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0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师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
- 格式:ppt
- 大小:5.74 MB
- 文档页数:80
学前教育史课件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史》教材的第三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第四章“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
详细内容将包括:1. 学前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2. 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
3.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4. 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2. 能够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为改进学前教育提出建议。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重要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掌握,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第三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特点。
(2)讲解第四章“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介绍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案例,讲解学前教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第三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框架图。
2. 黑板右侧:第四章“学前教育的重要理论”框架图。
3. 中间部分: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所学理论,提出至少三条改进建议。
答案示例:(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2)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学前教育基础设施。
(3)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模式。
2. 作业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教育概述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第三章学前教育学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方法第二节国外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三节我国幼儿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第四章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全面发展教育与幼儿的发展第二节幼儿体育第三节幼儿智育第四节幼儿德育第五节幼儿美育第五章幼儿教师和幼儿第一节幼儿教师第二节幼儿第三节师幼关系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第二节幼儿园主题活动第三节幼儿园一日生活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第七章幼儿园游戏第一节幼儿园游戏概述(条件创设)第二节幼儿游戏的指导第八章幼儿园环境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利用第九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及小学的衔接第一节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第二节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第三节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第二部分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第二节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重要概念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三章学前儿童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言语和活动第四章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第五章学前儿童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培养第四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五节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和性格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第四节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第三部分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幼儿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第四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五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第一节婴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第二节学习动机第三节学习迁移第五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四章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第一节幼儿个别差异概述第二节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第五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一节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节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第四部分学前儿童卫生学第一章学前儿童卫生学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第一节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二节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三节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四节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五节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六节学前儿童泌尿及内分泌系统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七节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展与卫生保健第八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卫生第一节学前儿童需要的营养素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幼儿膳食第四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种类及其预防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其预防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第五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与安全急救第一节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第二节托幼机构常见意外事故的防护和急救第五部分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育法律规第一节教育法规概述/538第二节教育法律规范/548第三节教育法律关系/550第四节教育法律责任/552第五节教育法律救济/555第二章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第一节依法执教/561第二节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562第三章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解读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566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576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581第五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589第六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解读/593 第七节《幼儿园管理条例》解读/598第八节《儿童权利公约》解读/599第九节《幼儿园工作规程》解读/601第十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603第十一节《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604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特点及价值蕴含/610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613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614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616第六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概述/618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618第七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621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622第三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624附录教育写作。
幼师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原理题库考点1、问答题简述幼儿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类活动。
两类活动相互交织,不可分割。
(1)教师的(江南博哥)"教",是指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
前者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后者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幼儿的"学"。
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其是否接受知识、到何种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
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形式。
前者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2、单选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A.学前公共教育B.幼儿园C.社区学前教育D.托幼机构教育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3、单选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空间,合理安排班级物品的管理,这些工作都属于幼儿园工作管理中的()环节。
A.计划制定B.总结评估C.检查与计划调整D.组织与实施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幼儿园班级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即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组织与实施、总结与评估。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方案。
幼儿与教师
幼儿与教师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幼儿,儿童观与儿童发展,制约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幼儿教师,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知识导图等内容,。
一、儿童观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观的概念:
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即成人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也是影响教师观的重要因素。
二、制约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
的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
我们通常所说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即指此。
(1)遗传素决定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人的发展总是要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某些遗传素质有缺陷,某种发展可能永远不能实现。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
能性,但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夸大
了遗传的作用,把遗传看作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是不正
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