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技术与方法(朱惠莲)
- 格式:pdf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52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估与干预措施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定义老年人营养不良是指老年人在摄入的食物中缺乏或摄入不足所需的营养素,导致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受到影响的情况。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食欲减退,吸收能力降低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二、影响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因素1. 经济因素:一些老年人经济困难,无法购买高质量的食物,导致营养不良。
2. 心理因素:老年人孤独感强,失去亲人或伴侣后,食欲下降,导致摄入不足。
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不利于老年人的营养摄入,如居住环境差、社交活动减少等。
4. 生理因素: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吸收能力减弱,容易导致摄入不足。
5. 疾病因素:老年人常患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及其治疗药物可能影响营养摄入和吸收。
三、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主要包括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种方法。
1. 主观评估:通过询问老年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和食欲状况,如食欲、进食习惯、肠胃不适等,来判断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2. 客观评估:通过测量老年人的身体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等客观数据,如体重、身高、血液中的营养素含量等,来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四、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1. 提供均衡营养:老年人在饮食中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每日三餐的摄取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2.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老年人的身体指标,如体重、血压、血糖等,及时发现营养不良的早期迹象,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联系社区资源:老年人可以联系社区的保健员、营养师等专业人士,获取关于饮食和营养方面的指导和咨询。
4. 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为老年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用餐环境,增加餐前餐后的交流和社交活动,激发老年人的食欲。
5. 心理关怀: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精神支持和关怀,促进他们的食欲和营养吸收。
6. 药物管理: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合理管理药物,避免药物与营养摄取的相互影响。
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措施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
这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话题,毕竟咱们都希望家里的长辈们能健健康康、精神饱满的嘛!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为啥老年人容易营养不良。
其实原因挺多的,比如说,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胃口可能变小了,消化能力也没那么强啦。
还有啊,有些老人可能因为牙口不好,很多好吃的东西咬不动、嚼不烂,这就影响了食物的摄入。
另外,一些老年人可能因为孤独,吃饭都没啥兴致,随便对付几口就完事儿。
那针对这些情况,咱们能采取啥措施呢?第一招,调整饮食结构。
这就像是给老年人的餐桌来一场“大改造”!多准备些容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鱼肉、鸡肉,这些肉类蛋白质丰富,还比较好消化。
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那可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库”。
别老是让老人吃那些油腻、重口味的东西。
而且啊,食物得做得细软一些,要是老人牙不好,就把肉切成小块,蔬菜切碎一点,这样他们吃起来就不费劲啦。
这一招的预期效果呢,就是让老人能轻松地摄入足够的营养,身体更有劲儿。
第二招,定期带老人去看医生。
这就好比给老人的身体来个“定期体检”。
医生能通过专业的检查,看看老人是不是缺啥营养元素,比如钙啊、铁啊之类的,然后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早早解决。
想象一下,提前把疾病的小苗头给掐掉,老人能不健康吗?第三招,鼓励老人多活动活动。
别让他们整天就坐着躺着,得动起来!可以陪他们散散步、打打太极。
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肠胃蠕动,让他们胃口大开。
就像给身体里的“小机器”上了润滑油,运转得更顺畅,吃嘛嘛香!第四招,给老人营造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让老人心情好。
心情一好,吃饭都更香了。
可别让老人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吃饭,那多没趣啊。
第五招,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
多陪陪他们,听他们唠唠嗑,别让他们觉得孤单。
有时候,心情好了,吃饭都能多吃两碗呢!总之,要想让老年人远离营养不良,咱们就得从饮食、医疗、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多关心他们,多陪伴他们。
“营养干预”最好从备孕期开始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主任朱惠莲教授在2013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市场高峰论坛上做了题为“…营养干预‟是慢病防控的必由之路”的分享。
朱教授在分享中指出,建国以来人们的收入水平有了很高的增长,但是人们的健康水平却在下降,同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增长。
朱教授提出,目前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肉食类的摄取量增长幅度比较大,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增长幅度则不太明显。
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糖分食物,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
而要改善这样的健康状况,重点是要合理的膳食结构结合适量的体育锻炼。
营养干预并非单指保健品日常科学饮食同等重要营养干预,就是对人们营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改进的对策。
朱教授强调,这里提及的营养干预,并非就保健食品而言,指的是从日常的饮食中摄取的营养。
朱教授在会上分享了两类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
第一项是对健康人群进行长达十年以上的跟踪记录,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运动能够让健康人群在长时间内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第二项是对高危人群的时间较短的研究,通过营养结构的调整,观察是否能达到改善身体机能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适当的饮食结构调整对于身体的恢复也有一定的调节功能。
同时,针对一些隐藏在基因内的疾病是否也能通过营养干预来达到改善的效果?朱教授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她认为基因决定的先天性疾病就好比手枪中的子弹,而良好的营养干预就类似于手枪的保险栓,只要不随意去扣动,枪里面的子弹是难以随意发射出来的。
营养干预,最好从备孕期开始营养干预应该怎么进行?应该从什么年龄段开始进行?会后朱教授告诉39健康网编辑,营养干预应该是越早开始越好,最好就是从备孕期就做准备。
“人体健康的窗口期,在受精卵的时候就打开了。
最好在这个时候就为其提供一个比较好的体质。
”朱教授指出,任何一个阶段在营养干预上都有侧重点,要结合身体的发育情况,而营养干预的重点就是要通过营养结构的改善去实现该阶段最好的生长环境。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成因分析及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营养不良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甚至缩短寿命。
因此,了解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成因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首先,消化系统的功能减弱,包括牙齿脱落、咀嚼能力下降、唾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酶分泌不足等,这些都会导致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良。
