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
- 格式:docx
- 大小:36.95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生态养猪模式养猪这个项目目前是很火热的,随着市场需求增加和养殖技术的进步,养猪模式出现了一系列的分支,其中独占鳌头的当属生态养猪。
这也是目前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那么常见的生态养猪模式有哪些呢?1、林牧式生态养猪这个模式在乡村地区尤其合适,大体的流程是养殖户选择比较合适的山地进行圈养,使两者可以进行互补。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猪,随后需要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树木,一般在树木成长一定时间段后开始进行养殖,这样猪粪会给过目带来丰厚的营养,果木一些掉落的果实又能保证猪的营养来源。
最后果树能丰收,养殖的生态猪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2、发酵床养猪发酵床养猪属于圈养模式的一种进化,在人们不重视的猪圈地面加入垫底的材料,解决猪粪和卫生问题。
其原理是选择一些能加快猪粪分解的材料当垫底,当猪排泄后能极快的将其分解,并形成一些有益的微生物。
猪在无意之家进食后还能加强身体的抵抗力,且垫料在一段时间后可以当生物肥料使用,肥料效果极佳。
这样养猪来的猪无论外观还是肉质都是上等货色。
3、沼气池式养猪沼气池式养猪其实算的上是一个循环了,能有效的减少饲养费用。
其过程很简单,建立发酵池,将猪粪清理到发酵池,发酵后沼气可以家用或者用于猪圈的温度保持,沼气渣可以用来种植蔬菜,蔬菜可以用来喂猪,两者中间形成了一个循环链。
这是目前我国在慢慢普及的一种生态养猪模式,在很多地方都适用,大家可以多考虑下。
4、庭院式生态养殖这是一种还需要摸索的方式,但是有些地方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大体流程为选择好养猪地方,附近最好有池塘,池塘可以大一点最好。
每次猪粪用水冲洗,随后水倒入池塘,为里面的鱼或者水深植物提供丰富的养料,长大的水生植物可以用来喂猪,鱼可以出售。
日常冲洗的水可以就选择从池塘里面抽取。
庭院式生态养殖在多水域的地方很容易发展起来。
生态养猪基本会成为以后一个主流的发展方向,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对于猪肉的需求肯定不在局限于饲料猪。
养殖户的几种先进养猪模式的利弊点评一、生产肥猪型此类生产模式是指养猪户到仔猪专业市场或专业生产仔猪的猪场购买断奶仔猪成功进行育肥,直到90—100公斤时出栏销售。
该经济模式的主要优点是:(1)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而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如果能摸准市场脉搏,不但可以赚取养猪本身的利润,还可赚取差价。
(2)猪群全进全出,猪舍结构要求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3)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投入到产出最多3—4个月。
(4)固定资产投入少,栏舍周转快,每个栏舍每十年至少可饲养3批。
该模式的主要缺点是:(1)仔猪供应不稳定,很难卖到品种、质量、规格一致的仔猪。
(2)对仔猪疫病和免疫情况不可能了解得很清楚,易将疫病拉到猪场,有引发疫病的致命。
(3)流动资金较大,收益易受本土市场波动的冲击,利润随幼生大猪的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
二、生产仔猪型这种方式是指养猪户饲养母猪生产仔猪,待仔猪断奶后到一定体重时销售给育肥猪的饲喂饲养户。
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1)流动资金全部投入较少。
(2)开始周转慢,一旦种猪投入正常生产后,回款就会加快。
(3)每头猪的采食和排泄都较少,每天投入喂料和清粪的劳动力相对较少。
(4)种猪一旦固定,就很少到场外购猪,从外界带入疫病的机率减少,因而能保证良好的安全卫生和健康状态。
该模式的主要包括缺点是:(1)固定资产投入较高,不但要建造怀孕母猪舍、哺乳肥猪舍和仔猪保育舍,还要花较多的资金选购种猪。
(2)猪舍结构是产房、哺乳期母猪舍和保育舍,不但需要较科学的猪舍结构,还要有须要防暑保暖及通风等设备。
(3)收益受仔猪整个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每头猪的利润较小,因为另一部分利润分摊到育肥猪上了。
(4)种猪饲养和仔猪培育即使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既要求有较高的产仔指数和香简草蔗茅窝重,还承诺有较高的哺育率。
养猪的新法1、夜间喂食法。
猪在20―25℃的气温下,食欲最旺盛,增重最快。
夏季白天的温度一般在30℃以上,这对猪的食欲有很大的影响。
而夜间气温均较低,一般在20℃左右,猪感到清爽舒适,食欲旺盛。
因此,要使猪在盛夏增重快,就要改变白天喂食的传统习惯,采取夜间喂食。
2、多段饲喂法。
目前,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只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元素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低的一般配合饲料。
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粮。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每隔1周改变一次掺对比例,此阶段主要是多用高浓度基础配合饲料;架子阶段则每隔3―4周改变一次掺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将高浓饲料逐减。
