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风娃娃》精品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4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4 风娃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
本课内容包括了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具体章节内容为:《风娃娃》的故事情节理解,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以及课后的阅读延伸。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风娃娃》的主要情节,感受故事中风的形象和特点。
2.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风的形象和特点,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播放风的自然声音,引导学生进入“风的世界”。
2.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共同阅读《风娃娃》的故事,讨论风的形象和特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跟读和书写。
a. 认读生字词b.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c. 选取学生代表进行书写展示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讲解如何运用生字词进行句子创作。
5. 随堂练习:根据例题,让学生创作自己的句子,鼓励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故事《风娃娃》2. 列出生字词,标注重要字词3. 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故事的情节发展和语言亮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三遍。
b. 用本课生字词创作一个关于风的句子。
c. 家长协助,以《风娃娃》为主题,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无固定答案,要求书写规范。
c. 口头作文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观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风的变化,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b.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风娃娃”绘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24风娃娃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风娃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风娃娃的神奇力量展开,通过描绘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中的形象,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以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风娃娃的神奇魅力。
2. 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风娃娃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熟练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娃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风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风娃娃的神奇力量。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风娃娃的作用。
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连线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风娃娃2. 生字词:飘、落、吹、跑、飞、舞3. 重点句子:风娃娃吹跑了树叶,吹飞了风筝,吹得小草跳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风娃娃”造句。
c. 选择题目:下列哪项是风娃娃的作用?①吹跑了树叶②吹飞了飞机③吹得小草跳舞2. 答案:a. 略b. 示例:风娃娃吹跑了我的帽子。
c. ①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娃娃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造句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风的诗句,下节课分享,提高学生对风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2. 句子解析中学生对风娃娃作用的理解3. 作业设计中造句的难度和指导4. 课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1. 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动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字词的意义。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24风娃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24课《风娃娃》。
本课详细内容为:讲述风娃娃成长的故事,通过风娃娃与自然、动植物的互动,让学生了解风的作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如“风、娃、姐、弟”等;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的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故事录音机。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风声录音,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声音,引发学生对风的关注。
2. 新课导入:出示课件,展示风娃娃的形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 学习课文:(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熟悉课文。
(2)学习生字,讲解生字的结构、读音和书写方法。
(3)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风娃娃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例题讲解:讲解与风相关的例题,如“风吹动了树叶,树叶怎样运动?”引导学生了解风的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本课生字,并进行互评。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风娃娃》2. 生字:风、娃、姐、弟等3. 课文主要内容:风娃娃与自然、动植物的互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每个写5遍。
(2)用“风”字组词,至少写3个。
(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风娃娃的画。
2. 答案:(1)略。
(2)示例:风车、风筝、风雨。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活动,学生对风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风,记录风的作用,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习惯。
第24课《风娃娃》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24课《风娃娃》。
该课详细描述了风娃娃的形象、特征以及它带来的各种自然现象。
内容主要包括:1. 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2. 风娃娃的形象特征3. 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4. 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风娃娃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珍惜资源的好习惯。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风娃娃的形象特征,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风娃娃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 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娃娃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娃娃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分析风娃娃的形象特征。
3. 知识讲解:(1)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2)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风娃娃的认识,讨论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风娃娃》2. 内容: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风娃娃的形象特征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
(2)分析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3)谈谈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风娃娃的来历和传说:根据民间传说,风娃娃是风的化身,掌管着四季的风向和风力。
(2)风娃娃与季节、气候的关系:风娃娃影响着季节变化,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等。
(3)风娃娃在生活中的应用: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带来清凉,为船只提供动力,还可以用于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风娃娃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