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类与对象初识实训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623.00 KB
- 文档页数:7
C 类和对象实验报告C++类和对象实验报告引言: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类和对象的概念,使得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更加模块化和可重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编程操作,深入理解C++中类和对象的概念,并掌握其基本用法。
实验目的:1. 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2. 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方法;3. 熟悉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使用;4. 学会通过对象调用成员函数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操作。
实验内容:1. 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在C++中,通过关键字class可以定义一个类。
类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它包含了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
我们可以通过类来创建对象,即类的实例化。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类Person,其中包含姓名和年龄两个数据成员,以及一个显示个人信息的成员函数。
然后通过Person类来创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2. 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使用类的成员变量是类的数据成员,用于存储对象的状态信息。
成员函数是类的操作成员,用于实现对对象的操作和功能。
在类的成员函数中,可以通过this指针来访问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this指针指向当前对象的地址,可以用于区分不同对象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
例如,在Person类的成员函数中,可以通过this指针来访问当前对象的姓名和年龄。
3. 数据的封装和操作类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数据的封装,即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类。
通过对象调用成员函数,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例如,在Person类中,我们可以定义一个设置姓名的成员函数set_name()和一个获取姓名的成员函数get_name()。
通过对象调用这两个成员函数,可以设置和获取对象的姓名。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定义了一个Person类,并创建了多个Person对象。
通过对象调用成员函数,实现了对对象的操作和数据的封装。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C++中类和对象的概念,掌握了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方法,熟悉了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使用,学会了通过对象调用成员函数实现数据的封装和操作。
类与对象的实验报告类与对象的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的核心概念之一。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用于描述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
对象则是类的实例,具体化了类的属性和行为。
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类与对象的程序,深入理解类与对象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定义一个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以动物为例,定义了一个名为Animal的类。
该类具有以下属性和行为:- 属性:名称、年龄、种类- 行为:吃、睡、叫2. 创建对象:在主程序中,我们创建了两个Animal对象,分别代表一只狗和一只猫。
通过调用构造函数,为对象的属性赋值。
3. 调用对象的方法:我们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模拟了动物的行为。
例如,我们调用了eat()方法,让动物吃东西;调用了sleep()方法,让动物睡觉;调用了make_sound()方法,让动物发出叫声。
4. 修改对象属性:我们还演示了如何修改对象的属性。
通过调用set_age()方法,我们改变了动物的年龄;通过调用set_type()方法,我们改变了动物的种类。
实验结果:通过运行程序,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狗的名称是"旺财",年龄是3岁,种类是"狗"。
狗吃骨头,睡觉时打呼噜,发出汪汪的叫声。
- 猫的名称是"咪咪",年龄是2岁,种类是"猫"。
猫吃鱼,睡觉时打呼噜,发出喵喵的叫声。
- 经过修改后,狗的年龄变为5岁,种类变为"藏獒";猫的年龄变为3岁,种类变为"波斯猫"。
讨论与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类与对象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
类是一种抽象的模板,用于描述具有相似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集合。
对象是类的实例,具体化了类的属性和行为。
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程序的代码。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类的概念与利用学时安排:3
实验类别:设计性实验实验要求:1人1组姓名:于晴学号: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实验目的
1)把握类的概念、类的概念格式、类与结构的关系、类的成员属性和类的封装性;
2)把握类对象的概念;
3)明白得类的成员的访问操纵的含义,公有、私有和爱惜成员的区别;
4)把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与作用、概念方式和实现,能够依照要求正肯概念和重载构造函数。
能够依照给定的要求概念类并实现类的成员函数;
二、实验原理介绍
通过成立类及对象,用类的成员函数和对象访问类的成员;
利用成立类的构造函数,完成类的成员的初始化工作;
三、实验设备介绍
软件需求: Visual C++
硬件需求: 关于硬件方面的要求,建议配置是Pentium III 450以上的CPU 处置器,64MB以上的内存,200MB的自由硬盘空间、CD-ROM驱动器、能支持24位真彩色的显示卡、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四、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模拟电梯的功能。
功能接口包括电梯上行按钮、下行按钮、楼层选择和电梯在行驶进程中的楼层显示。
要求:。
实验报告_实验3 类与对象(学生学号_姓名)一、实验目的1.熟悉类的组成,掌握类的声明方法;2.理解构造方法的作用,并掌握构造方法的定义;3.熟练使用访问器和设置器实现信息隐藏和封装;4.熟悉一般方法、构造方法的重载;5.能够正确地区分静态变量与实例变量、静态方法与实例方法的不同,掌握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的使用;6.掌握对象的创建、引用和使用及向方法传递参数的方式;7.掌握this关键字的使用以及对象数组的创建和访问;8.掌握Java包的创建、包成员的各种访问方式;9.掌握一维数组:声明,创建,初始化,数组元素的访问;10.掌握多维数组的概念:二维数组的声明,初始化,元素的访问。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请回答下列问题:(1)Cirecle类定义了几个属性?它们的类型、访问权限各为什么?答:两个PI,floatl类型,静态私有权限Radius,float;类型,私有权限(2)类中的“PI”的值可以在程序的方法中更改吗?答:不可以,因为PI为静态变量(3)Cirecle类定义了几个方法?它们的访问权限怎样?答:四个,getRadius(),setRadius(float radius),getPerimeter(),getArea()都是公有权限2.写出Rectangle类的程序代码:class Rectangle{private float width;private float length;public float getWidth( ) 法4.写出OverrideTest中所缺的三行代码:public class Override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ngth;j++) ength __________;j++) ength ___________;i++){ e ngth;j++){问题:(1)二维数组如何声明、创建?二维数组的列数是否一定要求相同?答:数据类型数组名[ ][ ] 或数据类型[ ][ ] 数组名;不要求相同。
