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22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抗生素是一种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不仅是医药业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进展。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发现历史、种类及应用。
一、抗生素的发现历史最初,人们对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食物添加剂来自偶然的发现。
20世纪初,人们研究了多种微生物,为寻找可解决疾病的药物而奋斗。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自己的实验室收集到一些细菌,然后放下了一些用来培养这些细菌的培养皿。
当他在一个星期后回到实验室时,他注意到其中一个培养皿上有一些不寻常的事情。
上面的细菌并没有按照预计的方式生长,它们周围的区域开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透明区域,这说明有一些物质在阻止这些细菌生长。
弗莱明发现这些物质来自一个黄色的真菌,后来发现这个真菌是青霉素。
青霉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生素。
它在二战期间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
经过数十年的进步,在发现许多新的抗生素的同时,已经出现了对许多细菌菌株的耐药性。
二、抗生素的种类常见的抗生素可以分为五大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和胃肠道感染。
它们通过破坏细胞壁或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来杀死细菌。
目前卡那霉素、头孢菌素一代二代为代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杀菌机理是阻断蛋白质的合成,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病。
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病、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病等。
代表药物有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许多疾病,如肺炎、巨细胞病毒、流感等。
这类药物机理是抑制细菌酶的分解作用,从而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代表药物有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胆道感染等疾病。
它们主要作用是抑制菌体合成物质和核酸合成,阻止细菌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代表药物有磺胺噻唑、苯磺酸氨氯地平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金丽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查阅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了解到微生物与药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微生物进行转化和发酵,将其应用到药学研究及生产工作中,展现出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药学;发酵[中图分类号] R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4-0220-01一、微生物与药学的关系(1)微生物与药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抗生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小剂量情况下,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不会对宿主产生严重的毒性。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抗生素起到了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除了具备抗感染作用外,一些抗生素自身还具备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被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中。
(2)微生物在医药卫生方面被广泛应用,维生素及辅酶被大量应用。
(3)近年来,人们在微生物学检验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药品卫生行业的关注力量,加大对药品卫生质量进行控制。
(4)药品及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中,采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生长因子及干扰素等[1]。
二、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一)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1.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不同的化合物光学活性不同,自身展现出了不同的生物学活性。
现阶段,手性药物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拆分及不对称合成手性药物成为热点研究问题。
在生物体系中,酶展现出了高度的立体选择性,通过利用及筛选微生物或酶的过程,能够产生活性较高及立体结构专一的化合物,是一种可行性和有效性较高的方法。
例如,将氯-酮丁酸甲酯及乙酯作为底物,将酮基还原为羟基时,展现出较高的立体选择性。
通过生物转化的过程,不仅能够得到立体结构专一的手性化合物,同时也完成了对手性化合物的拆分。
微生物转化中的合成手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试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及在药学中的应用-回复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长、代谢、遗传和生态等方面的科学。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荷兰科学家安东·范·李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的存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开始探索利用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来制造药物。
在药学中,微生物学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发酵。
发酵是将微生物(通常是细菌或真菌)引入到培养基中,利用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来制造药物。
最出名的例子是抗生素,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这些药物都是从真菌中提取的。
除了发酵,微生物学还在药学中发挥着其他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微生物生产表达人类蛋白的技术,可以制造出重组蛋白药物,如人胰岛素和重组人干扰素等。
此外,微生物学还可以用于疫苗的制造,这种疫苗是通过使用微生物中的抗原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来保护人类免受疾病侵袭。
总体而言,微生物学在药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受益者是整个人类社会。
微生物学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应用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
中国的《神衣本草经》中,有白僵蚕治病的记载。
《左传》中,有用麦曲治腹泻病的记载。
《医宗金鉴》中,有关于种痘方法的记载。
1796年,英国人琴纳发明了牛痘苗,为免疫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见的所有微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低水平生物,体积小(一般<0.1mm),结构简单。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它在分子、细胞或种群水平上研究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领域,医疗卫生和生物工程。
其根本任务是探索、利用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除或转化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
本文主要研究微生物学在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一、微生物学在制药专业的重要性在药理学中,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需要与真菌和细菌细胞结构的分析联系起来。
抗菌药物主要有四种作用机制:第一,抗菌药物抑制细胞壁的形成;第二,当细胞膜起作用时,抗生素可以抑制它;第三,细菌细胞蛋白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抗生素的影响;第四,细菌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抗生素的抑制。
在药物制剂中,微生物一旦将药物污染后,将会分解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改变药物的性质,进一步促使药物失去效果,除此之外,存在于药物中的代谢微生物也会给人们身体带来损伤。
为了尽量避免污染微生物,需要在清洁、干净的室内生产药物制剂。
决定清洁室内空气清洁度的是药物的品级、试剂类型、生产环节等步骤所产生的质量技术要求。
gpm在此方面也做出了详细的要求。
在生物制药发酵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微生物。