大致仔猪至育肥出栏要经7次不同比例的掺对。
3、锯木屑养猪法。
此法是德国农民养猪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新法。
即在圈内加入发酵剂,后再铺一层锯木屑。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且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100克。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
4、倒喂法。
此法一改先拉架子后催肥的传统饲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采用限制饲养。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45%,40―60公斤阶段精料占39%,60―80公斤阶段,精料仅占33%。
这种方法可使猪多长瘦肉,少长脂肪,试验证明,用倒喂法饲养的生猪与一般生猪相比,有“三增三减”,即出肉率增6%,瘦肉率增10%,日增重增0?15公斤;出栏天数减少,每长1公斤毛重耗料减少,膘厚减少。
5、无污染养猪法。
香港渔农处最近研究出一种无污染木糠养猪法。
该法主要是利用新鲜木糠加上能分解废物的细菌,做成一块块“床垫”安放在猪栏里。
适合农村养猪方法
农村养猪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饲养方式:可以选择散养或者圈养。
散养是把猪放养在自由活动的环境中,让其自由觅食,建立一个猪圈或者围栏来防止猪出逃。
圈养是把猪关在一个围栏内,通过人工喂养,给予适当的饲料和水源。
2. 饲料供应:可以选择自饲养或者购买饲料供应。
自饲养是农村利用当地废弃物、剩余农产品等自己加工成饲料喂养猪。
购买饲料供应则是从市场上购买专门为猪饲养配制的饲料。
3. 预防疾病: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进行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
注意定期清理猪圈,保持卫生。
4. 环境控制:保持猪圈的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潮湿。
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过度寒冷或者过度炎热。
5. 生产管理:控制猪的饲料摄入量和饮水量,注意饲喂的时间和次数。
定期称量猪的体重,进行生长监测。
掌握合适的屠宰时机,及时将猪出售。
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养猪方法会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和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养猪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农户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的五种技术模式养猪是农民们常见的养殖项目之一,可以提供丰富的肉类资源和经济收入。
在小规模养猪中,农户可以选择多种技术模式,以下是五种常见的技术模式:1.面积利用最大化技术模式:在有限的土地和资源条件下,科学合理地规划养猪场的布局,利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养殖场的利用面积最大化。
这种技术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养猪场的养殖效益,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2.良种繁育技术模式:通过选择性配种,将优质的种猪进行繁育,培养出高产、高质的猪种。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种猪进行精确的种猪管理,如定期检查和记录种猪的生长和繁殖情况,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以达到提高产能和保证繁殖质量的目的。
3.饲养技术模式:该模式主要注重养猪场的饲养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实施。
包括饲料的合理配方、饲料搅拌和饲养技术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搭配不同阶段的饲料以及采取适应不同阶段的饲喂措施,使猪只的生长和发育达到最佳状态。
4.环境控制技术模式:该模式侧重于养猪场的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
利用现代环境控制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温湿度调控系统、通风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控制养猪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防止猪只患病和死亡。
5.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技术模式:养殖废弃物是养猪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资源化技术进行有效处理。
如利用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有机肥料制作等,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农户种养结合小规模养猪可以选择面积利用最大化、良种繁育、饲养、环境控制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等多种技术模式,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提高养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收入。
