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现代园林
- 格式:docx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
试述世界园林发展史。
第一阶段狩猎社会的园林:自然从属型社会特点:认识水平不高,以宗教信仰园林空间(处于萌芽状态)为主。
原始文明后期,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种植,把猎获到鸟兽圈养起来,于是就有了果园、菜圃、畜养鸟兽的地方。
于是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2分)第二阶段农业社会的园林:自然顺应型社会特点:世界各地园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
按园林构成要素的构配方式分为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前者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后者以中国园林为典型。
园林的四个共同特点(1)园林为统治者、贵族、宗教者等少数人所有与享用。
(2)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
(3)以追求精神享受为主,多忽视生态与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4分)第三阶段工业社会的园林:自然征服型社会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0世纪,自然征服型(工业)社会的后果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地球温暖化、酸性雨以及野生生物的灭绝等。
可以说人类在创造便利与富裕生活社会的同时,正在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园林出现了公园、都市绿地系统、田园都市等。
(2分)第四阶段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
(2传统园林中世界造园三大系统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造园特点。
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东亚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东亚体系以中国和日本为主要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属于写意自然山水型园林。
它同中国的书画等艺术一样,“师法自然而高于然”。
因而无论是在选址上、布局上,以及建筑细部的处理上,都能够同周围环境相和谐,都能获得如身处大自然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体现出造园者的思想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以水为中心,尤其规模很大的皇家园林,常在水中造岛,以象征海上三山。
通过巧妙的平面布局和种种构园手法,使园林的一切因素非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Total.333November 2015(C)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33期2015年11月(下)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景观解析李文凯(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129)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3-0151-02作者简介:李文凯(1992—),男,河北衡水人,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建筑参数化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
摘要园林作为一种综合性景观艺术,融合了工程技术、建筑艺术以及视觉传达等造景认识,实现对地形、景观的转变,营造出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休憩场所。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园林艺术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其中勒诺特尔式园林作为欧洲园林的代表之一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对当时欧洲的造园艺术影响颇深。
本文从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出发,对其艺术价值以及对现代园林艺术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宫廷欧洲古典主义勒诺特尔式园林Analysis on the Garden of Le-Notre 's Style //Li Wenkai Abstract Gardens,as a comprehensive art of landscape,integrate such landscaping knowledge 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architec-ture art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in order to transform terrains and landscapes,and establish a favorabl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lace for people to have a rest.Both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the art of garden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embodies profound culture,in which 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as a representative of European garden,has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xert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art of landscaping in Eu-rope at that time.Start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this paper analyzes its artistic value and its influence on modern gardening art.Key words palace;European classicism;the garden of Le-Notre's Style1法国勒若特尔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和特点1.1勒若特尔式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勒诺特尔对景观艺术的理解十分独到,很多设计在法国皇宫贵族的园林中应用广泛,推动了法国景观艺术的发展,使得法国园林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海派园林风格海派园林风格上海自1267年设上海镇以来,历来是中国对外交往的枢纽之一。
上海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上海这块土地上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历史。
