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主人公如果汉语是浩瀚的大海,成语就是其中美丽的贝壳,成语故事就是贝壳里的珍珠。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
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
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
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__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
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__在作战时相遇。
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__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
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
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形容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约法三章(刘邦)[释义]约:商议确定;法:法律。
订立法律三条。
原指订立法律;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大家监督遵守。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正音]约;不能读作“yāo”。
[用法]一般作谓语、宾语。
[例句]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校长与全校师生~;作业当天完成;不上第七节课;节假日不补课。
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读后感、观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7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你是否在寻找“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语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瑰宝,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态度和处世哲理。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也有很多以成语命名的人物,这些人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与成语对应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中。
1. 三顾茅庐:此成语出自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三次登门求见刘备的故事。
诸葛亮为了劝说刘备投奔蜀汉,不辞辛劳,终于得到刘备的重视。
诸葛亮是一个顾全大局、忠诚于国家的政治家。
2. 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李元吉的故事。
李元吉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官员,他因为小事,动用了大刀杀害一只鸡,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成语形容大材小用,杞人忧天。
3. 狗急跳墙: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小故事,相传一个农夫养狗,有一天狗急了跳过墙逃跑了。
这个成语比喻人在绝望或危急的时候,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4. 风度翩翩: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的人物形象。
在古代,风度翩翩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有风度、有素质、有品位的人。
5. 一本正经: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面无表情、态度严肃认真的样子。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正经的人。
6. 口若悬河: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能够说服听众,征服人心。
这种人通常被认为是有言传身教能力的。
7.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故事,相传汉高祖三令五申地命令官员们要严格执行法律,不得违背。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再三再四地叮嘱对方要做某事,以表达自己的严肃态度。
8. 深藏不露: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人内心深处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无奇。
这种人通常是一个擅长隐瞒内心真实情感的人。
9. 恩重如山: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传说,相传一个人感恩图报难忘,将恩德视为重如山岳。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知恩图报、心存感激。
10. 得意洋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满意足、得意忘形的样子。
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的成语
1.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 围魏救赵: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国将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孙膑主张引兵直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在中途大败魏军,赵国之围遂解。
3. 图穷匕见: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4. 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
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这些成语都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多彩。
与古人人物有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金字(吕不为)指鹿为马(赵高),烧书坑儒(秦始皇),用匕首(荆轲)看一幅可怜的画,挂梁刺一只股票(苏秦、孙京)汉代: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努力工作(诸葛亮)照料小屋(刘备)煮豆烧桂花(曹植)仰慕它(吕蒙)在小屋出发(诸葛亮)高兴不想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夸张(马苏)七逃七逃(诸葛亮)剑不老(黄忠)只有高八斗(曹植)勇敢(赵云)封金壁(关羽)独自去开会(关羽)等李子解渴(曹操)一切准备就绪,只有东风(周瑜、诸葛亮)和金: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森尧)姜朗才(姜燕)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好,看着天空。
井底的青蛙在船上寻找剑。
狐狸假装是老虎的力量,等待兔子。
它鼓励叶公浩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画蛇加足以弥补死羊的数量,补一杯弓和蛇影,买弓还珍珠,与鹬蚌竞争,牟利,夜间自大,缺乏技能,担心天空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丰富的精神宝库和迷人的宫殿。
成语是这种精神的明珠。
首先,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知道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无缝衣、牛郎织女等。