类与对象实验报告类与对象实验报告引言: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可以实现对数据和行为的封装,使程序更加模块化和可扩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类与对象的理解,并掌握其基本用法。
实验过程:1. 定义类: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描述,包含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以汽车为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Car类,其中包含品牌、颜色和速度等属性,以及启动、加速和刹车等方法。
2. 创建对象:在定义了Car类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对象来实例化该类。
通过使用new关键字,我们可以创建多个汽车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独立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myCar的对象,它是Car类的一个实例。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创建了对象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点运算符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例如,通过myCar.brand可以获取myCar对象的品牌属性,通过myCar.start()可以调用myCar对象的启动方法。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象来操作和管理数据,使代码更加清晰和可读。
4. 对象之间的交互:在实际编程中,对象之间经常需要进行交互。
通过在类中定义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对象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流。
例如,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方法来获取其他汽车对象的速度,并根据这些速度进行比较和判断。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类与对象的概念和用法。
通过定义类和创建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我们可以实现对数据和行为的封装,使代码更加模块化和易于理解。
通过对象之间的交互,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
实验总结: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掌握了类与对象的基本用法对于开发高质量的程序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类与对象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其基本用法。
在以后的编程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类与对象,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类和对象实验报告类和对象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类和对象的使用,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抽象为计算机程序中的实体,从而更好地描述和处理问题。
本实验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介绍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并展示它们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 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2. 学会创建类和对象,并进行基本的操作;3. 掌握类和对象在程序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定义一个类: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类来表示一个学生。
一个学生通常有姓名、年龄和成绩等属性。
我们可以使用Python语言来定义这个类,如下所示:```pythonclass Student: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core): = nameself.age = ageself.score = score```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Python中的类和构造函数的概念。
`__init__`方法是类的构造函数,用于初始化类的属性。
`self`表示类的实例对象本身。
2. 创建对象:在类定义完成后,我们可以创建类的对象。
通过创建对象,我们可以访问和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
下面是创建一个学生对象的示例代码:```pythonstudent1 = Student("张三", 18, 90)```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Student`类的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名为`student1`的学生对象。
通过传入相应的参数,我们可以为学生对象的属性赋值。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一旦对象创建成功,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象来访问和操作类的属性和方法。
下面是一些访问对象属性和方法的示例代码:```pythonprint() # 输出学生的姓名print(student1.age) # 输出学生的年龄print(student1.score) # 输出学生的成绩def study(self):print(f"{}正在学习")student1.study() # 调用学生对象的study方法```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通过对象的名称和点操作符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实验三类与对象实验三类与对象1、实验目的1)使用类来封装对象的属性和功能。
2)掌握类变量与实例变量,以及雷方法与实例方法的区别。
3)掌握使用package和import语句。
2、实验内容1)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中有3各类:Trangle、Lader和Circle,分别用来刻画“三角形”、“梯形”和“圆形”。
具体要求如下:●Trang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三个边,以及周长、面积属性,Trangle类具有返回周长、面积以及修改三个边的功能。
另外,Trangle类还具有一个boolean型的属性,该属性用来判断三个数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Lader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上底、下底、高、面积属性,具有返回面积的功能。
●Circ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属性,具有返回周长、面积的功能。
