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实验3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逐渐向企业、行业、社会需求靠拢。
嵌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案例以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系嵌入式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嵌入式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案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案例实施1. 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环境等。
(2)嵌入式系统开发:C语言编程、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开发等。
(3)项目实践:基于ARM、AVR等嵌入式处理器的项目设计与开发。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典型嵌入式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掌握相关技术。
(2)项目驱动教学: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
(3)团队协作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式系统教材,如《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2)实验设备:配备ARM、AVR等嵌入式开发板,以及相关实验器材。
(3)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技术论坛等,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1)组建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组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实验室建设:购置实验设备,搭建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环境。
2. 教学实施(1)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开发技术等方面的教学。
(2)项目实践: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与开发。
(3)团队协作:在项目实践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嵌入式系统设计教案1.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学习使用常见的嵌入式开发板和开发工具;-能够完成一个简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2.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
-嵌入式硬件设计:处理器选型、系统总线设计、存储器设计、外设接口设计等。
-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等。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仿真调试、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技术。
-嵌入式系统实例:以一个具体的嵌入式系统为例,进行设计和实现。
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通过教师的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教学进度和安排本课程建议采用16周的学习周期。
具体教学进度和安排如下:第1周: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第2周:嵌入式硬件设计-处理器选型和系统总线设计;-存储器设计和外设接口设计。
第3周: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
第4周:嵌入式软件设计(续)-应用程序设计。
第5周: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仿真调试技术;-硬件调试技术。
第6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
第7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2)-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第8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3)-系统集成和调试。
第9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4)-软件测试和优化。
第10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5)-系统性能评估。
第11周: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6)-系统实施和部署。
第12周:实验1-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实验第13周:实验2-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实验第14周:实验3-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实验第15周:实验4-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实验(硬件设计)第16周:实验5-嵌入式系统实例设计实验(软件设计)4.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公开课程使用考评标准,以确保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能力和表现。
实训报告通常应该包含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以下是一个关于嵌入式应用开发实训报告的示例结构:### 1. 实训目的:明确实训的目标和预期收获,这可能包括:-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特定嵌入式开发平台或工具的使用。
- 能够设计和实现基本的嵌入式应用程序。
- 增进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实训内容:详细描述实训内容,包括:- 所使用的嵌入式开发平台或工具。
- 实际的编程任务和项目。
- 涉及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 3. 实训过程:描述实训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能包括:- 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 安装和配置开发环境。
- 进行实际的编码和调试工作。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4. 实训结果:总结实训的成果,可能包括:- 实现的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功能和特性。
- 对项目进行的测试和验证。
- 软硬件协同工作的结果。
### 5. 结论:对整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包括:- 实现目标的程度。
- 学到的关键经验和技能。