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鞠躬尽瘁——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破釜成舟——项羽凿壁偷光——匡衡入木三分——王羲之乐不思蜀——刘禅纸上谈兵赵括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煮豆燃萁曹植曹丕卧薪尝胆勾践完壁归赵蔺相如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三顾茅庐刘备鞠躬尽瘁诸葛亮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西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元景安赴汤蹈火---韩嵩江郎才尽---江淹鹤立鸡群---嵇延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投笔从戎---班超四面楚歌---项羽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入木三分---王羲之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 越王勾建破釜沉舟--- 项羽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刘备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鞠躬尽瘁---鞠躬尽瘁完璧归赵---蔺相如破釜沉舟---项羽凿壁偷光---匡衡入木三分---张怀瓘,王羲之乐不思蜀---陈寿,刘禅图穷匕见_____ 破釜沉舟_____ 纸上谈兵_____ 初出茅庐_____百步穿杨_____ 卧薪尝胆_____ 凿壁偷光_____ 四面楚歌_____ 答案:荆轲项羽赵括诸葛亮养由基勾践匡衡项羽写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以下是一些常见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1. 凿壁借光:出自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讲述了匡衡克服艰苦的学习条件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对应人物:匡衡。
2.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为了谋权篡位诬陷丞相李斯,企图篡位的故事。
对应人物:赵高和李斯。
3.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下令破掉了自己军队的鼓,烧掉自己的船只,表示不回头、不后退的决心。
对应人物:项羽。
4. 卧薪尝胆:出自《左传》,讲述了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卧薪尝胆,不忘国耻,最终成功复国的励志故事。
对应人物:越王勾践。
5.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宽容大度地原谅了曾经冒犯他的廉颇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和廉颇。
6. 破竹之势:出自《晋书·杜预传》,比喻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犹如破竹一般。
对应人物:杜预。
7.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人画蛇时不小心多添了脚,导致失败的故事。
对应人物:某人。
8.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实际战斗中却一败涂地的事。
对应人物:赵括。
9.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巧妙地保护了和氏璧,最终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
10.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士兵听信谣言,导致楚军士气崩溃的故事。
对应人物:楚军士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和一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类比推理中有时会出现成语和对应相关主人的题目,下面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1,抱薪救火-- 谋士苏代2,势如破竹-- 杜预3,高山流水--俞伯牙4,望洋兴叹-- 河伯5,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6,投笔从戎……班超7,江郎才尽……江淹8,对牛谈琴……公明仪9,图穷匕见……荆轲、秦始皇10,破釜沉舟----项羽,刘邦11,指鹿为马---赵高12,纸上谈兵---赵括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14,叶公好龙--叶子高15,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16,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18,按图索骥--孙阳19,后来居上-- 西汉汲黯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21,如火如荼--吴国国王夫差22,望梅止渴--曹操23,请君入瓮--周兴24,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与可25,唇亡齿寒--晋献公26,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27,枕戈待旦--西晋人祖逖28,精卫填海--精卫29,不学无术--霍光30,不寒而栗--义纵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2)破釜沉舟:项羽(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5)一饭千金:韩信(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8)借箸代寿:张良(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11)洛阳纸贵:左思(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14)一字千金:吕不韦(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17)一毛不拔:杨朱(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20)不求甚解:陶潜(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23)投笔从戎:班超(24)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29)图穷匕见:荆轲(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32)举案齐眉:梁鸿(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35)凿壁借光:匡衡(36)目不窥园:董仲舒一.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顾炎武)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其他重要成语与对应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2)破釜沉舟:项羽(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5)一饭千金:韩信(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8)借箸代寿:张良(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11)洛阳纸贵:左思(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14)一字千金:吕不韦(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17)一毛不拔:杨朱(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20)不求甚解:陶潜(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23)投笔从戎:班超(2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29)图穷匕见:荆轲(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32)举案齐眉:梁鸿(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35)凿壁借光:匡衡(36)目不窥园:董仲舒鹿死谁手——石勒(十六国后赵开国皇帝)三令五申——孙武一发千钧——韩愈三.重要战役与人物淝水之战——谢玄、谢安大败前秦苻坚(以弱胜强)柏举之战——吴王阖闾(吴楚之战)长平之战——白起长勺之战——曹刿牧野之战——周武王涿鹿之战——黄帝桂陵之战(亦称马陵之战)——孙膑(根据保密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小学语文复习资料总汇词语复习卷(AABC、ABCC、AABB、ABAC……)成语归类(多达70类)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古诗名句分类集锦(春、夏、秋、冬、山、水、日、月、风、花、雨、雪、草、柳、树、鸟、江、河、云、离别、亲情、乡情)名句分类(关爱、爱国、进取、立身、哲理、情感、鉴赏)名言警句(时间、学习、勤奋、诚信、友谊、节约、环保、天气、春夏秋冬)中国古典诗词名句精华(写作、事理哲理、友谊、学问成才、乡思离情、愁恨悲欢、爱国忧民、述志抒怀、时令节日、天地山水、日月风雨、花草虫鸟、先秦古典)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155句。
历史故事四字词语及人物1、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
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
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
