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32
微生物在中药中的应用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大量经实践检验的成药验方。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正逐步引起世界的关注。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利用微生物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微生物可运用于中药菌体发酵、中药炮制等。
关键词:微生物中药发酵技术发酵中药中国是中医中药的起源,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逐渐积累,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大量经实践检验的成药验方。
中药行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几个产业之一,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最有实力、最有优势、最有后劲的就是中医药。
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受到各国人民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各国都在从中药等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效药源。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各门学科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在制药药现代化进程中,微生物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微生物学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制药的现代化,也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1 微生物学理论促进了微生物相关中药的发展对传统微生物中药的生物学研究加深了传统微生物中药的应用和产品开发,特别是多种中药微生物纯培养物代替原药材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如灵芝、猴头等各种药用菌的栽培, 对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1.什么是微生物发酵?答:微生物的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生的酶对各种原料进行酶加工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
2.微生物发酵有哪些类型?答:厌氧发酵、需氧发酵;固体发酵、液体发酵;浅层发酵、深层发酵;微生物菌体发酵、微生物酶的发酵、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发酵、微生物转化发酵。
3.什么叫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有哪些方法?答:在体外测定微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的实验,是筛选抗菌药物或测试新药抗菌性能的重要环节。
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挖沟法、管碟法)、连续稀释法(试管稀释法、平板分析法)4.药物体外抗菌试验的琼脂扩散法有哪几种方法?答:三种;纸片法、挖沟法、管碟法。
5.什么叫药敏试验K-B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答:K-B法就是纸片法;该法是将药敏纸片贴在已接种细菌的琼脂平板上,抗菌药物通过纸片在琼脂内向四周呈递减扩散,是纸片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实验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
6.能够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inimal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具体怎么检测?答:连续稀释法;试管稀释法:在一系列试管中,用液体培养基对抗菌药物进行倍比稀释,获得药物浓度递减的系列试管,然后在每一管中加入定量的实验菌,经培养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试管浑浊情况,记录能抑制实验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
平板稀释法:先按连续稀释法配制药物,将不同系列浓度、定量的`药物分别混入琼脂培养基,制成一批药物浓度呈系列递减的平板。
然后将含有一定细胞数的实验菌液(通常为十的四次方左右)以点种法接种于平板上;同时设无药空白平板对照。
培养后可测定各菌对该药的MIC。
7.灭菌制试剂的无菌检测需要检测哪几类菌?按照药典规定,分别以什么菌作为对照菌?答: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的培养检查。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生孢梭状芽胞杆菌CMCC(B)64941、白色假丝酵母菌CMCC(F)98001分别作为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的对照菌。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金丽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了解到微生物与药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微生物进行转化和发酵,将其应用到药学研究及生产工作中,展现出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药学;发酵[中图分类号] R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20-01一、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1)微生物与药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小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不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毒性。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抗生素起到了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除了具备抗感染作用外,一些抗生素自身还具备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中。
(2)微生物在医药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维生素及辅酶被大量应用。
(3)近年来,人们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药品卫生行业的关注力量,加大对药品卫生质量进行控制。
(4)药品及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中,采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干扰素等[1]。
二、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一)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不同的化合物光学活性不同,自身展现出了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现阶段,手性药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拆分及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成为热点研究问题。
在生物体系中,酶展现出了高度的立体选择性,通过利用及筛选微生物或酶的过程,能够产生活性较高及立体结构专一的化合物,是一种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的方法。
例如,将氯-酮丁酸甲酯及乙酯作为底物,将酮基还原为羟基时,展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
通过生物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得到立体结构专一的手性化合物,同时也完成了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微生物转化中的合成手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正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都能够对药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贡献。
本报告将对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微生物在药品发现、药品制造、药品质量控制以及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应用。
一、微生物在药品发现方面的应用微生物在药品发现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来筛选和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微生物能够生存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而且具有丰富的代谢途径和机制。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培养大量的微生物菌株,并针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和筛选,来发现更多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该领域的典型案例就是青霉素发现的过程。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抗生素。
而青霉素的发现,是在亚历山大·弗洛伦斯(Alexander Fleming)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蓝色真菌,通过研究并发现其代谢产物具有杀菌作用,从而得到了青霉素。
二、微生物在药品制造方面的应用微生物在药品制造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来进行药品的合成和提取。
现代药物的生产离不开微生物的支持。
对于一些天然药物或者有机合成的药物,人工合成难度大或者成本过高,而利用微生物进行制造则能够大大降低成本。
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它们具有丰富的代谢途径和机制,可对各种化合物进行代谢分解、转化等活动,为药品制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比如,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造得到的。
三、微生物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微生物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主要是指检测出药品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在药品中的生长状况、数量等。
通过对药品质量的控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预防、控制细菌感染非常重要。
在药品制造过程中,微生物检测非常重要。
如果微生物检测未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因此,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帮助制造商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微生物在药学与医学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悉微生物在药物制剂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 掌握微生物药物的分类、制备和贮存方法;3. 了解微生物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微生物药物的分类:(1)抗生素类: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2)生物制剂类:如重组蛋白、酶制剂等;(3)疫苗类: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4)其他类:如革兰氏染色阴性菌。
2. 微生物药物的制备方法:(1)静态培养法:将微生物接种于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静态培养。
(2)摇瓶培养法:将微生物接种于蛋白胨等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放入摇床中进行不断摇动。
(3)大规模发酵法:将微生物接种于较大容积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制药。
3. 微生物药物的贮存方法:(1)低温贮藏法:将微生物制剂贮存在低于-20°C的环境中。
(2)干燥贮藏法:将微生物制剂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
(3)液氮贮藏法:将微生物制剂贮存在液氮中,可长时间保存。
4. 微生物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微生物药物的抗菌作用:抗生素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治疗由此引起的感染病。
(2)微生物药物的调节作用:如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提高免疫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互动答疑;2. 视频展示微生物药物制备过程;3. 实验操作演示。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理解微生物药物的分类、制备和贮存方法;2. 学生了解微生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进行微生物药物的常规制备和贮存;4. 学生能够解决微生物制剂常见问题。
五、教学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必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2. 精细学生实验操作,制剂性能会影响临床应用效果;3. 培养基、制剂取材时,要选择无菌环境;4. 对劣质制剂,要及时淘汰。
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在现代医学研究领域,微生物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为药物发现与开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资源和解决方案。
微生物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具备发展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新药物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并介绍其中的关键技术和前沿进展。
第一部分: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天然产物筛选和合成生物学。
1. 天然产物筛选天然产物是指由微生物生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通过对各种微生物株进行筛选和鉴定,可以发现许多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物质。
例如,链霉菌产生的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卡马西平菌产生的替硝唑可用于治疗感染疾病。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这些天然产物,可以开发出新的药物。
2. 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是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通过改造和设计微生物基因组,使其能够产生特定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合成一系列复杂的天然产物,如抗生素和抗肿瘤化合物。
同时,合成生物学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合成非天然产物,如合成人类胰岛素等。
第二部分:微生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微生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抗菌剂研发和微生物基因工程。
1. 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微生物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平台,可以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通过对微生物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可以揭示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机制,为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2. 抗菌剂研发微生物是一种天然的抗菌剂生产工厂,通过对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多新的抗菌剂。
此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竞争机制也可以用于开发抗菌剂的研究。
3. 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是一种将目标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达到优化产物表达和改进代谢途径的方法。
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提高药物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创造更多有益的药物。
第三部分: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与开发中的前沿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在药物发现与开发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