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筛检肥胖儿童脂肪肝的价值评估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5
胰岛素为什么要增敏?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占所有糖尿病分类的9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与营养过剩和肥胖相关,其发生机理是胰岛素的相对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测定检查中,常常可以看到其胰岛素分泌量较正常人偏高,但分泌高峰时间延迟,而且升高的胰岛素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这种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分泌的胰岛素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有活性的胰岛素到达靶器官后作用力下降。
临床上也观察到,一些糖尿病患者应用了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后,存在药物降糖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表现为应用了较大剂量的胰岛素,而血糖仍然较高。
这类患者很多都存在着上面所提到的胰岛素抵抗。
原因要从胰岛素作用的机制说起胰岛素是体内最重要的降血糖激素。
胰岛素被分泌出来之后,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这种结合相当于钥匙和锁孔的关系。
胰岛素在肌肉、肝脏和脂肪等组织中,通过将葡萄糖转移到细胞内而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在各种原因引起胰岛素与它的受体结合发生障碍后,身体就会出现代偿,胰岛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补充原有的胰岛素作用的不足。
当这种代偿失效后,就会出现血糖的升高。
这种胰岛素抵抗不仅会出现在2型糖尿病病程的早期,还会伴随整个过程,如果不给予治疗,会持续增加胰岛的工作负担,造成胰岛功能的迅速衰竭。
如果能够早期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增敏治疗,则会使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保护,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得到增强,疾病的进程将会得到延缓,生活质量也会得到改善。
诱发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在一些本身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胰岛素抵抗的现象会比较容易出现,而这类人群,也同样有较高的糖尿病发生危险。
危险因素主要可以分为遗传性和环境性原因。
在膳食方面,长期进食高脂饮食特别是饱和脂肪酸饮食,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
另外,大量摄食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食物或者蔗糖、果糖等,也会增加胰岛素抵抗。
吸烟和肥胖也会直接引起胰岛素抵抗。
塔城市市区内单纯性肥胖儿童汉\哈族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的调查分析(新疆塔城地区妇幼保健院新疆塔城 834700)【摘要】目的:对新疆塔城市市区内7所小学6-13岁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脂肪肝、血脂以及汉族和哈族儿童的区别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在塔城市区7210内名儿童中按照身高、体重比例筛查出单纯性肥胖儿童249名,相对应的249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了血脂、脂肪肝超声检查及调查分析。
结果:塔城市市区内6—13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有血脂高,脂肪肝等脂代谢紊乱。
分析比较发现脂肪肝级别愈高,则后方衰减愈明显距离越远衰减愈重。
肝脏声像图的灰阶值轻度与中度从近场2/3,远场1/2开始。
结论:塔城市市区内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脂肪肝、高血脂等脂代谢紊乱问题,可用超声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均匀性脂肪肝的程度进行声像图测量诊断,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
【关键词】脂肪肝;超声;血脂;肥胖儿童;汉、哈族【中图分类号】r40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44-02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內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脂肪肝的阳性检出率逐年增高。
为了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价值及脂肪肝与血脂和单纯性肥胖的关系,我院对塔城市市区内6—13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与血脂成分分析,并对汉、哈族儿童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和方法:1.1.1 对新疆塔城市区内7所小学6-13岁7210名儿童,其中男生3682名,女生3528名,进行了健康体检。
依照我国提出的中国成人体重指数(bmi)界限值是24.0-27.9为超重,≥28为肥胖。
小儿bmi随年龄性别而有差异。
评价时需查图表,如bmi值在第85百分位与第95摆放额为之间为超重,超过95百分位为肥胖,以上均排除了继发性肥胖。
筛选出249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249名正常儿童,后者作为对照组。
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意义摘要脂肪肝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变。
以前诊断脂肪肝的方法是行肝穿刺活检,至今仍是脂肪肝诊断的金标准。
但因肝穿刺属创伤性检查,因而难以广泛应用。
与肝穿刺活检相比,超声诊断具有无创伤、简单易行且可重复性等优点,此外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度也较高,故超声诊断已经成为脂肪肝的常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超声检查;脂肪肝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为经超声检查和临床确诊脂肪肝患者100例,患者均为男性,根据肝脏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分为轻度脂肪肝患者30例,中度脂肪肝患者50例,重度脂肪肝患者20例,年龄30~50岁。
1. 2 检查方法使用Esaote MyLab90彩超检查设备,选用腹部条件,探头频率3.0~5.0 MHz,被检者需禁食8 h,进行肝脏检查,重点查看肝脏的形态是否饱满、体积的改变、被膜是否平整,实质回声分布情况及肝内管道结构走形等,其与脾肾实质回声相对照,避免肠道气体干扰和设备增益调节。