而上海园林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园林发展的历史,现代园林则更多地渗透着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自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大量涌入,不同殖民者在上海建立起了属于他们国家的租界,从而使大量的外域文化进驻申城,与此同时,这些殖民者也在上海建造了不少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园林,如英国风格的中山公园、虹口公园,法国风格的复兴公园、荷兰风格的汇山公园等。
解放后,上海出现了一批符合当时人们生活要求的公园,这些公园的风格有的延续并发展了中国传统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风格,如东安公园,而更多的则是现代园林风格,为人民大众提供各类户外活动的要求(如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长风公园、杨浦公园等。
近二十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的园林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公园,大型开放式绿地、街头绿地、居住区公园等如雨后春笋般为申城披上了绿装。
综观这些新近开放的园林作品,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些作品既吸收了中国传统园林诗意山水的艺术特色,又有着西方园林,特别是现代园林的布局特色,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走出了一条适合上海自身特色的海派园林风格。
海派园林风格的主要特点是巧妙借鉴东西方园林的风格和特长,根据上海本地的特殊情况,合理安排各种景观要素和功能分区,融会和创新出属于上海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多元化现代园林形式。
海派园林整体感强,气势大,注重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极力倡导生态园林。
在具体的设计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形式——现代的海派园林在形式上不过分追求中国传统园林或西方传统园林的形式风格,而是以现代西方园林形式为主,在满足功能布局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多元化的园林形式。
2(地形——由于上海是一个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境内唯一拥有的自然山体--佘山,海拔仅98米。
第一章外国建筑史一、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金字塔的演变① Mastaba:板凳,模仿贵族住宅的早期陵墓形式。
② Mastaba的叠加:Pyramid of King Zoser,Old Kingdom, 2778BC③折线金字塔: Pyramid of King Dahshur,Old Kingdom, 2723BC④成熟的金字塔:Great Pyramids of Gizeh.Old Kingdon, 2530-2470BC方尖碑Obelisk狮身人面像☆古西亚建筑的造型法则:运用拱顶。
聚于一点的层层楔形石条的辐射状结构。
建筑材料: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
用土坯和芦苇。
而后用砖(熟砖、生砖)adobe、沥青。
装饰技术:陶钉、琉璃砖建筑技术:高台、拱券技术、穹隆技术建筑型制:山岳台(山岳崇拜、天体崇拜、防洪需要)、空中花园、通天塔。
二、古代希腊的建筑、古罗马的建筑、拜占庭的建筑☆柱式Order的演进·柱式的构成:柱子Column:柱础Base、柱身Shaft、柱头Capital(托板Abacus、柱冠)檐部Entablature:额枋Epistyle/Architrave、檐壁Frieze、檐口Cornice柱身的构造:胴石、凹纹、鼓形(微妙的凸起)·柱式的比例:人体、数、理性三种希腊柱式:多立克 Doric爱奥尼 Ionic科林斯 Corinthian·柱式的组合:叠柱式、柱式的混用·多立克柱式的形成:从木构到石构,参见Chambers的研究。
三陇板Triglyph、盾饰、山花没有柱础、处理转角困难。
波塞冬神庙(赫拉II神庙)全部希腊纪念碑艺术源出于柱。
神庙的全部比例在于其力量和纤巧、柱的直径和高度间的关系——称之为“模数”module的关系——从而主宰整个建筑。
出于对简练和统一的审慎之爱,希腊人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三个方面:崇高、优雅和豪华,与此分别对应的三柱式是Doric(多立克) , Ionic(爱奥尼克), Corinthian(科林斯)。
西⽅园史学习⽅法《西⽅园林史》课程是⾼等学校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园林专业学⽣必须了解的基础理论课程。
完善学⽣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设计思路,提⾼对风景园林艺术的认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了解西⽅园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代表⼈物与作品、造园原理与要素、美学思想和设计⽅法等。
西⽅园林史的教学重点是把不同时期西⽅园林的设计理论与当下的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设计的⾓度引⼊西⽅园林史的相关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园林空间的处理⼿法。
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使得学⽣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园林艺术建⽴感性认识,不同的场地特征下形成的不同风格特征、造园要素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扩宽教学主体内容,即西⽅园林产⽣的社会政治、⼈⽂艺术等历史背景知识,并针对特殊的园林概念、园林要素、空间组织形式以图式、模型、动画等空间造型的教学演⽰⼿段对其进⾏分析解读;另⼀⽅⾯通过学⽣⾃⾝的设计模型制作、分析以及演⽰等教学互动的⼿段,使得学⽣建⽴对西⽅园林艺术的感性认知和学⽣们基本的艺术鉴赏⼒,学⽣们也可由对经典典型性造园⼿法的临摹,学会园林空间要素组织的基本⽅法。
总体⽽⾔,对于《西⽅园林史》的学习要求学⽣们要积极的积累西⽅造园的相关历史内容,在多读多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造园的中的空间形成⽅式与⽅法,在分析实践中不断地验证,最终达到学习西⽅园林史的⽬的。
课程介绍《西⽅园林史》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理论课程之⼀。
在园林艺术史上,东⽅园林、西⽅园林和伊斯兰园林是最具影响⼒的三⼤园林类型,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世界园林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可分为六个时期:⼀、古代时期(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中古时期(公元500年——1400年)三、欧洲⽂艺复兴时期(约公元1400年——1650年)四、欧洲勒·诺特时期法国园林(约公元1650年——1750年)五、英国⾃然风景式时期(约公元1750年——1850年)六、近现代公园时期(1850年⾄今)。
