的思想。
西方园林经历了古埃及--古罗马--意大利时期--法国古典时期--英国造园革命时期,这几个阶段。
意大利园林是随着文艺复兴而成熟起来的。
当时的哲学数学艺术等门类都有强足的发展,园林多布置在台地上,一般的3到5层,主题建筑多在中部靠后的台地上,园子面积一般不大,可以在台地上有很好的俯瞰效果。
法国古典主义受意大利影响很大,主要的元素,花坛,水池台阶等都是从意大利那里学来的,不过,根据法国的国情,园林规模宏大,人工匠气更鲜明,轴线更复杂,主要景观更加集中。
这种园林是建筑化了的园林。
这里更适合大规模的庆典集会,显示了国力的强大和权力的集中。
当然,这里也有小林园可供人们的私密活动。
英国自然风致园,是18世纪欧洲造园史上的一场革命。
以前的轴线,对称的构图不再采用,修剪植物,几何喷泉也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模仿大自然的自然式园林。
由于这种造园风格又受到中国的影响,所以又叫”英中式“园林。
19世纪下半页的两次艺术界的运动却为后来现代主义的造园带来了新的希望。
工艺美术运动的园林讲求简洁,浪漫,运用自然的植物群落作为种植的参照。
同时构图方式上,自然式和规则式进一步融合,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印度新德里莫卧儿花园(总督花园)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园林。
产生了一些新的艺术流派,如德国的“青年风格派”,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
这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艺术风格,都是在探索摸索,主要表现在追求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形两种形式上。
追求曲线是从自然界归纳出基本的线条来构图和装饰,最能表现这一风格的是--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
高迪的作品利用自然线条的流动表达对自然自由的向往,装饰效果是它常用的手段。
他的作品具有梦幻般的色彩。
另外,还出现了摆脱曲线向功能主义发展的潮流。
以及用建筑的语言来做园林的例子。
如贝伦斯在满海姆园艺会上的作品,用花架,修剪植物来限定空间的做法。
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一十九世纪绘画的发展巴黎美术学院派代表官方的艺术得到政府支持,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以塞尚,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更加鲜艳强烈的颜色)开始反对学院派艺术(灰暗沉闷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