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教材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9
《英语》(新标准)(小学一起)五年级下册M1教学设计模块名称Module 1教材及年级名称《英语》(新标准)(小学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模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他人的职业。
Unit 1的课文情境是Lingling向Amy和Sam展示祖父母的照片,介绍他们之前的工作(祖母以前是公交车司机;祖父是笛子演奏者,演奏中国音乐)。
Unit 2的课文情境是小女孩向同伴介绍自己家人的职业和工作地点,涉及到过去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
重点:用My... was a... before. 来介绍某人的职业。
重点词汇:drive, drove, player, before重点句型:My grandma was a driver before. She drove a bus.My grandpa was a flute player before. He played Chinese music.本模块内容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话题也是较常见的。
语言点对学生来说也较容易。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英语学习,积极合作;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能够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但很多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如怎样有效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书查找信息,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等学习策略。
课堂教学要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创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生生合作与互动,通过任务驱动,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让学生在大胆实践和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标准英语》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览新标准英语教材以题材(学生生活题材—包括个人生活、学校课内外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与外国人的相处等)为纲,以功能、结构、运用任务为目进行编写。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同一题材在全套教材中重复出现,但其内容逐步扩展加深,螺旋上升。
词汇、语法项目和功能用语的选择和安排均以题材为出发点,以运用英语的任务为载体。
(一)教材整体编写思路(语题、词汇、语法)话题:根据课标中规定的二级水平所要包括的15个话题(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制定,涵盖了其中所有的内容、并且进一步细化;此外,同一个话题在整个系列中也是往复出现、逐渐深入,呈螺旋状上升的;词汇:约800词(以内)语法项目:学习四个基本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在个别项目上设计和要求可能会略微高于课标要求)但是在六年级的复习中,只总结归纳复习了最基本的语言内容)另:故事线,保证了教材在情节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首先,书中有固定的主人公,有Smart 这个英语家庭在中国和中国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大背景,所有的故事都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此外教材在五年级安排了Lingling到英国学习生活,六年级时Daming到美国学习生活的故事线,故事线是这套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方面比较特别的一点。
(二)总体设计思路教材(总体结构安排第一册—第八册第一轮语言呈现与教学第九册~ 第十册第一轮语言复习(尤其针对难点进行复习)第十一册~ 第十二册第二轮全面复习(为中学学习做准备)每册容量:10模块+复习模块(全部用于复习,不包含知识)模块结构:每模块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两页(语言呈现)第二单元:两页(扩展与活动)单元一(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Dialogue(课文;教学的主要材料)活动1的题目要求是“Listen,point and find…” 的格式,“find”后的部分是这个模块语言要点的一个或几个示例;Key sentences (主要句型;本模块的教学目标。
全书教材分析第一部分:编写思路:1、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精神编写教材《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流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
学习外语与学习母语一样,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英语课程是必修棵程:外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英语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更是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过程。
3、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以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如图:4、小学英语课程具有弹性课程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师资条件、资源配置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地课程的实施措施。
实施措施可确定本地小学起始年级、学习进程、评价指标和义务教育阶段毕业时的英语学业级别。
英语师资条件有限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推后。
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途径,加强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开发和配置课程资源,尽快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各地教学研究部门应加强对教学的分类分层指导和评价,帮助学校因地制宜地落实本地课程实施方案,并注意做好学段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地区英语教育的均衡发展。
师资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英语课程起始年级可以适当提前。
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英语课程的实施措施。
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
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是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编写的。
本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首先,本教材在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上注重基础知识的打好。
通过系统的讲解和
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材中还设置了丰富多样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其次,本教材在听力和口语训练方面也十分重要。
通过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口语
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语音语调。
同时,教材中还设置了丰富的听力材料,包括日常生活对话、新闻报道、英语歌曲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的应用场景,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
另外,本教材还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
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的写作内容涵盖了日记、作文、信件、报告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总的来说,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是一本全面、系统的英语教材,它涵盖了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这本教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024年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十一个单元,包括十个教学模块和一个复习模块。
每个模块包括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语言呈现,第二单元是语言扩展和语言联系单元。
每个单元的标题是该单元的话题,同一单元的语言材料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话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能使学生觉得熟悉、实用,既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便于学会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套用与这些话题相关的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新授单元由七个版块组成。
第一单元:第一部分是听音,指图,找一找。
.故事课文呈现版块。
该版块通过讲故事,呈现本模块的主要句型和新单词。
着重训练学生听和理解的技能,提高阅读能力。
第二部分是听音,说话。
提炼本单元的新句型,进行重点操练。
多为对话形式。
第三部分是练习部分。
要求学生根据上两部分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以巩固新知。
第二单元:第一部分听音重复。
置换场景,以对话形式拓展新知的呈现和运用。
第二部分:综合练习。
针对第一和第二单元中的重点句型和单词,进行综合的巩固性练习。
第三部分:韵文或歌曲。
通过吟唱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而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并复习本单元新知。
第四部分:游戏和活动。
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活动有重点的复现了相关单元的主要语言点。
二、教学要求和目标1、能按要求四会与三会要求掌握所学的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的句型。
3、能运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并作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所用话语与场合相符。
4、能在图片、手势、情景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6、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能自觉的模仿语音、语调,逐步培养语感。
7、能在任务型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完成某项任务,并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8、能延长已学过的英语歌曲,朗读已学过的歌谣。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第一单元:Doyou….?句型的提问及回答。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模块一: 课程标准研究基础教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下列课程标准和外语能力指标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 20112.美国TESOL 2007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s, TESOL, 2007. (WIDA Version)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3)外语能力指标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1.第一章: 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2.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的关系3.课程标准的作用4.课程标准的读者对象5.作为教师的课程标准的解读方法本章参考读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教育部。
邹为诚,“外语教学的基本原理”,邹为诚、程晓主编《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出版,第1-22页。
邹为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评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六期,第44-50页。
第二章:课程标准中的语言能力和能力指标1.能力的概念2.总目标和分级目标3.能力指标和指标内部的要素本章参考读物第1、2、3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The Council of Europe. (2001). Illustrative descriptors, in 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pp. 25-31).WIDA. (2007). The sampl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Pre-K – 12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Standards. (pp. 30).第三章:课程标准的能力指标对教学设计的作用1.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2.教学设计的例子3.使用课程标准的能力指标(PD)CAAS结构来设计教学目标4.学会使用ABCD模板写出“教学目标”(Objectives)本章的参考读物Short. D. J. (2000). Using the ESL standard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now M. A. (ed.). Implementing the ESL Standards for Pre-K – 12 Students Through Teacher Education. Alexander, VA: TESOL. (pp. 103-136)Nunan. D. (1988). Objectives. Syllabus Desig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61-71)第四章:材料特点和能力指标1.以”能做…”作为课程标准的基础的意义和教学价值2.教学材料特点分析(找出Teachable thing)(以Preparing for a trip to the USA为例)本章的参考读物邹为诚,(2013),帮助困难学习者,邹为诚、程晓主编《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71-1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