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45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预算约束:消费者的购买力人们消费的之所以比他们想要的少是因为他们受到收入的约束。
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是指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
可以用纵轴距离变动除以横轴距离变动(向上量比向前量)来计算两点之间的斜率。
二、偏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表示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
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
如图21-1所示,无差异益线表示使消费者同样满足的比萨饼和百事可乐的组合。
由于消费者偏好更多的某种物品,因此,对较高无差异曲线(2I )上任何一点的偏好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1I )。
图21-1 消费者偏好(2)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 )是指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在图21-1中,边际替代率衡量了为了补偿一单位比萨饼消费的减少,消费者要得到多少单位百事可乐。
在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边际替代率并不相同。
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取决于他已经消费的物品量。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束给出了消费者偏好的完整排序。
这就是说,可以用无差异曲线来给任意两种物品的组合排序。
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知道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了解可以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可以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种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和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然接受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可以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经济学习笔记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一、重要名词解释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又称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
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MRS: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收入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价格的某种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正常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二、重要摘抄1.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衡量的是消费者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也是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在任何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的所有点上,消费者的满足程度相同。
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偏好,具有四个特征: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不相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了消费者更愿意放弃他已大量拥有的那一种物品。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告诉我们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当物品很容易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呈现出较小的凸性;当物品难以替代时,无差异曲线呈现出很大的凸性。
其中两种极端的情况是:边际替代率不变、无差异曲线都是直线的情况下,两种物品是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情况下,两种物品是完全互补品。
2.预算约束衡量了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偏好衡量了消费者想要什么。
消费者可以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图中的I2)是正好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被称为最优点,在这个点上,边际替代率MRS等于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
图1 消费者最优点相对价格是市场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而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