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认书审批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行政审批编号66-01(A))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确定性质:行政许可二、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适用对象: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三、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1、事项设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条例的规定,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
”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完整版)一、事项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
》二、适用范围:企事业单位办理项目《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
三、事项审查类型:前审后批。
四、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修订)、《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五、受理部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局。
六、审批机构: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局。
七、数量限制:无数量限制。
八、办理条件:总平面初审完毕。
十、办理程序:1、窗口工作人员接件,确认申报资料无误后受理,资料不符合不予受理;2、由经办人填写《西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备案登记表》(经开区)中审核备案意见,报主管局长核准;;3、经办人出具抗震设防要求备案确认书;4、窗口人员发放抗震设防要求备案确认书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原件)。
十一、办理时限:法定时限:5个工作日。
承诺时限:2个工作日。
十二、收费标准及依据:不收费。
十三、审批结果:纸质载体。
十四、送达方式:窗口发放或邮寄。
十五、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西安市明光路166号经开政务中心22号窗口。
十六、窗口电话:89298648。
十七、监督投诉电话:89298688十八、办理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十九、办理地点:西安市明光路166号经开政务中心22号窗口。
二十、办理进程和结果公开查询:西安市明光路166号经开政务中心22号窗口。
二十一、办理流程图:二十二、常见错误示例:《西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备案登记表》中面积计算错误。
二十三、常见问题解答:问:如何算是备案完成。
答:项目资料齐全后,发放《关于下达西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确认书的通知》。
二十四、申请材料示范文本:西安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备案登记表(经开区)注:1、此表使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填写。
2、建设工程投资总金额指投资概算或估算总额;规模指可形成的生产能力、主要功能指标,如铁路、公路等级及总里程,电力工程发电总规划容量,水库工程坝高、库容等,体育馆等总观众人数等。
《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服务指南♦事项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许可条件: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已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评价报告经国务院或山东省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材料齐全;除此之外的项目,材料齐全。
♦申请材料:1. 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登记表(同时报送电子版);2. 用地勘测定界图(同时报送电子版);3. 工程项目总平面图(同时报送电子版);4. 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等有效证照)复印件;5. 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委托办理的,同时提供委托授权书)。
依法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另须提交:6.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7.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说明】以上材料一式一份(特别注明除外),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电子版图纸为DWG&式。
♦办理程序:受理一审核一出具《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审核意见书》♦办理时限:1个工作日(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收费标准:不收费♦办理窗口:东区:江山中路666号卓亭广场3号楼地震局窗口西区:朝阳山路10号阳光大厦裙楼一楼地震局窗口♦办理人员:董恩华(东区)刘军(西区)♦联系电话:3 (东区) 1 (西区)♦受理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5:30 )法定节假日依照国家规定执行♦监督电话:8 (黄岛区地震局)2 (黄岛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行政许可服务指南一、项目名称: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二、审批类型:承诺件三、受理机构:宿州市地震局四、设定依据1.《防震减灾法》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方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十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工程;(三)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3.《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2012年8月17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修订)第十四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五条: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者项目申请报告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接受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抗震设计审查(新建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城市市政设施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证》或以下材料:(1)建设工程项目可研批复(复印件1份);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1份);
(3)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1份);
(4)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1份);
(5)如为省外、市外勘察设计单位,按规定办理
的市备案登记表(原件1份);
(6)江苏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申报表(2份);
(7)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套);
(8)结构专业设计说明书(1份);
(9)建筑和结构专业的设计图纸(1份);
(10)结构设计计算书(1份);受理(窗口1个工作
日)→审查决定(市建设局2个工作日,不含技术审查时间)→发证送达
(窗口10个工作日)
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不含技术审查时间)。
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地震局行政审批项目)JDZS--2003作业指导书(B版)受控号:焦作市地震局颁布令根据焦政办[2003]99号《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第七次清理压减的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和焦政办[2003]100号《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留和新增的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我们对本局行政审批项目A版作业指导书(JRZS—2002)进行了改版修订,编制完成了行政审批项目B版作业指导书(JRZS—2003),经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核,符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局党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局所有科室及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尽职尽责,严格遵照执行。
局长:2003年月日目录窗口质量目标、职责权限与工作人员管理 (1)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业指导书 (2)备案地震应急预案作业指导书 (6)窗口质量目标、职责权限与工作人员管理1本窗口的质量目标是:按照《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质量手册》要求,做好审批、备案工作,受理投诉办结率100%;所有受件到期办结率100%;办件差错率为0;服务对象投诉率为0。
2本窗口职责权限按照焦作市人民政府焦政[2001]7号文件和《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政策制度〉〈质量手册〉》和本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3本窗口工作人员管理按照焦作市人民政府焦政[2001]6号、7号文件,中共焦作市委组织部、焦作市人事局焦人[2001]8号文件和《焦作市行政服务中心〈政策制度〉〈质量手册〉》要求执行。
审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地震局及其窗口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全过程的审批,使之达到依法管理、科学规范、高效便民。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市地震局及其窗口对焦作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含技改工程)的交通工程、能源工程、通讯工程、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其他重要工程(大、中型企业用房等、高层建筑或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贸易、金融、宾馆等建设工程和指挥机构办公用房以及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工程)、烈度分界线两侧的工程、活动断裂通过区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审批。
平谷区建设工程项目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核审批
行政许可告知书
行政许可事项: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审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认
职能部门:平谷区地震局
办理条件或所需材料:
办理条件:申请人必须到区地震局受理窗口填写《平谷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申请表》(可下载见附件)
申请材料:
<一>、建设单位或开发商申请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情况材料1份
<二>、发展改革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或者有关批准的计划性文件或初步设计方案及综合方案审查意见复印件1份。
<三>、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意见函复或者有关批准规划性文件或设计,初步设计方案及综合方案审查意见复印件1份。
<四>、建设场地(或近旁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复印件1份。
<五>、需要进行实地勘察或专项技术工作的工程项目应提交实地勘察报告或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技术工作报告或有关技术资料复印件1份。
<六>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项目,应提交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应用报告和北京市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专家评审意见复印件各1份。
办理程序:受理---审核---审定---审批---告知---归档
费用情况:不收费
办理结果:全部办结
申请递交方式:当面
网址:
地址:平谷区府前西街26号邮政编码:101200 电话:
附件: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核申请表
登记号:京平震抗申〔〕号
编号:北京市平谷区地震局
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登记表工程项目名称:
工程建设单位:
承担安评单位:
登记日期:
北京市平谷区地震局
2007年制。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操作规范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行政审批编号66-01(A))名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要求的确定性质:行政许可二、行政审批适用范围、对象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批适用对象: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三、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1、事项设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三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本条例的规定,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确保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质量。
”第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项目审批的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审批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项目,不予批准。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