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
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
一臣下- 1 -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
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
历史人物对应成语典故
1. 围魏救赵 - 孙膑: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齐国田忌、孙膑率军救赵,田忌采纳孙膑的计策,乘魏军围攻邯郸而疲惫的时候,率军直逼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被迫撤回救援本国,赵国因此得解。
孙膑通过围攻魏国来解救赵国的危机,后人用“围魏救赵”来形容这种以攻为守、声东击西的策略。
2. 负荆请罪 - 廉颇: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3. 卧薪尝胆 -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以柴草为床,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国耻。
经过长期的努力,越国国力逐渐恢复,最终打败了吴国。
这个故事形容一个人能够忍受屈辱,发愤图强,最终实现目标。
4. 图穷匕见 - 荆轲:荆轲受燕国太子丹的派遣,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
荆轲以燕国督亢的地图进献给秦王,当图卷展开到尽头时,预先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出来,荆轲拿起匕首刺向秦王,最终失败被杀。
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展示了历史人物的智慧和勇气,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50个成语故事背后的历史人物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人生的哲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学生必备的50个成语,以及这些成语背后的历史名人故事。
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成语,语文、历史考试再也不用发愁啦!1、鞠躬尽瘁(诸葛亮)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5篇范例)第一篇: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4.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5.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鱼池二、从构词形式分析及内容特点分,最普通的格式是上下两截用对对子的办法,联在一起,如远走高飞,四分五裂低三下四惊心动魄2数字成语从一到十到百千万(含有夸张性)关于二打头的补充如下“二分明月二三其德二桃杀三士二姓之好,不二法门,接二连三一石二鸟天无二日心不二用” 3重叠成语,(1)AABB式大都是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2)ABAC式间隔式的重叠成语 1、3 字重叠 2、4 同义近义或反义相关的词善始善终戒骄戒燥(3)AABC 式首字重叠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的作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滔滔不绝摇摇欲坠(4)ABCC式后面两字重叠对前面的陈述与说明,如文质彬彬得意洋洋威风凛凛生气勃勃(5)其他重叠成语数量不多仅列举 ABCB心服口服以牙还牙倚老卖老微乎其微 ABBC不了了之4成语中的近义词与反义词反义词深入浅出前俯后仰舍近求远、前仰后合、前俯后仰、大同小异近义词甜言蜜语想方设法胡思乱想、争分夺秒、翻山越岭、奇形怪状 5成语中的修辞(1)比喻如鱼得水如胶似漆稳如泰山似水流年固若金汤(2)夸张度日如年归心似箭一日千里日里万机闻风丧胆天崩地裂云消雾散雾里看花冰清玉洁(3)借代汗马功劳巾帼须眉(了解)三个字的成语鸿门宴安乐窝铁公鸡冷不丁 6 容易写错的成语换然一新(焕)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其数(计)走头无路(投)汗流夹背(浃)挤挤一堂(济)鬼计多端(诡)轻歌慢(曼)舞来势凶凶(汹汹)免为其难(勉)弱不经风(禁)舍生取(身)义奋不顾生(身)名落深山(孙)迫不急待(及)山青水秀(清)随声附合(和)永往直前(勇)仗义直言(执)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副)如火如茶(荼)半徒而废(途)惹事生非(是)7、生肖成语(动物成语)鼠目寸光牛刀小试虎口余生兔死狐悲龙飞凤舞画蛇添足老马识途亡羊补牢闻鸡起舞狗仗人势猴年马月8、成语中的人体知识:心想事成三头六臂9、成语中的花草树木:桃红柳绿10、成语中的颜色红颜薄命灯红酒绿赤胆忠心青红皂白黄粱美梦洁白无暇万紫千红11、成语中的天文气象知识(天文)天长地久日新月异天经地义月落星沉大步流星(气象风雨雷电云雾冰雪)风尘仆仆雨过天晴雷厉风行电闪雷鸣12、成语中的广告应用(活用成语)一毛不拔(某牙刷广告)臭名远扬香飘万里(某臭豆腐广告)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上海某冰箱广告)闲妻良母(台湾海龙洗衣机的广告)一笔勾销(某涂改笔广告)千军万马难抵名笔一挥(派克金笔广告)默默无“蚊”的奉献(某电蚊香广告)金狮牌自行车(乐在骑中)13、成语中的人物主角()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萁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围魏救赵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图穷匕见14、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手舞足蹈形容情谊深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医术高明:妙手回春形容做事机警、敏捷:眼疾手快形容重归于好:握手言和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心灵手巧形容十分喜爱:爱不释手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手到擒拿15、祝福老人:长命百岁、寿比南山、长命富贵进步:更进一竿、更上一层楼生意:日升月恒、金玉满堂鼓励: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其它: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万事大吉、万事亨通补充分类记成语【联句成段记成语】: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的例子: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奢的儿子,他饱读诗
书,却不懂得实战经验,在秦国的进攻中一败涂地。
2.卧薪尝胆——勾践:越国的国王,在被吴国打败后,他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最终打败吴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3.胸有成竹——文同:北宋时期的画家,他画竹子非常有名,每次
画竹之前,都会在心中构想出完整的竹子形象。
4.闻鸡起舞——祖逖:晋朝时期的名将,他听到鸡叫就会起床练剑,
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5.孟母三迁——孟子:孟子的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三次搬家,最终定居在学校附近,让孟子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这些成语典故和人物对应都是比较著名的,也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例子,比如“韦编三绝——孔子”、“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等等。
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
鞠躬尽瘁——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破釜成舟——项羽凿壁偷光——匡衡入木三分——王羲之乐不思蜀——刘禅
纸上谈兵赵括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煮豆燃萁曹植曹丕卧薪尝胆勾践完壁归赵蔺相如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三顾茅庐刘备鞠躬尽瘁诸葛亮南柯一梦---淳于棼东施效颦---东施,西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元景安赴汤蹈火---韩嵩江郎才尽---江淹鹤立鸡群---嵇延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投笔从戎---班超四面楚歌---项羽煮豆燃萁---曹植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入木三分---王羲之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鞠躬尽瘁---诸葛亮卧薪尝胆--- 越王勾建破釜沉舟--- 项羽三顾茅庐--- 刘备