这些技术模式的实施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养猪业生产经营模式
养猪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因素和需求划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养猪业生产经营模式:
一、规模化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是指企业化的养殖方式,通过规模化的养殖方式、科学化的管理以及先进装备的使用等多种手段提高养殖效益,提高养殖成本效益。
二、家庭养殖模式:
家庭养殖模式是指在农村地区,农民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利用闲置的农村房屋和土地养殖猪只,并且主要目的是为了自给自足、增加收入。
三、专业合作社养殖模式:
专业合作社养殖模式是指由多家农户或者合作社组成,共同合作集中管理养殖业务,共享生产的成果。
这种模式相比较于单独养殖而言,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四、内外兼营养殖模式:
内外兼营养殖模式多数用于大型养猪场,通过与其他养殖企业合作,进行种猪、母猪等生产性物资的内销外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五、绿色养殖模式:
绿色养殖模式是指通过生物技术和生态科技手段,实现养殖生态化、节约化和循环化,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
养猪业生产经营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多种因素来考虑,以便取得最佳的养殖效益。
小规模养殖赚钱有妙招编辑:买卖益所谓小规模养殖暨养殖规模在50头基础母猪以下的养殖户。
小规模养殖户的一般特点:基础设施较差、设备简陋、资金较少、技术依赖性强。
在现今猪病复杂、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小规模养猪户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学会这些小妙招一、品种选择;品种要选择本地繁殖性能比较好的母猪做母本,长白或大约克做父本,所培育出的母猪做基础母猪,这样的母猪适应性强、抗病、繁殖性能好、耐粗饲。
选择杜洛克作为父本,所繁殖出来的仔猪作为商品猪育肥,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瘦肉率高、体型好、售价高。
二、自繁自养;自繁自养能减少病源的传入,能系统预防猪病并可以把握市场行情,降低市场风险。
做法是所产仔猪在价位高时出售,在低价位时饲养育肥。
三、重点防疫;防疫能有效预防疾病但也能增加应激,增加投入和劳动量,所以只预防难治愈传染病,即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蓝耳病,伪狂犬,乙脑。
四、适时保健;保健药要以中草药为主,少用抗生素,中草药可少量长用,抗生素要量足短用,注射疫苗前后不能用抗生素。
根据猪的日龄,季节、当地猪病流行情况进行保健以提高肌体抵抗力,预防季节性流行病和细菌性疾病,如母猪产前产后防乳房炎及子宫内膜炎,初生仔猪黄白痢,春季呼吸道及细菌病,夏秋季弓形体和付红细胞体,冬季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
五、温馨饲养;猪和人一样生长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好的环境能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性能,并可提高猪肉品质。
具体是保持适宜的温度,清洁的卫生环境,降低饲养密度,最好能用发酵床养殖。
六、应用科技、关注信息;要时常关注养猪高新技术的发展,包括新药、新病、各类猪用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要尽早应用。
可以提高养殖质量,增加养殖效益。
畜牧业的创新养殖模式介绍新兴的畜牧养殖模式和商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提高,畜牧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新兴的畜牧养殖模式应运而生,并带来了许多商机。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兴的畜牧养殖模式和相应的商机。
一、养殖模式一:有机畜牧养殖有机畜牧养殖是基于有机农业理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
它强调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注重动物的福利和健康,同时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
有机畜牧养殖要求畜禽的饲养环境符合有机标准,饲料来源于无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有机农业。
有机畜牧养殖模式的商机主要体现在对有机畜产品的需求上。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有机畜产品成为市场的热门。
从有机蔬菜、水果到有机肉类、蛋类,人们愿意为了健康和安全支付更高的价格。
二、养殖模式二:精细化养殖精细化养殖是一种注重养殖管理的养殖模式。
它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畜禽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精细化养殖强调科技的应用,如智能化监测设备、自动喂养系统等。
