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7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极大影响。
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总结和分析肺癌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中医护理方案针对肺癌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症状表现,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调节气血、阴阳平衡,减缓病情恶化,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改善症状: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如咳嗽、气促、胸痛、疲劳等。
中药治疗可以舒缓痰嗽引起的胸闷、气急等症状,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
针灸和推拿能够缓解胸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2.改善免疫力:中医护理方案中的中药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如黄精、党参、枸杞子等中药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的活性。
3.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中医护理方案注重调节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以达到平衡机体的目的。
中药中的补气药物,如黄芪、党参、人参等,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营养,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患者的体力。
通过针灸的调理,可以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缓解心理压力:肺癌患者往往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
气功和治疗性推拿等技法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气机,缓解患者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情绪,促进患者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二、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中医护理方案注重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总结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主要内容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可以通过调整患者体内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活性等等,起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蔓延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黄芪、石斛等,通过服用中药可以预防癌细胞的扩散,减轻患者疼痛的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患者的气血,改善身体的状况。
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气急、咯血等,针灸可以缓解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心理护理:肺癌患者常常伴随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中医护理方案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重建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减轻病后的心理负担。
二、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1.药物治疗:中药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对减轻肺癌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研究表明,中药口服液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气急等症状,提高患者的食欲和睡眠质量。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气血,改善肺部循环,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从而对肺癌患者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缓解肺癌患者的气促、乏力等症状,并能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
3.心理护理:肺癌患者常常伴随有心理问题,中医护理方案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疏导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态,还能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不足之处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治疗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疗效需要长时间积累:中医治疗一般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出疗效,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时间可能会比较紧迫,无法等待中医治疗的效果逐渐显现。
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护理中实践应用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肺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成立中医护理小组,制定中医护理方案,按照方案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法对50例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度与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实施中医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显著,痛苦程度减轻,情绪与精神状态得到改善,睡眠质量有所提高,住院时间缩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由一般护理的80%提高到93%。
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能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标签:中医护理方案;肺癌;应用研究;满意度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不断上升,成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障碍,憋喘及咳血,患者如进行化疗又会出现焦躁、脱发及便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此次研究采用中医护理方案,以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现以来我院诊治的5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现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以2014年9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5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及病理学的检查,所选患者具有肺癌的典型症状,符合肺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包括男30例,女20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为(51.3±2.8)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难以仰卧,呼吸窘迫、咳血等症状。
1.2护理方案的实施1.2.1成立中医护理方案领导小组科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小组工作的计划,并进行协调与落实,科主任担任顾问,负责护理工作的指导,科内护士为组员。
工作小组包括18名护士,其中包含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7名,本科学历12名,专科学历6名,中医护理方案工作小组要对患者制定中医护理方案,对50名患者给予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
1.2.2护理方法①环境护理:要为患者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首先要做好病房的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床单、枕头等,还注意保持病室内的安静,窗外可以有鲜花与鸟啼,要避免噪音;应让病房保持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病房内的温度要维持25℃左右,防止患者受寒以加重病情;合理控制家属对患者探视,以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
肺癌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病床单双号分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采用中医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化疗副作用。
标签: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其病因多样,但主要与吸烟、职业、环境污染有关[1]。
此病的癌灶有可能向远处转移,为了控制肿瘤细胞扩散,临床中一般采用放化疗、手术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
然而,长期的治疗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负担,引起应激反应,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为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本研究选取105例肺癌患者参与研究,分析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
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5例肺癌患者参与研究。
根据病床单双号将患者分成两组。
观察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2.28±7.30)岁;病程2-7年,平均(3.26±0.57)年。
对照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2.41±6.84)岁;病程2-8年,平均(3.32±0.63)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定期检测病灶的吸收或转移情况,检测患者的血、尿、便,指导患者用药及饮食,等等。
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
(1)情志护理。