三顾茅庐---诸葛亮,刘备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鞠躬尽瘁---鞠躬尽瘁完璧归赵---蔺相如破釜沉舟---项羽凿壁偷光---匡衡入木三分---张怀瓘,王羲之乐不思蜀---陈寿,刘禅
图穷匕见_____ 破釜沉舟_____ 纸上谈兵_____ 初出茅庐_____百步穿杨_____ 卧薪尝胆_____ 凿壁偷光_____ 四面楚歌_____ 答案:荆轲项羽赵括诸葛亮养由基勾践匡衡项羽
写历史成语故事对应人物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最孤独的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眼泪最多的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宵》)最小心眼的人—心儿小,着不下许多愁。
(北宋女词人吴淑姬》)最失意的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最有胸襟的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离家最久的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最孤独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最想家的人—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精神最好的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思维最乱的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
见欢》)最难寻的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从征时间最长的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最苗条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最温柔的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最孝顺的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最难请的客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眼泪最多的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最爱国的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眼泪最多的人——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最大胆的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最重情的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最穷的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
(苏小妹戏谑苏东坡句)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最寂寞的时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最美妙的声音---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最深厚的友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最深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最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最美的笑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白最快的头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最大的雪花----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最壮观豪迈的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最大的柏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最亮的灯----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钱起《送僧归日本》)最让人感动的音乐--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古意》最长的桥---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最长的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遣怀》)最不值钱的诗赋----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最有威力的剑--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维《老将行》)最长的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最贵的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被风吹得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最奇的江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最荒芜的地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最难攀登的道路—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最强劲的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奇妙的泉水——山中一夜雨,树上白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最远的邻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最贵的酒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最难找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长恨歌》)最寂静空旷的环境——千上鸟飞绝,万径人综灭。
(柳宗元《江雪》)最大的酒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最醉人的酒——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李清照《如梦令》)最好的偷闲——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妃《绝句》)※最荒芜的地方——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最空旷荒凉的地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最长的山路——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原晨炊漆公店》)最快的行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最仓促的相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最寂寞的等待—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最长久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最凄美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最厚的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刻苦钻研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白居易《卖炭翁》)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最凄凉的梦——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最苦的相思——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最壮观的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最潇洒的战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最短的冬天——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住春风回。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最沉重的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最荒芜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荒芜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