精细化养殖模式的商机主要表现在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精细化养殖,养殖户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投入和成本。
同时,精细化养殖也有助于产品的品牌塑造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三、养殖模式三:无人化养殖随着人工智能和无人技术的发展,无人化养殖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无人化养殖通过自动化和无人化设备来提升养殖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例如,无人化喂食系统、自动化清洁系统等。
无人化养殖模式的商机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上。
通过无人化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和精确化的养殖管理,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
同时,无人化养殖也能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养殖模式四:资源循环养殖资源循环养殖是一种注重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负担的养殖模式。
它通过合理利用废弃物和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利用其他农业废弃物作为饲料,将动物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等。
小规模养猪模式5则
龙达利
【期刊名称】《农村新技术》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1.小批量滚动饲养。
年出栏40头。
①种植结构:种6000平方米(9亩)玉米、1300平方米(2亩)苜蓿、2000平方米(3亩)豆青(复种)。
②养猪生产:在1、2、3、4月初,分别购进7公斤以上的仔猪5头,从第4个月底起,每月出栏5头,出栏后即补充5头。
⑧饲喂方式:分群分阶段饲养,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龙达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8.4
【相关文献】
1.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 [J], 刘兵
2.关于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的探讨 [J], 王昆;李磊
3.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J], 唐冬梅
4.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 [J], 黄雪萍
5.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J], 曾春兰; 刘显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村常用的养猪模式有哪些?1、育肥式养猪2、售崽式养猪3、综合式饲养4、生态饲养目录农村养猪是很流行的,但是养猪的模式却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侧重点不同那么养殖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同,乡村地区常见的养殖模式有哪些呢?下面尚要来养殖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几种常见的,并简单的分析下。
1、育肥式养猪这是很多散户通用的模式,一般是直接购买可以独立饲养的猪苗进行育肥,然后等养到了一定的重量就可以出栏了。
优点在于饲养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所需要的场地很小,生产效率快,一年可以多次养殖。
缺点是成本偏高,销售时间不稳定,需要按市场需求选择时间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2、售崽式养猪这种养殖模式一般有区域性限制,一定的范围之类不适合存在多家。
主要是养殖户只养殖母猪,等待生产幼崽后再将幼崽饲养到断奶出售获取利润。
优点在于出产时间偏稳定,养殖数量较少,管理方便,资金回收快。
缺点在于需要一定的饲养技术和耐心,养殖幼崽时投入时间和精力大,风险偏高。
3、综合式饲养又称自繁自养的模式,一般大规模养殖都会选择如此。
大体流程是自己购买母猪繁殖,等猪崽产出后自己饲养育肥。
有点在于收益高,投资稳定,规模完善,减少了外来的猪病危险。
缺点在于投资偏高,占地面积要广,各方面设备要完善,养殖技术需求偏高,总体风险算是这几种中间最高的。
4、生态饲养这算是里面最简单的一种模式,在乡村地区通用。
大体将饲养的猪种养于大自然,任其自己寻食,养殖户只要适当的补充食物和提供休息场所就好。
有点在于投资小,猪肉质量高,管理成本低。
缺点在于不适合大规模养殖,猪病发生率相对高,销售价格波动明显,销售途径相对比较缺乏。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几种养猪模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选择。
这些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但就目前来看育肥式和综合式的相对受欢迎。
前者适合人群最多的散户,后者适合最流行的养殖大户。