- 对嵌入式应用开发的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展望。
### 6. 反思与建议:对实训过程进行自我反思,提出对实训的改进建议,包括:- 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对实训教材和指导的反馈。
- 对实训流程和组织的建议。
这个结构是一个通用的框架,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实训内容和要求进行调整。
确保报告清晰、详实、具有逻辑性,并能够准确传达实训的目的和结果。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三跑马灯(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三跑马灯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一个经典的跑马灯程序,了解 STM32F1 的 IO 口作为输出使用的方法。
通过代码控制 ALIENTEK 战舰 STM32 开发板上的两个 LED: DS0 和DS1 交替闪烁,实现类似跑马灯的效果内容要点:1.硬件设计本章用到的硬件只有LED(DS0 和DS1)。
其电路在ALIENTEK 战舰STM32F103 开发板上默认是已经连接好了的。
DS0 接PB5,DS1 接PE5。
所以在硬件上不需要动任何东西。
其连接原理图如图:2.软件设计跑马灯实验我们主要用到的固件库文件是:/stm32f10x_usart /其中头文件在每个实验中都要引入,因为系统时钟配置函数以及相关的外设时钟使能函数都在这个其源文件中。
和头文件在我们SYSTEM 文件夹中都需要使用到,所以每个实验都会引用。
首先,找到之前新建的Template 工程,在该文件夹下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文件夹,用来存储以后与硬件相关的代码,然后在HARDWARE 文件夹下新建一个LED 文件夹,用来存放与LED 相关的代码。
新建和文件,一个外设对应一个.h和.c文件。
在Manage Components 管理里面新建一个HARDWARE 的组,并把加入到这个组里面,将头文件的路径加入到工程里面一般的头文件有固定的格式,多个地方调用头文件会重复引用,为了避免头文件内容重复引用,一般通过预编译的方式来写头文件。
一般的格式如下:#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endif第一次调用时会将#define下面这一节全部定义,重复调用时,下面的东西就不会被引用。
头文件里一般用来写函数声明或者宏定义,在源文件中再去定义具体的函数。
#ifndef __LED_H#define __LED_Hvoid LED_Init(void);#endif然后我们打开USER 文件夹下的工程(如果是使用的上面新建的工程模板,那么就是Template. uvprojx,大家可以将其重命名为LED. uvprojx),按新建按钮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在HARDWARE->LED 文件夹下面,保存为。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嵌入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嵌入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了嵌入式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引言嵌入式教学是指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嵌入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二、嵌入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而建构起来的。
在嵌入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与知识互动,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嵌入式教学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嵌入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三、嵌入式教学的实践应用1.课程设置嵌入式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高校应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提高课程实用性。
2.师资队伍建设嵌入式教学需要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确保嵌入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4.教学方法改革嵌入式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嵌入式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嵌入式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嵌入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嵌入式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嵌入式实习报告 3 篇嵌入式实习报告篇 1班级:优异 1301 姓名:刘 __短短三周的很快就过去了,在中软国际嵌入式方向班的第二次实习立刻就要结束了。
固然只有短短的三周,但我学会了好多知识,学习了在 Linux-Fedora14 操作系统的环境下达成鉴于Smart210SDK开发板和 DS18B20的温度收集及显示系统还有按键控制 LED灯并实现开机和关机的有关功能,这些知识让我们对嵌入式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熟习。
作为一名大学生,纵观此刻的就业局势,国家高校的扩招,世界金融危机的横扫,大学生应该有一种安不忘危的紧急感,特别是对已经度过几年大学的我来说,毕业其实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缺乏了平时的锻炼,没有厚积自然不可以有薄发。
第一我得有思想上的紧急感,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则是少之又少。
综合能力强的人材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材是我的个人奋斗目标。
有了强盛的精神动力,有了安如盘石的毅力,相信成功其实不遥远。
第一,经过这些天的实训我学到了好多知识。
这一阶段在Linux-Fedora14操作系统的环境使用Smart210SDK开发板做一些程序设计并烧写到 SD卡中经过 Smart210SDK开发板来实现程序的履行,经过对 Smart210SDK开发板的一步一步的熟习和认识我们展开了嵌入式的基本的程序烧写、调试、履行这些有关的锻炼过程。
最后我们做了两个项目:第一个是鉴于 Smart210SDK开发板的按键控制 LED灯而且实现开机和关机的有关功能与实现 --- 项目功能是:实现长按开发板上的 K1 键实现开机或关机,在开机状态下能够实现 K1 短按控制 LED1的点亮与熄灭、 K2 短按控制 LED2的点亮与熄灭、 K3 短按控制 LED3的点亮与熄灭、 K4 短按控制 LED4的点亮与熄灭。
项目波及的有关技术是:有关存放器的调用,延时子函数的调用,LED灯的初始化,实现按键的长按与短按的控制的C语言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背景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本实训选择了“流水灯”作为实验项目。
