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5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8), 4628-463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ss https:///10.12677/ass.2023.128632OFDI 对企业创新的阶段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左渝兰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收稿日期:2023年6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1日摘要 本文选取广东省1998~2018年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以历年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为企业创新指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为解释变量,设置随时间变化的外生供给虚拟变量研究OFDI 逆向技术对广东省企业创新的阶段性溢出效应。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1998~2018年,广东省企业的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广东省创新产出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2017年之后,广东省企业的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再明显。
关键词OFDI ,逆向技术效应,企业创新,最小二乘,阶段性研究The Phase Study of OFDI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Taking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Yulan Zuo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Jun. 21st , 2023; accepted: Aug. 3rd , 2023; published: Aug. 11th , 2023AbstractThis study selected the data of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1998 to 2018, adopted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ok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 patent applications over the years as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dex, and the number of enterprises’ OFDI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 and set the virtual variable of exogenous supply that changes over time to study the phased spillover effect of OFDI左渝兰reverse technology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empirical study found that from 1998 to 2018, THE OFDI spillover effect of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output of Guangdong province, but after 2017, the OFDI spillover ef-fect of enterpri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as no longer obvious.KeywordsOFDI, Reverse Technology Effect, Enterprise Innovation, OLS, Phase Study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变革,我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
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分析摘要: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视角,利用1991-2010年的数据,利用数理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以及科研资金(r&d试验内部经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入(r&d人员当时量)对国内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直接对外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很明显的正效用。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创新逆向技术溢出一、引言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居民以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投资活动,跨国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技术创新,则包括概念的产生,研发,生产和营销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高度动态的,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也是极难定量的对其进行度量和描述。
近几年,随着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增加产生的ofdi也造成了人们对of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的关注。
近几年人们在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odfi的技术溢出效应却很少。
我们选取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量作为技术创新的一个度量,因为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了解我国的创新发展现状,同时也是较好度量的变量。
进而,本文通过ofdi 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及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三个变量对申请专利授权量的回归得出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 technology sourcing fdi)的发现是国际上对反向技术外溢的研究开始。
kogut和chang ( 1991)以及neven 和siotis ( 1996)的研究发现,日本在美国和欧盟国家投资的增加的同时,而日本国内的研发投入也随之增加,因此可以得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典型的技术寻求型投资。
而我国自从实施“走出去”(十五计划期)战略以来,也导致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持续增加,同时引起了国内学者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极大关注。
响2023-11-04CATALOGUE目录•OFDI概述•OFDI对母国经济的影响•O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OFDI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OFDI的现状与问题•政策建议与结论01 OFDI概述OFDI定义与特点定义OFDI,即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国外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
它是一种以控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方式。
特点OFDI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投资动机复杂化等特点。
它既包括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包括对新型工业化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既涉及绿地投资,也涉及并购投资;既出于资源获取目的,也出于市场获取目的。
OFDI的历史与发展历史OFD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向国外投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OFDI规模逐渐扩大,涉及的行业和地区也日益多样化。
发展近年来,中国的OFDI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市场开放,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活动。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等,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OFDI的动因主要包括获取资源、扩大市场、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等。
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获得更优质的资源、更广阔的市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影响因素OFDI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
政治环境稳定、法律制度健全、市场化程度高、文化差异小等都会促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同时,全球经济形势、贸易保护主义、货币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OFDI产生影响。
动因OFDI的动因与影响因素VS02OFDI对母国经济的影响对母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加多样性OFDI可以增加母国经济的多样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市场和领域,扩大经济的覆盖面。
提升国际竞争力OFDI可以提高母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外投资,获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品牌和市场份额。