为减轻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护士对患者实施移情放松疗法,比如在患者情绪不佳時让患者回忆以往愉快的经历,让患者静坐并做深呼吸放松身体,或者让患者参加文娱活动、观看娱乐节目,等等[2]。
(2)饮食调护。
①肝肾阴虚型:以滋阴补肾为主,叮嘱患者多食用枸杞百合粥等药膳。
探析肺癌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分析肺癌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3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
对所有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并在护理治疗的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的表现情况,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其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结果:接受中医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良好,依从性好,整体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患者对其均有较高的满意程度。
结论:针对于肺癌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肺癌患者;中医护理;临床效果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憋喘等,并且患者在接受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常有许多并发症发生,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
随着近年来中医护理的不断发展,其所具有的标准化、规范化等特点使其整体的护理质量大大提高。
其中,中医护理主要是在化疗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采用药物治疗,从而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2]。
故本次研究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其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3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
所有患者的纳入标准为:①均通过胸部CT以及病理学检查并与肺癌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在18~70岁;③愿意接受本次方案进行治疗并且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没有明确的肿瘤病灶;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病或是精神异常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等。
所有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52.3±3.6)岁;均具有胸部疼痛、咳血、发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肿瘤内科的常规治疗,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
其具体的护理内容有:①心理护理:中医上讲患者的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具体的病情发展,像“怒伤肝”、“忧伤肺”等等,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就要针对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的焦躁、忧虑等问题采用分散患者注意力、放松心理压力等方法使患者能够有愉悦的心情,增强治疗的信心。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在肺癌术后,中医护理措施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肺癌术后护理措施。
一、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肺癌术后护理1. 调理阴阳平衡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与阴阳失衡密切相关。
术后患者往往体质虚弱,阴阳失调,故护理时应注重调整阴阳平衡。
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患者体质,采用温阳或滋阴的中药,如黄芪、人参、阿胶等,以恢复患者阴阳平衡。
(2)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2.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术后患者体质虚弱,易感染,故护理时应注重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具体措施如下:(1)饮食调养:给予患者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鱼、豆腐等,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2)中药调理:运用中医理论,选用具有补益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如当归、熟地黄、党参、白术等。
3. 疏肝解郁,调畅情志肺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大,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滞血瘀,影响康复。
因此,护理时应注重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具体措施如下:(1)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2)采用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
4. 调理脏腑功能,预防复发术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易导致复发。
中医护理应注重调理脏腑功能,预防复发。
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丹参等。
(2)指导患者进行适度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二、中医护理具体措施1. 饮食护理(1)术后初期,给予患者易消化、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2)根据患者体质,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如阴虚者可多食用滋阴食物,如银耳、枸杞等。
2. 药物护理(1)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具有补益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如黄芪、当归、党参等。
中医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2020年10月~2022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化疗干预的58例肺癌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同步开展中医护理指导。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不良心理状态表现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价项目评分均相对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情绪自评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情绪自评量表(HAMD)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
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价项目评分均相对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肺癌;化疗前言:肺癌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引发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在发病后多可出现较为明显的胸闷、气喘、咳嗽、发热等机体症状,由此可对其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均造成严重威胁[1]。
当前,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化疗方法为上述疾病患者开展病情控制治疗,但依据过往临床经验可得知,多数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可对整体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2]。
针对上述情况,为肺癌化疗患者应用一种适合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说明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资料在于本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58例列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的研究纳入时间范围为2020年10月~2022年1月,之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29例。
两组的具体基线资料数据: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均值(50.65±4.46)岁;观察组15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龄平均值为(50.69±4.45)岁,组间数据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人。
在进行化疗以及手术的基础上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中医护理,20天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并评价患者化疗不良反应。
结果:20天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实验组的平均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并且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中医护理应用于肺癌患者护理中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状态,同时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体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化疗不良反应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肺癌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治愈率往往低于其他肿瘤的治愈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放化疗手段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被认为比较合适。
本研究针对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比较中医护理在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的作用。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80人作为研究的对象,经过肺部CT以及病理学检验证明均满足肺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将80名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人。