微生物也是生物制药的重要物质来源。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获得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途径。
因此,微生物菌种的培养和保存、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微生物发酵的全过程控制已成为生物制药技术的保障。
大多数微生物产品是由微生物或其加工代谢产物制成的。
11第四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生态系统中。
微生物不仅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还在药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生产和药学研究中。
首先,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许多重要的药物,例如抗生素、酶制剂和疫苗等,都是通过微生物进行生产的。
抗生素是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梭菌、链球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的发现和开发使得许多感染性疾病得以有效治疗。
其次,微生物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为药物发现和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
微生物酶在药物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药物需要经过多个酶的参与才能合成或代谢。
通过研究微生物酶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改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微生物在新药开发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大约60%的已知抗肿瘤药物和抗菌药物都是从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
例如,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生产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药物。
这些新型药物有望成为未来治疗各类疾病的有效手段。
除了在药物生产和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外,微生物还在药师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为药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药师需要通过微生物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微生物的感染类型和药物的抗菌谱,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另外,药师在药店中也需要进行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和控制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体而言,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药物生产、药学研究和药师的工作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青霉素的发展史 ,分类 ,适应病症 ,在药学发展中有什么作用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的一种,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杀死病菌,从而实现对人体疾病治疗的作用,由于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抗生素,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自从青霉素出现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那么关于青霉素的发展史、分类以及适应病症等,我们通过以下科普知识,使大家对青霉素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青霉素的发展史1928年,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的实验室内,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他培养的一些葡萄球菌变成了青色的霉菌,凡是培养物中与这些青色的霉菌接触后,就会完全裂解,这说明这些青色霉菌消灭了它接触到的葡萄球菌。
于是在弗莱明将这些青色的霉菌称为青霉素,后来在长达四年的试验下,弗莱明针对青霉素专门进行研究后发现,青霉素对血多引起严重疾病的传染病菌有着显著的抑制效果和破坏性,就算将青霉素稀释一千倍,青霉素依旧有着原有的杀菌力。
后来弗莱明提交了关于青霉素的论文,但由于弗莱明不懂生化技术,再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提取出纯度较高的青霉素,而纯度较低的青霉素由于性质不稳定,治疗效果不显著,所以人们当时对青霉素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在1935年,生物化学家厄思斯特·钱恩博士无意中发现了细菌的抗菌作用,并意外发现了之前弗莱明的青霉素论文,于是立刻将全部工作转移到对青霉素的研究中。
直到1940年经过多次动物试验后,才确定了青霉素的效果,在1941年的时候,由于一名警察刮破了脸,导致伤口感染而患有败血症,在当时,这种疾病几乎难以治愈,因为最好的磺胺类药物,也无法阻止病菌的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寻找机会用药的钱恩博士带着他们的青霉素决定对这名警察进行试药,在试药中,他们每隔三个小时给患者注射一次青霉素,结果在24小时后,患者的病情开始稳定,两天后,患者的体温下降,并且脓肿也开始消退,经过此次的试验后,青霉素开始被人们所接受。
后来青霉素被广泛应用到医学中,正值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伤员因为感染,使得大部分士兵失去了生命,而青霉素的使用,避免了伤员被病菌的感染,因此也挽救了大量受伤士兵的性命。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考研科目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是考研药学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包括以下内容:
1. 微生物学:包括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特征、生长特性、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如抗生素的筛选、鉴定和生产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抗菌谱以及临床应用等。
2. 生化学:主要涉及生命体系的基本化学反应、代谢途径和调节机制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的基本过程;酶学和酶动力学等。
3. 药物化学:包括药物的结构、命名法、合成方法和鉴定技术等;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结构-活性关系等;药物化学在
药物设计和合成中的应用等。
4. 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的各种作用、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等;药物的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互作机制等。
5. 分子生物学:包括生物基础的分子结构,基因的结构和功能,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基因工程和重组DNA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等。
以上只是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考研科目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还需要参考各高校的招生简章和教学大纲。
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或细胞对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种技术在药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药物研发、生产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的应用领域,并举例说明其在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转化在抗生素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生产都需要通过微生物转化来实现。
通过将微生物中的酶和抗生素分子结合,可以改变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从而提高其药效和稳定性。
药物代谢研究是药物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微生物转化可以为药物代谢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例如,通过将药物分子与微生物细胞或酶共培养,可以模拟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为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研究提供依据。
微生物转化还可以应用于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通过将微生物细胞或酶与大量化合物共培养,可以筛选出能够被微生物转化成具有药效的化合物,从而发现新的药物候选。
微生物转化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生产效率。