OFDI逆向技术溢出: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OFDI成为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领域主要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OFDI;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技术差距一、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手段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设想最早来自于Kogut和Chang(1991)的研究[1]。
投资母国通过OFDI来接触东道国先进的技术、信息等研发资源,从而实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技术实力雄厚的东道国向技术相对落后的投资母国的转移和扩散的过程,被称为是“逆向技术溢出”。
在测算OFDI逆向技术溢出时,首先需要寻找技术的代理变量,在国内外研究中,常用效率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知识进步等要素来衡量技术提升,在具体的选择中,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效率,用专利申请水平衡量企业创新能力。
研发资本存量最早由Coe和Helpman(1995)提出,是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关键变量,其C-H范式为后续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Lichtenberg和Potterie(2001)在此基础上提出了L-P范式,被国内外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证研究广泛沿用[2]。
另外,Bitzer和Kerekes(2008)提出了B-K范式,该范式亦被国内部分学者沿用。
二、OFDI逆向技术溢出研究主题(一)研究主题一: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的证明Potterie和Lichtenberg(2001)研究发现,OFDI可以实现技术的逆向溢出,从而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
Prandhan和Singh(2009)则利用印度汽车行业企业层级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印度汽车行业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OFDI均能产生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
毛其淋和许家云(2014)使用PSM-DID方法验证了OFDI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3]。
Bitzer和Kerekes(2008)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国与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仅有部分国家能够获得OFDI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影响了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逐渐成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IP protection)作为影响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策略建议。
本文将明确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概念,即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通过获取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升国内母公司的创新能力。
随后,本文将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否有助于提升中国OFDI的逆向创新溢出效应。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实际影响。
本文还将探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以期得出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结论。
本文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创新资源,同时提高国内母公司的创新能力。
这对于推动中国OFDI的健康发展,以及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产权保护(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流出国之一,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OFDI逆向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早期研究多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上,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创新,促进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到知识产权保护在OFDI逆向创新溢出过程中的复杂作用。
第20卷第6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0,No.6 2018年12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De c.2018收稿日期:2018-09-14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BJL012)作者简介:殷晓红(1971-),女,辽宁抚顺人,教授,博士。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DOI :10.15916/j.issn1674-327x.2018.06.006OFDI 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殷晓红(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摘 要:论文首先介绍东北三省OFDI 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现状,整理影响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OFDI 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进而充分利用OFDI 逆向技术溢出渠道带动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OFDI 逆向技术溢出;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面板门槛回归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18)06-0017-05东北三省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日益迫切,在经济建设发展初期劳动密集型占比较优势,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但是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市场增多,更需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吸纳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既可以增加自身的技术生产能力,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水平。
一、东北三省OFDI 与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一)东北三省OFDI 发展现状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逆向技术外溢的重要途径,主要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量特征、行业分布、流向分布分别介绍东北三省的OFDI 发展的现状。
1. OFDI 流量特征。
从2007—2017共11年间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分为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两个阶段,2007—2010年增长速度较缓慢,正在慢慢探索和学习对外投资的发展经验;但自2013年至2014年增长速度较快为58%,这表明东北三省对外投资取得了长远的发展,对外发展趋势十分显著。
从2007年20 745万美元增长至2015年378 306万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8倍,这说明东北三省越来越重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外向型经济投资也越来越受重视。
2. OFDI 存量特征。
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可以分析出两大特征,第一自2007—2017年东北三省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数据增长走势呈稳定上升的状态,从2007年的48 838万美元直至增长至2017年的1 866 754万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8倍,说明在近10年来,各地的企业重视研发创新和跟进时代的潮流,顺应知识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第二,自2007—2017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表明增长的速度较为迅速,这表明东北三省逐渐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顺应时代建设的步伐,加速对外投资。
(二)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在信息科技的时代,提升技术的创新能力与增强R&D 投入经费以及科研成果尤为重要,并深受研发强度、对外科技依存度、研发人员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
1. 研发经费投入。
从2007—2017年东北三省研发投入经费的情况来看,这11年期间研发投入总量是呈上升趋势,其中辽宁省研发经费投入占较大比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辽宁省研发投入支出的平均强度为1.50%,吉林省研发投入支出的平均强度为0.82%,黑龙江省研发投入支出的平均强度为1.04%。
2007年至2017年东北三省研发经费投入分别为212.9亿元、662.5亿18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0卷元,后者是前者的3倍,这说明在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使得东北三省的企业吸收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申请专利数量。
