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2
2024年《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培养审美情感。
章节内容:课文第13自然段,详细内容为描述雪地里的小画家们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雪地上作画,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地里小画家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感受雪地里小画家们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让学生描述雪地里的景象,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提出问题:“你们觉得雪地里的景色美吗?你们在雪地里见过小画家吗?”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详细过程: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认读,并用生字词造句。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详细过程:教师选取课文中的例句,分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给出题目,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雪地里小画家们的创作过程。
详细过程: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教师点评。
详细过程: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生字词、修辞手法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2. 生字词:雪、画家、创作、想象、拟人、比喻3. 修辞手法:拟人、比喻4. 课文结构:13自然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述一个你在雪地里见过的景象。
小学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五篇《雪地里的小画家》语文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十一个生字,正确书写三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
2.图文结合,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
3.通过教师的示范、评议指导学生生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雪的世界里感知生活,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十一个生字,正确书写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并能理解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画画的。
三、教学策略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从“趣”入手,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以“读”代讲,让学生读悟,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以“情”促学,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培养自学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识字写字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
3.课上分别采用了自读、互读、指名读、看图读、分角色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齐读课题。
2.讨论: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他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怎么画的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设计意图】通过对题目的质疑,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带拼音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4.同桌指读会认字,学习偏旁“虫、目”。
5.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并标出句数。
6.指名读课文,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能向同学推荐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前测激趣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苹果图,上面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听,小苹果在说话呢,它在说什么呢?(教师走近苹果树),哦,它在说呀,这节课要请小朋友闯四关,谁在这四关里表现出色,谁就可以上台摘取一个苹果作为奖励,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学生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昨天是个好日子,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一看,树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房子里睡懒觉呢,可有四个小朋友听说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硬要我把它们给带来了(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图片,贴于黑板上),你们认识它们吗?其实呀,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二、激情闯关,自主识字1、听,小苹果又说话了:请小朋友作好准备,现在闯第一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提醒生字的读音。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故事2.熟练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短语和句型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能力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冬景,问学生们冬天最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
2.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个故事,然后对故事进行简单的导读: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画家的画引起了小动物们的注意,其中一只老鼠爬上画家的腿上观察画,画家的一只手感到冰凉,还有小鸟停留在画家头上侧耳倾听画家的画笔声。
阅读1.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适当停顿,引导学生认真品味课文。
2.提醒学生需要注意标点符号、语调等细节。
3.为学生提供较难的语言点的解释。
听说读训练1.重点生字词:雪、画、笔、手、老鼠、飞、去、回、鸟2.重点短语:在雪地里、看画、爬上、侧耳倾听3.重点句型:–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
–他用画笔轻轻地点了点雪。
–老鼠爬上他的腿,看了看他画的那幅画。
–画家的一只手感到冰凉。
–一只小鸟停在他头上侧耳倾听。
4.让学生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
5.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询问、讨论故事内容。
创意表达1.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在领悟完故事的意义后进行绘画,如:在雪地里画画。
2.小组内组织演讲比赛,让学生们介绍故事的情节。
3.让学生说出自己在雪地里画画时的感受和体验、想象与意像。
拓展1.辅导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艺术技能,如绘画、音乐等。
2.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训练学生们的感官、发掘寻找新的、趣味性的、有意义的话题。
总结本课程以生动直观的故事为基础,从多角度、多方面、强调多种训练目的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阅读理解、以及想象力、创造力、艺术兴趣和能力。
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能够从不同的文本和故事中汲取营养,吸收新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1、认识“群、鸡、枫”等12个生字。
2、学会书写“几”1个字和新笔画“横折弯钩”的笔顺。