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园林?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四要素:山(地形)、水、植物、建筑造园的四项基本工作:筑山(地形)、理水、植物栽植、建筑布置例1:意大利(郎特别墅)、法国(沃勒维贡特庄园、拉·维莱特公园、凡尔赛宫)——规则式园林例2:中国(拙政园)——自然式风景园林1.2 世界园林总览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后期出现园林萌芽)、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大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1)四个阶段A.原始文明阶段: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主观上为了祭祀和温饱,客观上有观赏功能,园林进入萌芽状态;B.农业文明阶段:为统治者服务;园林空间为封闭的、内向型;追求精神享受;造园工作者工匠、文人和艺术家完成C.工业文明阶段:除了私人园林,还出现公共园林;园林规划设计由封闭内向转化为开放外向;功能除了追求精神享受,还注重园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D.信息文明阶段: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市在园林中”;城市外围营造防护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园林的规划设计广泛利用多学科知识及各种先进的技术(2)三大体系欧洲体系——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意大利——法国——英国西亚体系——两河流域——古波斯、阿拉伯、东罗马帝国——波斯伊斯兰园林、印度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中亚伊斯兰园林东方园林——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1.3 外国园林史(1)相关概念风景园林史:研究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考察风景园林内容和形式的演变,总结造园实践经验,探讨风景园林理论与遗产。
外国现代景观现代景观史现代景观设计的萌芽一.欧洲城市花园1.英国设计师莱普顿(H.Repton):最早从理论角度思考景观设计工作,注重空间与外部1.推崇自然主义,提倡简单朴实的艺术化手工产品。
追求更简洁、浪漫、高雅的自然风格。
2.威廉莫里斯(Wiliiam.Morri):从鉴赏和质量的观念来看问题。
3.设计师:杰基尔(GertrudeJekyll)、鲁滨逊(W.Robinon)二.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运动是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派生演化而来的。
这个运动所表现的特征是以具有运动感的线条为审美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的概念。
富于想象力的创造精神、线条和空间的流动,洛可可风格装饰、东方图案。
2.设计师:高迪(AntoniGaudi)3.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它是现代主义之前有益的探索和准备。
4.以法国和美国为首的装饰运动(ArtDeeo);对法国现代园林作出贡献的设计师斯蒂文斯和古埃瑞克安;美国设计师斯蒂尔的一些景观设计明显地带有新艺术运动的曲线特征;高迪的设计风格更是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被人推崇;对现代主义的“风格派”和功能主义也有影响。
四.奥姆斯特德和美国城市花园1.奥姆斯特德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风景园林师的职业组织——ASLA(AmericanSocietyofLandcapeArchitect)。
哈佛的景观系,现代景观学科教育的确立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诞生一.功能主义、包豪斯、风格派。
1.功能被指为基本风格的重点。
2.避免使用装饰:通过调整比例以及虚实安排创造风格,新的空间组织概念。
3.赖特、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萨里宁等。
二.现代工艺美术展览会1.古埃瑞克安(G.Guevrekian)设计的“光与水的庭园”与诺耶斯别墅花园.三.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先驱与景观设计1.勒·柯布西耶于设计的萨伏伊(Savoye)别墅以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将建筑嵌入自然2.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玛丽亚别墅将建筑布置在森林围绕的山丘顶部,并通过L形平面将室内外融为一体3.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通过2个以矩形水池为中心的庭院形成室内外空间的流动、穿插与融合。
外国园林建筑
一、、西方现代园林简述
●现代主义园林与西方传统园林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与构图上,而且在设计思想_上差异很大。
在现代社会、艺术和建筑的推动下,现代主义园林形成了许多新的设计思想和理念。
新的设计思想包括为大众设计的思想、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思想、与环境相融合的思想以及创新的思想在现代主义园林新的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设计风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现代主义园林已不再局限于“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或“折衷式”,这些风格和形式早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园林的需要。
现代主义园林除了注重使用功能以外,在形式_上还是强烈反对模仿传统的样式,把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构图中,形成了现代特有的简洁、自由的园林设计风格。
二、理查德,海格
拥抱自然--理查德海格( Richard
Haag),美国景观建筑协会理事
(FASLA) ,世界著名景观建筑大
师, 是XWHO设计机构的智囊核
心。
他被公认为现代景观建筑百年
历史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建筑师之-
-。
Rich Haag对西雅图油库公园( Gas Works park),华盛顿Bloedel Reserve和Bainbridge Island的构思与设计,让他两次获得建筑师
最高奖项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最高
设计奖(他是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
这个奖项的人)。
这两个项目都反映
出Haag对自然环境的丰富创造力
和敏锐感,对现状基地和原生资源
再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成为现代景观建筑设计史上的两个经典作品。
三、代表作品●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西雅图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处在艾略特海湾和普结湾之间,北边有联合湖,东边是华盛顿湖。
西雅图煤气广场就在联合国湖的北面,正对西雅图市这里是眺望西雅图中央区优美天际线的最佳之地,可以让人体会距离所带来的美感,也让人明白西雅图何以被称为“翡翠之城”(Emerald City) !
四.项目背景
●1906年,在美国西雅图市联合湖北部的山顶,西雅图石油公司建了一个主要用于从煤和石油中提取石油的工厂。
几十年来,附近居民不得不忍受工厂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
被弃后,西
雅图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决定将其改建为城市中央公园。
●1970年,市政府委托哈克设计事务所负责该地改建工作。
最简单的做法是将原有的工厂设备全部拆除,把受污染的泥土挖去并运来干净的土壤,种上树林、草地,建成如画的自然式公园,但这将花费巨大。
●啥克决定尊重并利用基地现有的资源,从已有的元素出发进行设计,而不是把这些资源、元素从记忆中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