近年来,东北三省加大了对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的培养,企业科研成果总数量不断增多,呈稳定上升的趋势,由2007年申请专利的数量不足3万件到2017年增长到九万多件,说明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的注入为推动技术创新及新兴科技成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企业在研发投入中取得了大量研发成果。
随着对知识产权的逐渐完善保护,扩大了专利保护的范围以及延长了专利保护的时间,使得各行业全身心投入于区域创新的领域中。
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一) 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相关参考文献,整理相关理论,总结出影响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的差距、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异、嵌入外部网络环境的能力强弱以及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1]。
1. 技术水平的差距。
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影响研究对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技术水平差距过大,其中假设存在“技术锁定”效应,会阻碍东北三省技术的吸收以及创新发展,“技术锁定”指的是投资国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利用技术垄断的优势以及内部技术的独自占有的优势对于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等过程设置保密工作,使得东道国只是一面的技术的接受者,而无法占据主动权进行吸收创新,不利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果技术水平差距不存在“技术锁定”,则适当的技术水平差距有利于东北三省在消化、吸收、模仿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如果技术水平差距过小,则不利于东北三省通过技术外溢获得更高水平的技术。
因此应该保持适当的技术水平差距,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2]。
2. 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指在开放经济的时代,企业对于外部信息,能够有效的获取,在获取的基础上吸纳并转化开发出新技术,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吸收的转变。
其中企业先通过外部信息获取所需要的技术,并且能够有效地吸纳并加以利用,在吸纳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的整合并合理运用转化,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东北三省主要通过加强企业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研发投入、学习组织机制等因素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总而言之,东北三省需要在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上进行创新突破,加大企业的知识研发投入,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习的强度,增进学习创新的步伐,培育高技术水平的研发人员,建立外围知识交流网络,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 嵌入外部网络能力。
伴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逐渐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共享化,在科技和创新的新形势下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组成的外部创新网络逐渐盛行。
各机构之间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共享,通过信息的共享化逐步提高创新实力。
如果有较强的外部网络环境,则在外商直接投资下会不断地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因此东北三省的企业越深入嵌入外部创新网络,增强信息的共享化,加快信息的交流[3]。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推进企业在利用外商投资的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共享能力,提高全行业的生产率,这更需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不仅仅关注产品的数量更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加强嵌入外部网络能力有利于提升技术外溢的水平。
4. 政府政策。
一国选择何种贸易政策对技术外溢会产生不同影响。
国际贸易主流理论证明,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乃至世界整体的福利得到增进,由于技术的接受国对于高新技术的吸纳能力的异质性和贸易国家的相关制度不同,则成效会有所差异[4]。
然而在现实中,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保护贸易政策,便于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促进本国产品出口的目的。
如果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则会有力推进逆向技术外溢,进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在保护贸易政策下,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阻碍知识外溢,现如今各国都专注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阻碍了信息共享的进程,但是若我国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地保护则有利于在获取国外技术的同时提升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各国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对外贸易政策和鼓励企业完善创新机制。
(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探究各因素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影响,探究研究对象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挖掘门槛变量,假设在门槛变量下的不同门槛效应,选择最优的门槛区间。
门槛变量选择的标准以企业吸收能力为准,企业的吸收能力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组织学习能力以及研发投入能力,用研发强度、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等指标表示,在进行实证验证时主要以研发强度第6期 殷晓红:OFDI 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19指标为例,研发强度用研发投入金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来表示。
选择企业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外商投资来探究企业的对外开放水平,若企业存在较强的吸收能力,则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国外先机技术,并进一步加大创新研发投入的步伐,有利于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果企业知识的吸收能力越强,则产生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则相反。
接下来将进一步通过实证进行检验说明。
三、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对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一)实证分析方法的选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OFDI 逆向技术溢出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证方面还需要通过数据说明。
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实证检验OFDI 逆向技术溢出影响东北三省区域创新的能力,分别选取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以及门槛变量,分别引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利用面板门槛回归分析,构建模型,提供更多个体动态行为的信息,其优点在于门槛值由样本数据内生决定,来设立待估参数的置信区间,能够准确分析不同样本区间和不同门槛数值对应的变量间影响程度的变化,可以确认最优化的门槛区间,进而体现变量的动态属性,最终从门槛区间范围数值和置信区间的数值完整展示变量对变量影响的全貌。
(二)数据收集通过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将数据按照省份进行统计和累加。
所有是数据均用人民币来计算,若存在以美元计算的,均乘以历年的平均汇率转化成人民币。
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及门限变量的数据来源于2005年-2017年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等。
(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参考和借鉴相关文献,建立东北三省的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基本模型,如下所示:itit it it Sf I εβα++=* (1)其中,Iit 为被解释变量,表示i 省t 年的区域创新能力;Sfit 为解释变量,表示i 省第t 年的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αit 、β和εit 分别为常数项,被估计参数和误差项。
区域创新能力也受到经济开放度和研发投入的影响,因此,加入两个控制变量,将修正模型为:itit it it it it T RDK Sf I εβββα++++=321 (2)其中,RDKit 用各省市历年的研发资本存量表示,代表为i 年t 省的研发收入;Tit 表示各省市经济开放度,是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