3、培养学生对冬天、对雪的喜爱,从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动物爪(蹄)子不同的形状。
教学重点:1、认识“群、鸡、枫”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知道小动物爪(蹄)子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会书写“几”和新笔画“横折弯钩”,掌握“几”的正确笔顺。
教学过程一、欣赏雪景引出课题1、师:小朋友记得咱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儿歌《四季》吗?2、背的真好,那你们喜欢冬天吗?每年的这个时候呀,动物王国里都要举行一场画画比赛,评一评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师:什么样的人叫画家啊?生:画画好的人叫画家。
(板书:画家)师:文章写得好的人叫作家,歌唱得好的人叫歌唱家,舞蹈跳得好的人叫舞蹈家,画画得好的人就叫画家。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王国,认识一下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
3、板书课题:12雪地里的小画家4、齐读课题。
要注意轻声“的”的读音。
过渡:这场比赛进行得怎么样了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形(一)自由读课文,学记本课生字师:小朋友们知道吗?每年冬天的时候啊,有一个老爷爷总是特别的忙,他是谁啊?没错,就是圣诞老公公。
瞧,他来了,还背着一个大大的口袋,里面全是礼物!让我们先一起看看第一个礼物把!(播放视频)这首儿歌啊,其实就藏在我们课本的104页,赶紧翻开书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抱臂坐好,老师就知道你读完了,开始吧!2、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二)检查生字,自主识字。
1、师:读好的小朋友坐的很端正,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瞧,圣诞老公公带着第二个礼物来了!想要吗?可是圣诞老公公说:这次想要礼物就得先闯关,如果闯关成功了,就送你们礼物。
有没有信心闯关。
好,那闯关开始。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雪地里的小画家”。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展开,通过描述小画家在雪地里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景的美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小画家在雪地里的创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感受雪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景的美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挂图。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在雪地里都玩过什么游戏?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小画家在雪地里的创作过程。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讲解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 课文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画家的创作过程。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画家,在雪地里创作,然后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6. 例题讲解:针对生字词进行例题讲解,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加强对字词的记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2. 生字词:雪花、脚印、画笔、美丽……3. 课文内容:小画家在雪地里的创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画出自己心中的雪景。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雪的成语、诗句,进行分享。
(2)组织学生开展“我心中的雪景”绘画比赛。
(3)鼓励学生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2. 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 课文内容的解析与理解4. 作业设计,巩固课堂所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a. 利用生字词卡片,让学生反复认读,巩固记忆。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描绘故事情节发展;2.能够运用想象力,描绘属于自己的雪地画作;3.能够准确书写简单的描述性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悟;2.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描绘雪地里的故事;2.运用想象力,描绘自己的雪地画作。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雪地的情感与体验;2.如何帮助学生提升叙述能力,准确描述雪地里的场景。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材与教辅资料;2.图画教具、彩色笔、白纸等绘画工具;3.素描本、铅笔等书写工具;4.CD机或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雪白的画布之中,感受雪地的寂静与美丽。
2. 学习课文- 请学生跟读课文,并观察插图。
- 引导学生描述雪地里的小画家在做什么,并讨论他的感受。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雪地中想要画什么,共同设计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1. 绘画实践-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雪地画作,可以运用素描和涂鸦。
2. 互相展示-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
第三课时1. 学习虚词- 教授“在、上、下、里、里边”等表示位置关系的虚词,并让学生运用到描述雪地场景中。
2. 书写练习- 让学生用铅笔在素描本上,描述自己想象中的雪地画作场景,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
第四课时1. 团队合作- 让学生分组合作,整理各自写下的描述性句子,组成一篇完整的雪地画作描写。
2. 写作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在全班面前朗读自己的雪地画作,并进行评价与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在绘画与书写中感受到对自然景色的创造力与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精神,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
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课后练习及拓展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雪景的描绘。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雪景的描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描述雪地里的情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分析作者描绘雪景的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描述一幅雪景。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互相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描绘。
7. 拓展活动: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观察雪景,进行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2. 生字词:洁白、脚印、画家、描绘、雪景等。
3. 重点句子:雪地里的脚印,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雪景,用今天学习的生字词描绘一幅雪景画,并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2. 答案示例:今天我看到了一片洁白的雪地,上面有小动物的脚印,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我用彩笔描绘出了这幅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高了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