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美苏冷战
- 格式:ppt
- 大小:860.00 KB
- 文档页数:22
历史九年级美苏冷战知识点美苏冷战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全球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战略对抗之一。
九年级历史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关于这场冷战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一些核心概念的分析来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时期。
第一部分:冷战的背景与起因冷战的背景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
二战胜利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个超级大国同时崛起,酝酿了一场冷战的蓄势。
起因是由于二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物质资源、军事实力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彼此逐渐形成对立。
第二部分:冷战时期的核心概念1. 战略互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通过核武器的威慑力达到战略平衡,即以“互相毁灭”为基础,确保双方都不敢发动全面核战争。
这种“核平衡”为双方带来了相对的稳定。
2. 拉尔斯顿线:美国国务卿拉尔斯顿于1947年提出了“拉尔斯顿线”外交政策,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援助和外交手段,压制苏联的扩张势力。
这一政策为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制定了框架。
3. 影响力范围:美苏冷战时期,两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影响力,通过军事干涉、政治援助和经济合作等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其中,外交手段和干涉他国内政是两个主要方面。
第三部分: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1.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冲突之一。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苏联支持朝鲜,而美国则援助韩国。
战争形成了东西方阵营的鲜明对峙,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大陆的延伸。
2.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1962年,是美苏冷战期间达到最高峰的事件之一。
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宣称这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双方陷入了核战争的边缘。
最终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了这一危机。
3. 非正规战争: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非正规战争,即通过间谍活动、代理人战争和秘密行动等手段争夺影响力。
例如苏联在阿富汗的入侵,美国支持阿富汗游击队的抵抗。
第四部分:冷战的结束与影响冷战的结束主要归功于苏联的解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对抗,以及这种对抗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本课内容较为复杂,包括冷战的背景、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以及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冷战时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听说过一些基本概念,但对于冷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冷战的整体框架,使他们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掌握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发展的价值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2.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各个领域的竞争;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冷战时期的历史事件。
六. 教学准备2.图片、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料;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冷战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冷战?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如何?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概括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冷战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影响。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笔记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课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的是世界现代史,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以下是这一课的重点笔记内容:1.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的建立:⏹冷战定义: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之间的一系列除直接军事冲突以外的全面对抗。
⏹冷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双方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
⏹冷战的标志性事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冷战的结果: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
1.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多极化的定义:多极化是指世界正在由一极转变为多极,成为多个力量中心。
⏹多极化的表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这是因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合作来解决。
1.联合国与世界和平:⏹联合国的成立: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而建立的。
⏹主要职责: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协调各国行动。
1.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原因:⏹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争端、资源争夺、霸权主义等都是导致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主要原因。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1.全球化趋势:⏹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势。
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简称,最主要是指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1.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不会威胁任何国家,也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