患者中男性有48人,女性32人;年龄20至75岁,平均年龄(40.5±4.3)岁;鳞癌30例、腺癌21例、小细胞癌29例。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上的比较意义。
1.2护理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
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以下中医护理模式。
(1)心理护理。
观察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肺癌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中医护理;肺癌;护理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
手术治疗与放、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这些治疗均对患者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离不开优质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机体耐受性,减轻患者的不适[2]。
一直以来,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常规西医护理为主,关于中医护理的报道较少。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
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40~75岁,平均(55.0±2.5)岁;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41~75岁,平均(56.3±3.0)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护理。
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具体情况如下:1.2.1心理护理中医学中指出:“怒伤肝”、“忧伤肺”,而患者因为疾病原因常常存在抑郁、焦虑的心理。
长期的不良情绪可对患者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
护士需通过有效的临床手段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放松患者的心情,告知患者轻松、愉悦的心态对疾病恢复有所帮助,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肺癌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11月所接收并诊治的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医理论与方法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
结果在本组肺癌患者中,采取中医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利用中医理论开展辩证性护理,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接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肺癌护理【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65-02肺癌,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而近些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肺癌发病率呈现上升的态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1]。
笔者将对我院所接收的60例肺癌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11月所接收并诊治的肺癌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通过病理予以诊断,确诊为是肺癌,同时具备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指征,且开展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39~76岁之间,平均年龄55.54岁。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血、胸痛、气急以及发热等。
在本组患者中,43例患者有吸烟史,占总数的71.67%。
1.2 护理方法1.2.1 临证护理(1)肺癌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就是发热,针对这一点,医务人员应当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发生感冒,进而引发肺炎[2]。
(2)针对刺激性咳嗽的患者,应该予以其镇咳剂。
假使患者夜间出现持续性咳嗽,那么可以告知其服用热水,进而使咽喉部的刺激得到缓解。
(3)针对脑、肝转移,将引发视物不清、昏迷以及抽搐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当进行密切观察,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一旦患者出现咳血症状,应当给予止血药;而如果出现大量咳血,那么必须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并且将患者的头朝一边偏,对其口腔中的积血进行清理,避免发生窒息。
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肺癌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肺癌常规护理中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病情及症状改善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气促、纳呆、恶心呕吐、便溏、便秘病情及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肺癌;中医护理技术;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02-01The opplicatcoin of TCM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肺癌(lung cancer),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的简称,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医药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人民日常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探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挥中医护理的特长,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自2013年4~12月我院对30例肺癌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现汇总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12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的肺癌患者60例;入选标准:①病理诊断为肺癌;②年龄≥18岁;③肿瘤无远处转移;④能独立或通过研究者帮助完成问卷填写;⑤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率失常等并存疾病的患者;②精神疾病、老年痴呆等认知障碍的患者;③近期接受其他试验的受试者。
按其入院顺序编单、双号后,随机分为观察者(30例)和对照组(30例)。
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93±5.45)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13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或本科4例。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实习学生:宋XX带教老师:XX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十五区—一、基本情况肺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九月至十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肿瘤科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28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0例:气阴两虚证2例,肺脾气虚证0例,肺阴虚证0例,气滞血瘀证0例,痰热阻肺证0例;2.补充症候诊断的病例数5例:气虚血瘀0例,气虚痰结0例,痰瘀互结4例,肺气亏虚、痰湿内蕴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咳痰/深呼吸训练、拍背、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皮肤护理、音乐疗法、活动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中药外敷、中药泡洗、穴位按摩、艾灸。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易掌握,患者自己也可进行,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3.耳穴压豆对部分患者效果明显。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耳穴贴压操作简单,患者每日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决定按压的力度,自己进行按压,方便易行,且按压后效果较好,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艾灸、中药泡洗、穴位拍打、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人(100%);②一般:0人;不满意:0人。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在肺癌患者中应用取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肺癌患者92例,入选时间2020年8月-2021年8月,分组研究,对照组、试验组各46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方案与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较高,对照组与之对比较差,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组患者更加满意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低,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肺癌患者中应用作用显著,实用性相对较强,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肺癌;临床效果近些年,肺癌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数据统计是当下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癌症,患病后会导致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