未来养猪必火的新思路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猪养殖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未来养猪的新思路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个可能会成为未来养猪必火的新思路:
1. 循环农业:通过循环利用猪粪、废弃物等资源来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2. 非传统饲料:利用昆虫、海藻、细胞培养肉等非传统饲料来
提高猪的营养价值和生长速度,同时减少对传统饲料的需求。
3.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来监测和
管理猪的生长过程,从而使养殖更加高效和科学化。
4. 精准养殖:利用基因编辑、遗传学等技术来培育出更加适应
环境、抗病能力强的猪种,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未来养猪的新思路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相信这些新思路的应用将为猪养殖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摘要养猪业已成为安徽省庐江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介绍了较为科学的养猪模式,详细说明了养猪的关键技术,以期指导养猪业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关键技术;安徽庐江1小规模猪场生态环境新建猪舍要求坐南朝北。
周围可多植树种草,四周最好有3~5m宽的落叶防风林带。
猪舍可新建设,也可用民房改造,做到通风、向阳、干燥、水源充足,夏天防热、防潮,冬天防冻、防渍。
总之,猪舍建造要内外环境良好,符合生猪健康和生态养殖的要求。
2推广科学饲养模式2.1养猪规模农村小规模猪场生态养猪可采用小批量滚动饲养模式,配套建设沼气池,规模为年出栏育肥猪50~60头。
2.2种植优质高产牧草种植适合育肥猪生长的玉米、麦类、大豆等饲粮作物2 000m2和黑麦草、红薯、空心菜、萝卜、白菜等饲草作物667~1 334m2。
以购买商品配合饲料为主的,其饲粮和饲草的种植面积可适当减少。
2.3批进批出,滚动发展分批次购进猪苗,实行滚动式饲养,即在每年的1月、2月、3月初,分别购进20kg以上的良种仔猪10头,实行分群分阶段饲养,120d左右出栏。
从第6个月底开始,每个月出栏育肥猪10头,出栏后随即补充10头仔猪,至8月底止完成购入仔猪轮次(资金和生产能力许可时,可在各批次中适当增加补栏头数)。
2.4建设沼气能源,发展生态家园在养猪场配套建设30~50m3沼气池,猪粪尿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能源可提供猪场照明及冬天保暖,如有鱼塘,沼液、沼渣可喂鱼,也可肥田、种草(菜)和育林,可形成“猪-沼-鱼”、“ 猪-沼-草(菜)”、“猪-沼-林”等多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3选择优良品种3.1要选用健壮猪苗没有条件自繁自养的,在购买仔猪时,要选体态结实、健壮、匀称、骨骼粗大、吃得多、长得快和尾巴粗而短的猪(长白、大约克),这是实现高产高效养猪的基础。
在运输时要向对方索取检疫、消毒、运输“三证”,严禁从疫区调运生猪或引进种猪。
农户小规模养猪的5种新模式
1.发展特色养殖品种模式:
传统的养猪方式主要是种植家庭农场养殖普通猪种,但现在越来越多
的农户开始发展特色养殖品种。
比如制定金华火腿所需的黑猪、发展优质
肉猪品种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户养殖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2.确立合理的养殖规模模式:
传统的农户养猪规模较小,规模小的优势是可以高度关注养殖环境和
猪只的健康,但规模小也意味着养殖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较差。
现在一
些农户开始建立规模适中的合作社,通过互相协作、资源共享来提高养殖
效益。
3.转型追求绿色养殖模式:
由于传统养猪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转型
追求绿色养殖模式。
通过改善养殖环境、科学饲养、有效处理粪便等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养殖的可持续性。
4.兼顾农产品加工模式:
除了养殖猪,一些农户开始兼顾农产品加工。
例如养殖猪的同时,可
以将养殖下来的猪肉进行加工制作成火腿、肉松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利润,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5.创新猪舍设计模式:
传统养猪猪舍的设计普遍较为简陋,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
现在一
些农户开始创新猪舍设计模式。
例如采用智能化设备,控制养殖环境温度、
湿度等,并提供适宜的饲养方式等。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人工投入。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户小规模养猪正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的趋势。
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品种、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转型追求绿色养殖、兼顾农产品加工以及创新猪舍设计等模式,可以提高养猪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