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24风娃娃 优 质
- 格式:pptx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39
《风娃娃》教学反思《风娃娃》教学反思1《风娃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
是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
这个童话表达的是: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体会人生的快乐。
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巧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想象,培养扩散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的确,语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
基于以上观点,我在本节课教学时通过巧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为主线,即以一封拟人化风娃娃的“救助信”清新导入,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唤起了他们的责任心。
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孩子们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并贯穿全课。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所以在这堂课研读做好事重点段的学习中,我先向学生们提了一些问题:(1)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2)他怎么做?(3)结果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这个段落,这样做效果不错,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的上来。
接下来对于重点词句的理解,我注重架设生活创设情景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我让他们从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起,使劲向风车吹去。
”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一个词语体会到的?你们平常用力吹是怎么吹的呀?孩子们都能很形象的表演出来,并能把感受用读来表现出来。
学生读得很美,很生动。
《风娃娃》教学反思2《风娃娃》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简析《风娃娃》是一篇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
故事里的风娃娃想为大家做好事,就到处用力吹,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学情分析这个班的学生个个大胆活泼,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在学校已经共读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他们的知识面宽,对自然现象很感兴趣,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经过一年的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
但他们缺乏听同伴说的耐心,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而佐藤学教授说过: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习的前提,所以这堂课在完成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点要突出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
设计理念1、2011版课标把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到同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本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
根据学情,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
2、架设生活与课堂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1、认识“助、抽”等12个生字、会写“车、得”等8个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1个词语,并且交流识字方法。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讲故事。
教学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吗?(课件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风娃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统编二上第24课《风娃娃》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的行动,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教学中充分体现这点,第2自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得抓主要问题的研究方法,第3自然段让学生根据这个研究方法自学课文。
文中,风娃娃“吹动风车”“吹动大船”“吹跑风筝”3件事详写,都是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
“吹跑衣服”“折断小树”是略写,其后的省略号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而“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主线: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开展研究活动,为复述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得、秧、汗”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到4自然段,了解“断断续续、使劲、兴起腮”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风娃娃带给大家的快乐,感受风娃娃的可爱。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1.老师带来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
谜底是什么?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篇和风有关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
1)教师誊写课题。
2)指名读课题,正音“娃娃”的第2个“娃”:轻声。
3.风娃娃长大了,有一天,XXX对它说:出示句子:“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事情。
”1)风妈妈叫风娃娃去干甚么?2)谁来做做风妈妈,对XXX说说这句话?指名读、女生齐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5.小结过渡:是呀,风娃娃帮人们做了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找找谜底吧!二)初读课文,研究字词1.出示自学小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风娃娃》教案[教材分析]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而我用猜谜为切入点,板书后又提到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娃娃,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阅读、识字、探究、感悟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
[明确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
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认读会认的字先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再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读得全对的小组能得5颗星[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小组合作: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探究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三、写字指导1.读左边的四个字2.重点指导“秧”3.配练习书写4.同桌欣赏、评价四、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第二课时(一)复习1.放音乐:朗读课文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游戏识字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线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含反思第24课:《风娃娃》一、学习目标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学习准备1.生字卡片(师生各自准备)、写句子的小黑板、挂图2.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3.带生字的树叶若干。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娃娃”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这些娃娃都非常惹人喜爱。
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下风娃娃,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关于风娃娃的知识?2.小朋友们对风娃娃的了解还真不少,瞧!风娃娃给我们吹来了许多树叶做礼物,呆会儿,谁能认识上面的字就能把树叶贴到自己小组的大树上去。
请翻到106页赶快自己学一学吧!有不会认的字,可以向小组的同学请教。
3.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4.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
提示:“栽、责”是平舌音;“助、抽、使、示”是翘舌音。
5.课文中的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6.老师逐一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二)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的风娃娃是个怎样的娃娃?你喜欢它吗?跟同桌说说理由。
教师相机板书:好事坏事2.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吹大风车(2)吹帆船(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板书)3.出示挂图,分组自由选择图画,找到相应的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做好事”板块。
(1) 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
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什么? “做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4.汇报学习成果(1)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风娃娃的心情怎样?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第
24课《风娃娃》知识归类
一、会写8个生字
车、秧、得、汗、苗、伤、场、路
风吹得到汗水秧苗广场伤心道路
二、词语运用
1、多音字。
奔:bēn(奔跑) bèn(投奔)
转:zhuǎn(转移) zhuàn(转动)
2、近义词。
急忙——赶忙高兴——快乐
3、反义词。
容易——困难伤心——高兴粗心——细心温和——粗暴4、词语解释。
船工:为他人拉船的人。
风车:利用风力驱动的机械装置。
责怪:责备;怪罪。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踪影。
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三、积累
1、读给爸爸妈妈听。
风婆婆,送风来,送东风,桃花开,
送北风,雪花飞,送来南风太阳晒。
2、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3、格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大意: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4、《风娃娃》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准备了这份教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风娃娃的故事,通过风娃娃的行为,让学生了解到风的力量和作用。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勇敢、有爱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难点:理解风娃娃的行为和作用,以及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风的力量,引入课题;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3.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4. 内容理解:让学生分段阅读课文,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风娃娃的行为和作用,以及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意义;6. 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风娃娃帮助人们的情景;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给家长讲述风娃娃的故事,并练习写字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风娃娃勇敢有爱心吹跑吹倒帮助伤害七、作业设计1. 给家长讲述风娃娃的故事,并让家长签名;2. 练习写字词,每个字写5遍;3. 回家后观察窗外的风,感受风的力量和作用,并在练习本上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风娃娃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讨论交流环节,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风娃娃的行为和作用,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生字词的学习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4《风娃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4《风娃娃》教学反思《风娃娃》是一篇看图学文的小故事。
本文通过叙述好心的风娃娃以为做好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结果好心却办了坏事,使我们体会到了办好事前要动脑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益。
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
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一、教学效果教学这节课,我主要以读为主,以读定教,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读,从而体会出文章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情为基础,以读为训练的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
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课堂上,我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并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上读书,能主动地读书。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成功之处1、在教学生字时,我倡导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词,对新出现的生字反复练习认读,反复运用,在语境中帮助孩子们积累大量词语。
2、课堂上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评价语言丰富、多样化,评价实效性强。
三、不足之处1.在课上,虽然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
但是二年级孩子的知识面还比较窄,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敏锐度不高,自我展示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也需重点培养。
2.在精读课文的环节中,我还是没有做到让学生把整篇文章读一遍,说明把握文章的整体意识还不够,另外,个别同学读得也不熟练。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24风娃娃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风娃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风娃娃的神奇力量展开,通过描绘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以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风娃娃的神奇魅力。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熟练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娃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风娃娃的神奇力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风娃娃的作用。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风娃娃2. 生字词:飘、落、吹、跑、飞、舞3. 重点句子:风娃娃吹跑了树叶,吹飞了风筝,吹得小草跳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风娃娃”造句。
c. 选择题目:下列哪项是风娃娃的作用?①吹跑了树叶②吹飞了飞机③吹得小草跳舞2. 答案:a. 略b. 示例:风娃娃吹跑了我的帽子。
c. ①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娃娃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造句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风的诗句,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对风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2. 句子解析中学生对风娃娃作用的理解3. 作业设计中造句的难度和指导4. 课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1. 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字词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