患者患有肺癌之后会出现胸痛、气促、胸闷、咳痰、咳嗽等临床表现,临床主要采用放化疗开展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等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为有效改善此种幅度作用,临床化疗期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护理,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取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患者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8月,所选患者92例,均确诊为肺癌,且并未合并其他器官疾病。
对照组患者46例,年龄范围36~85岁,平均(62.87±1.00)岁;试验组患者46例,年龄范围34~79岁,平均(62.43±1.12)岁。
对比试验组、对照组基础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内容如下:(1)成立小组:成立科学护理小组,邀请科室主任担任小组顾问,护士长担任护理小组组长,挑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组员。
(2)环境护理:为患者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做好病房卫生清洁工作,适当通风,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
二、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
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1、咳嗽/咳痰(1)观察呼吸、咳嗽状况,有无咳痰,痰液的性质、颜色、量;遵医嘱雾化吸入后观察有无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及刺激性气味。
(3)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少说话。
(4)协助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5)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以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7)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等。
持续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或薄荷叶泡水代茶饮,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2、腹胀纳呆(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食欲。
(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
(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
(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
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
(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胆等穴位。
(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
(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3、便溏(1)观察排便次数、量、性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常见证候要点一)肺脾气虚证:久咳痰稀,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腹胀纳呆,浮肿便溏。
舌质淡苔薄、边有齿痕。
二)肺阴虚证:咳嗽气短,干咳痰少,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口渴。
舌赤少苔,或舌体瘦小、苔薄。
三)气滞血瘀证:咳嗽气短而不爽,气促胸闷,心胸刺痛或胀痛,痞块疼痛拒按,唇暗。
舌紫暗或有瘀血斑、苔薄。
四)痰热阻肺证:痰多咳重,痰黄黏稠,气憋胸闷,发热。
舌质红,苔黄腻或黄。
五)气阴两虚证:咳嗽有痰或无痰,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时有心悸。
舌质红苔薄,或舌质胖有齿痕。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观察呼吸、咳嗽状况,有无咳痰,痰液的性质、颜色、量;遵医嘱雾化吸入后观察有无咳痰以及痰液的性质、颜色、量。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及刺激性气味。
.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少说话;痰液粘稠难咯者,可变换体位。
.协助翻身拍背(咯血及胸腔积液者禁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以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等。
持续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或薄荷叶泡水代茶饮,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二)咯血密切观察咯血的性质、颜色、量及伴随症状,监测生命体征、. 尿量、皮肤弹性等,准确、及时记录。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指导患者不用力吸气、屏气、剧咳,喉间有痰轻轻咳出。
.少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头低脚高位,头偏向健侧,尽量少语、少翻身。
.及时清除口腔积血,淡盐水擦拭口腔。
.消除恐惧、焦虑不安的情绪,禁恼怒、戒忧愁、宁心神。
.少量出血者可进食凉血养血、甘凉滋养之品,如黑木耳、茄子等;大量咯血者遵医嘱禁食。
三)发热.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
.病室凉爽,光线明亮,空气保持湿润。
.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避免劳累。
.协助擦干汗液,温水清洗皮肤,及时更换内衣,切忌汗出当风。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实习学生:宋XX
带教老师:XX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肿瘤科十五区
2015.9.14—2015.10.31
一、基本情况
肺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九月至十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在肿瘤科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0例,患者平均住院日28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0例:气阴两虚证2例,肺脾气虚证0例,肺阴虚证0例,气滞血瘀证0例,痰热阻肺证0例;2.补充症候诊断的病例数5例:气虚血瘀0例,气虚痰结0例,痰瘀互结4例,肺气亏虚、痰湿内蕴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咳痰/深呼吸训练、拍背、口腔护理、情志护理、皮肤护理、音乐疗法、活动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中药外敷、中药泡洗、穴位按摩、艾灸。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易掌握,患者自己也可进行,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3.耳穴压豆对部分患者效果明显。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耳穴贴压操作简单,患者每日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决定按压的力度,自己进行按压,方便易行,且按压后效果较好,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艾灸、中药泡洗、穴位拍打、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5人(100%);
②一般:0人;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讲解健康指导,患者也可以更好地掌握。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健康教育更加专业、更加全面,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0人;②实用性较强:2人(40%);③实用性一般:3人(60%);不适用: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提高了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临床能力。
3.有的患者住院时间短或者为长期请假病人,所以实用性一般。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进一步论证
本方案中的艾灸法,在用于肺癌护理中,由于刺激性味道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志调节及舒适度,影响本操作依从性;还有耳穴贴压,针对不同的人起作用效果不同,也影响依从性。
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
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评价
1.评价方法
对肺癌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发热、胸痛、胸闷气促、便溏、纳呆、便秘、恶心呕吐应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本护理方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75%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肺癌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5例肺癌患者病情较轻,未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及强迫体位所致皮肤压疮患者。
所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生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饮食指导
通过对有肺癌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进行指导:进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桂圆、瘦肉、蛋类、鱼肉、山药、海参等。
食疗方:皮蛋瘦肉粥、桂圆山药羹。
2.预防呼吸道感染
通过体位护理及根据病情按时给予拍背(肺阴虚、气阴两虚的患者干咳少痰或无痰不宜拍背),进行咳痰/深呼吸训练。
同时,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选穴:神门、皮质下、肺、气管等。
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了以减轻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使用本方案护理的4例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效果较好共3例,占75%。
3.减轻胃肠道毒副反应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纳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在早期毒性反应。
遵医嘱耳穴贴压,选穴:脾、胃、交感、神门等;遵医嘱穴位按摩,选穴内关、足三里等;给予辩证饮食指导。
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可以调和气血,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执行方案的5例肺癌患者未采用其它中医护理技术及方法。
附: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