通过本实验,旨在掌握STM32单片机的基本操作,熟悉GPIO端口的使用,以及定时器的配置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熟悉STM3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GPIO端口的使用方法,实现LED灯的亮灭控制;3. 学习定时器的配置和应用,实现流水灯效果的实现;4. 提高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原理1. STM32单片机简介STM32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本实验使用STM32F103ZET6单片机作为实验平台。
2. GPIO端口GPIO(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是STM32单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输入或输出信号。
在本实验中,GPIO端口用于控制LED灯的亮灭。
3. 定时器定时器是STM32单片机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用于实现定时功能。
在本实验中,定时器用于控制LED灯的流水效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环境(1)准备STM32F103ZET6单片机开发板、电源、LED灯、连接线等实验器材;(2)安装Keil 5软件,并配置ST-Link Debugger环境。
2. 编写程序(1)创建一个新的STM32工程,并添加必要的头文件和库文件;(2)编写主函数main.c,实现以下功能:a. 初始化GPIO端口,设置LED灯的引脚为输出模式;b. 初始化定时器,设置定时时间;c. 在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中,实现LED灯的流水效果;d. 主循环中,调用延时函数,实现流水灯效果的持续显示。
3. 编译程序(1)编译工程,生成可执行文件;(2)将可执行文件下载到STM32单片机中。
4. 测试实验(1)接通电源,观察LED灯的流水效果;(2)根据需要调整定时器和GPIO端口的配置,观察流水灯效果的变化。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嵌入式系统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自动化等多个学科,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嵌入式教学实践。
本文以某高校嵌入式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嵌入式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为学生未来从事嵌入式系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实践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1)嵌入式系统定义及特点;(2)嵌入式系统发展历程;(3)嵌入式系统分类;(4)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
2. 嵌入式处理器与硬件平台(1)ARM架构概述;(2)ARM处理器核心技术;(3)常用ARM处理器型号及特点;(4)硬件平台搭建与调试。
3. 嵌入式软件开发(1)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2)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3)嵌入式C语言编程;(4)驱动程序开发。
4.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践(1)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2)项目选题与需求分析;(3)硬件电路设计与仿真;(4)软件编程与调试;(5)系统集成与测试。
四、教学实践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2. 项目驱动教学以项目为驱动,将教学内容融入项目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实际嵌入式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5.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了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高;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取得明显进步;4. 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相关岗位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彩灯闪烁控制软硬件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0904
学号2009100844
姓名侯宇
指导教师王峰
实验3 彩灯闪烁控制软硬件设计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MCS51单片机I∕O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一台,单片机实验仪一台,WAVE6000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P0作为输出口,接8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实现“单灯左移”。
P0作为输出口,接8只发光二极管,P2作为输入口,P2.0和P2.1接两个按键PB0和PB1;当按下PB0时P0口上连接的8只发光二极管全亮;当按下PB1时P0口上连接的8只发光二极管全灭。
2、实验原理
A.P0口为双向I∕O口,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作为地址、数据复用口外,还可以用作通用I∕O口。
P2口为标准双向口,常作为通用I∕O使用。
当某一口线作为输
入口线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B.常用延时方法
常用循环指令来实现延时,设晶振为12MHZ,因此1个机器周期为1vs.
DELAY:MOV R5,#250
D1: MOV R6,#200
DJNZ R6,$
DJNZ R5,D1
RET
共延时100753×1vs=100753 vs=0.1s
四、实验源程序
输入:ORG 0000H
MOV P2, 0FFH ;初始化P2口为输入口
START: JB P2.0, LP0 ;判断P2.0是否为0
MOV P0, #00H ;P2.0为0则点亮LED
LP0: JB P2.1, START ;判断P2.1是否为0
MOV P0, #0FFH ; P2.1为0则灭掉LED
AJMP START ;返回
END
输出:ORG 0000H
MOV P0, 0FFH ;LED全部灭掉
MOV A, 0FEH ;初始化A
START: MOV P0, A ;点亮LED
ACALL DEL AY ;调用子程序,延时0.1 s
RL A ;循环左移A
AJMP START ;返回
;延时子程序
DELAY: MOV R5, #250 ;设定外循环次数
D1: M OV R6, #200 ;设定内循环次数
DJNZ R6, $ ;内循环,在此循环200次
DJNZ R5, D1 ;外循环,在此循环250次
RET ;返回子程序
END
五、讨论、心得
通过对彩灯闪烁软硬件编程的练习,掌握了WAVE6000软件的使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了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学会了彩灯闪烁软硬件的程序设计,对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与基本思路有了感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