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梁张拉油表读数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1
杨柳河大桥40米预应力T梁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2011年3月15日杨柳河大桥40米预应力T梁张拉计算书一、张拉施工方案我合同段施工的阁丫沟大桥40米T梁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铰线,f 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公称面积Ay=139mm2,弹性模量Ey=1.95×105Mpa。
40米T梁正弯矩钢束采用8股、9股,钢束控制张拉力σcon=0.75 f pk=1395Mpa。
锚具采用15-8型、15-9型系列整套锚具,管道成孔采用钢波纹管。
所有锚具及钢绞线按材料检验批量抽检,严禁使用无部级以上级别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的材料。
材料要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说明书和出厂时间。
钢铰线要防止生锈和影响水泥粘结的油污。
钢铰线下料采用砂轮切割机按加工长度下料,并以22#铁丝编束。
钢筋绑扎结束,装模前由专人对波纹管进行检查,若有孔眼须用胶布缠好,严禁进浆。
预应力张拉前先试压同条件养护砼试件,主梁达到设计强度85%以上且养护龄期不小于7天方可张拉,钢束张拉时应两端对称、均匀张拉,不得集中张拉,并观察主梁的侧弯情况,张拉前先对张拉千斤顶进行校核。
张拉顺序为:50%N2、N3→100%N1→100%N2、N3→100%N4,张拉程序:0-初始应力(10%σk)-σk(持荷2分钟锚固)。
张拉时实行双控,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相差应控制在-6%~+6%之间,否则应分析原因或重新张拉。
张拉严格控制滑丝和断丝,每束不超过1根,累计全片梁小于1%。
张拉完割除钢铰线头,及时压浆。
张拉时做好施工记录。
二、理论伸长值计算1、理论伸长量计算钢铰线采用15.2mm 单根截面面积139mm2标准强度f pk =1860MPa 弹性模量Ey=1.95×105MPa 管道摩擦系数μ=0.25 管道偏差系数K=0.0015锚下控制应力σcon=0.75×f pk=1860×0.75=1395MPa每股控制张拉力1395×139=193905N4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4=775620N=775.62KN8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8=1551240N=1551.24KN9股钢绞线控制张拉力N=193905×9=1745145N=1745.15KN计算公式:P P=P(1-e(kx+μθ))/(kx+μθ)△L=P P×L/AP×EP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e—常数(e =2.7183)k—孔道摩擦系数(取0.0015)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的孔道长度(米)μ—孔道偏差系数(取0.2)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积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取139mm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1.95*105N/mm2)计算说明:T梁两端对称张拉,所以采用单端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张拉顺序:N1(100%)-N2(50%)-N3(100%)-N2(100%)伸长率=(理论伸长值-(实测伸长值-12mm))/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
实测伸长值等于从初应力(10%)到锚固应力(100%)的实测伸长值+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10%到20%应力的伸长值)。
一、张拉力的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提供φ15.2钢铰线:公称直径d=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0.75×1860=1395Mpa;单根钢铰线截面积(查钢绞线质量证明书)为:Ap=140mm2单根钢铰线的张拉力为:P=σcon×Ap=1395×140=195.3KN单束(5根)钢铰线张拉力为:P7=195.3×5=976.5KN单束(6根)钢铰线张拉力为:P8=195.3×6=1171.8KN二、理论伸长值的计算: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提供公式:理论伸长值:ΔL=P p L/A p E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式:(1)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 =P(2)预应力筋为曲线时P p =P[1-e-(kx+μθ)]/( kx +μθ)其中:Pp: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即Mpa)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壁的磨擦系数2、根据设计图纸及材料试验检验提供数据:钢铰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塑料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 ,偏差系数K= 0.0015;钢绞线一端工作长度为:0.600m,一端伸长量4.29mm。
张拉油表读数表1
张拉油表读数表2
张拉伸长值控制:张拉采用的以张拉力为主,伸长值校验的方法。
初应力时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1,张拉达20%scon时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2,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推算伸长量。
张拉达100%scon再量取千斤顶活塞的伸长量L3,L3-L1二者之差为钢束的实际张拉伸长量。
二阶段张拉L3为第一次张拉到
=(L3-50%的伸长量,L4为2次50%伸长量,L5为张拉到100%时伸长量,L
实
=(L3-L1)+(L2-L1) +(L5-L4)实际L1)+(L2- L1);二阶段张拉为L
实
张拉伸长量与实际推算伸长量之和与理论伸长相比较误差不超过+6%,-6%,否则应停机检查原因,予以调整后方可张拉,必要时进行处理。
张拉时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放松千斤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再恢复张拉:
①断丝、滑丝或锚具碎裂;
②混凝土破碎,垫板陷入混凝土;
③有异常声响;
④达到张拉力后,伸长值不足,或张拉力不到,而伸长值超出范围;
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
锚板的锥行孔内及夹片应涂上润滑剂。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张拉顺序:N1(100%)-N2(50%)-N3(100%)-N2(100%) 1、孔号1 钢绞线5根,锚固控制力为976.5KN2、孔号2钢绞线6根,锚固控制力为1171.8KN3、孔号3钢绞线6根,锚固控制力为1171.8KN锚具变形、钢筋回缩一端按照6mm计算;伸长率=(理论伸长值-(实测伸长值-12mm))/理论伸长值,控制在6%以内。
实测伸长值等于从初应力(10%)到锚固应力(100%)的实测伸长值+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10%到20%应力的伸长值)。
一、张拉力的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提供φ15.2钢铰线:公称直径d=15.2mm,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pk=0.75×1860=1395Mpa;单根钢铰线截面积(查钢绞线质量证明书)为:Ap=140mm2单根钢铰线的张拉力为:P=σcon×Ap=1395×140=195.3KN单束(5根)钢铰线张拉力为:P7=195.3×5=976.5KN单束(6根)钢铰线张拉力为:P8=195.3×6=1171.8KN二、理论伸长值的计算: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提供公式:理论伸长值:ΔL=Pp L/ApE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式:(1)预应力筋为直线时 Pp=P(2)预应力筋为曲线时 Pp=P[1-e-(kx+µθ)]/( kx +µθ) 其中:Pp: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即Mpa)P: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壁的磨擦系数2、根据设计图纸及材料试验检验提供数据:钢铰线弹性模量Ep=1.95×105Mpa;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塑料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 ,偏差系数K= 0.0015;钢绞线一端工作长度为:0.600m,一端伸长量4.29mm。
城万快速公路第一合同段20m“T型梁”梁张拉油表读数
预应力钢绞线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p=P(1-e-(kl+μθ))△L=Pp*L
kl+μθAp*Ep
Pp为预应力平均张拉力N L为两锚具之间的有效长度,计算时一般取一半长度
P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两端以跨中为对称的,也就是左边的l长度
l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Ap为钢绞线的截面积,单根为140mm2,6根为840mm2,
θ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Ep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一般取2.05×105Mpa
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塑料波纹管取0.14实际理论伸长量要根据实验的弹性模量计算
k为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铁皮波纹管取0.0015
控制应力计算:钢绞线设计强度Ryb=1860Mpa,取σk=0.75Ryb=1395Mpa,单根钢绞线截面积为140mm2,
张拉力计算:P=1395*6*140/1000=1171.8KN。