1. 3 超声诊断标准弥漫性脂肪肝按回声衰减程度分为三度:轻度: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实质回声密集,增强,后场回声减弱不明显,肝内管状结构尚清晰;中度:肝脏大小形态正常或轻中度增大,前场回声增强,后场衰减,管状结构走向模糊,尚可辨认;重度:肝脏增大,形态饱满,前场回声明显增强,后场衰减明显,甚至呈无回声区,管状结构难以辨认。
2 结果通过治疗,脂肪肝患者的血液指标都有明显变化,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再对该组脂肪肝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正常肝脏超声表现对照。
30例轻度脂肪肝的患者25例体重减轻2.5~5.0 kg,肝脏声像图表现恢复正常,血脂指标恢复正常,5例患者体重减轻不明显,肝脏声像图及血脂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中度脂肪肝患者体重减轻约2.5 kg以内的10例,肝脏超声表现及血脂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体重减轻约5.0 kg以上的25例,肝脏声像图表现较治疗前有改变,血脂高的部分恢复正常、部分血脂指标减低,体重减轻约10 kg的15例,肝脏声像图表现较前有明显改变,血脂指标部分恢复正常,过度肥胖者血脂指标减低,但仍高于正常,脂肪肝的程度均由中度减轻至正常/轻度。
超声用于脂肪肝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冯巧芝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3(007)01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百盛MYLab
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3.5~5.0MHz,患者采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常规性对肝脏组织,进行扫描探查.结果 500例受检者中,162例被检出脂肪肝(32.4%),其中男78例、女84例.162例脂肪肝患者中,喜欢高脂饮食者82例(50.6%),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者98例(6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强、无创伤性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脂肪肝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冯巧芝
【作者单位】453400,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两种方式用于异位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析 [J], 邵静
2.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脂肪肝患者中的价值评价 [J], 马晓青
3.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用于异位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 [J], 马璠
4.血管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准确度评价 [J], 李忠超
5.血管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准确度评价 [J], 李忠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患者采取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脂肪肝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00例,同时对这100例脂肪肝患者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采取CT进行检查,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50例脂肪肝患者,另外一组采取超声检查,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50例脂肪肝患者;并对两组患者的脂肪肝情况、漏诊率和误诊率进行统计,之后对所得出数据予以评估分析。
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经过检测后,两组脂肪肝情况分析,研究组检出概率为92.00%,常规组检出概率为76.00%,前者概率更高(P<0.05);两组漏诊率和误诊率分析,研究组漏诊率为4.00%,误诊率为8.00%;常规组漏诊率为10.00%,误诊率为18.00%;研究组漏诊率和误诊率概率具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通过对脂肪肝患者采取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后,可以充分提升患者诊断检出概率,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健康体检;脂肪肝;应用价值在临床中,脂肪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
其由各种原因导致体内脂肪含量过高,患病后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和恶心呕吐等病症[1]。
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情可能会发展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发生。
因此有效且准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次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100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对其采取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课题研究的样本来源区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研究样本选取的方式为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抽取这段时间内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脂肪肝患者,共100例并均分成两个组,一组研究组:50例,男女患者性别比例26:24,该组患者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35岁,年龄均值在44岁左右;另一组为常规组:50例,男女患者性别比例27:23,该组患者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1岁,年龄均值在43岁左右;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数据无差异性(P>0.05),可以纳入对比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对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300例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68例,发病率为22.67%,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