程序模板:AreaAndLength.java请按模板要求,将【代码】提换为Java程序代码。
class Trangle{double sideA,sideB,sideC,area,length;boolean boo;public Trangle(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代码1】//参数a、b、c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 if(【代码2】)//a、b、c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 【代码3】//给boo赋值}else{ 【代码4】//给boo赋值}}double getLength(){ 【代码5】//方法体,要求计算出length的值并返回}public double getArea(){if(boo){double p = (sideA + sideB + sideC) / 2.0;area = Math.sqrt(p * (p – sideA) * (p – sideB) * (p – sideC)); return area;}else{System.out.println(“不是一个三角形,不能计算面积”); return 0;}}public void setABC(double a, double b, double c){【代码6】//参数a、b、c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 if(【代码7】)//a、b、c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 【代码8】//给boo赋值}else{【代码9】//给boo赋值}}}class Lader{double above,bottom,height,area;Lader(double a,double b,double h){ 【代码10】//方法体,将参数a、b、c分别赋值给above、bottom、height }double getArea(){ 【代码11】//方法体,要求计算出area并返回}}class Circle{double radius,area;Circle(double r){ 【代码12】//方法体}double getArea(){ 【代码13】//方法体,要求计算出area并返回}double getLength(){ 【代码14】//getArea方法体的代码,要求计算出length并返回}void setRadius(double newRadius){ radius = newRadius;}}public class AreaAndLength{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double length,area;Circle circle = null;Trangle trangle;Lader lader;【代码15】//创建对象circle【代码16】//创建对象trangle【代码17】//创建对象lader【代码18】//调用Circ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圆的周长:”+length);【代码19】//调用Circ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圆的面积”+area);【代码20】//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周长:”+length);【代码21】//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area);【代码22】//调用Lader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梯形的面积:”+area);【代码23】//调用Trangle方法设置三个边,要求将三个边修改为12,34,15【代码24】//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面积并赋值给area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面积:”+area);【代码25】//调用Trangle方法返回周长并赋值给lengthSystem.out.println(“三角形的周长:”+length);}}实验后的练习(1)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5】,编译能通过吗?(2)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6】,编译能通过吗?(3)程序中仅仅省略【代码15】,运行时出现怎样的异常提示?(4)给Trangle类增加3个方法,分别用来返回3个边:sideA、sideB和sideC(5)让AreaAndLength类中的Circle对象调用方法修改半径,然后输出修改后的半径以及修改半径后的圆的面积和周长。
类和对象的实验报告类和对象的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的核心概念。
通过类和对象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1. 掌握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2. 理解类的属性和方法的定义与使用;3. 熟悉对象的创建和使用过程;4. 学会通过类和对象实现程序的模块化和代码的重用。
实验过程:1. 定义类: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类来描述某个具体事物的属性和行为。
以“动物”为例,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名为“Animal”的类,其中包含属性(如名称、年龄)和方法(如叫声、移动)。
2. 创建对象:在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是类的一个实例。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cat”的对象,代表一只猫。
3. 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通过对象,我们可以访问和修改类中定义的属性,并调用类中定义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来获取猫的名称,通过“cat.age”来获取猫的年龄,通过“cat.meow()”来让猫发出叫声。
4. 类的继承: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类,该类继承了已有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Dog”的类,它继承了“Animal”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增加了额外的方法“bark()”。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定义了“Animal”类和“Dog”类,并创建了相应的对象。
我们可以通过对象访问类中定义的属性和方法,实现了对动物的描述和操作。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类的继承,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类和对象的概念,并掌握了它们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类和对象的使用可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JAVA程序设计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名称:类与对象初识
班级:
组长姓名,学号:
成绩:
组员1姓名,学号:
成绩:
组员2姓名,学号:
成绩:
组员3姓名,学号:
成绩:
指导老师:_ __封玮___ _ 实训时间: 2017.9.1-2017.12.31
实训目的:
1.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2.掌握创建Java类的基本语法
3.理解属性和方法,在程序中应用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4.理解构造方法,在程序中使用构造方法创建对象实训内容与要求:
实训1:创建对象的应用
要求:
实训2:在类中使用属性和方法
实训3:在类中使用构造方法(函数)
实训4:构造方法(函数)的重载
实训5:使用命令行参数
实训6:设计一个坐标点类Point
实训7:设计一个Dog类
报告要求:
1)在规定期限独立完成实训内容;
2)提交实训报告(电子版)
3)提交相应源程序文件
实训过程或源代码:
实训1:
代码:
实训2:
代码:
实训3:
代码:
实训4:
代码:
实训5:
代码:
实训6:
代码:
实训7:
代码:
实训结论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