例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生产,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这不仅可以降低药品价格,还可以为制药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微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将一些价格昂贵的药物中间体转化为价格更为低廉的化合物。
这样可以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使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微生物转化还可以创新药物研发模式。
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研发周期较长。
而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可以通过大规模筛选寻找新的药物候选,并利用微生物细胞或酶进行药物代谢研究,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还可以降低研发成本。
微生物转化在制药工业中的另一个重要性是解决药物生产中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药物生产过程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生产药物可以大大减少废物的产生,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转化在药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性。
抗生素的分类与应用范围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自从发现以来,抗生素已成为医学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
一、抗生素的分类根据抗生素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青霉素类(Penicillins):青霉素是最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之一。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革兰阳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和链球菌感染等。
2.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且对某些革兰阴性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它们常用于治疗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 强力霉素类(Streptomycins):强力霉素类广泛应用于治疗结核病。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4.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磺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对叶酸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磺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5.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如痤疮、溃疡性结肠炎等。
它们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来发挥作用。
6. 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如肺炎和腹膜炎等。
它们通过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二、抗生素的应用范围抗生素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科领域:抗生素常常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以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在外科手术中,对于高风险感染的患者,术前给予广谱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如肺炎和支气管炎等。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关键。
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一、抗菌药物(一)为什么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可缺少的药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1.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治疗感染性疾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抗菌药物的发展速度、品种、产量及销售量均处于所有药品中的第一位。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投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
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为200多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竞争十分激烈。
我国抗生素产品种类齐全,在抗生素/抗菌素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是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螺旋霉素以及磺胺类产品,其中青霉素规模最大,我国青霉素年产量超过2.2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70%。
我国青霉素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华药、哈药、石药和鲁抗四家,四家产品占国内青霉素总产量的75%。
四环素、氯霉素、土窃案、链霉素等产品,由于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因此国际上主要产设集中在我国,但由于这些产品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应用于人群,而且由于毒副作用在畜牧市场也受到限制,所以市场需求并不大。
我国抗生素行业呈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原料药的生产销售在全球占较大比重,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但在高端产品上落后于发达国家。
抗生素行业在全球已是一个成熟行业,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
但不同的品种在成长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差别较大,如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多已处于衰退期,而头孢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
发展速度、品种1907年发现磺胺药物,1929年发现青霉素G生物来源天然的抗生素衍生物9000种人工化学半合成的抗菌药衍生物10万多种每年以200-300种速度递增世界抗生素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临床实际应用的抗菌药只有200多种年产量70年代年产量1.2万吨,80年代年产量2.5万吨90年代年产量4~5万吨,2000年产量7万吨年销售量1982年世界药品销售800亿美元,其中抗菌药为110亿美元,占12.5%。
微生物在中药中的应用摘要: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大量经实践检验的成药验方。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正逐步引起世界的关注。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利用微生物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在中药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微生物可运用于中药菌体发酵、中药炮制等。
关键词:微生物中药发酵技术发酵中药中国是中医中药的起源,几千年来中医药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逐渐积累,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和大量经实践检验的成药验方。
中药行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几个产业之一,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最有实力、最有优势、最有后劲的就是中医药。
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受到各国人民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各国都在从中药等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效药源。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较快的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各门学科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在制药药现代化进程中,微生物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微生物学成果可以更好地促进制药的现代化,也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1 微生物学理论促进了微生物相关中药的发展对传统微生物中药的生物学研究加深了传统微生物中药的应用和产品开发,特别是多种中药微生物纯培养物代替原药材的研究尤其引人注目,如灵芝、猴头等各种药用菌的栽培, 对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用药需求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