其次,味蕾数量减少和味觉敏感度下降,使老年人对食物的味道感受不明显,从而影响食欲。
此外,老年人的代谢率降低,能量需求减少,但如果饮食摄入没有相应调整,就容易导致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
2、疾病因素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本身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同时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影响食欲、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吸收。
3、心理因素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而失去食欲。
丧偶、子女不在身边、退休后社交活动减少等都可能导致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影响饮食。
4、社会经济因素一些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无法购买足够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此外,居住环境差、缺乏厨房设施等也会影响老年人的饮食准备和营养摄入。
5、饮食因素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食物种类单一、过于清淡、食量过少等。
有些老年人为了预防疾病,过度限制某些食物的摄入,如肉类、蛋类等,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
二、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干预措施1、饮食调整(1)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包括谷类、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类等,以获取全面的营养。
(2)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禽、蛋、瘦肉、豆类等。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4)控制油、盐、糖的摄入量,避免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
老年人营养评估与干预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营养在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变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营养评估并进行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营养评估的方法和常见的干预措施。
一、老年人营养评估1.1 营养评估的目的老年人营养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通过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可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健康问题。
同时,营养评估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2 营养评估的方法老年人营养评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主观评估:主要通过询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消化吸收功能、食欲情况等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受个体主观感受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客观评估:客观评估包括身体指标的测量和实验室检测。
常用的身体指标有体重、身高、腰围、体脂率等。
实验室检测可以测量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等。
客观评估结果客观可靠,但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成本较高。
1.3 营养评估的指标老年人营养评估的指标主要包括:•体重变化:体重是评估营养状况变化的重要指标,长期体重下降可能意味着营养不良的存在。
•营养摄入量:评估老年人的饮食摄入量是判断其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记录老年人的饮食情况来评估。
•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老年人体内的营养状况。
二、营养干预措施2.1 营养教育营养教育是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基础措施。
通过教育老年人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可以引导他们选择合理的饮食,提高营养摄入。
2.2 膳食调整针对老年人的不同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可以进行个体化的膳食调整。
比如对于需要增加能量摄入的老年人,可以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坚果、植物油等;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老年人,可以进行低脂饮食,控制食物摄入量等。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筛查与干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功能逐渐衰退,他们对于摄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也会减弱。
因此,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还可能加重其他疾病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老年人的健康,筛查和干预成为必要且重要的措施。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筛查方法1. 体格指标评估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等是常见的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指标。
通过比较这些指标与标准范围,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情况。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进食情况、日常活动等信息,可以从中发现潜在的营养不足或者摄入过剩问题。
3. 实验室检测通过血液检测,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淀粉酶等指标,可以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钙、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足够。
二、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策略1. 饮食调整老年人应当注重合理搭配饮食,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同时减少盐、油和糖分的摄入。
对于有特殊偏好或限制性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可以寻求营养师或医生的指导。
2. 补充营养剂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存在明显缺乏某种特定营养物质的老年人,可以补充相应的营养剂。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具体补充剂种类和用量。
3. 注重心理护理老年人容易因为身体机能下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到饮食摄入。
提供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饮食欲望。
4.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老年人的食欲和代谢功能。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定制合理的运动计划。
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或者力量训练。
三、营养不良防范措施1. 提高社会关注社会各界应当加大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宣传力度,增加对营养不良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使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老年人营养健康的维护中来。
2. 家庭观念培育家庭成员要重视老年人饮食习惯,提供多样化、均衡营养且易消化的饮食。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识别与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营养问题也日益凸显。
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甚至缩短寿命。
因此,及时识别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状况,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表现1、体重下降体重是衡量老年人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老年人在没有刻意控制饮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体重在短时间内(如 3 个月内)下降超过 5%,或者 6 个月内下降超过 10%,就可能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2、肌肉减少肌肉量的减少也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常见表现。
