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城关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姓名:班级:性别:政治面貌:民族:籍贯:出生年月:班主任:学号:家庭联系家庭地址及邮编:本人情况:本人联系方式:1、人格完整,年龄与本人关系6、自我评价正确。
2、智力正常,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情绪健康,意志健全。
4、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
5、心理行为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预警状态:1、绿灯2、黄灯3、红灯。
综合评价:1、健康状态。
2、不良状态。
3、心理障碍。
4、心理疾病。
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激烈的研究竞争、就业竞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导致心理疾病出现。
2、因恋爱造成的情感危机,诱发心理问题,并因此走向极端,甚至可能酿成悲剧。
3、本人性格问题,如任性、自私、孤僻、偏执、敏感、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甚至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等不良性,甚至有强迫、敌对、暴力倾向和行为。
4、考试失败、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心理得不到及时调整,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5、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突发性意外事故造成很大的心理问题。
组织单位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测评时间:测评方案:测评结果及建议: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达到自我心理调试,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启动心理干预机制,缓解心理危机。
帮助学生正确的心理状态,通过倾听、提问等方式,慢慢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平衡焦虑、矛盾的心理状态。
3、建议接受学校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弥补人格形成上的不足。
4、列为重点关怀对象,由学校相关部门人员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和交流。
5、开展心理训练,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其他形式的活动,使之与同学间增进交往,为其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以有利于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6、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 (1)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姓名:(姓)(名)(别)性别:(男/女)民族:(填写)出生年月:(填写)
学生情况:政治面貌:(填写)班级:(填写)籍贯:(填写)班主任姓名:(填写)
年龄:(填写)与本人关系:(填写)工作或研究单位:(填写)
家庭成员情况:
1、人格完整
2、智力正常
3、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意志
健全 5、适应能力强 6、自我评价正确 7、人际关系和谐 8、心理行为符合评价
注意:此表填写一定要如实。
以上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基本信息。
在填写该档案时,需要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其研究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关注和重视。
在填写档案时,需要注意格式和内容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如果有其他原因或备注,也需要在档案中注明。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1、班级:2、姓名:一、学生的基本情况3、性别:①男②女、4、出生年月5、籍贯6、民族7、是否是独生子女:①是②否二、学生的家庭情况8、父亲姓名9、年龄10、职业11、职务12、学历:①高中②大专③大本④研究生及以上13、母亲姓名14、年龄15、职业16、职务17、学历:①高中②大专③大本④研究生及以上18、家庭经济情况:元/月19、子女教育支出:元/月20、家庭气氛:①宽松②较为宽松③一般④较为紧张⑤紧张21、亲子关系:①家长为尊②朋友相待③儿女最大22、直接监护、教育者23、教育方式:①说教为主②有时打骂③比较随意④任其发展三、学生的身体状况24、血型25、健康状况26、病史27、发育状况28、生理缺陷四、学生的学习状况29、学业成绩:①优秀②较为优秀③一般④较低⑤低30、喜爱科目31、习惯养成: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⑤差32、思想品德: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33、人际关系: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34、奖惩情况35、干部职务五、学生经历的重大事件36、家庭成员变化37、生活条件变化38、教育环境变化39、人际关系变化六、学生的个性与能力40、性格:①内向②以内为主③以外为主④外向⑤不确定41、气质: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⑤混合42、兴趣43、心理:44、理想:①明确且强烈②明确但不强烈③强烈但不明确④不明确也不强烈⑤无法判断七、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由具备心理健康咨询、辅导资格的专业人士来做。
八、心理健康辅导谈话记录主要包括:主题、缘由、时间、地点、人物、主要观点摘要、谈话效果等九、心理健康成长记录学生成长中的典型事例或主要问题的客观记录以及心理教师辅导策略及效果等。
*注意事项:1、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氛围。
2、要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一般教师和心理辅导者应侧重现象描述,不做诊断性评价。
4、学校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