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护理常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7
肺癌的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
1、低效型呼吸形态
2、气体交换受损
3、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
4、活动无耐力,力不从心
5、清理呼吸道无效
护理措施
1、多与病人交谈,采用放松疗法,采取舒适体位,耐心听取病人主诉,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2、有气促症状时,抬高床头,半坐卧位,鼓励患者适量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必要时吸氧。
3、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严禁患者吸烟、喝酒。
4、保持病室安静,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卧床休息时,生活上,给予必要照顾。
5、密观病人咳嗽咳痰情况,备好吸痰用物,防窒息。
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
7、化疗期间向患者解释化疗药物作用及副作用,取得配合,密观药物反应,防外漏,如有外漏及时处理。
8、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口腔护理三次,餐后漱口。
肺癌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合作情况及心理承受能力。
3、评估患者呼吸、咳嗽、咳痰及咯血情况。
二、护理措施1、按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患者的静脉状况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器材。
3、观察呼吸道症状及痰液的性质,训练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4、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导致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并给氧,采用下肢静脉输液,注意调节滴速。
5、有胸腔积液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配合医生抽胸水,胸腔灌注化疗药物应观察不良反应,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以利于药物弥散。
6、晚期患者大咯血时,嘱绝对静卧,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止血剂,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7、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2、指导患者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性饮食。
四、注意事项1、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采用下肢静脉输液,注意调节滴速。
2、有胸腔积液时,保持引流管通畅,胸腔灌注化疗药物后应观察不良反应,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肺癌护理常规一、概念肺癌为原发性支气管癌的简称,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二、临床特点有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有咳嗽、咳血、喘鸣、胸闷、气急、发热及体重下降,由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有疼痛、呼吸困难、咽下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Homer 综合症。
三、医疗目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病变的范围发展趋势,考虑合理的、有效的最佳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手段的作用,以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四、护理目标(一)尽量避免或减少化疗副作用的发生。
(二)病人与家属能诉说焦虑的心理感受。
(三)病人与家属诉说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和疾病知识方面的问题。
(四)能说出保证必要的营养摄入对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有意义。
(五)能说出调整饮食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搭配。
(六)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提高活动耐力,逐步实现部分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七)病人睡眠充足,能输出至此的表现及预防方法。
(八)能说出早期褥疮的表现及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避免发生。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一)疼痛(二)发热(三)呼吸困难(四)营养不良(五)出血(六)肺不张(七)其他并发症(八)胸管及引流(九)化疗(十)放疗(十一)教育需求六、评估(一)入院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
3.心理、社会、精神状况。
4.家庭支持情况。
5.体重、营养状况。
6.呼吸系统基础病史及过去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7.早期症状:咳嗽、咳痰、痰量及形状:咳血(量、次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缺氧症状:浮肿。
(二)持续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疼痛。
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
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治疗。
4.病情及主要症状。
(1)发热、咳嗽、咳痰、痰量及形状。
(2)咳血:量、次数。
(3)胸痛、呼吸困难、缺氧症状。
(4)有无浮肿。
5.胸腔引流量、色、性质、管周敷料及局部皮肤情况。
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肺癌(Iungcancer)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也称支气管肺癌。
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3~5:1。
【病因】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肺癌与个人生活史、职业史及某些疾病史、家族史等关系密切。
1.吸烟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吸烟量越多、时间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则肺癌发病率越高。
多年每日吸烟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2.致癌物质接触史某些工业部门和矿区职工,肺癌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辂、锲、铜、锡、神、放射性物质等致癌物质有关。
城市居民的肺癌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致癌物有关。
此外,家庭炊烟的小环境污染也是致癌因素之一。
3.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素以及肺部慢性感染等,也可能对肺癌的发病有影响。
近来在肺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某些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病理】肺癌的分布以右肺癌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于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
(一)分类肺癌主要分两类:非小细胞肺癌(NSC1C)和小细胞肺癌(SC1C)o1.非小细胞肺癌(1)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
一般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以中心型肺癌多见。
鳞癌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通常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对放射、化学疗法较敏感。
(2)腺癌: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女性。
多数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肺癌。
一般生长较慢,但局部浸润和血行转移在早期即发生,淋巴转移则较晚发生。
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近年来肺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3)大细胞癌:此型肺癌少见。
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