结论经超声检查对脂肪肝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超声脂肪肝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16-01临床上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为肝脏内大量脂肪性病变引起的。
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1]。
因此对脂肪肝予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疗效和预后,减少肝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超声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试者,抽取其中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165例,女135例,年龄23-79岁,平均(45.3±12.5)岁。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超声诊断结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对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
1.2.2 检查方法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在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以及左侧卧位,对受试者肝脏展开自左至右,从上到下全方面的扫描,对肝脏的大小、形态、包膜、边界以及肝区回声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以《实用超声诊断手册》中的脂肪肝诊断标准和《超声医学》中的脂肪肝分型标准为依据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分型[2]。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B 超检查诊断脂肪肝的价值是什么?B 超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高于血生化检查,常能发现无病因或诱因的潜伏性脂肪肝,可以作为筛查脂肪肝的首选手段。
弥漫性脂肪肝在B 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但肝脂肪牝并不都是整个肝脏的弥漫性分布,有些病例肝内有不规则脂肪化和局限性低脂肪化灶。
有些“非均匀性脂肪肝”会被怀疑为肝占位性病变。
这是因为患非均匀性脂肪肝后,大部分肝细胞内存在着大量的脂肪颗粒,只有局部区域的少数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较少,有人将这局部区域称之为“肝岛”,因为这些脂肪含量少的肝组织就像大海中的岛屿。
这样,脂肪含量高的肝细胞和脂肪含量少的肝细胞之间就形成明显差别。
做B 超检查时,超声图像上会显示一个或数个类似肿瘤样的低回声区,很容易被识别为“占位性病变”。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换家医院或换一位医生再做一次B 超,有经验的医生是会识别出来的。
总之,B 超检查是确诊有无脂肪肝的重要依据,也可用来监测脂肪肝的发展过程,其操作简便且价廉,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损害。
因此,目前B 超检查已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并可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但应注意,体型肥胖者腹壁肥厚,也可使B 超的声像图衰减,导致一些并无肝内脂肪沉积的病人误诊为脂肪肝,另外,B 超对肝内脂肪堆积程度仅能作出粗略的判断。
中康体检温馨提示:CT 检查对诊断脂肪肝有什么帮助——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是一种新型的无损伤的诊断方法。
CT 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胆、胰的形态和结构,对诊断肝脏疾病有很大的帮助,CT 检查可以用来确定脂肪肝的有无及其程度。
CT 检查不受腹部脂肪和结肠等含气脏器的干扰,因此对脂肪肝的诊断及其程度的判断优于B 超检查.且能确认局灶性脂肪肝。
但CT 检查价格高,且有一定的放射性,故CT 检查不是诊断脂肪肝的常用方法。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02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中国儿童及青少年超体质量、肥胖者增长趋势明显[1]。
有关儿童及青少年肥胖与脂肪肝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1-2]。
为了探讨超声诊断儿童及青少年脂肪肝的价值及分析儿童及青少年脂肪肝与肥胖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双桥区480名7~16岁小学和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超声检查,并与有关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重庆市双桥区2所中学和3所小学自愿参加检查的7~16岁的在校学生,对参加的学生及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签署后对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排除身体残缺和发育异常者,排除由内分泌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肥胖者,最终确定480名7~16岁儿童及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2名,女218名。
依据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体质量、肥胖筛查分类标准”[3]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4]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体质量(kg)/身高(m2),其中体质量正常220名,超体质量140名,肥胖120名。
1.2方法1.2.1B型超声检查应用ATL-HDI5000彩色超声仪(美国通用)进行肝脏检查,受检者检查前禁食,常规对右上腹部肝脏区域进行检查,同时对整个肝脏进行多切面、多方位、多角度的断面检查。
脂肪肝严重程度的诊断依据为:(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脏边缘角圆钝,轻至中度肿大;(3)肝内胆管结构显示不清;(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5]。
根据参考文献[2],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任何1项者诊断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和第2~4项中任何2项者诊断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任何2项和第5项者诊断为重度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