老年人可能会感到乏力、行动迟缓,容易跌倒。
可以通过测量小腿围、上臂围等指标来初步判断肌肉量是否减少。
3、食欲不振老年人食欲不振,进食量明显减少,对食物缺乏兴趣,可能是营养不良的信号。
这可能与味觉、嗅觉减退,消化系统功能下降,或者心理因素等有关。
4、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往往身体虚弱,容易感到疲劳,耐力下降,无法完成日常的活动,如爬楼梯、步行一段距离等。
5、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会导致老年人的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染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且患病后恢复时间较长。
6、皮肤问题皮肤干燥、粗糙、弹性差,伤口愈合缓慢,也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表现之一。
7、精神状态不佳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精神症状,这可能与营养缺乏影响大脑功能有关。
二、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1、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味觉、嗅觉逐渐减退,咀嚼和吞咽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这些生理变化都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营养摄入。
2、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会增加身体的营养消耗,同时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此外,某些疾病可能导致食欲下降,如抑郁症、痴呆等。
3、药物影响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食欲,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抗生素等。
4、经济因素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无法购买足够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导致饮食不均衡。
老年人营养不良怎么办作者:张会琼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功能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比如器官功能衰弱,身体基础代谢功能降低,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引发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
为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注重老年人日常生活营养的补充。
若老年人的營养情况较差,可以选择服用适当的药剂,老年人在营养不良之后不要过分紧张,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营养不良作斗争。
从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补充营养的有效方案,帮助老年人增强体质。
一老年人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老年人在年龄的增长下,身体各项功能降低,身体素质下降,体力活动减少,都有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再加上老年人日常的饮食不规律,老年人食用的食物量可能相对较少。
而牙齿口腔问题也会降低老年人的食欲,情绪问题也是影响老年人食欲降低的因素,老年人无法主动摄取营养,因此会造成营养不良。
而老年人营养不良的表现为体重不足。
体重较轻的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
而营养不良也会降低老年人的抵抗力,容易感染流行病毒,同时也会增大慢性疾病的发生概率,直接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二老年人营养的补充办法1 减少不良情绪老年人不良情绪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食欲,老年人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因而出现营养不良。
为降低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概率,老年人应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积极面对生活。
同时也能够接受衰老带来的影响,坦然的面对现实生活。
为减少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可以发展自身的兴趣,以此来调整生活状态。
2 科学健康饮食老年人营养不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从健康饮食开始,合理搭配饮食,从食物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用粗粮,或者易消化的食物。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老年人的食欲,而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通便,避免便秘的出现。
浅谈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作者:杨萍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6年第7期杨萍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个旧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云南省个旧市 661000【摘要】目的:探索老年人在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一套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通过评估分析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改善老年人营养问题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论:医护人员应该了解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原因,并积极提供营养支持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干预措施老年人由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短期或长期影响,加之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营养不良在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调查研究显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患病率在一般住院患者中是11-44%,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则达29-61%[1]。
老年病人营养不良是一个普遍性没有得到重视和处理的问题[2]。
1 资料台湾营养调查发现,在医院,有90.0% 的医生意识到营养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给老年患者的常规治疗中却未运用营养治疗;有95.5% 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会面临着营养学的问题,但只有11.0% 的护士认为自己的营养知识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并有76.0% 的患者对临床营养支持不满意[3]。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老年人缺乏相关的营养知识及其营养问题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作为老年科医护人员,了解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尽可能帮助患者发现及解决营养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 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2.1 药物因素老年人由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许多药物能直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有些药物的副反应也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出现药物性营养不良。
2.2 疾病及生理学因素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率的逐渐增加,其机体的营养消耗也相应增加,但是由于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衰退、身体组成发生了改变,肌肉和矿物质减少,牙齿脱落,咀嚼吞咽、胃蕾数量减少,胃肠功能降低,这些病理及生理变化让老年人在食物的摄取、吸收方面受到影响,导致营养不良;其次,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些老年人有偏食的习惯,长期摄入的饮食种类单一,使摄入营养素失衡;也有的老年人由于节俭,习惯吃剩菜、隔夜菜,使摄入的饮食营养价值不高,还会产生致病的亚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